“中信联合舰队”协同作战,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在广州,中信银行联合中信证券,助力广钢气体混合所有制改造,为其提供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深圳,中信银行与中信建投证券协同作战,为比亚迪成功注册公司债(疫情防控债)人民币100亿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东莞,中信银行联手中信证券、中信金租,全方位助力易事特集团拥抱新基建机遇,做大做强。

在惠州,中信银行与中信咨询成功探索出以“惠州仲恺模式”为代表的产融协同+融资融智服务模式。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企业往往不是由一个中信相伴左右,除了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金融公司外,中信咨询、中信海直等多门类的实业公司,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近年来,中信“联合舰队”日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支活跃的主力军。

这也是企业使命使然。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信银行背靠中信集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发展模式,其中协同发展是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种协同是对内协同与对外协同的融合,是融融协同与产融协同的并举,是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并重。

中信协同将成功构筑成为中信银行区别于同业的差异化发展“护城河”,成为创造企业内生性价值的利器,为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与更多新的贡献,这是中信银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领衔广钢气体混改

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钢气体”)主营业务为向冶金、化工、电子、医疗等行业用户提供气体产品供应、配送和运行管理等全方位专业服务,是广东省主流工业和医疗气体生产供应商,目前已形成立足广东、全国发展的业务格局。

虽然中信银行与广钢气体的接触时候并不长,但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双方互动频繁,信任感大增。2020年初,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接触广钢气体,并开始对接业务合作。

目前,国内工业气体市80%被林德气体、普莱克斯、法液空等国外巨头垄断。在贸易战、新冠疫情多发等国际背景下,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发挥协同优势,助力广钢气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企业在所有制改革的不同阶段提供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改善经营管理,全力以赴助力企业研发突破解决工业气体“卡脖子”问题。

在采访中,广钢气体总裁邓韬表示,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动合作,企业混改时和中信证券接触,才有了和中信银行的合作。“一个大集团业务多,比如投行、贷款业务,感受到了和中信合作不同,有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和直接找单一银行合作不太一样。”

目前,中信银行已批复广钢气体4亿元贷款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公司日常经营和项目建设。2021年4月末,中信证券通过公开竞标,成功获得广钢气体IPO保荐业务。

东莞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事特”)是全球能源500强企业,A股上市公司,自然也是各家银行竞相服务的客户。作为易事特集团的主要合作授信银行之一,中信银行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结算服务。

易事特副总裁胡志强谈及了与中信银行的合作渊源,中信证券2017年首次参与企业大股东票据质押融资业务,逐步成为我司最主要的业务合作券商。2018年,我司因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大股东股质率攀升,中信银行迅速协同中信证券持续保持对我司的授信支持,携手共克时艰。2019年,中信金租为我司办理1亿元的电站收费权融资租赁业务,盘活企业存量电站资产。

让胡志强感受最深的是,2020年以来,中信银行主动增大授信规模至3.5亿元,融资利率下降了123个Bp,且融资新增“线上信e融”放款,放款流程更为便捷且能解决企业应急之需。

易事特董事局主席何思模说,“2017至2019年是企业比较困难的时候,中信银行没有收贷,反而增加了,而且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里面最好的,和国有银行一个级别,贷款应用最方便。”

“联合舰队”提供整套方案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国内2月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80%,汽车核心厂商的销售收入来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亚迪此时承担了大型制造企业的责任担当,正式宣布援产口罩为抗疫助力。这样的跨界让比亚迪不仅面临人力需求、技术攻关等挑战,资金需求同样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携手中信建投证券协同作战为比亚迪解决了燃眉之急,为比亚迪成功注册公司债(疫情防控债)人民币100亿元,最终,以超募1.97倍成功募集人民币20亿元资金,利率3.56%,较低的发行利率极大的缓解了比亚迪的财务负担。

本次银证联手合作,是双方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中信银行通过协同集团各子公司与比亚迪集团的合作,做到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也彰显了央企担当精神,倾力服务国家在制造业、新兴产业的战略和规划。

很显然,这些项目的落地有赖于中信集团体系内金融和产业的协同。事实上,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主都反映,在与银行合作时不仅希望能提供贷款服务,更希望能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越发看中银行背后的集团综合服务能力。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深圳区域分会会长、中信银行副行长、深圳分行行长芦苇表示,2020年,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协同中信集团分子公司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银行(国际)、信诚保险等为深圳地区企业联合提供792亿元的融资。

“由于中信证券比较早介入,他们之间紧密协作,使得中信银行比其他银行更理解广钢气体的实际需求,对业务更理解,他们协同合作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其他银行只是把我们作为一个简单的客户,和中信合作后,彼此之间信任度高很多,也更加了解我们,对我们需求的响应更及时。”邓韬说。

“企业希望和中信集团进行整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传统的银行是无法作出这种一揽子金融服务的。” 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广东区域分会会长、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金喜年说。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严俊表示,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思考,作为一家企业,要有自己的商业选择,要避免同质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差异化,怎么解决同质化问题,怎么体现差异化?“中信协同”就是中信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重要制胜法宝。

搭建协同体制

成绩只是最终的结果,背后的原因才是值得思考的——为什么中信的协同如此出色?

“协同是指我们的能力,中信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我们是中国市场上或者是唯一的、或者是不多的‘金融+实业’这个大背景、大平台,是我们独特的价值。中信不仅仅是银行,不仅仅是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我们还有很多兄弟公司,在实体经济、在多个行业的实业中都有布局,这就注定了我们在对客户的服务手段和方法上可以采取多元化,比如股+债,比如帮助企业打开市场销路等。”严俊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中信集团横跨金融和实业板块,旗下一大批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多元业态布局,在产业链上还投资不同行业的企业,既可实现融融协同,也可实现产融协同,成就了中信独特的综合优势。

去年以来,中信集团将协同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集团层面成立了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推动。据了解,中信集团在各地建立了以中信银行当地分行为中心的协同委员会区域分会,接受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统一领导、管理和监督,并将协同指标纳入到了量化考核体系中。以此为基础,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的各类子公司在此汇聚,融合互补,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力量。

“一个中信,一个客户”,这是中信集团对客户的承诺,也是自身发展的愿景。作为中信集团最大子公司,中信银行发挥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优势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立足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去年全年,依托“中信联合舰队”,中信银行的联合融资突破“一万亿”大关,同比增长68%,充分展现出集团协同工作的价值、成效与影响力。

目前,中信银行正在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协同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案例和应用模式,并加快复制推广,全面展现出协同模式的价值。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扎实的融融、产融协同合作,有效扩大服务半径,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形成互利共赢合作关系,携手打造共生共享的中信生态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信银行

5.1k
  • 芦苇正式就任中信银行行长
  • 安徽合力: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取得专项贷款承诺函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中信联合舰队”协同作战,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在广州,中信银行联合中信证券,助力广钢气体混合所有制改造,为其提供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

在深圳,中信银行与中信建投证券协同作战,为比亚迪成功注册公司债(疫情防控债)人民币100亿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东莞,中信银行联手中信证券、中信金租,全方位助力易事特集团拥抱新基建机遇,做大做强。

在惠州,中信银行与中信咨询成功探索出以“惠州仲恺模式”为代表的产融协同+融资融智服务模式。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在粤港澳大湾区,很多企业往往不是由一个中信相伴左右,除了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等金融公司外,中信咨询、中信海直等多门类的实业公司,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不同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近年来,中信“联合舰队”日渐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一支活跃的主力军。

这也是企业使命使然。经过三十余年的实践和探索,中信银行背靠中信集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典型的发展模式,其中协同发展是其发展战略的核心。这种协同是对内协同与对外协同的融合,是融融协同与产融协同的并举,是业务发展与风险防控的并重。

中信协同将成功构筑成为中信银行区别于同业的差异化发展“护城河”,成为创造企业内生性价值的利器,为全行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提供强力支撑,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与更多新的贡献,这是中信银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领衔广钢气体混改

广州广钢气体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钢气体”)主营业务为向冶金、化工、电子、医疗等行业用户提供气体产品供应、配送和运行管理等全方位专业服务,是广东省主流工业和医疗气体生产供应商,目前已形成立足广东、全国发展的业务格局。

虽然中信银行与广钢气体的接触时候并不长,但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双方互动频繁,信任感大增。2020年初,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接触广钢气体,并开始对接业务合作。

目前,国内工业气体市80%被林德气体、普莱克斯、法液空等国外巨头垄断。在贸易战、新冠疫情多发等国际背景下,中信银行、中信证券发挥协同优势,助力广钢气体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企业在所有制改革的不同阶段提供专业、优质的金融服务,改善经营管理,全力以赴助力企业研发突破解决工业气体“卡脖子”问题。

在采访中,广钢气体总裁邓韬表示,刚开始的时候是被动合作,企业混改时和中信证券接触,才有了和中信银行的合作。“一个大集团业务多,比如投行、贷款业务,感受到了和中信合作不同,有了整体的解决方案,和直接找单一银行合作不太一样。”

目前,中信银行已批复广钢气体4亿元贷款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公司日常经营和项目建设。2021年4月末,中信证券通过公开竞标,成功获得广钢气体IPO保荐业务。

东莞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事特”)是全球能源500强企业,A股上市公司,自然也是各家银行竞相服务的客户。作为易事特集团的主要合作授信银行之一,中信银行提供了全方位的融资、结算服务。

易事特副总裁胡志强谈及了与中信银行的合作渊源,中信证券2017年首次参与企业大股东票据质押融资业务,逐步成为我司最主要的业务合作券商。2018年,我司因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大股东股质率攀升,中信银行迅速协同中信证券持续保持对我司的授信支持,携手共克时艰。2019年,中信金租为我司办理1亿元的电站收费权融资租赁业务,盘活企业存量电站资产。

让胡志强感受最深的是,2020年以来,中信银行主动增大授信规模至3.5亿元,融资利率下降了123个Bp,且融资新增“线上信e融”放款,放款流程更为便捷且能解决企业应急之需。

易事特董事局主席何思模说,“2017至2019年是企业比较困难的时候,中信银行没有收贷,反而增加了,而且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里面最好的,和国有银行一个级别,贷款应用最方便。”

“联合舰队”提供整套方案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国内2月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80%,汽车核心厂商的销售收入来源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比亚迪此时承担了大型制造企业的责任担当,正式宣布援产口罩为抗疫助力。这样的跨界让比亚迪不仅面临人力需求、技术攻关等挑战,资金需求同样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携手中信建投证券协同作战为比亚迪解决了燃眉之急,为比亚迪成功注册公司债(疫情防控债)人民币100亿元,最终,以超募1.97倍成功募集人民币20亿元资金,利率3.56%,较低的发行利率极大的缓解了比亚迪的财务负担。

本次银证联手合作,是双方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中信银行通过协同集团各子公司与比亚迪集团的合作,做到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也彰显了央企担当精神,倾力服务国家在制造业、新兴产业的战略和规划。

很显然,这些项目的落地有赖于中信集团体系内金融和产业的协同。事实上,在采访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主都反映,在与银行合作时不仅希望能提供贷款服务,更希望能为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越发看中银行背后的集团综合服务能力。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深圳区域分会会长、中信银行副行长、深圳分行行长芦苇表示,2020年,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协同中信集团分子公司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银行(国际)、信诚保险等为深圳地区企业联合提供792亿元的融资。

“由于中信证券比较早介入,他们之间紧密协作,使得中信银行比其他银行更理解广钢气体的实际需求,对业务更理解,他们协同合作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其他银行只是把我们作为一个简单的客户,和中信合作后,彼此之间信任度高很多,也更加了解我们,对我们需求的响应更及时。”邓韬说。

“企业希望和中信集团进行整个一揽子解决方案,传统的银行是无法作出这种一揽子金融服务的。” 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广东区域分会会长、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金喜年说。

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严俊表示,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思考,作为一家企业,要有自己的商业选择,要避免同质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差异化,怎么解决同质化问题,怎么体现差异化?“中信协同”就是中信银行区别于其他银行的重要制胜法宝。

搭建协同体制

成绩只是最终的结果,背后的原因才是值得思考的——为什么中信的协同如此出色?

“协同是指我们的能力,中信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我们是中国市场上或者是唯一的、或者是不多的‘金融+实业’这个大背景、大平台,是我们独特的价值。中信不仅仅是银行,不仅仅是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我们还有很多兄弟公司,在实体经济、在多个行业的实业中都有布局,这就注定了我们在对客户的服务手段和方法上可以采取多元化,比如股+债,比如帮助企业打开市场销路等。”严俊表示。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中信集团横跨金融和实业板块,旗下一大批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多元业态布局,在产业链上还投资不同行业的企业,既可实现融融协同,也可实现产融协同,成就了中信独特的综合优势。

去年以来,中信集团将协同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集团层面成立了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性推动。据了解,中信集团在各地建立了以中信银行当地分行为中心的协同委员会区域分会,接受中信集团协同委员会统一领导、管理和监督,并将协同指标纳入到了量化考核体系中。以此为基础,中信集团金融与实业的各类子公司在此汇聚,融合互补,形成了独特的协同力量。

“一个中信,一个客户”,这是中信集团对客户的承诺,也是自身发展的愿景。作为中信集团最大子公司,中信银行发挥集团金融与实业并举的独特优势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立足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去年全年,依托“中信联合舰队”,中信银行的联合融资突破“一万亿”大关,同比增长68%,充分展现出集团协同工作的价值、成效与影响力。

目前,中信银行正在不断探索、总结、提炼协同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展案例和应用模式,并加快复制推广,全面展现出协同模式的价值。

中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扎实的融融、产融协同合作,有效扩大服务半径,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定制化、多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服务,形成互利共赢合作关系,携手打造共生共享的中信生态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