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龙都是雄性,何来“龙的传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龙都是雄性,何来“龙的传人”?

龙凤文化的本质是融合了儒释道的精华,这样的文化精髓融合,使龙凤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文化的优秀基因,为当今全球化时代解决各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着借鉴意义。

如题,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质疑,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探讨。

龙,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有图腾意义的象征物。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一个我们没有见到神物。这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网上也时常会传闻一些网友采撷和见闻的有关“龙”的天象踪迹、异闻趣事等,但却没有现今科学的证实和严密论证。

当然,还有一个神物,我们也没有见过,也同样带有图腾意义。这就是凤凰。长年研究动物的一位科学工作者,用现代人的视野推测,认为凤凰很可能是被人们不断美化之后的红腹锦鸡。这个论断,也没有更多的人认同。

不管如何,关于龙和凤,从几千年来的历史记载、文物承载、文化传播等看,它们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更替的精神图腾。

“龙凤呈祥,天下和美”的共识,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华传人的心灵深处。今天的很多人,依然相信曾经的世间,或者在我们看不见的他处,确实有龙,也有凤。

那么对于龙和凤,他们的性别是怎样的? 既然龙凤呈祥,那么龙应该是雄性,凤应该是雌性吧?但是当凤与凰在一起的时候,凤显然是雄性,而凰则为雌性。

这样看来,凤具有双性特点,而龙只是雌性。但是,“龙生九子”、“龙的传人”等这些又当何讲?现代动物学者如此化解该难题,认为凤和凰是鸟类,分雄雌;龙是爬行动物,也有公母之分。

不管怎样,我认为这都是一种对“龙”和“凤”的具象研究和探讨,实际上,龙凤文化,就是阴阳文化、乾坤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生命源头、精神归根所在。

近些年,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空下,对于人类文明的走向探索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在走上理应繁荣之路。从民间层面,一些社会组织、公益团体、文化企业、著名学者,参与自下而上的“龙凤文化”主题文化研究活动不断兴起,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扩展,成为圆梦中国的潜在精神动力,令人欣喜。

2016年4月23日下午的北京行宫国际大酒店,一场低调奢华的文化盛会—— “中华龙风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在此开幕。这是由北京大爱乾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华夏艺林文化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文化企业和文化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一个大型盛会。有关部委领导、文化大家、著名学者、传媒人士等一百多人参会,共同见证了中华龙凤文化节的开幕,以及指南针始祖司南的密码破解及司南技术全面恢复的展示,达成“呼唤文化信仰,倡导龙道精神,甘做大国工匠,推进中华复兴”的共识,导引中华龙凤文化深层生长。

龙凤文化以追求自然社会生态和谐为目标,人伦和美为宗旨,福生为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实质与“血统”符号,以此表达着中国人的“血脉”传承,寓意我们都是龙凤传人。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冯承平坦言:“重启龙凤文化节旨在弘扬中国精神,融合古今智慧,体现中国人文状态,推进中华文明,让吉祥和美伴随着中国的新时代勇往直前,让中国的龙凤和善影响世界。我们的祖先尊崇阴阳和合、圆融共享的信念,同时对自然界的多种生物形态进行多元的融合、创造,尽而升华出了龙凤精神。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今天的经济社会高速向前,究其根本价值追求,实际上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离不开文化的熏陶,离不开文化的塑造。特别在体现大家和小家上,整体与个体上,文化的重要性体现的尤为明显。一切都需要比物质实体意义更强大的文化力量来升华,没有具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物欲形态都是野蛮的。

中华民族其核心的文化观是具有包容、和善、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这是龙凤文化的核心,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走过悠悠数千载。如果没有高尚的文化情操是很难实现这一伟大而具有影响人类世界文明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文化核心一直在人类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多少人能够领悟到龙凤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龙凤文化的本质是融合了儒释道的精华,这样的文化精髓融合,使龙凤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文化的优秀基因,为当今全球化时代解决各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着借鉴意义。

从这种意义上讲,“龙凤文化”的回潮,无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也是世界之幸事。

作者解筱文,评论人、作家、战略管理研究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龙都是雄性,何来“龙的传人”?

龙凤文化的本质是融合了儒释道的精华,这样的文化精髓融合,使龙凤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文化的优秀基因,为当今全球化时代解决各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着借鉴意义。

如题,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质疑,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探讨。

龙,作为中国文化中最具有图腾意义的象征物。在十二生肖中,是唯一一个我们没有见到神物。这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网上也时常会传闻一些网友采撷和见闻的有关“龙”的天象踪迹、异闻趣事等,但却没有现今科学的证实和严密论证。

当然,还有一个神物,我们也没有见过,也同样带有图腾意义。这就是凤凰。长年研究动物的一位科学工作者,用现代人的视野推测,认为凤凰很可能是被人们不断美化之后的红腹锦鸡。这个论断,也没有更多的人认同。

不管如何,关于龙和凤,从几千年来的历史记载、文物承载、文化传播等看,它们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更替的精神图腾。

“龙凤呈祥,天下和美”的共识,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华传人的心灵深处。今天的很多人,依然相信曾经的世间,或者在我们看不见的他处,确实有龙,也有凤。

那么对于龙和凤,他们的性别是怎样的? 既然龙凤呈祥,那么龙应该是雄性,凤应该是雌性吧?但是当凤与凰在一起的时候,凤显然是雄性,而凰则为雌性。

这样看来,凤具有双性特点,而龙只是雌性。但是,“龙生九子”、“龙的传人”等这些又当何讲?现代动物学者如此化解该难题,认为凤和凰是鸟类,分雄雌;龙是爬行动物,也有公母之分。

不管怎样,我认为这都是一种对“龙”和“凤”的具象研究和探讨,实际上,龙凤文化,就是阴阳文化、乾坤文化,这是中华文化的生命源头、精神归根所在。

近些年,在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时空下,对于人类文明的走向探索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正在走上理应繁荣之路。从民间层面,一些社会组织、公益团体、文化企业、著名学者,参与自下而上的“龙凤文化”主题文化研究活动不断兴起,在互联网时代不断扩展,成为圆梦中国的潜在精神动力,令人欣喜。

2016年4月23日下午的北京行宫国际大酒店,一场低调奢华的文化盛会—— “中华龙风文化节暨心司南启航大会”在此开幕。这是由北京大爱乾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华夏艺林文化有限公司等十多家文化企业和文化学会共同发起组织的一个大型盛会。有关部委领导、文化大家、著名学者、传媒人士等一百多人参会,共同见证了中华龙凤文化节的开幕,以及指南针始祖司南的密码破解及司南技术全面恢复的展示,达成“呼唤文化信仰,倡导龙道精神,甘做大国工匠,推进中华复兴”的共识,导引中华龙凤文化深层生长。

龙凤文化以追求自然社会生态和谐为目标,人伦和美为宗旨,福生为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实质与“血统”符号,以此表达着中国人的“血脉”传承,寓意我们都是龙凤传人。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冯承平坦言:“重启龙凤文化节旨在弘扬中国精神,融合古今智慧,体现中国人文状态,推进中华文明,让吉祥和美伴随着中国的新时代勇往直前,让中国的龙凤和善影响世界。我们的祖先尊崇阴阳和合、圆融共享的信念,同时对自然界的多种生物形态进行多元的融合、创造,尽而升华出了龙凤精神。龙凤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

今天的经济社会高速向前,究其根本价值追求,实际上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离不开文化的熏陶,离不开文化的塑造。特别在体现大家和小家上,整体与个体上,文化的重要性体现的尤为明显。一切都需要比物质实体意义更强大的文化力量来升华,没有具有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物欲形态都是野蛮的。

中华民族其核心的文化观是具有包容、和善、共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这是龙凤文化的核心,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走过悠悠数千载。如果没有高尚的文化情操是很难实现这一伟大而具有影响人类世界文明的目标。今天的中国文化核心一直在人类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多少人能够领悟到龙凤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龙凤文化的本质是融合了儒释道的精华,这样的文化精髓融合,使龙凤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人类文化的优秀基因,为当今全球化时代解决各文明之间的冲突提供着借鉴意义。

从这种意义上讲,“龙凤文化”的回潮,无疑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奏,也是世界之幸事。

作者解筱文,评论人、作家、战略管理研究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