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雪
一场历经83年的文脉守护接力翻开了新篇章。
一场从故宫到重庆的“千里姻缘”被重新链接。
一个插上“活化”之翼的文旅地标已然新生。
6月11日,位于南滨路安达森洋行旧址的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国家文物局、故宫博物院、重庆市政府相关领导及融创中国相关负责人为纪念馆揭牌,共同见证这所庇护了中国灿烂文化遗产的历史建筑华丽转身。
作为首个在故宫文物南迁遗迹内设立的主题历史纪念馆,纪念馆一经开馆便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其深厚的历史意义和复合型多元业态成为了两江四岸城市会客厅文旅新名片,也成为了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重庆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地标。
“护宝传奇”,两江四岸文旅新地标
故宫文物与重庆的“千里姻缘”,是一段凝聚民族抗争精神和守护之心的峥嵘历史。
“九一八”后,华北危急,代表着中国人智慧结晶和文化密码的故宫文物,面临被毁坏、掳虐的危险,一场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壮举也由此展开。
1938年5月,故宫9000箱文物由汉口秘密进入重庆,分三处保藏,其中3694箱文物存放在安达森洋行的4个仓库内;1946年1月至1947年3月,存放于巴县、乐山、峨眉三路的文物陆续集中于重庆南岸区;1947年5月至12月,全部南迁文物从重庆南岸区海棠溪码头运返往南京。
历经14年,行程两万里,穿越大半个中国,上百万件文物几乎没有丢失和毁坏,故宫文物南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历时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奇迹,见证了中华民族抗争的精神和不屈的胆魄。
而这样的历史绝不应当随着时间流逝变得黯淡!2017年,故宫博物院来渝考察,并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落户于重庆的安达森洋行旧址处,将故宫博物院和重庆的历史渊源延续下去。
2018年,故宫博物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南岸区政府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安达森洋行旧址故宫文化项目。2020年,该项目作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市级历史文化街区的标志性节点,被纳入南岸区“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重点项目全力打造。
如何在最大限度保留建筑整体历史风貌的情况下,让纪念馆脱离简单的文物陈列,生动地将国宝南迁的历史讲述,让深刻的历史真正融入现代城市美好生活之中成为了本次项目修缮工作的重点难点。
作为该项目的主要修缮者及后期运营方,融创中国聘请了原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张永和主持、编制整体修缮方案。
在建筑修缮上,安达森洋行旧址的8栋建筑被分为两类。其中4栋文物建筑完全按照文物修缮原则进行保护,采取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信息;4栋传统风貌建筑则“变旧为新”,例如加入玻璃幕墙、钢结构、转木梁等现代元素,呈现出新与旧的对话共生。
在呈现形式上,纪念馆充分利用VR等现代科技展现形式,让文物、图文、影像、实物巧妙结合,生动地将国宝南迁的历史故事化、情境化、立体化的呈现。赋予旧址新的的时代内涵与功能价值,让其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在环境营造和多元业态的打造上,除了设置主展厅外,纪念馆更引入多元故宫文化,打造了数字故宫、紫禁书院、故宫讲堂、故宫文创等众多前沿文化阵地,还布局了游客接待中心、角楼咖啡、特色餐饮区、临时陈列厅、故宫教育中心、故宫南迁主题邮局等丰富配套业态,发展成为了文商旅融合之地。
83年“护宝”传奇,4年多的精心修缮,6月11日,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一张集展示、教育、体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能满足市民多层次文化与消费需求的两江四岸文旅新地标至此隆重诞生。
文旅新名片,为重庆文化经济注入新动能
重庆是文化遗产大市和旅游热门城市,不乏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何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能被称为两江四岸文旅新地标和重庆文旅新名片?
这背后,不但有国家级传统文化IP故宫文化与重庆本身的巴渝文化、抗战文化、开埠文化相互融合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更有能代表重庆人文化自信的精神高度,以及推动重庆文化经济发展的诸多现实意义。
重庆市南滨路文化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徐强对界面重庆表示,随着纪念馆的正式开馆,南滨路的历史文化基因进一步增强,成为重庆城市文化亮点,厚植城市内涵与底色。
作为文脉守护者,重庆三峡博物馆荣誉馆长王川平也曾在开馆时动情地说道,“故宫文物南迁传奇的背后有重庆文物工作者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努力,这种保存国宝的文化自信和为国家传承文化的人文情怀在这个纪念馆得到了很好的确认,这个纪念馆应该成为重庆文化自信的标志。”
众多周知,文化遗产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能带动发展开发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对于重庆而言,纪念馆这张文旅新名片除了能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更将成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在重庆市政府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实施方案中,长嘉汇大景区将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打造成全球著名旅游目的地、一张集中展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城市新名片。其中,文商旅融合发展,便是重庆市政府在规划长嘉汇产业大棋中的强“动力”。
而这样的发展规律早已有了印证。2020年12月南滨路已顺利通过国家文旅部验收,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纪念馆则是园区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截至目前,园区聚集企业约2100家,从业人数约31000人,园区文化及相关企业总营收达到156亿元。2019年,南岸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472.37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7倍。
“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经济活力,二是人文氛围。山水融合文化就是重庆独有的人文气质。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坐落两江四岸山清水秀之地,是两江四岸的文旅新名片,也是一个文商旅融合的代表项目,可以说是两者兼顾,对重庆市民高品质生活、文化自信的提高以及文创产业、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都有重要作用。”王川平表示,纪念馆的开馆和后续重庆开埠遗址公园等一系列文化遗产旧址的开放,是重庆打造的历史人文风景眼和山水城市会客厅的重要内容,也将为重庆整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注入新的活力。
“未来,依托纪念馆的对外开放,故宫博物院与重庆市还将在文创产业、学术科研、文化教育、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在不断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将为重庆的旅游消费发展和文化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徐强说。
文旅商融合,融创不断揭开重庆新篇章
此次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项目完美蜕变,是政府携手企业,各展所长,联手打造文旅商融合精品城市会客厅的又一成功案例,也是作为纪念馆的修缮、建设和运营者的融创中国,积极参与打造重庆城市文化盛宴,以文化共建赋能美好生活的又一生动实践。
事实上,在深耕重庆的18年,融创始终以美好城市共建者身份,将理想深植于重庆的城市发展之中,依托企业综合能力和六大板块产业的协同作用,聚合各方优质资源,赋能区域发展,服务重庆经济发展战略大局,成为了重庆文化经济新篇章的有力开拓者。
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2013年,融创在重庆母城投入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打造融创白象街项目。为了传承白象街的重庆开埠文化,保护好“一街、两园、三巷、九会馆”,融创请来文物保护专家,运用传统的修缮工艺,潜心修复了九大文物古建,将老街的历史人文风貌与现代潮流生活相融合,让如今的白象街正以原本的模样、全新的功能,成为重庆新的城市名片和重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范本。
在产业赋能城市经济发展方面,2020年9月26日,重庆融创文旅城开城,以“乐园+商业+酒店+秀场+住宅”等多元业态,打造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业态最多、影响最广的文旅融合新地标和世界级一站式潮玩目的地。截至2020年12月,重庆融创文旅城累计接待游客量达700万人次,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可达2000万人次,实现年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
在城市地标的打造上,位于重庆江北嘴CBD的世界级摩天建筑集群江北嘴国际金融中心A-ONE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从拿地到动工,前后历时近3年,融创开发团队寻访了十几个国际都市,直到2019年才定稿。项目“A”字型的独特设计、首层无柱大堂、全国首个采用结构外露的原创设计,都代表中国建筑力量,让全球看到中国建筑在超高层领域的原创突破,也让A-ONE未建成就走向了世界。A-ONE项目由4栋超高层建筑构成,主塔约为470米,为重庆第一高楼;集城市观光、五星级酒店、超甲级办公、人文艺术购物中心、国际会务、CBD云墅六大超级业态于一体,进一步提升了重庆作为国际化都市的全球影响力,是融创参与重庆发展、与重庆共建美好的又一里程碑。
这一系列重点项目的落成,无一不印证了融创敬畏土地、传承历史、赋能经济、共建城市的决心和能力。目前,重庆又迎来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在这片探索已久的土地上,融创将继续从美好人居打造到城市地标,从引领区域发展到引领消费趋势,从赋能城市到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城乡统筹发展,不断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完成更高维度的城市共建,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来源: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