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Model X故障频发,特斯拉神话会被质量问题压垮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Model X故障频发,特斯拉神话会被质量问题压垮吗?

在大洋彼岸,首批Model X车主遭遇的故障频发和安全隐患召回,让这款豪华SUV几乎沦为摆设。

什么样的车型能让消费者持币等待两年?

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特斯拉Model X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

十天前,特斯拉Model X在钓鱼台首秀,这是Model X与中国、甚至亚洲消费者的首次见面。从2014年6月Model X开始接受预定,到今年4月在中国首次亮相,中国的特斯拉忠粉等了足足两年。

然而,漫长的等待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在大洋彼岸,首批Model X车主遭遇的故障频发和安全隐患召回,让这款豪华SUV几乎沦为摆设。

Model X因何故障频发?

作为特斯拉首款全电动豪华SUV,Model X亮点不少:一贯充满设计感的外观、内部的简洁设计带来巨大空间,高性能P90D版本拥有百公里加速仅需3.4秒的澎湃动力,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续航里程高达467公里。特斯拉创始人Elon Musk宣称,它将是历史上最快的SUV。

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祸兮福之所伏。

“设计狂野”的鹰翼式车门是Model X独特之处:在车外,只要按动门把手,车门就会自动向上升起,并能根据周边障碍物自动选择开合角度。

正是这独特的设计,成为了北美市场首批Model X车主遭遇的主要故障之一。

4月19日,美国《消费者报告》率先报道了Model X出现的一系列故障,其中之一就是鹰翼式车门的问题。

在该文中,车主Michael Karpf购买的是高性能P90D版本,从拿到新车、驶出特斯拉工厂开始,问题便接踵而来。

首先是一扇鹰翼式后门无法关闭、另一扇车门只能从车内打开;此后又出现了车门无法感知门边上的悬挂物而直接关上车门;并且驾驶室车门的车窗也无法正常升降……

而这一系列的故障,需要分别到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和圣塔莫尼卡的客服中心维修。

这些故障并非Model X的个案。就在上一周,《财富》周刊同样报道了类似故障:“驾驶室的门无法从外部开启,车主只好从副驾驶一侧进入,再探过去开门。可是这样一来,驾驶室的门又不能自动关上了。”

除了鹰翼式车门,Model X 还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比如这款车的独特弧形挡风玻璃设计,在晚上驾驶时,会看到前方车辆的车头灯、尾灯甚至路灯的重影。这导致了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法正确预估与前方车辆的距离。此外,还有自动驾驶系统、加热系统出现的故障。

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的文章里还提到,关于Model X鹰翼式车门故障的投诉已经充斥在其留言板上,甚至使特斯拉的股价下跌超过2%。

但这并不代表全部的问题。早在4月11日,特斯拉公司宣布,将自发召回少量3月26日之前生产的Model X约2700辆,这次召回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排座椅在发生撞击时可能会向前折叠。

与这一数字相对的,是特斯拉第一季度的新车交付量——2400台,这远低于业内人士的预估。

质量问题会压倒特斯拉神话吗?

尽管连日来关于Model X的质量问题充斥着网络,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对特斯拉新款车型的热情。3月31日,全新的入门级车型Model 3正式发布,第一周的预定量就达到了32.5万辆。

此番盛况与前些年的苹果新品发售类似。特斯拉和苹果,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精良的设计、高科技配置、以及对创始人的崇拜。

不过,比起电子产品,汽车的设计与制造要复杂得多,而汽车的质量问题,除了影响日常使用,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美国《消费者报告》认为,一些小问题常常会在新车型中出现,他们并不建议消费者在新车型下线的第一年购买,尤其是特斯拉这种复杂的全新车型。

曾经备受赞誉的Model S因其出色的设计和性能,打破了美国《消费者报告》的评分系统。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实际表现的差强人意,Model S在最近的年度可靠性调查中列为不被推荐行列,得分远低于平均水平。

事实上,特斯拉旗下车型频繁出现的故障,也正在影响Model X的销量。

DailyKanban.com的创始人兼编辑Edward Niedermeyer通过一位网站管理者了解到:“大约 30-40%的预定者没有真正下单。一些人表示他们想再等等,当更多的汽车通过了生产线的检查程序,确保汽车没有问题时,他们才会购买。”

OTA升级、自动驾驶、鹰翼车门,都堪称特斯拉行走江湖的绝招。从Model S到Model X,乃至让特斯拉展厅门庭若市的Model 3,流淌着硅谷血液的特斯拉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造车的魅力所在。

不过,正如那些冷静下来的特斯拉预订者一样,特斯拉在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表现,也为更多的互联网车企打了个预防针——动不动就聊“生态”之时,质量与消费者满意度依然成正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Model X故障频发,特斯拉神话会被质量问题压垮吗?

在大洋彼岸,首批Model X车主遭遇的故障频发和安全隐患召回,让这款豪华SUV几乎沦为摆设。

什么样的车型能让消费者持币等待两年?

对于一部分消费者而言,特斯拉Model X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

十天前,特斯拉Model X在钓鱼台首秀,这是Model X与中国、甚至亚洲消费者的首次见面。从2014年6月Model X开始接受预定,到今年4月在中国首次亮相,中国的特斯拉忠粉等了足足两年。

然而,漫长的等待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在大洋彼岸,首批Model X车主遭遇的故障频发和安全隐患召回,让这款豪华SUV几乎沦为摆设。

Model X因何故障频发?

作为特斯拉首款全电动豪华SUV,Model X亮点不少:一贯充满设计感的外观、内部的简洁设计带来巨大空间,高性能P90D版本拥有百公里加速仅需3.4秒的澎湃动力,最高时速可达250公里,续航里程高达467公里。特斯拉创始人Elon Musk宣称,它将是历史上最快的SUV。

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祸兮福之所伏。

“设计狂野”的鹰翼式车门是Model X独特之处:在车外,只要按动门把手,车门就会自动向上升起,并能根据周边障碍物自动选择开合角度。

正是这独特的设计,成为了北美市场首批Model X车主遭遇的主要故障之一。

4月19日,美国《消费者报告》率先报道了Model X出现的一系列故障,其中之一就是鹰翼式车门的问题。

在该文中,车主Michael Karpf购买的是高性能P90D版本,从拿到新车、驶出特斯拉工厂开始,问题便接踵而来。

首先是一扇鹰翼式后门无法关闭、另一扇车门只能从车内打开;此后又出现了车门无法感知门边上的悬挂物而直接关上车门;并且驾驶室车门的车窗也无法正常升降……

而这一系列的故障,需要分别到弗里蒙特的特斯拉工厂和圣塔莫尼卡的客服中心维修。

这些故障并非Model X的个案。就在上一周,《财富》周刊同样报道了类似故障:“驾驶室的门无法从外部开启,车主只好从副驾驶一侧进入,再探过去开门。可是这样一来,驾驶室的门又不能自动关上了。”

除了鹰翼式车门,Model X 还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比如这款车的独特弧形挡风玻璃设计,在晚上驾驶时,会看到前方车辆的车头灯、尾灯甚至路灯的重影。这导致了最直接的问题是,无法正确预估与前方车辆的距离。此外,还有自动驾驶系统、加热系统出现的故障。

在美国《消费者报告》的文章里还提到,关于Model X鹰翼式车门故障的投诉已经充斥在其留言板上,甚至使特斯拉的股价下跌超过2%。

但这并不代表全部的问题。早在4月11日,特斯拉公司宣布,将自发召回少量3月26日之前生产的Model X约2700辆,这次召回的主要原因是第三排座椅在发生撞击时可能会向前折叠。

与这一数字相对的,是特斯拉第一季度的新车交付量——2400台,这远低于业内人士的预估。

质量问题会压倒特斯拉神话吗?

尽管连日来关于Model X的质量问题充斥着网络,但这似乎并不影响人们对特斯拉新款车型的热情。3月31日,全新的入门级车型Model 3正式发布,第一周的预定量就达到了32.5万辆。

此番盛况与前些年的苹果新品发售类似。特斯拉和苹果,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精良的设计、高科技配置、以及对创始人的崇拜。

不过,比起电子产品,汽车的设计与制造要复杂得多,而汽车的质量问题,除了影响日常使用,严重者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因此,美国《消费者报告》认为,一些小问题常常会在新车型中出现,他们并不建议消费者在新车型下线的第一年购买,尤其是特斯拉这种复杂的全新车型。

曾经备受赞誉的Model S因其出色的设计和性能,打破了美国《消费者报告》的评分系统。但随着时间推移,因为实际表现的差强人意,Model S在最近的年度可靠性调查中列为不被推荐行列,得分远低于平均水平。

事实上,特斯拉旗下车型频繁出现的故障,也正在影响Model X的销量。

DailyKanban.com的创始人兼编辑Edward Niedermeyer通过一位网站管理者了解到:“大约 30-40%的预定者没有真正下单。一些人表示他们想再等等,当更多的汽车通过了生产线的检查程序,确保汽车没有问题时,他们才会购买。”

OTA升级、自动驾驶、鹰翼车门,都堪称特斯拉行走江湖的绝招。从Model S到Model X,乃至让特斯拉展厅门庭若市的Model 3,流淌着硅谷血液的特斯拉让我们感受到了互联网造车的魅力所在。

不过,正如那些冷静下来的特斯拉预订者一样,特斯拉在质量可靠性方面的表现,也为更多的互联网车企打了个预防针——动不动就聊“生态”之时,质量与消费者满意度依然成正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