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子公司新品供血不足 燕京啤酒多元路如何走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子公司新品供血不足 燕京啤酒多元路如何走远

借助子公司推出气泡水、精酿新品,有意采取“酒精+无酒精”双管齐下的燕京啤酒,在市场终端依然被冷落。

恰逢啤酒旺季,各家啤酒企业战事正酣,燕京啤酒则以各种新产品迎战。燕京V10精酿白啤带着高端化的基因刚刚出世,子公司也着力于培育新品。日前,燕京啤酒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燕京饮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苏打气泡水上市。

记者注意到,该款苏打气泡水并未出现在各大电商的燕京啤酒官方旗舰店中,仅部分食品饮料专卖店有售,同时,线下超市也难寻该产品踪影。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燕京啤酒目前增长范围较小,存在市场广度、渠道深度以及体量上不足等问题,因此品牌整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齐推新品

从苏打水、精酿啤酒到无醇啤酒,今年燕京啤酒的新品可谓纷至沓来。而在推新的征途上,燕京啤酒及子公司都在加码。

对于子公司卖苏打气泡水一事,记者到天猫、京东等多个平台搜寻后发现,燕京旗下有一款至简无气无糖苏打水,但该产品并未在官方旗舰店销售,仅一些食品饮料专卖店有售。目前该产品均为整箱销售,各店价格从35元至99元不等。

产品外包装显示,这款苏打水产品制造商为北京燕京饮料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了解到,燕京啤酒对该公司持股比例为53%。

子公司推新品并非首例。今年4月,燕京啤酒天猫官方旗舰店上线新品“狮王世涛”,该产品瓶身显示,委托方为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方为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漓泉啤酒”)。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燕京啤酒对该公司持股比例为75.77191%. 

两家子公司在苏打水、精酿赛道推新,燕京啤酒也忙于一个“新”字。今年6月,燕京啤酒推出了两款新品燕京V10精酿白啤和燕京雪鹿啤酒。与新产品一起官宣的还有新代言人,分别是蔡徐坤和张哲瀚。此外,4月,燕京啤酒还在天猫官方旗舰店推出无醇白啤和ON/OFF果啤系列新品。

业内人士认为,燕京啤酒推出多个新品,虽然迎合了消费升级的趋势,但该公司的体量较小,利润较低,所以对新品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

紧跟年轻步伐

每月一推的新品,以及紧跟热点的年轻偶像,这些都成为燕京啤酒锚定年轻消费者的固定模式。

燕京啤酒在去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坚持 1+3 品牌发展战略,即以“燕京”为主品牌,同时培育漓泉、惠泉、雪鹿3个区域优势品牌。报告期内,燕京啤酒与消费者保持紧密的互动和沟通,不断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但新品策略能否拴住年轻人的心仍然存疑。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超,在五道口一家烟酒超市,啤酒区域多为精酿啤酒和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酒企产品,而燕京啤酒则以传统11度精品、蓝听等为主,新品较少;在一家盒马鲜生的啤酒区域,燕京啤酒产品仅有燕京白啤一根独苗。

此外,一家西城区永辉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所售新品仅有燕京U8,该产品消费者并非遵循偶像效应,女性消费者居多。而是男女消费者均分,很少有专门为了代言人买酒的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一季度燕京U8销量同比增长560%,但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对于发展多元化,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则表示,90后和00后伴随互联网成长,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具有更加包容的消费理念。啤酒企业需要多创新,从原料、传播、场景体验以及品牌塑造等多方面都要寻找差异化、极致化的发展思路。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触动当前如此多细分市场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孩子”多了难管

不仅产品枝叶越生越多,燕京啤酒的子公司也足够庞大,繁杂的子公司、子品牌及其旗下的产品也令投资者困惑不已。在投资者平台上,不少问题都与此相关,如“漓泉啤酒是贵公司的产品吗”“燕京啤酒与惠泉啤酒长期同业竞争还会持续多久”等。 

燕京啤酒在2020年年报中指出,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50余个,遍布全国18个省(直辖市),销售区域辐射全国,主要控股子公司有漓泉啤酒、惠泉啤酒、雪鹿啤酒等。

方刚认为,燕京啤酒目前增长范围较小,存在市场广度、渠道深度以及体量上不足等问题。强势的区域太少,因此可增长范围太小,品牌整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根据燕京啤酒2020年年报,华北、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45.81%、32.58%;华中、华东、西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且不足10%,分别为9.14%、7.62%、4.85%。

其中,燕京啤酒增长较高的华北、华南地区分别有燕京啤酒、惠泉啤酒两家上市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啤酒在上周披露的《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中称,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19,727,255.16 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2%。

燕京啤酒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孩子太多”的问题。在2020年年报中,燕京啤酒就提到了子公司管理风险,并表示公司下属子公司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泛增大了公司管理的难度,对公司内部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燕京啤酒只是在华北部分地区拥有根据地且并不稳固。由于燕京啤酒在全国跑马圈地中错失了先机,所以面对竞争对手,燕京啤酒的表现相对乏力,尽管在福建、广西、内蒙古等多地靠子公司发力,但很难改善在全国竞争中的疲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燕京啤酒

3.4k
  • 燕京啤酒(000729.SZ):2024年年报净利润为10.56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63.74%
  • 燕京啤酒业绩快报: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10.56亿元,同比增长63.7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子公司新品供血不足 燕京啤酒多元路如何走远

借助子公司推出气泡水、精酿新品,有意采取“酒精+无酒精”双管齐下的燕京啤酒,在市场终端依然被冷落。

恰逢啤酒旺季,各家啤酒企业战事正酣,燕京啤酒则以各种新产品迎战。燕京V10精酿白啤带着高端化的基因刚刚出世,子公司也着力于培育新品。日前,燕京啤酒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燕京饮料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苏打气泡水上市。

记者注意到,该款苏打气泡水并未出现在各大电商的燕京啤酒官方旗舰店中,仅部分食品饮料专卖店有售,同时,线下超市也难寻该产品踪影。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燕京啤酒目前增长范围较小,存在市场广度、渠道深度以及体量上不足等问题,因此品牌整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齐推新品

从苏打水、精酿啤酒到无醇啤酒,今年燕京啤酒的新品可谓纷至沓来。而在推新的征途上,燕京啤酒及子公司都在加码。

对于子公司卖苏打气泡水一事,记者到天猫、京东等多个平台搜寻后发现,燕京旗下有一款至简无气无糖苏打水,但该产品并未在官方旗舰店销售,仅一些食品饮料专卖店有售。目前该产品均为整箱销售,各店价格从35元至99元不等。

产品外包装显示,这款苏打水产品制造商为北京燕京饮料有限公司。记者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了解到,燕京啤酒对该公司持股比例为53%。

子公司推新品并非首例。今年4月,燕京啤酒天猫官方旗舰店上线新品“狮王世涛”,该产品瓶身显示,委托方为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受委托方为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漓泉啤酒”)。天眼查股权穿透显示,燕京啤酒对该公司持股比例为75.77191%. 

两家子公司在苏打水、精酿赛道推新,燕京啤酒也忙于一个“新”字。今年6月,燕京啤酒推出了两款新品燕京V10精酿白啤和燕京雪鹿啤酒。与新产品一起官宣的还有新代言人,分别是蔡徐坤和张哲瀚。此外,4月,燕京啤酒还在天猫官方旗舰店推出无醇白啤和ON/OFF果啤系列新品。

业内人士认为,燕京啤酒推出多个新品,虽然迎合了消费升级的趋势,但该公司的体量较小,利润较低,所以对新品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

紧跟年轻步伐

每月一推的新品,以及紧跟热点的年轻偶像,这些都成为燕京啤酒锚定年轻消费者的固定模式。

燕京啤酒在去年年报中表示,公司在品牌建设上坚持 1+3 品牌发展战略,即以“燕京”为主品牌,同时培育漓泉、惠泉、雪鹿3个区域优势品牌。报告期内,燕京啤酒与消费者保持紧密的互动和沟通,不断推动品牌年轻化转型。

但新品策略能否拴住年轻人的心仍然存疑。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超,在五道口一家烟酒超市,啤酒区域多为精酿啤酒和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等酒企产品,而燕京啤酒则以传统11度精品、蓝听等为主,新品较少;在一家盒马鲜生的啤酒区域,燕京啤酒产品仅有燕京白啤一根独苗。

此外,一家西城区永辉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店所售新品仅有燕京U8,该产品消费者并非遵循偶像效应,女性消费者居多。而是男女消费者均分,很少有专门为了代言人买酒的消费者。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一季度燕京U8销量同比增长560%,但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参考价值不是很大。

对于发展多元化,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元月则表示,90后和00后伴随互联网成长,将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具有更加包容的消费理念。啤酒企业需要多创新,从原料、传播、场景体验以及品牌塑造等多方面都要寻找差异化、极致化的发展思路。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够触动当前如此多细分市场的、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孩子”多了难管

不仅产品枝叶越生越多,燕京啤酒的子公司也足够庞大,繁杂的子公司、子品牌及其旗下的产品也令投资者困惑不已。在投资者平台上,不少问题都与此相关,如“漓泉啤酒是贵公司的产品吗”“燕京啤酒与惠泉啤酒长期同业竞争还会持续多久”等。 

燕京啤酒在2020年年报中指出,目前拥有控股子公司50余个,遍布全国18个省(直辖市),销售区域辐射全国,主要控股子公司有漓泉啤酒、惠泉啤酒、雪鹿啤酒等。

方刚认为,燕京啤酒目前增长范围较小,存在市场广度、渠道深度以及体量上不足等问题。强势的区域太少,因此可增长范围太小,品牌整体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根据燕京啤酒2020年年报,华北、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45.81%、32.58%;华中、华东、西北地区营业收入占比相对较低且不足10%,分别为9.14%、7.62%、4.85%。

其中,燕京啤酒增长较高的华北、华南地区分别有燕京啤酒、惠泉啤酒两家上市公司。但值得注意的是,燕京啤酒在上周披露的《关于获得政府补助的公告》中称,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19,727,255.16 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0.02%。

燕京啤酒并不是没有注意到“孩子太多”的问题。在2020年年报中,燕京啤酒就提到了子公司管理风险,并表示公司下属子公司数量较多、分布范围广泛增大了公司管理的难度,对公司内部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燕京啤酒只是在华北部分地区拥有根据地且并不稳固。由于燕京啤酒在全国跑马圈地中错失了先机,所以面对竞争对手,燕京啤酒的表现相对乏力,尽管在福建、广西、内蒙古等多地靠子公司发力,但很难改善在全国竞争中的疲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