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野马财经 郝美平
时隔一周,总资产2966亿元的紫光集团破产重整被裁定。7月16日晚间,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紫光国微(002049.SZ)、学大教育(000526.SZ,)先后发布公告称收到控股股东紫光集团的告知函,法院裁定其破产重整。
这也意味着,在徽商银行申请破产重整一周后,紫光集团的破产重整正式被裁定。紫光集团步方正集团的后尘。
谁会接盘?
7月9日,紫光集团被债权人徽商银行申请破产重整后,谁会接盘紫光集团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7月13日,有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与几家由政府支持的企业正考虑收购云计算基础设施公司紫光股份的股权,出价或达人民币500亿元。
野马财经就此联系紫光股份,对方表示不知情。
阿里巴巴也未就此事回应。不过,据该报道,紫光股份的潜在竞购者还包括无锡产业发展集团、北京电子控股和获得政府支持的半导体投资基金。
另外,也有分析认为,紫光集团的重整方可能是地方政府平台类公司。太平洋证券在研报中分析认为,紫光集团债务规模较大,卖股票回笼资金可谓杯水车薪,故减持子公司股份的方案并不可取。更为可行的解决的方向是在工作组牵头下引进战略投资人。
不论最终是谁接盘,紫光集团如今要面临的千亿债务危机都是主要考量因素。
图片来源:紫光股份公告
事实上,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发酵已久。至今,紫光集团还未发布2020年报。2020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紫光集团总资产2966.49亿元,总负债2029.38亿元。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紫光集团有9只债券先后违约。
根据最新公告,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团逾期债务金额70.18亿元。此外,紫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紫光通信、紫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紫光芯盛均有不同程度的逾期债务,累计金额约180亿元。
去年下半年,紫光集团债务危机显露。先是2020年11月16日,紫光集团的私募债“17紫光PPN005”发生违约;同年12月10日,“18紫光04”未支付此前一年的利息2.6亿元;同日,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际一笔海外债本息也违约,触发了另外一笔20亿美元的违约条款。
虽然此后,紫光集团曾就债券违约召开持有人会议,以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股权作为担保,试图落实偿债计划,但从如今破产重整的结果来看,效果并不大。
事实上,为了清偿债务,紫光集团卖了很多资产。2020年5月,紫光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展讯投资以500亿元的估值转让了紫光展锐13.39%的股份,获得73.66亿元。同年9月,紫光集团旗下紫光通信转让所持紫光股份5.68%的股权,回款46.66亿元。
不过,这些回款相对紫光集团的千亿债务来说,杯水车薪。
紫光集团是一家控股型公司,主营IT及相关设备制造及服务、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能源环境和教育培训服务业务,董事长是有“并购狂人”之称的赵伟国。
目前,紫光集团旗下包含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以及非上市公司长江存储、紫光展锐等。
加码芯片,大举并购埋隐患
背靠知名学府清华大学,3000亿资产的紫光集团何以走到破产重整这一步?前期大举并购且“过度依靠债券融资”是主要原因。
广发证券曾在研报中指出,紫光集团不负责具体的经营,主要是作为融资角色。随着紫光集团持续并购,总资产大幅增长且并表子公司数量增多,但归母所有者权益却下降。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紫光集团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总计286家。
这种情况与方正集团类似,方正集团也有200多家子公司。此前永安会计所对方正集团旗下150家公司进行审计,其中还不包括88家子公司。
数目众多的子公司,增加了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也让其债务激增。
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从2013年至今,紫光集团累计斥资千亿元收购,收购标的包括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新华三和法国智能芯片元件制造商Linxens等。
第一场震惊市场的并购是收购展讯通信。展讯通信创立于21世纪初,离开祖国11年之久的陈大同回国创业,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最后带着华人团队在硅谷创立了展讯通信,并成为优秀的手机芯片设计公司,公司几年后于纳斯达克上市。2013年,紫光集团斥资17.8亿美元对展讯通信实施收购。
2014年,紫光又斥资9.1亿美元收购中概股锐迪科,该公司是物联网芯片设计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在上海,并于201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
上述两家芯片公司,虽然一家位于美国,一家在中国,但是创办者都是中国人。完成上述两家公司的收购后,赵伟国将两家公司合并成立紫光展锐。
紫光展锐现在是全球第五大手机芯片企业,大陆唯一一家对外销售5G手机芯片的厂商,有“非洲芯片之王”之称。
就在成立紫光展锐后,2014年,在移动市场大展身手的英特尔宣布斥资15亿美元,获得紫光展锐20%的股权。这也意味着,紫光展锐的估值达到75亿美元,较紫光集团26.9亿美元的收购总价格,溢价280%。
就在同一时期,国家加大对半导体的扶持力度。2014年9月,千亿级别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成立,紧接着各地方的基金也相继成立。对于紫光集团而言,可谓天时地利。或许是得益于在展锐项目上的成功运作,紫光集团得到大基金的扶持。
2015年2月,大基金宣布,未来5年会给紫光集团总金额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支持。大基金发起人之一的国家开发银行也宣布提供200亿元综合授信。
换言之,紫光集团有了近300亿元的资金支持。这也让赵伟国有了继续收购的“野心”。
2015年5月,紫光股份斥资25亿美元接手惠普旗下公司新华三51%股权,新华三是惠普的中国业务,总部分别位于北京和杭州。
同一年,紫光集团抛出一个更庞大的收购计划,拟以230亿美元收购美光科技。美光科技是一家美国公司,成立近40年,是一家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企业,甚至还有自己的晶圆制造厂。不过,由于美国严格的审查,最终交易被否。
此外,赵伟国主导的紫光集团,还将目光瞄向了台湾,准备收购封装测试厂商矽品、力成、南茂的股权,甚至还将目光抛向了全球最大的晶圆制造厂台积电,不过以上交易均未达成。
对此,郭台铭还曾公开称,赵伟国不过是一个炒股的投资者,怎么能去问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一个世界半导体教父,公司多少钱要卖?“不是你今天用钱就可以买的”。
2018年,在赵伟国的主导下,紫光集团又花了22.6亿美元,收购了法国芯片组件商Linxens。
经过上述一系列成功或失败的并购后,赵伟国也被媒体冠以“并购狂人”的称号。
然而,10多年时间的诸多并购,主要资金来自拆借。而紫光集团重点布局的芯片产业,因为产业周期长,投资高,见效慢,回本更慢,利润并不高。以紫光国微为例,2020年,紫光国微实现营收32.7亿元,扣非净利润6.96亿元。
旗下公司的利润不足以覆盖债务,最终有了如今被申请“破产重整”的结局。
步方正后路
而在经过一系列芯片领域的并购后,紫光集团的资产和负债也迅速攀升。
在走上并购道路前的2012年,紫光集团的总资产只有66.63亿元,对应总负债也只有46.4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9.75%。近八年的时间,总资产和总负债翻了近45倍。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团的总资产为3007.53亿元,总负债为2106.86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0.05%。
天津农学院会计学系李彩霞教授表示,紫光集团负债压顶,财务费用一路攀升,对利润造成很大侵蚀。能否渡过难关受外部环境变化及公司内部环境的影响,需全方面考虑公司及外部情况。
自2019年起,紫光集团已开始处置非核心资产,逐步优化资本结构。在售卖资产之外,紫光集团也曾试图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自救。不过,均未有实质性进展。
在2010年,赵伟国成为紫光集团总经理后,通过一系列股权运作,目前赵伟国持股70%的健坤投资是紫光集团第二大股东——占股49%。清华控股持有紫光集团51%的股权。
图片来源:央视《对话》截图(赵伟国)
《财经国家周刊》曾撰文质疑此过程涉及国有资产流失。就在紫光集团进入赵伟国时代后,2019年5月29日,紫光集团出资132亿元投资了3家有限合伙企业,这3家企业分别是成都芯航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创芯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嘉芯股权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这3家合伙企业的共同点是,都由赵伟国所控制。Wind数据显示,这3家企业共同投资了5家公司,分别是成都粤海云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集庆嘉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天府云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中庆远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天河云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图片来源:Wind数据
野马财经查询发现,这5家公司的疑似实际控制人均为赵伟国。
图片来源:Wind数据
所以,为何紫光集团的资金会流入这几家赵伟国或实际控制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又是做什么的?野马财经并未查到相关公开信息。
不过,方正集团在破产重整之际,审计机构的审计报告显示,在方正集团的体系中,有很多与方正并无关联的企业,这些企业多与方正集团原管理层或股东相关联、或者无法追查,并因此形成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最终导致方正集团有大量的坏账。
如今,随着紫光集团破产重整,更多紫光集团的债务迷局或被揭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