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缘故,英国人特别爱通过出书来记录一些人和事,在体育方面也不例外。
作为近年英国体育界的代表性人物,贝克汉姆从来不缺话题,与他有关的书籍因此也不在少数。2001年,26岁的贝克汉姆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自传《我的天地》,记载了自己早期足球生涯以及情感生活。2003年离开曼联后,贝克汉姆又出版了一本自传《我的立场》。2013年底,退役不久的老贝又出版了一本自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一番总结和回顾。
短短的十余年中,贝克汉姆就出版了至少三本自传;此外,还有不少半自传性质的书籍。据中新网报道,在英国的书店中,有关贝克汉姆的书就不下50种,数量大得惊人。这些书籍也为贝克汉姆带来了不少收入。
除了贝克汉姆这样的天皇巨星外,出版商在近年也开始“慧眼识珠”,为初出茅庐的潜力新星出版书籍来包装他们。2007年,汉密尔顿刚登陆F1后,出版商就迫不及待地为这名赛车神童出版了一本自传,而后他的神奇表现也助推了自传的销售,出版商和汉密尔顿本人都从中获益。
尽管这些体育相关书籍的内容多有重复之处,文学价值也大多寥寥,但粉丝们依旧买账,出版商也乐得出完一本再出一本,借助热点事件和人物推动自身的获利最大化。
而对于莱斯特城夺得英超冠军这一英国乃至国际体坛的大热点,出版商们自然不会放过机会。据美国财经媒体《Quartz》报道,在不久的将来,至少七本与这一事件有关的书籍将进入市场。
瓦尔迪的非官方自传是这七本书中的重头戏。从工厂工人到英超冠军球队的射手王,瓦尔迪的奋斗史也吸引了不少球迷的关注。尽管他的拼搏历程在网络上流传已久,但人们还是愿意在书里看瓦尔迪怎么在小时候被谢周三放弃,怎么从业余联赛起步,最后怎么加入莱斯特城并飞黄腾达的。对于这些读者来说,也许书中记录的故事在网络上从未出现过,而他们对瓦尔迪也许也是一无所知,他们仿佛只有通过这本非官方的自传才能了解瓦尔迪其人。
此外,瓦尔迪同样宣布,自己的官方自传会在今年十月出版,书里会透露一些“不为人们所知的秘密”。不知道他在这本自传之中会不会把自己在场上屡屡使坏搞肮脏小动作时的心理活动透彻地描写出来?
此外,一本蓝狐主帅拉涅利的自传也将在今年11月出版。据介绍,这本自传将会把拉涅利描述成为“现代金元足球背后的童话制造者”,并记载他是如何用一年的时间将一支濒临降级的英超球队带到巅峰的。
然而这本自传的作者也许没有想到过,拉涅利的执教水平其实相当有限,无论是在切尔西、国际米兰还是摩纳哥,他都没有取得过十分突出的成绩。而在接手莱斯特城前不久,拉涅利刚刚带领希腊国家队在欧锦赛预选赛上历史性地输给了法罗群岛——对于法罗群岛的居民来说,拉涅利同样是一位“童话创造者”。也许他的自传适合给文学鉴赏家而非重视体育赛事本身的球迷阅读。
除了球队两位核心人物的自传外,出版商绝对不会放过莱斯特城本赛季的奇迹历程。根据出版商的说法,好几本书已经“准备就绪”。这些书的内容包含了对莱斯特城本赛季夺冠全过程、夺冠几率之微小、球队夺冠对于体育赛事的意义等话题的描写。从介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出版商们简直恨不得要把“励志”、“奇迹”、“不朽”等字眼贴到读者的面前,大力宣扬“金元足球下的正能量”,不过不知道这些出版商会不会把莱斯特城球员们在球场上的肮脏动作以及英超裁判们在一些关键判罚上的疏忽同样写进书里?
最抓人眼球的一本书被直接冠以《King Power》的名字,该书介绍的是泰国王权集团如何和球队原管理层斗智斗勇,赢得股权并带领球队创造奇迹的故事。且不说该书的作者是如何潜伏到莱斯特城的高层会议上偷听到一切相关细节并如实还原出来的,在资本越发涌入英超联赛的今天,莱斯特城的泰国老板维猜在欢喜过后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球队在资本大潮中能够保持稳定,避免重蹈利兹联、诺丁汉森林等球队昙花一现的覆辙。
事实上,作为一支上赛季还在保级的队伍,莱斯特城本赛季取得的成就的确十分使人钦佩。然而在直播技术和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球迷们收看比赛直播并不是一件难事,他们自然也能随时获得比赛的细节。加上互联网的推动,球队大大小小的故事之于球迷大多也已经是耳熟能详。在这种情况下,还要连出几本书来描写过去的这个赛季,这些书籍的内容很难不出现大面积的雷同,那样它们的出现其实根本没有意义。
英国的出版商的主要问题在于,针对一个热点人物和事件,往往会重复不断地推出书籍,以求尽可能地榨取热点带来的商业价值。于是我们看到,在贝克汉姆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有关他的书籍就已经出版了数十本,但内容大同小异,毫无价值。这些书籍的最佳归属应该是在各大机场的小书店里,和成功学、心灵鸡汤等主题书刊放在一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出版商推出的体育书籍就一无是处,但前提是内容的质量要足够高。在2013年退休后,弗格森爵士立马推出了一本自传,回顾了自己26年的曼联生涯。作为一名富有行业经验的长者,弗格森在书中讲出了许多此前从未向外透露的故事和对球员的看法,创造了足够话题性。这也使得这本自传在出版后的两个月内卖出了64.7万本,成为了当年英国的销量冠军。
但弗格森自传的情况仍是个例。在没有足够题材的情况下,盲目就热点推出大量相关作品,在短期内可以带来一定收入,但长期来看并不能给读者带来持续的购买欲望。如果出版商继续这种发展方式的话,它们也要做好接受竭泽而渔带来恶果的准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