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桥隧错峰,重庆明年优化措施后继续执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桥隧错峰,重庆明年优化措施后继续执行

计划增设3700个分时段车位缓解“停车难”。

文|张力

私家车越来越多,老旧小区“停车难”成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重庆有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一矛盾?

7月22日,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金严就“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作了解答。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老旧小区“停车难” 如何缓解?   

计划增设分时段停车位3700个

就城市老旧社区“停车难”的问题,郭金严表示,按照市政府关于停车管理的统一部署,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部门以老旧小区周边的支路、背街小巷为重点,通过全面摸排停车资源、加大路内停车资源供给、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规范车辆停放、完善停车位共享机制、加大部门联合查处力度等措施,在符合安全管理和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条件下,在中心城区排查出第一批“停车难”突出的老旧小区周边路段47处,计划增设分时段停车泊位3700个。同时,还将建立滚动摸排机制,在全市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着力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桥隧错峰明年是否继续执行?   

优化相关措施,继续坚持下去

中心城区在高峰时段实施桥隧错峰出行后,交通拥堵是否得到缓解?这一措施在明年到期后,是否还会继续延续?

对此郭金严表示,在实施错峰行驶以后,中心城区工作日在网车同比减少3.4%,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26.1公里/小时,同比提升5.7%,错峰桥隧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37.6公里/小时,同比提升28.3%,部分重要桥隧的通行时间平均缩短2至7分钟。

“另外,本轮错峰政策实施周期是一年,一年以后我们要提前进行评估,还要把相关措施进行优化,这个措施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为老百姓出行服好务。”郭金严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疏堵保畅有哪些措施?   

强化路面监测 ,“外科手术式”错峰调控

郭金严表示在疏堵保畅方面,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综合治理。主动问需、问策、问效于民,去年年底,排查出62处堵乱点纳入治理重点,会同住建、规划、交通、城管等有关部门,落实“交通管理+工程改造”“一点一方案”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共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施352处,规范化设置率达95%以上,建成17条智能化绿波带,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会同市文明办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将“车不让人”纳入常态执法管理。

二是推进执法管理。会同城管、消防等开展高层建筑“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已挂牌治理渝中区筷子街、南岸区慈云路等52处城市道路“消防车通道”,违法占用情况明显减少。同时在7月5日,全市交巡警支大队推广应用了“交巡执法通”APP,把746种违法行为分为了简易程序、一般程序,还有一般程序里面的快速处理程序,也就是现在路面的民警执法没有自由裁量权,所有的执法标准全部是进行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三是推进精细管理。同步强化路面监测和勤务调度指挥,通过最小范围、最短时段、最低影响的“外科手术式”错峰调控,城市交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会同交通等部门建成投用公交优先车道210公里,优化420处交通信号灯和400余条城市道路限速,创新推出定向车道、多车道汇入控制、共享转换车道等技术,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科技化管理水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桥隧错峰,重庆明年优化措施后继续执行

计划增设3700个分时段车位缓解“停车难”。

文|张力

私家车越来越多,老旧小区“停车难”成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问题,重庆有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一矛盾?

7月22日,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举行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郭金严就“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作了解答。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老旧小区“停车难” 如何缓解?   

计划增设分时段停车位3700个

就城市老旧社区“停车难”的问题,郭金严表示,按照市政府关于停车管理的统一部署,市公安局、市城管局等部门以老旧小区周边的支路、背街小巷为重点,通过全面摸排停车资源、加大路内停车资源供给、优化交通组织、完善交通设施、规范车辆停放、完善停车位共享机制、加大部门联合查处力度等措施,在符合安全管理和不影响道路通行的条件下,在中心城区排查出第一批“停车难”突出的老旧小区周边路段47处,计划增设分时段停车泊位3700个。同时,还将建立滚动摸排机制,在全市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着力缓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桥隧错峰明年是否继续执行?   

优化相关措施,继续坚持下去

中心城区在高峰时段实施桥隧错峰出行后,交通拥堵是否得到缓解?这一措施在明年到期后,是否还会继续延续?

对此郭金严表示,在实施错峰行驶以后,中心城区工作日在网车同比减少3.4%,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26.1公里/小时,同比提升5.7%,错峰桥隧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到37.6公里/小时,同比提升28.3%,部分重要桥隧的通行时间平均缩短2至7分钟。

“另外,本轮错峰政策实施周期是一年,一年以后我们要提前进行评估,还要把相关措施进行优化,这个措施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为老百姓出行服好务。”郭金严说。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疏堵保畅有哪些措施?   

强化路面监测 ,“外科手术式”错峰调控

郭金严表示在疏堵保畅方面,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进综合治理。主动问需、问策、问效于民,去年年底,排查出62处堵乱点纳入治理重点,会同住建、规划、交通、城管等有关部门,落实“交通管理+工程改造”“一点一方案”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半年多的努力,共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信号设施352处,规范化设置率达95%以上,建成17条智能化绿波带,交通运行效率明显提升。会同市文明办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将“车不让人”纳入常态执法管理。

二是推进执法管理。会同城管、消防等开展高层建筑“生命通道”集中清障行动,已挂牌治理渝中区筷子街、南岸区慈云路等52处城市道路“消防车通道”,违法占用情况明显减少。同时在7月5日,全市交巡警支大队推广应用了“交巡执法通”APP,把746种违法行为分为了简易程序、一般程序,还有一般程序里面的快速处理程序,也就是现在路面的民警执法没有自由裁量权,所有的执法标准全部是进行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三是推进精细管理。同步强化路面监测和勤务调度指挥,通过最小范围、最短时段、最低影响的“外科手术式”错峰调控,城市交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会同交通等部门建成投用公交优先车道210公里,优化420处交通信号灯和400余条城市道路限速,创新推出定向车道、多车道汇入控制、共享转换车道等技术,不断提升城市交通精细化、科技化管理水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