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危机之后的世界秩序与中国方位丨财富书单⑩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危机之后的世界秩序与中国方位丨财富书单⑩

疫情以来的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症结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而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栏目由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与界面新闻联合推出,隔周更新。】

本期荐书人:陈达飞、赵宇、肖佳文、齐鲁骏、李志骞

 

《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

作者:亚当•图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推荐人:陈达飞 东方证券宏观研究员,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主管

推荐语:2007-2009年金融危机是二战后全球经贸、金融秩序的拐点。2016年特朗普上台及其在执政期间推动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这一转变,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另一催化剂,由纳瓦罗等所宣扬的“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理念在一步步转变为行动。拐点之前的主流是新自由主义,拐点之后是经济民族主义和进步主义,政府作为“家长”正在被广泛接受,这也是拜登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的意识形态背景。

战争有多残酷,和平就有多宝贵。经济萧条的记忆有多无情,经济增长的激情就有多强烈。对两次世界大战和期间的大萧条的反思主导着战后重建,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人们发现,全球化好像走过头了。金融危机到底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这是图兹一直思考的问题,而这本《崩盘》就是他的答案,其影响绝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是政治-意识形态和地缘方面的。作者完整地描述了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直到写到特朗普上台。如果还有第二版,新冠疫情倒是添了不少素材。

全书近800页,正文部分占了650页。如果这不是您读的第一本关于金融危机的作品,您会发现,读起来会很快。平铺直述,但不影响思考的深刻性。

 

《中国:理想经济增长》

作者:周天勇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推荐人:赵宇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疫情以来的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症结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深层次则决定于收入变量。在中国现实的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过程中,人口生育、人口流动、土地要素市场化和资本化等方面的政府干预,压缩了居民的收入,使资本和技术创造的供给,不能被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所理想地购买,特别是当遇到出口增长不确定及进口加大时,生产端的过剩更加明显。

假定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不变,从对居民收入的干预来看,最主要和规模较大的是:生育管制导致应有人口相对或者绝对收缩造成的居民收入损失,限制农村人口迁移的居民收入损失,干预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和以地为本创业收入造成的居民收入损失三大项。而如何改革、提高收入水平,获得增长潜能,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是本书探讨的主题。

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供给,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虽然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甚微,分层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一方面有55%的家庭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2011年数据),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另一方面,收入最高的前10%的家庭储蓄率达60.6%,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城镇户籍居民中的高收入家庭,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在2035年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如果未来经济主力人口收缩、老龄化形势严峻,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则会对收入的跨越形成很大的挑战。实施不同力度的改革,几乎是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必然途径。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应采取政策措施避免城乡人口流动凝固化,防止国民经济快速服务业化,克服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的鲍莫尔陷阱,将城市化水平提高至83%,满足广大居民工业时代应当享有的生活需要,扩大以工业品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需求,为制造业发展的升级创造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环境,圆满地完成工业化,应当是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书名:《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作者:贡德·弗兰克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推荐人:肖佳文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一般而言,学术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哥伦布于1942年“发现”美洲大陆以及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标志着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巨大断裂,世界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置身其中且称之为“现代”的时代。15世纪末横渡大洋无疑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这一壮举更为重要的是它象征着欧洲社会内部发生了某种决定性的质变。正是这种质变给世界历史和东西方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历史的断裂和质变从此在两个方面呈现出来:在时间上标志着“现代”开始与“过去”或“传统”构成一组二元对立。在空间上标志着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存在着本质性差异:现代的进步的创新的开放的西方对传统的停滞的保守的和封闭的东方。

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这样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目的论预设构建起来的。这些研究与理论存在一些共同的假设前提:资本主义标志着世界历史的断裂和质变;影响和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裂变发生在欧洲内部并且是由于欧洲社会内部的某些特殊性而发生的;这些假设构成了现代历史研究和社会理论的基石。

弗兰克在该书中对欧洲中心主义这一流行观念提出了挑战。他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置于1500年以后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从而扭转了我们观察经济变化的视角。他认为中国经济具有比欧洲经济更大的生产力。在他看来,在白银贸易中看到的商业扩张运动中的联系是更重要的。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使得中国江南地区的商业网络和英格兰东南部的商业网络由于白银贸易和欧洲人购买中国商品的需求被间接联结起来,并推动了欧洲的发展。

除此之外,他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优势被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所取代,从而进入众所周知欧洲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在他的论证中,技术变革服从于需求的程度;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对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需求不高,而欧洲人发展了这类技术,为的是更具有竞争力。他在结束这部著作时暗示,最近一段时期亚洲经济的复兴正在使这一地区恢复工业革命之前所拥有的那种优先地位。

弗兰克的论证也并非全无问题,其在论证观点时引用的资料有限,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尽管如此,其观点仍有助于我们从长远的历史视角来重新审视当前世界经济重心的变迁及其背后的逻辑。

 

书名:《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作者:彭文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人:齐鲁骏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始终存在,主导因素从最初自然环境、产能库存等中微观因素、逐步发展到人口结构、技术创新等宏观驱动,在这当中,金融要素对经济生产或波动的影响作用也愈加明显。实际上,自从货币与信用的诞生之初,金融要素就与周期波动如影随形,金本位与“布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取消,亦增强了货币流动性需求对经济和金融的波动放大。金融从“经济活动的润滑剂”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直到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都在享受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高度发展的红利,宏观政策框架在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反思自由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加速了新金融周期的形成,并成为政策研究与制定者关注的关键内容。

彭文生老师的《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经典之作已无需更多赘言,近日在关于金融周期的研究工作中再次拜读,又有不一样的收获。作者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思维的金融宏观分析框架,系统性地探讨了中国的金融与经济问题,并提出政策层面思考。

全书按照框架基础、利率价格、土地要素、汇率视角、广义扩张、政策角色、未来路径、政策建议几个大部分进行展开。以货币非中性与货币利率作为引入,详细分析了中国金融周期的原因、阶段和信贷分配过程,指出过去以房地产为中介的信贷扩张加大的金融的顺周期性,并且挤压了对实体部门权益。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则以政策视角,提出金融周期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所扮演的新的角色,去杠杆政策在未来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下半场中,应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本书初次发行于2017年,彭文生老师彼时就基于对中国金融周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类滞胀”情形、去杠杆下“宽财政、紧信用、松货币”的市场逻辑、央行积极发行数字货币、以消费增长来减少经济与金融的依赖等内容,恰对当下的时点都具有极强的学习意义。

 

书名:《中美公募基金发展情况比较与研究》

作者: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 编著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推荐人:李志骞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公募基金是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投资标的,截至2020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合计为19.89万亿元,资管新规以来公募基金是发展最快的资管产品之一。美国是全球公募基金最发达的市场,在市场规模、产品种类、投资者结构以及监管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已经非常成熟。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截至2021年3月底,美国共同基金规模合计23.9万亿美元,占全球公募基金规模占比超过40%。

本书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联合编著而成,详细介绍了美国各类型公募基金的发展情况,并比较了中美相关产品的差异。按照晨星公司的一级分类,美国公募基金可以分为:美国股票型、环球股票型、行业股票型、应税债券、市政债券、混合型、货币型、另类投资和商品基金9类。最近二十年来,股票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始终位居前列,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占共同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而混合型、另类投资和商品基金的规模发展则相对缓慢,占比较小。

销售渠道方面,美国共同基金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销售:雇主发起式养老金计划、第三方代销机构组成的中介渠道,以及基金公司直销和折扣经纪商在内的直销渠道。截至2018年底,有62%的美国家庭首选通过雇主发起式养老金计划购买共同基金,其他渠道中,第三方机构的中介渠道占比较大,而通过直销渠道购买基金的占比较小。

费率方面。美国共同基金的费用机构包括一次性费用和年度运营费用。一次性费用包括:申购费、赎回费、转换费及账户管理费;年度运营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和其他费用。过去几十年来,费率的主要趋势是免佣基金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以及运营费率显著下降。其原因在于:一是规模经济推动费率下降;二是竞争加剧促使费率下降;三是投资者转向低费率基金;四是投资者转向”非捆绑式”基金份额。

投资者结构方面,美国共同基金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截至2018年底,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高达91.81%、89.87%、96.07%。个人投资者持有共同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退休储蓄、应对紧急支出和减少应税收入、积蓄教育经费。

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产品数量、市场规模、投资者结构方面逐步丰富、成熟。随着资管新规、新证券法、理财新规、房住不炒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居民财富将逐步向资本市场转移,公募基金在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将日益提高。本书很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市场的经验,为分析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阅读:

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与资产配置 | 财富书单⑨

金融的本质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 财富书单⑧

驾驭周期vs穿越周期:疯狂时期的投资丨财富书单⑦

债务与魔鬼:凝结在利率中的金融霸权 | 财富书单⑥

“创新魔咒”:新经济中的赢家与输家丨财富书单⑤

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起落 | 财富书单④

为什么金融资本对创新如此重要 | 财富书单③

如何跟随美联储投资丨财富书单②

如何理解美联储、黄金和美元丨财富书单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危机之后的世界秩序与中国方位丨财富书单⑩

疫情以来的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症结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而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栏目由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与界面新闻联合推出,隔周更新。】

本期荐书人:陈达飞、赵宇、肖佳文、齐鲁骏、李志骞

 

《崩盘:全球金融危机如何重塑世界》

作者:亚当•图兹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推荐人:陈达飞 东方证券宏观研究员,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主管

推荐语:2007-2009年金融危机是二战后全球经贸、金融秩序的拐点。2016年特朗普上台及其在执政期间推动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这一转变,而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另一催化剂,由纳瓦罗等所宣扬的“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理念在一步步转变为行动。拐点之前的主流是新自由主义,拐点之后是经济民族主义和进步主义,政府作为“家长”正在被广泛接受,这也是拜登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的意识形态背景。

战争有多残酷,和平就有多宝贵。经济萧条的记忆有多无情,经济增长的激情就有多强烈。对两次世界大战和期间的大萧条的反思主导着战后重建,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人们发现,全球化好像走过头了。金融危机到底如何改变了这个世界,这是图兹一直思考的问题,而这本《崩盘》就是他的答案,其影响绝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是政治-意识形态和地缘方面的。作者完整地描述了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直到写到特朗普上台。如果还有第二版,新冠疫情倒是添了不少素材。

全书近800页,正文部分占了650页。如果这不是您读的第一本关于金融危机的作品,您会发现,读起来会很快。平铺直述,但不影响思考的深刻性。

 

《中国:理想经济增长》

作者:周天勇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推荐人:赵宇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疫情以来的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症结是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深层次则决定于收入变量。在中国现实的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过程中,人口生育、人口流动、土地要素市场化和资本化等方面的政府干预,压缩了居民的收入,使资本和技术创造的供给,不能被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所理想地购买,特别是当遇到出口增长不确定及进口加大时,生产端的过剩更加明显。

假定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不变,从对居民收入的干预来看,最主要和规模较大的是:生育管制导致应有人口相对或者绝对收缩造成的居民收入损失,限制农村人口迁移的居民收入损失,干预农民土地财产性收入和以地为本创业收入造成的居民收入损失三大项。而如何改革、提高收入水平,获得增长潜能,实现理想的经济增长是本书探讨的主题。

中国高储蓄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足够的消费供给,而是没有足够的收入,虽然政府一直在采取措施刺激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但效果甚微,分层来看,家庭储蓄分布极为不均。一方面有55%的家庭支出大于或等于收入(2011年数据),没有或几乎没有储蓄,另一方面,收入最高的前10%的家庭储蓄率达60.6%,金额占当年总储蓄的74.9%,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收入不均现象非常严重。也就是说,中国家庭储蓄主要集中在城镇户籍居民中的高收入家庭,因此,增加消费,减少储蓄最有效的政策是减少收入不均。

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在2035年前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如果未来经济主力人口收缩、老龄化形势严峻,外部贸易保护主义兴起,则会对收入的跨越形成很大的挑战。实施不同力度的改革,几乎是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必然途径。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应采取政策措施避免城乡人口流动凝固化,防止国民经济快速服务业化,克服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的鲍莫尔陷阱,将城市化水平提高至83%,满足广大居民工业时代应当享有的生活需要,扩大以工业品为主要内容的消费需求,为制造业发展的升级创造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环境,圆满地完成工业化,应当是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书名:《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作者:贡德·弗兰克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推荐人:肖佳文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一般而言,学术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哥伦布于1942年“发现”美洲大陆以及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标志着世界历史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巨大断裂,世界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就是我们置身其中且称之为“现代”的时代。15世纪末横渡大洋无疑是一件令人生畏的了不起的事情,但是这一壮举更为重要的是它象征着欧洲社会内部发生了某种决定性的质变。正是这种质变给世界历史和东西方翻开了新的一页。世界历史的断裂和质变从此在两个方面呈现出来:在时间上标志着“现代”开始与“过去”或“传统”构成一组二元对立。在空间上标志着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区存在着本质性差异:现代的进步的创新的开放的西方对传统的停滞的保守的和封闭的东方。

现代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这样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目的论预设构建起来的。这些研究与理论存在一些共同的假设前提:资本主义标志着世界历史的断裂和质变;影响和决定整个世界命运的裂变发生在欧洲内部并且是由于欧洲社会内部的某些特殊性而发生的;这些假设构成了现代历史研究和社会理论的基石。

弗兰克在该书中对欧洲中心主义这一流行观念提出了挑战。他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置于1500年以后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从而扭转了我们观察经济变化的视角。他认为中国经济具有比欧洲经济更大的生产力。在他看来,在白银贸易中看到的商业扩张运动中的联系是更重要的。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使得中国江南地区的商业网络和英格兰东南部的商业网络由于白银贸易和欧洲人购买中国商品的需求被间接联结起来,并推动了欧洲的发展。

除此之外,他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优势被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所取代,从而进入众所周知欧洲占据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时代。在他的论证中,技术变革服从于需求的程度;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对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需求不高,而欧洲人发展了这类技术,为的是更具有竞争力。他在结束这部著作时暗示,最近一段时期亚洲经济的复兴正在使这一地区恢复工业革命之前所拥有的那种优先地位。

弗兰克的论证也并非全无问题,其在论证观点时引用的资料有限,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尽管如此,其观点仍有助于我们从长远的历史视角来重新审视当前世界经济重心的变迁及其背后的逻辑。

 

书名:《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作者:彭文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推荐人:齐鲁骏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始终存在,主导因素从最初自然环境、产能库存等中微观因素、逐步发展到人口结构、技术创新等宏观驱动,在这当中,金融要素对经济生产或波动的影响作用也愈加明显。实际上,自从货币与信用的诞生之初,金融要素就与周期波动如影随形,金本位与“布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取消,亦增强了货币流动性需求对经济和金融的波动放大。金融从“经济活动的润滑剂”逐步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直到2008年以前,全球经济都在享受金融自由化和金融高度发展的红利,宏观政策框架在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反思自由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也加速了新金融周期的形成,并成为政策研究与制定者关注的关键内容。

彭文生老师的《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经典之作已无需更多赘言,近日在关于金融周期的研究工作中再次拜读,又有不一样的收获。作者提供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思维的金融宏观分析框架,系统性地探讨了中国的金融与经济问题,并提出政策层面思考。

全书按照框架基础、利率价格、土地要素、汇率视角、广义扩张、政策角色、未来路径、政策建议几个大部分进行展开。以货币非中性与货币利率作为引入,详细分析了中国金融周期的原因、阶段和信贷分配过程,指出过去以房地产为中介的信贷扩张加大的金融的顺周期性,并且挤压了对实体部门权益。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则以政策视角,提出金融周期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所扮演的新的角色,去杠杆政策在未来经济周期与金融周期的下半场中,应有怎样的应对措施。

本书初次发行于2017年,彭文生老师彼时就基于对中国金融周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类滞胀”情形、去杠杆下“宽财政、紧信用、松货币”的市场逻辑、央行积极发行数字货币、以消费增长来减少经济与金融的依赖等内容,恰对当下的时点都具有极强的学习意义。

 

书名:《中美公募基金发展情况比较与研究》

作者: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 编著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推荐人:李志骞 东方证券财富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推荐语:公募基金是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投资标的,截至2020年底,我国公募基金规模合计为19.89万亿元,资管新规以来公募基金是发展最快的资管产品之一。美国是全球公募基金最发达的市场,在市场规模、产品种类、投资者结构以及监管方面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已经非常成熟。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截至2021年3月底,美国共同基金规模合计23.9万亿美元,占全球公募基金规模占比超过40%。

本书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晨星资讯(深圳)有限公司联合编著而成,详细介绍了美国各类型公募基金的发展情况,并比较了中美相关产品的差异。按照晨星公司的一级分类,美国公募基金可以分为:美国股票型、环球股票型、行业股票型、应税债券、市政债券、混合型、货币型、另类投资和商品基金9类。最近二十年来,股票型、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始终位居前列,其中股票型基金规模占共同基金规模的半壁江山;而混合型、另类投资和商品基金的规模发展则相对缓慢,占比较小。

销售渠道方面,美国共同基金主要通过三个渠道进行销售:雇主发起式养老金计划、第三方代销机构组成的中介渠道,以及基金公司直销和折扣经纪商在内的直销渠道。截至2018年底,有62%的美国家庭首选通过雇主发起式养老金计划购买共同基金,其他渠道中,第三方机构的中介渠道占比较大,而通过直销渠道购买基金的占比较小。

费率方面。美国共同基金的费用机构包括一次性费用和年度运营费用。一次性费用包括:申购费、赎回费、转换费及账户管理费;年度运营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和其他费用。过去几十年来,费率的主要趋势是免佣基金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以及运营费率显著下降。其原因在于:一是规模经济推动费率下降;二是竞争加剧促使费率下降;三是投资者转向低费率基金;四是投资者转向”非捆绑式”基金份额。

投资者结构方面,美国共同基金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截至2018年底,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高达91.81%、89.87%、96.07%。个人投资者持有共同基金的主要目的是退休储蓄、应对紧急支出和减少应税收入、积蓄教育经费。

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产品数量、市场规模、投资者结构方面逐步丰富、成熟。随着资管新规、新证券法、理财新规、房住不炒等系列政策的实施,居民财富将逐步向资本市场转移,公募基金在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将日益提高。本书很全面地介绍了美国市场的经验,为分析中国公募基金市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相关阅读:

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与资产配置 | 财富书单⑨

金融的本质与中国资本市场改革 | 财富书单⑧

驾驭周期vs穿越周期:疯狂时期的投资丨财富书单⑦

债务与魔鬼:凝结在利率中的金融霸权 | 财富书单⑥

“创新魔咒”:新经济中的赢家与输家丨财富书单⑤

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起落 | 财富书单④

为什么金融资本对创新如此重要 | 财富书单③

如何跟随美联储投资丨财富书单②

如何理解美联储、黄金和美元丨财富书单①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