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双企记:阿里巴巴VS亚马逊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双企记:阿里巴巴VS亚马逊

未来谁会表现更好?

图片来源:Shu Zhang | Reuters

5月5日,阿里巴巴发布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9%,其爆炸式的增长似乎并未表露出半点受到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的迹象。但就2016财年来看,阿里巴巴股价总体跌幅为3%,与12个月前相比则下滑了0.7%。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在美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在过去一年内的股价增长则高达57%。

两者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商企业,定位相当相似的两家企业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还是商业模式本身都大有不同。

阿里巴巴卖广告;亚马逊售产品

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商业模式基于网络市场,其在首波互联网繁荣浪潮中独树一帜的表现仍是一段佳话。

亚马逊四分之三的营收均来自电子器件及其他商品交易,其中23%来自数字媒体业务,包括按年收费服务Amazon Prime,该服务既为用户传送内容,也为用户提供送货运费折扣。此外,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Amazon.com的第三方销售,亚马逊从中收取部分佣金。

与之相比,阿里巴巴更着力于运营针对不同商家开放的多个电商网站。每年有约4.23亿买家活跃在阿里巴巴的各个网站之上,约占国内电商市场份额的80%,而身处激烈市场竞争之中的亚马逊仅占美国国内电商市场份额的30%,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对亚马逊而言,扩展国内经营范围及强化正处上升期的国际业务都是不错的选择,Amazon Prime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发展助推。

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最大的购物网站,它是一个连接买家与卖家的免费网络市场,与eBay相似,但并无竞拍功能。阿里巴巴通过基于特定页面及搜索结果投放广告获得收入,在这一点上其与谷歌的PageRank(网页排名)有些相似。

移动端业务的扩张为阿里巴巴带来了近期营收的增长,为第四季度贡献了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劲增149%。现在,阿里巴巴也正逐渐将视线从国内主要城市转移至农村地区。

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阿里巴巴的交易额仍迎来增长。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经济放缓与交易额上升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矛盾。传统渠道交易受挫,国内外零售商都在选择进驻如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络交易平台以接触更庞大的消费群体。

利润与回报不一定会同时出现

不少投资者都会问: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该买哪个?阿里巴巴盈利表现更佳,但正面临宏观经济转型及消费群体挖掘的双重挑战。而经历数年收入不稳的亚马逊2015财年的净收入为6亿美元,但市场对其未来表现普遍看好,股价也因此升至较高水平。

今年迄今为止,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股票表现均不及美股大盘。但从两者近12个月的表现来看,亚马逊以约60%的回报率轻松超越了前者,而阿里巴巴与标准普尔500指数则较一年前走低。阿里巴巴这一年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4月底的财报,每股盈利1.07美元的收益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

尽管阿里巴巴在营收与利润增长等方面表现优异,但5日其调整后每股收益仅为47美分,不及分析师55美分的预期。

著名空头投资人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在4日仍重申其看跌阿里巴巴的个人立场。“我们只是没有看到阿里巴巴是否真有赚头,”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这样说道。

(翻译:潘金花)

来源:CNBC

原标题:A tale of two companies: Matching up Alibaba vs. Amazo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亚马逊

5.5k
  • 继微软之后, 亚马逊被传放缓数据中心扩张
  • 富国银行:由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亚马逊暂停部分数据中心出租谈判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双企记:阿里巴巴VS亚马逊

未来谁会表现更好?

图片来源:Shu Zhang | Reuters

5月5日,阿里巴巴发布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2016财年第四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39%,其爆炸式的增长似乎并未表露出半点受到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影响的迹象。但就2016财年来看,阿里巴巴股价总体跌幅为3%,与12个月前相比则下滑了0.7%。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在美国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亚马逊在过去一年内的股价增长则高达57%。

两者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商企业,定位相当相似的两家企业其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无论是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还是商业模式本身都大有不同。

阿里巴巴卖广告;亚马逊售产品

亚马逊成立于1995年,商业模式基于网络市场,其在首波互联网繁荣浪潮中独树一帜的表现仍是一段佳话。

亚马逊四分之三的营收均来自电子器件及其他商品交易,其中23%来自数字媒体业务,包括按年收费服务Amazon Prime,该服务既为用户传送内容,也为用户提供送货运费折扣。此外,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自Amazon.com的第三方销售,亚马逊从中收取部分佣金。

与之相比,阿里巴巴更着力于运营针对不同商家开放的多个电商网站。每年有约4.23亿买家活跃在阿里巴巴的各个网站之上,约占国内电商市场份额的80%,而身处激烈市场竞争之中的亚马逊仅占美国国内电商市场份额的30%,还有不少上升的空间。对亚马逊而言,扩展国内经营范围及强化正处上升期的国际业务都是不错的选择,Amazon Prime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发展助推。

淘宝是阿里巴巴旗下最大的购物网站,它是一个连接买家与卖家的免费网络市场,与eBay相似,但并无竞拍功能。阿里巴巴通过基于特定页面及搜索结果投放广告获得收入,在这一点上其与谷歌的PageRank(网页排名)有些相似。

移动端业务的扩张为阿里巴巴带来了近期营收的增长,为第四季度贡献了超过20亿美元的收入,同比劲增149%。现在,阿里巴巴也正逐渐将视线从国内主要城市转移至农村地区。

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阿里巴巴的交易额仍迎来增长。从零售商的角度来看,经济放缓与交易额上升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矛盾。传统渠道交易受挫,国内外零售商都在选择进驻如阿里巴巴这样的网络交易平台以接触更庞大的消费群体。

利润与回报不一定会同时出现

不少投资者都会问: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该买哪个?阿里巴巴盈利表现更佳,但正面临宏观经济转型及消费群体挖掘的双重挑战。而经历数年收入不稳的亚马逊2015财年的净收入为6亿美元,但市场对其未来表现普遍看好,股价也因此升至较高水平。

今年迄今为止,阿里巴巴与亚马逊的股票表现均不及美股大盘。但从两者近12个月的表现来看,亚马逊以约60%的回报率轻松超越了前者,而阿里巴巴与标准普尔500指数则较一年前走低。阿里巴巴这一年的成功大部分归功于4月底的财报,每股盈利1.07美元的收益大大超过了市场预期。

尽管阿里巴巴在营收与利润增长等方面表现优异,但5日其调整后每股收益仅为47美分,不及分析师55美分的预期。

著名空头投资人吉姆·查诺斯(Jim Chanos)在4日仍重申其看跌阿里巴巴的个人立场。“我们只是没有看到阿里巴巴是否真有赚头,”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这样说道。

(翻译:潘金花)

来源:CNBC

原标题:A tale of two companies: Matching up Alibaba vs. Amazo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