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
自汉以来,“县”这一层级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基石,也是我国多级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行政建制。
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县域实力都不容小觑。《2020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显示,全国百强县以占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GDP。
近日,有关媒体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梳理发现,目前,共有91个县域迈入百万人口俱乐部,其中昆山、晋江、普宁、义乌、慈溪、江阴、常熟、沭阳、临泉、滕州位居前十。
从省份分布来看,江苏、浙江百万人口大县分别为12、11个,广东、山东、河南各有10个。具体到山东省内各城市,入围前五县域分别是枣庄滕州、菏泽曹县、泰安新泰、青岛平度、济宁邹城。虽总量排名靠前,但山东各县域之间人口数量和排名与头部县域仍有较大差距。
当下,无论是GDP千亿,还是人口百万。实现县域新崛起、新突围,打破区域发展不均衡,已然成为各个城市县域发展亟需破解的时代命题。
91县人口超百万,山东10个入围
众所周知,县域是我国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据中国民政部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共有2844个,其中县和县级市就有1700个。
除各县域经济发展不同之外,县域人口规模也有大有小,最多能相差1300多倍,而超过100万的县可以称作是人口大县。
目前,共有91个县域迈入人口百万俱乐部。
从县域省份分布来看,江苏最多,共有12个;浙江位居第二,有11个;广东、山东、河南各有10个;中部的安徽有8个,湖南有7个,福建和广西各有5个,湖北、江西各有3个,云南和贵州各2个,四川、河北、辽宁各1个。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十名榜单中,仅有排在第十位的滕州属于山东县域来自北方,而其他9个县域均来自南方。
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的山东,共有13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27个县级市和55个县。此次入围的十个县域分别是枣庄滕州、菏泽曹县、泰安新泰、青岛平度、济宁邹城、潍坊寿光、菏泽郓城、临沂兰陵、潍坊诸城、菏泽单县。虽总量排名靠前,但具体到各县域还需加把劲。
客观来讲,县域之间孰强孰弱,人口并不能以偏概全,GDP同样是“标配”。
对于县域经济体而言,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意味着经济能级站上新台阶,这也是衡量一个强县的标准。
跳出山东,与相邻省份江苏相比,其差距仍较明显。早在2018年,江苏就已有11个县域突破1000亿元,苏南四小龙(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更是全部突破2000亿元。据最新统计,山东2020年仅有青岛胶州和烟台龙口两个县域过千亿。
百强县榜单、人口百万县等层出不穷的信息彰显着我国县域强大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县域之间差距也在不断加剧。
对标先进,山东所有县域都要有一种“坐不住”和“等不起”的紧迫感,行动起来。这其中,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胶东经济圈龙头城市的青岛,更应立足优势,发挥自身辐射和带动作用。
仅有平度入席,青岛要有“紧迫感”了
无论是千亿雄心,还是稳步发展,县域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一要素。
按行政区划,目前青岛有莱西市、胶州市、平度市三个县级市。根据青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三个县级市人口分别是72.10万人、98.78万人、119.13万人。
由此来看,仅有平度达到了百万人口。胶州虽未过百万,但十年间增加了14.47万人。平度和莱西,分别减少了16.61万人、3.01万人。而2020年胶州GDP为1225.86万,平度为721万,莱西为551.87万。
虽经济未过千亿,但人口过百万的平度已然有自身的发展优势。
从地理位置来看,平度位于胶东半岛几何中心位置,是连接青岛、潍坊、烟台三大城市的“枢纽”,也是青岛“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的咽喉之地,具备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平度市总面积3166.54平方千米,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为产业项目落地备足了空间。
目前,平度“四区八园”共储备重点在谈项目19个、总投资130余亿元,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43个、总投资210余亿元。人随产业走,各项目的落地也为平度带来了不少的人口红利。
同时,平度市在人才引进方面也铆足了干劲。坚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人才引育理念,山东财经大学双创园主体竣工,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园运营,首家青岛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顺利获批,新引进各类人才6666人,引进35岁以下青年人才增幅居青岛十区市前列……
回看此次91个百万人口县,昆山以209.24万人排在首位。在经济指标上,昆山表现也毫不逊色。2020年,昆山GDP达4276.8亿元,并以“一县之力”超青海、宁夏、西藏等省份,其工业总产值历史性地迈上万亿元新台阶,昆山的成绩无疑是最好的标杆。
优秀的学霸,不应“偏科”,从这方面来讲,平度、莱西、胶州需根据自身存在的短板,量体裁衣。
目前GDP已实现千亿的胶州,正着手酝酿新动作。
近日,胶州市发布了《胶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政策。
据悉,胶州市此次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外来人口落户城镇限制,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整体来看,胶州、平度、莱西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想要进入头部县域矩阵,需要有“紧迫感”,奋起直追。
向头部看齐,青岛县域人口困局何解?
县域兴,则国家兴。
县域的重要性在国家层面亦有体现。在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被单独列出,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将成为未来五年的重点任务。
青岛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引导城区搬迁企业、招商项目落户平度、莱西等区市,发展县域“飞地经济”。
在政策推动下,县域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开发研究室主任黄征学表示,新发展格局下,县域经济差异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依托城市群发展县域经济非常重要。百强县基本都是在城市群范围里。脱离了城市群,依托自然资源的县发展还可以,没有资源的非常难,这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换句话说,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的区县经济,将面临艰难的发展处境。而青岛区县经济要壮大,融入城市群发展、都市圈经济发展,将是必由之路。
回看昆山的崛起之路,依托毗邻上海的地缘优势,较早实现了与上海大都市交通的无缝接轨,从而水到渠成地承接了上海的产业外溢。正是因为较早地融入了上海大都市圈,为昆山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昆山为何越来越强?首要因素还是制造业实力雄厚。2020年,昆山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对比来看,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第3的深圳,工业总产值为3.7万亿元,排全国第一。
一言以蔽之,县域发展,立于人、立于资源、更立于特色优势。
位于胶州湾底部、地理位置优越的胶州,有着上合示范区和新机场优势的叠加,胶州近年来也在与周边城市不断深化对接交流,促进人、产业、技术等各项资源要素的流动,更能促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对自身、对青岛、对胶东半岛都有重大意义。
此时的莱西也以路为媒,构建交通“新版图” ,加快其融入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步伐。不止于此,作为引领乡村改革、融合示范区市的莱西也在围绕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实现乡村振兴。
作为青岛外围区市,莱西的发展始终被寄予厚望。2020年以来,莱西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6家、“专精特新”企业91家、青岛市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6家。
人口是跟着产业走的,有了产业,就会有人气、经济与活力。青岛若想在县域经济、人口赛道实现双赢,就需要各县市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下足功夫,做足铺垫。找准自身定位,匹配清晰的产业路径。
未来,伴随更多企业落户与项目投产,将开启庞大的人口虹吸效应,为青岛各县域带来海量新增的就业岗位,提升区域人才吸引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凤凰网网青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