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过去的一年,疫情影响、城镇化进程、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城市职住和通勤发生了什么变化?
7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通勤时间、通勤空间和通勤交通三个方面,呈现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画像。
报告显示,去年以来,42个中国主要城市总体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得到改善,21个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缩短。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76%,与80%的目标尚有差距,北京仍然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最低的城市,仅有57%,并且同比降低1%。
60分钟以上极端通勤比重同比降低1%
极端通勤减少、通勤距离缩短,是居民通勤状态改善两个最显著特征。根据报告数据,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总体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为12%,同比降低1%,超过百万人的极端通勤状态得到改善。其中,超大城市极端通勤比重平均为17%、特大城市为13%、Ⅰ型大城市为8%、Ⅱ型大城市为6%。
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有25个城市的极端通勤比重降低,其中上海、西安、成都、南京、厦门、济南、海口、宁波、贵阳、西宁、兰州降幅超过2%。但沈阳、长春、北京、重庆、大连极端通勤还在增加。
平均通勤时耗是居民通勤出行直观感受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已被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作为衡量城市交通便捷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总体单程平均通勤时耗为36分钟,与2019年持平。北京仍是单程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达到47分钟,同比没有增加。不同规模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分别是重庆40分钟、大连38分钟、西宁35分钟。
但也有六个城市通勤时耗降低,上海平均通勤时耗同比减少两分钟,西安、南京、厦门、合肥、宁波五个城市,单程通勤时耗同比减少一分钟。
此外,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等多项国家层面规划都将45分钟通勤比重达到80%以上作为重要目标。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水平为76%,其中超大城市68%、特大城市73%,距离目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35个年度可对比城市中,14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同比降低,其中九个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广州、武汉、青岛、大连下降幅度超过3%。北京仍然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最低的城市,仅有57%,并且同比降低1%。
与此同时,15个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在提高,六个城市同比持平,其中杭州、南京、厦门、合肥、海口、宁波提升超过2%。
深圳是五公里幸福通勤提升最快的城市
平均通勤距离是融入人的选择后城市真实职住分离情况的测度,也是城市运行成本的体现,决定着交通设施投入与交通运行压力。
在通勤距离上,21个城市通勤距离缩短。超大城市单程平均通勤距离为9.1公里,特大城市8.2公里,Ⅰ、Ⅱ型大城市分别为7.7公里和7.2公里,同比减少0.1-0.2公里。其中,深圳、西宁、银川、长沙、济南、兰州、石家庄、郑州减少超过0.3公里,是减少最多的八个城市。
在42个监测城市中,北京和东莞是平均通勤距离最长的两个城市。北京11.1公里,同比持平。东莞13.3公里,主要由于特殊的城市空间结构,产生较高比重镇区间中长距离通勤。
报告指出,五公里以内通勤比重又称“幸福通勤”比重,反映可以就近职住、步行骑行通勤的人口占比,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测度。42个主要城市总体幸福通勤比重为53%,同比提高1%。其中,超大城市为49%,特大城市为51%,Ⅰ、Ⅱ型大城市分别为56%和58%。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是五公里内幸福通勤提升最快的城市,保持了超大城市中最低的职住分离度,有效提高了4%的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使其在约40公里的空间尺度上实现高效运行,成为平均通勤距离减少最多的城市。
但武汉是职住分离度和平均通勤距离指标恶化最快的城市,职住空间的变化使武汉的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下降2%,公交通勤保障能力下降2%,导致通勤时耗增加,武汉也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下降最多的几个城市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职住分离增加、公交保障降低是城市通勤空间条件恶化的两个显著趋势。数据显示,在35个年度可对比的城市中,14个城市的职住分离度在增加,武汉、重庆、厦门、合肥、成都加剧显著;不到一半的通勤者45分钟公交可达,轨道交通里程少的城市公交保障能力下降。
此外,2019-2020年,主要城市新开通轨道交通里程近1000公里,但轨道覆盖通勤比重只提升1%。北京、广州、南昌、南宁、青岛、上海等城市轨道运营线路里程增长,但由于与职住空间的契合度降低,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不升反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