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 “铁锤帮”主场厄普顿公园光荣谢幕

2398场比赛,112年的历史,今天凌晨的厄普顿公园迎来了它的谢幕表演,最终西汉姆联用一场逆转完美告别了这座见证球队历史的球场。

罗朝晖 · 评论(0)

  • 厄普顿公园球场位于伦敦,从1904年开始,西汉姆联就一直把这里当做自己的主场。在1990年代初改为全座位球场后,厄普顿公园的容量为35303人。

  • 其实,厄普顿公园是球迷的俗称,而博林球场才是它正式的名字。在早期建设球场时,俱乐部从教会租借了博林城堡和周边的场地。尽管原宅1960年代已经拆除,但西汉姆的队徽里,还是留下了博林城堡的遗踪。

  • 尽管厄普顿公园短暂见证过两任蓝军队长兰帕德和特里的早起成长,但这里最伟大的球星则是博比·摩尔。

  • 作为“铁锤帮”与英格兰足球光辉岁月的精神领袖,他曾帮助西汉姆夺得过1964年的足总杯和1965年欧洲优胜者杯。而在1966年的世界杯上,摩尔也作为队长收获了“三狮军团”的唯一一座冠军奖杯。

  • 此外,世界杯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赫斯特与另一位冠军成员彼得斯均来自西汉姆联。在巴金路上树立的那座名为“冠军”的塑像,便描述了西汉姆联出身的三名球员帮助英格兰国家队获得世界杯冠军的场景。

  • 那时厄普顿公园的球市也异常火爆,一票难求的火爆盛况只能通过军警来维持秩序。

  • 这是排队等待进场的孩子们。

  • 这是因为球票售罄,只能透过门缝看球的孩子。

  • 这是一对一同看球的父子。

  • 而说到孩子,西汉姆联的队歌《我永远在吹泡泡》也正是和1920年代一个叫威尔·默雷的小男孩有关。由于他跟当时一个著名的肥皂广告中的角色很像,所以就收获了“泡泡”的外号。在他参加学校在厄普顿公园举办的足球赛期间,校长为他演唱了这首《我永远在吹泡泡》,而在场的很多观众也随校长一起高唱。后来,这首百老汇风格的歌曲就演变成了“铁锤帮”的队歌。

  • 于是,漫天飘散的泡泡与《我永远在吹泡泡》的歌声成为了厄普顿公园特有的风景。

  • 此外,球场外的这座博林酒吧也承载了太多“铁锤帮”死忠的回忆。

  • 开赛之前,球迷往往会在此点上一份传统的伦敦套餐。

  • 而赢球之后的西汉姆拥趸又会聚集在这里开怀畅饮。

  • 这里见证了年轻一代球迷的成长。

  • 也见证了这些老“铁锤帮”死忠几十年的不离不弃。

  • 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00岁高龄的梅布尔·阿尔诺德。1934年,梅布尔第一次来到厄普顿公园球场看球,当时的英国女王还只有八岁。82年来,老太太一共在这里观看了两千场“铁锤帮”的各项赛事,见证了球队的起起伏伏,更也见证了这座球场的风雨沧桑。

  • 由于在本赛季结束后,西汉姆联将搬进伦敦碗球场,因此凌晨对阵曼联的比赛便成为了厄普顿公园的告别之战。炫目的灯光下,《我永远在吹泡泡》的歌声也最后一次回荡在厄普顿公园的上空。

  • 最终,西汉姆联3-2击败曼联完美收官,创造了球队历史英超最高得分62分。与此同时,西汉姆联在厄普顿公园进行的全部384场英超比赛中,拿到了202场胜利和601个积分。

  • 无论下个赛季搬至伦敦碗的“铁锤棒”将有何等战绩,厄普顿公园的一夜足以名流史册。只是,以后这位球迷就永远无法在自家窗口免费看球了。

更多图片报道

评论(0)

表情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