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浙沪广鲁四大门派——中国美妆江湖丛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浙沪广鲁四大门派——中国美妆江湖丛谈

本文试图以几个侧面,来展现这些幕后英雄、行业里最可爱的人。

文|聚美丽 布瓜

编辑|夏天童鞋

2021年初,药监局正式官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从138亿到3400亿,中国化妆品行业只用了20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12-2019年国内护肤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9%,远超全球化护肤品市场2.3%的同期增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支撑起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批经典国货品牌崛起的CS渠道、80后消费者已经步入中年,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已经成长起来,新锐品牌、电商平台、社媒及KOL成为新的主流,行业正迎来一个急剧变化的新时代。

经典国货们曾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及成长模式:签约明星代言人、拍摄硬广、买下黄金时段的媒体资源进行广告轰炸、占领“代理商+知名终端”以获得市场、召开渠道订货会并联合代理商在线下渠道终端做动销拉动销量,稔熟这套操作手法的国货们成为上一时代行业的宠儿。

而在今天的国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新锐品牌大多诞生于近5年间,借助社媒营销声名渐起,从彩妆、到护肤、到个护香水,如璀璨的群星集体崛起,已然成为了中国化妆品市场不可小觑的新一代品牌力量。

在这样的变迁背后,是哪些力量在行业的水面之下默默支撑美妆品牌的繁荣生态?他们集中在哪些省份,又有哪些角色并有着怎样的分工协同?

本文试图以几个侧面,来展现这些幕后英雄、行业里最可爱的人。

草根起家老大哥

新锐品牌的生长离不开中国两大化妆品地区的产业土壤,既有“黄埔军校”提供了优秀人才储备,又沉淀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体系。这两个地区分别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一带长三角地区。

在中国美妆版图中,广州的国货江湖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占据了中国化妆品企业半壁江山的老大哥,说起广州的美妆国货,不少人就联想起“卡姿兰大眼睛”、“补水就用温碧泉”,以及近期上市2周年“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丸美。

广东的化妆品企业到底有多强呢?

从最新的药监局官网的化妆品生产许可企业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3月底,全国一共有557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而在广东的企业就占据了3042家,占比约54.6%,是第二名浙江省的5倍多。广州是中国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半壁江山”这个说辞并不为过。

在2020年9月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天猫联合发布的《城市商业创新力——2020新国货之城报告》中显示,在广州天猫卖家中,75%的主营行业是美妆个护和服饰,是全国比例的1.6倍,广州的颜值产业在全国的领域可谓是“一骑绝尘”。

事实上,这20年来,广州的国货江湖经历了几代的蜕变与沉浮。

早年在国家鼓励三资企业发展的政策下,广东凭借港口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一批外资工厂入驻,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广东美妆江湖“黄埔军校”宝洁公司,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及创业人才。

受此感召,一批创始人为潮汕人的美妆品牌“潮汕帮”集体应运而生。这一派别中,以立白、名臣、拉芳、飘影、雅倩、万邦等为代表的洗护日化品牌一度成为国货的代名词。

但随着国货品牌升级换代,以及市场运营模式历史性切换,近年来潮汕帮这批传统国货开始出现集体乏力的隐患。

同样,曾经的广东派传统国货品牌包括水密码、韩后、温碧泉等品牌也日渐式微,目前还剩下丸美、卡姿兰等虽然尚在主流牌桌,但其关注度与其巅峰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美妆江湖上的变化与2017年起社交媒体崛起带来的市场与渠道变革的大洗牌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这一新历史潮流中,宝洁系创业者集体站上了广州派的新潮流风口。

宝洁给中国品牌界带来了先进的从消费者洞察到产品开发的科学体系,以及成套的品牌打造理念,其“毕业生”(指从大厂离职的职员)成为这一轮新锐品牌的优秀代表。

不管是真正掀开了社媒新锐帷幕的“成分党”品牌HFP、或是创下从成立到上市最短纪录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都是宝洁系毕业生的作品。

即便如此,广州作为中国化妆品产业老大哥的身份就此坐稳了吗?

答案是未必。

从2021天猫以及抖音平台618的销售数据来看,广州品牌在美妆国货中的地位并没有如生产企业所占的压倒性优势那么强。今年天猫618美妆国货类目上榜的Top15品牌中,在广东创立的美妆品牌, 仅占4个席位,分别是完美日记、Colorkey、HFP以及HBN。

而来自长三角的品牌占据了9席,比例为五分之三,甚至前三名均来自上海和杭州。

讲到“广州出品”的化妆品,其中一个一直撕不掉的不利标签是“中低端”。这与中国化妆品品牌金字塔中,位于中腰部、底部的品牌多出产于广州有关。

在广州30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中,有大半是生产规模不大、科技水平不高的小厂,这也导致广州成为国内化妆品造假的重灾区。

“因为假货从原材料到包材到物流,白云区整个产业链都能完全闭合,所以在这里做化妆品的成本为全国最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给假货制造者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他们的利润可以得到最大化。”一位在白云从事化妆品行业的人员分析道。

因此在2018年,白云区政府就发布过一份《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报告就明确提到:“针对当前我区化妆品产业总体发展仍较低端的现象,区科工商信局在前期调研中明确了这一产业‘有什么’‘缺什么’‘需要补什么’三个核心问题后,提出要围绕产业链,在‘强链、补链’上下工夫。”

白云区政府与行业共同努力的行为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电商社媒时代的崛起、年轻消费者对于护肤美妆知识的增长,消费者对于产品愈发追求功效性,过往单一“补水保湿、美白”的简单功效性能以及靠CS渠道铺量就能“俘获”消费者芳心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

因此,早期通过在白云区鱼龙混杂的工厂中贴牌生产出来的山寨产品以及低端品牌,已渐渐被市场所淘汰。

取而代之的新品牌更乐于寻找更高级别的正规工厂,这时,具有一定历史的能保证相应质量的如栋方公司,行业龙头诺斯贝尔、科丝美诗等越来越上路得上风。

在广州创建的新锐护肤品牌943颜究所创始人王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护肤品市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它可以获得全世界最新、最好的设备和技术,其实跟国际品牌的壁垒或者差距应该不大。”

因此在品牌创立初期,943就完全采用线上运营的模式,摆脱渠道的限制。因此943得以将节省的中间费用投入到研发上,使得该品牌的防晒乳在国货防晒上有了一席之地。

这也成为广州新生代品牌值得关注的崛起路径:不再单纯追求低质低价,而是更好地依托产业链完善的优势,从研发生产端着手打造真正质优价廉的好产品。

广东这位化妆品行业的老大哥,能否借助先天优势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在科研、技术、核心功效等方面建立起护城河,孕育出更多具有长期行动力的品牌?

答案或许在如943这样的各位广州“后生仔”新锐品牌身上。

小资贵族江浙沪

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地区美妆产业的崛起与广东有着相似的背景,同样也是基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方政策的倾斜扶持,早早就吸引了大批国际化妆品集团和生产企业在此落地。

近年来,由于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杭州崛起,以及以外资为核心的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扩张,这里散布着如科丝美诗,莹特丽、欧莱雅尚美、韩国科玛等世界顶级OEM工厂,使得该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半径180公里内由苏州、杭州+湖州产业带,并向外延伸至金华+义乌等城市集结而成的“江浙沪美妆江湖”。

该地区所形成的优质上下游产业及服务链,近几年来为美妆护肤新品牌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与广州不同的是,长三角地区以中高端的品牌和化妆品集团多,研发、生产资源强,例如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化妆品集团都在此设立总部,以及以奉贤区为代表的上游的科丝美诗、莹特丽、上海臻臣、创元集团这些Top级生产企业也都在上海建设厂房与研发中心。

上海无疑是新消费品牌之都。

近期天猫宝藏新品牌与新世相联合拍摄的《上海出品》纪录片中提及:20201年618期间,冲上天猫细分行业第一的新品牌数量,上海品牌位居全国Top1,459个品牌中有63个是上海品牌。李佳琦在片中也表示,在直播间中“卖爆了的品牌,可能80%都来自于上海”。

在高端人才方面,围绕着跨国公司等高端品牌,早已密布着相应的渠道、广告和公关等服务公司,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营销传播人才环境与产业链。

在上游企业方面,以东方美谷为核心的美妆行业产业集群,拥有有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研发技术方面的人才优势。再结合外资企业中的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强生等落地在上海的总部,为整个江浙沪美妆江湖输送了大批专业的“美妆品牌职业经理人”。

与宝洁在广州的地位相似,上海近两年开始冒出不少欧莱雅“毕业生”的创业项目,欧家代表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生品牌力量。

而在上海隔壁的杭州,高铁通勤只需40分钟,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根据药监局最新的报告显示,浙江地区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已达577家,仅次于广东地区。

同时,浙江地区已经有化妆品品牌运营公司约6000家。其中规模超1亿的企业约有30家,规模超10亿的企业约有10家。除珀莱雅、欧诗漫、毛戈平等经典品牌,也涌现出一批新锐美妆,如花西子、蘭、菜鸟和配方师等。

其实,在新锐品牌集体站上行业历史舞台之前,聚美丽创始合伙人兼首席内容官@夏天童鞋有一个观察:杭州作为阿里的诞生地,可以说是中国电商的中心城市,大家想当然地会期待在这里诞生更多的美妆品牌。但事实是,在阿里的全盛时期,这一现象并不明显,诞生在杭州的多是代运营公司、电商服务公司。这可能是因为太贴近阿里,电商土壤太过肥沃,反而凸显出做品牌这件事过于复杂和艰难,创业者选择了容易的路。

历史学家汤恩比有一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文明不会诞生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磐缔资本创始合伙人屈红林也认可这个观点,他认为资源太丰富的地方,人民不会动脑筋去迎接挑战。例如在热带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就是比较自由散漫,没有上进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日照充足,物产丰富,随便摘个果子都可以就可以充饥,根本饿不到,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饥寒交迫,因为他们从来不饥不寒。

所以在淘宝时代,品牌打造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优势。但近几年来随着社媒平台电商化转变的趋势,直播成为各家社媒平台的标配,除了淘系玩家,抖音小红书等服务商也不断崛起,杭州的流量生态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

今天杭州不再是阿里”一家独大“,同时也是抖音直播代运营的重要城市,开始吸引不少美妆新锐品牌在杭州这座城市“落地生根”。

从2020年开始,聚美丽观察到除了像珀莱雅、欧诗漫、毛戈平等经典品牌一开始将总部落地杭州的不同,不少品牌方开始选择将运营中心甚至品牌中心搬到杭州。不完全统计了一下,至少有以下品牌已经开始将运营总部、甚至品牌总部设立在了杭州。

事实上,拥有优越的电商环境以及MCN红人资源的杭州,近些年对于化妆品行业新锐品牌的吸引力正逐步显现。

去年,浙江省经信厅联合浙江省药监局发布了《浙江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化妆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3家,拥有5个以上国际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新锐品牌,浙江美妆品牌产品占国产美妆市场份额25%以上。”

在江浙沪“包邮区”,美丽产业未来可期,杭州品牌帮亦将有大作为。

功效科研流量山东帮

让我们把目光再往北移动,3个月前,“鲁妆振兴”的发展口号在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中被提出。在此之前,山东凭借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已成为继广州、江浙沪后,又一个新兴的化妆品江湖。

不同于广州与上海地区“源远流长”的化妆品历史,山东济南地区更像是在中国美妆版图中“异军突起”的帮派,在一片看似并不肥沃的土壤中,涌现出了一批新锐美妆国货。

在今天,一个新锐美妆品牌的创立离不开两个能力,一是有壁垒的产品研发能力,另一个是社媒流量的新营销能力,山东派似乎将这2个特质进行了完美的“糅合”。

最早的山东帮化妆品品牌其实始于电商流量,以品牌AvecMoi为例,其创始团队是国内最早的搜索引擎流量玩家,因为对流量的敏感,早早的切入头条系二类电商平台“鲁班”,并且选择了毛利率足够高的美妆日化品类。

这个路径与山东济南的电商基础及人才储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早在1999年,济南市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1年1月,全国第一家网店——三联家电“shop365”网络店也诞生于济南;再到后来的2006年的韩都衣舍电商集团在济南成立,之后连续多年抢占“双11”女装销售品类第一名,2016年7月获批成为互联网服饰品牌第一股。

这些在较早时期发展起来的电商企业,源源不断的为后期“蓄势待发”的新锐美妆品牌输送了大量电商运营人才。

在聚美丽年初走访山东的美妆江湖(点此查看详情)时就发现,济南派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索出了独特的组织模式:团队一般由3至5人组成信息流竞价投放的“流量小组制”,人员分工有策划、内容、拍摄、竞价、数据等,一人可担任数项分工,小组间是既是PK竞争关系又是孵化共存关系。这个类似阿米巴又具有浓烈中国特色的模式,支撑起了济南系化妆品企业从0到1的成功启动。

同时,山东帮品牌也早就摸索出了低成本测试社媒平台,及早发现流量新洼地的的起步方式。典型品牌案例代表是瑷尔博士,该品牌的操盘手白天明对走访济南的聚美丽同事介绍到:“我们最早在快手,发现垂直类的粉丝在2万~10万的,3:7的广告与内容比例的这一类KOL特别适合新品牌的启动,大概百万左右的投放之后,投放组合需要的平台和资金分配便基本有了雏形。”通过小步快跑的试错,瑷尔博士筛选出了最适合品牌的渠道,也完成了从0到1的阶段。

在基于快手投放获得的基础模型之后,便可以开始搭建面向更多平台的团队,品牌也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瑷尔博士在社媒平台上多以研发工程师、皮肤科医生做科学说理的方向作为传播内容,这与其母公司总部坐落在济南的国企——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研背景有着深厚的关系。

福瑞达以玻尿酸(透明质酸)为核心产品,其子公司福瑞达美业主要从事于化妆品相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与华熙生物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玻尿酸发源地跟技术中心。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透明质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18年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已经占据全球总销量的86%,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华熙生物、焦点生物、阜丰生物、东辰生物、安华生物全部来自山东,这成为山东美妆江湖孵化新锐美妆品牌一块肥沃的土壤以及坚实的技术壁垒。

近年来,随着90后成为中国美妆行业消费的中坚力量,变美三件套也从曾经的“美甲、染发、种睫毛”更新成了如今的“水光针、肉毒素和玻尿酸”,因此医美行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2019年,华熙生物(股票代码A03386)成功登陆A股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美妆第一股。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护肤品中成分与功效的重视,以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注册和备案经验工作规范》等法规密集颁布落地,鞭笞着美妆品牌使用更有效的原料。

而在玻尿酸领域深耕已多年的华熙生物以及福瑞达乘着“时代的东风”飞速发展,这2家企业也陆续推出内部孵化的子品牌,如:福瑞达的早期的颐莲到瑷尔博士,华熙生物的米蓓尔、润百颜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华熙生物与福瑞达旗下的子品牌尽管是以“多品牌矩阵实现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布局战略,但产品同质化的现状仍然严重。未来如何通过提升品牌溢价,保持用户粘性以及增强用户复购来维持品牌周期性发展,考验着山东派功效性护肤品牌的发展前景。

为什么山东会成为中国玻尿酸产业的先河?

这就需要提到由“中国玻尿酸之父”张天民在玻尿酸研究领域,带领出的实现突破的两位科学家——郭学平和凌沛学。

这两位科学家,都曾任职于前身是山东省商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省药学科学院对面则是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距离也仅有1.2公里。

而山东之所以能形成玻尿酸领域的产业集群,与山东省医药公司的数量之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据大众日报报道,2019年山东省医药工业规模占全国七分之一,齐鲁制药等13家企业进入全国药企百强,数量全国第一。

另外,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发达,与其丰富的人才储备也不无关系。除了有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这些高等院校资源做支撑,政府这些年也在持续引进专业人才,从山东的“泰山领军人才”到济南的“泉城领军人才”计划,都有单独针对生物医药领域的部分。

同时,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也为生产玻尿酸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亦表示,玻尿酸和茅台酒发酵所使用的原料类似。微生物发酵法下,发酵培养基的原料主要为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和乙醇,后者的原料为小麦、高粱、大麦等。

@夏天童鞋认为“韩都衣舍是济南电商的黄埔军校,福瑞达、华熙则是化妆品科技的摇篮,而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创业者社群,是我们见过的最具分享精神,毫无保留沟通的族群。同时,他们也相信年轻人,在搭建新项目班子的时候会启用全新的年轻团队,很少去找那些有所谓市场经验的人。这些都让济南成为新锐品牌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美妆行业中的代表品牌半亩花田创始人亓云吉在聚美丽7月17号举办的新锐品牌年中峰会中也提到:“在现在新的媒体平台上,要更好的跟客户沟通。我们公司雇佣人才、员工相对也是比较年轻的,因为我们的产品就是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敢于尝试新的产品、新的品牌,是我们这个品牌成长最根本的东西。”

事实上,比起济南完备的电商及医药生态,山东的美妆行业产业生态还算不上特别完整,比如供应链、与品牌发展相关的服务业、技术生态和人才等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因此近年来,山东为解决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短板和技术瓶颈,实现“鲁妆振兴”的目标,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与全国和省内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接触并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和培养具有健全理论和实操经验的专业人才以及化妆品创新技术,为鲁妆企业赋能。

当地化妆品协会还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分别组建的化妆品产学研合作中心,由协会与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共同联合打造的山东省“化妆品功效与安全测评中心”。

山东政府积极的政策支持与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助推了山东派美妆品牌的发展。

多地布局成为了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特色

中国土地幅员辽阔,从南向北横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基于前文讨论的中国美妆品牌分布现状,目前化妆品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的上游企业中,有不少公司选择同时在上海与广州两个城市设点建厂。

例如创立于2006年的化妆品玻璃制造商代表广州华兴玻璃&李记包装则从2015年就开始在上海建设分公司,并在2018年入驻东方美谷产业园。

于2004年成立于广东中山的诺斯贝尔,在今年年初(2021年)在浙江杭州建立分公司,致力于服务杭州、苏州一带的新锐品牌客户。

同样选择在上海与广州二地建厂的还有于2004年落地上海的科丝美诗,则在2013年在广州市从化经济开发区的工厂落成投产。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告诉聚美丽记者:“科诗美丝在落地上海之前,全中国的各个城市我们全走过,包括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北京。最终选定上海原因在于,我们认为上海是一个中国美妆行业的制高点。“

为什么说上海是制高点?申英杰认为”我们觉得美妆行业是时尚的,同时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会更愿意看到产品是哪个城市制造的呢?最终我们觉得,上海制造是可以代表中国最高端的形象。比如说当年上海牌手表,永久自行车,上海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直以来中国人心目当中代表最高端制造的形象。所以上海制造成为了我们当初建厂最重要的背书,因此将上海选择成为国内第一个落脚的城市。“

而将广州作为我们第二个落脚的地点原因在于,”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是所有大众消费品发源地,曾经有顺口溜讲过:中国的美妆一半在广东,其中的一半在广州,广州的一半在白云,白云的一半在新发广场。当时我们也探讨过,除广州以外深圳是否可以?因为深圳的形象可以代表高科技,然后也考虑过代表移民城市的珠海。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广州毕竟是化妆品行业一个我们可以说把它当做一个朝圣的地方吧,中国改革开放的记忆也在这里。因此我们觉得广州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广州是必须要去的。”

半亩花田创始人亓云吉在聚美丽717大会中分享到:“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包括济南,都有自己的团队。在这些地方的布局,一部分是跟中国的化装产业链相关,像广州的博采,我们过去在山东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但是为了更高效的生产,提高运营效率,我们也把工厂从山东迁到了广州。同时在上海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中心,也是为了更好的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教授开展研究。我们在化妆品的研究,也从皮肤生理学等方面入手,在山东有1.3万平的原料生产基地,就是为了更好的落地我们的技术。”

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化妆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成为“五大消费热点”之一。

为弥补“南强北弱”的化妆品产业格局,充分盘活北方美妆资源,继东方美谷、南方美谷、西部美谷之后,“北京美城”在今年5月30号也顺利启动。在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市政府将昌平定位为全市唯一的美丽健康产业发展聚集区,昌平区紧抓发展机遇,将大力发展以化妆品为主导的美丽健康产业。成为北方首个由政府牵头建设的美妆产业集群带。

结尾

一个企业的成功可以有很多种路径,但在某个时期取得成功的企业们走的道路一定具有相似性。

在过去五年,化妆品行业经历了一轮本质性的变革。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突飞猛进地发展,品牌的营销方式、渠道选择甚至是产品研发都因此发生了变化,新兴成立的品牌们除了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升级产品,更充分运用社交媒体,以价值观、理念等感性诉求去吸引同类人群,以用户为中心迭代产品,与用户共创内容,同时拥有极高的线上渠道占比。

同时,美妆上游的原料供应商以及制造厂商,也在市场大环境中积极寻求变化。从原材料管理的严格化、规范化,以及代工厂规模快速扩张,利用数字化管理,开始接受小批量订单,向柔性供应链转型。

中国美妆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从社交电商到Z世代消费者,新锐品牌借势而起,造就了今日新锐美妆品牌创业潮爆发整条链路的一场狂欢。

今天,中国的美妆产业生态正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我们相信,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化妆品市场,很快将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美丽王国。

本文内容聚美丽记者@言午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上海奉贤如何成为「美妆重镇」 | 新商业地理》

《广东国货美妆江湖:赚快钱、新流量和迟到的王者》

《美妆大爆发:一场全产业链的狂欢》

《广东美妆江湖40年:从潮汕帮到宝洁系》

来源:聚美丽

原标题:浙沪广鲁四大门派——中国美妆江湖丛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浙沪广鲁四大门派——中国美妆江湖丛谈

本文试图以几个侧面,来展现这些幕后英雄、行业里最可爱的人。

文|聚美丽 布瓜

编辑|夏天童鞋

2021年初,药监局正式官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从138亿到3400亿,中国化妆品行业只用了20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12-2019年国内护肤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9%,远超全球化护肤品市场2.3%的同期增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支撑起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批经典国货品牌崛起的CS渠道、80后消费者已经步入中年,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已经成长起来,新锐品牌、电商平台、社媒及KOL成为新的主流,行业正迎来一个急剧变化的新时代。

经典国货们曾经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及成长模式:签约明星代言人、拍摄硬广、买下黄金时段的媒体资源进行广告轰炸、占领“代理商+知名终端”以获得市场、召开渠道订货会并联合代理商在线下渠道终端做动销拉动销量,稔熟这套操作手法的国货们成为上一时代行业的宠儿。

而在今天的国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新锐品牌大多诞生于近5年间,借助社媒营销声名渐起,从彩妆、到护肤、到个护香水,如璀璨的群星集体崛起,已然成为了中国化妆品市场不可小觑的新一代品牌力量。

在这样的变迁背后,是哪些力量在行业的水面之下默默支撑美妆品牌的繁荣生态?他们集中在哪些省份,又有哪些角色并有着怎样的分工协同?

本文试图以几个侧面,来展现这些幕后英雄、行业里最可爱的人。

草根起家老大哥

新锐品牌的生长离不开中国两大化妆品地区的产业土壤,既有“黄埔军校”提供了优秀人才储备,又沉淀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体系。这两个地区分别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一带长三角地区。

在中国美妆版图中,广州的国货江湖无疑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占据了中国化妆品企业半壁江山的老大哥,说起广州的美妆国货,不少人就联想起“卡姿兰大眼睛”、“补水就用温碧泉”,以及近期上市2周年“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丸美。

广东的化妆品企业到底有多强呢?

从最新的药监局官网的化妆品生产许可企业数据显示,截止至2021年3月底,全国一共有5574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而在广东的企业就占据了3042家,占比约54.6%,是第二名浙江省的5倍多。广州是中国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半壁江山”这个说辞并不为过。

在2020年9月份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与天猫联合发布的《城市商业创新力——2020新国货之城报告》中显示,在广州天猫卖家中,75%的主营行业是美妆个护和服饰,是全国比例的1.6倍,广州的颜值产业在全国的领域可谓是“一骑绝尘”。

事实上,这20年来,广州的国货江湖经历了几代的蜕变与沉浮。

早年在国家鼓励三资企业发展的政策下,广东凭借港口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一批外资工厂入驻,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广东美妆江湖“黄埔军校”宝洁公司,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级管理及创业人才。

受此感召,一批创始人为潮汕人的美妆品牌“潮汕帮”集体应运而生。这一派别中,以立白、名臣、拉芳、飘影、雅倩、万邦等为代表的洗护日化品牌一度成为国货的代名词。

但随着国货品牌升级换代,以及市场运营模式历史性切换,近年来潮汕帮这批传统国货开始出现集体乏力的隐患。

同样,曾经的广东派传统国货品牌包括水密码、韩后、温碧泉等品牌也日渐式微,目前还剩下丸美、卡姿兰等虽然尚在主流牌桌,但其关注度与其巅峰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这些美妆江湖上的变化与2017年起社交媒体崛起带来的市场与渠道变革的大洗牌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在这一新历史潮流中,宝洁系创业者集体站上了广州派的新潮流风口。

宝洁给中国品牌界带来了先进的从消费者洞察到产品开发的科学体系,以及成套的品牌打造理念,其“毕业生”(指从大厂离职的职员)成为这一轮新锐品牌的优秀代表。

不管是真正掀开了社媒新锐帷幕的“成分党”品牌HFP、或是创下从成立到上市最短纪录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都是宝洁系毕业生的作品。

即便如此,广州作为中国化妆品产业老大哥的身份就此坐稳了吗?

答案是未必。

从2021天猫以及抖音平台618的销售数据来看,广州品牌在美妆国货中的地位并没有如生产企业所占的压倒性优势那么强。今年天猫618美妆国货类目上榜的Top15品牌中,在广东创立的美妆品牌, 仅占4个席位,分别是完美日记、Colorkey、HFP以及HBN。

而来自长三角的品牌占据了9席,比例为五分之三,甚至前三名均来自上海和杭州。

讲到“广州出品”的化妆品,其中一个一直撕不掉的不利标签是“中低端”。这与中国化妆品品牌金字塔中,位于中腰部、底部的品牌多出产于广州有关。

在广州30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中,有大半是生产规模不大、科技水平不高的小厂,这也导致广州成为国内化妆品造假的重灾区。

“因为假货从原材料到包材到物流,白云区整个产业链都能完全闭合,所以在这里做化妆品的成本为全国最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给假货制造者提供了最好的土壤,他们的利润可以得到最大化。”一位在白云从事化妆品行业的人员分析道。

因此在2018年,白云区政府就发布过一份《白云区化妆品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该报告就明确提到:“针对当前我区化妆品产业总体发展仍较低端的现象,区科工商信局在前期调研中明确了这一产业‘有什么’‘缺什么’‘需要补什么’三个核心问题后,提出要围绕产业链,在‘强链、补链’上下工夫。”

白云区政府与行业共同努力的行为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电商社媒时代的崛起、年轻消费者对于护肤美妆知识的增长,消费者对于产品愈发追求功效性,过往单一“补水保湿、美白”的简单功效性能以及靠CS渠道铺量就能“俘获”消费者芳心的时代已经告一段落。

因此,早期通过在白云区鱼龙混杂的工厂中贴牌生产出来的山寨产品以及低端品牌,已渐渐被市场所淘汰。

取而代之的新品牌更乐于寻找更高级别的正规工厂,这时,具有一定历史的能保证相应质量的如栋方公司,行业龙头诺斯贝尔、科丝美诗等越来越上路得上风。

在广州创建的新锐护肤品牌943颜究所创始人王军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护肤品市场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它可以获得全世界最新、最好的设备和技术,其实跟国际品牌的壁垒或者差距应该不大。”

因此在品牌创立初期,943就完全采用线上运营的模式,摆脱渠道的限制。因此943得以将节省的中间费用投入到研发上,使得该品牌的防晒乳在国货防晒上有了一席之地。

这也成为广州新生代品牌值得关注的崛起路径:不再单纯追求低质低价,而是更好地依托产业链完善的优势,从研发生产端着手打造真正质优价廉的好产品。

广东这位化妆品行业的老大哥,能否借助先天优势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在科研、技术、核心功效等方面建立起护城河,孕育出更多具有长期行动力的品牌?

答案或许在如943这样的各位广州“后生仔”新锐品牌身上。

小资贵族江浙沪

长三角特别是上海地区美妆产业的崛起与广东有着相似的背景,同样也是基于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方政策的倾斜扶持,早早就吸引了大批国际化妆品集团和生产企业在此落地。

近年来,由于以阿里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在杭州崛起,以及以外资为核心的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扩张,这里散布着如科丝美诗,莹特丽、欧莱雅尚美、韩国科玛等世界顶级OEM工厂,使得该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半径180公里内由苏州、杭州+湖州产业带,并向外延伸至金华+义乌等城市集结而成的“江浙沪美妆江湖”。

该地区所形成的优质上下游产业及服务链,近几年来为美妆护肤新品牌提供了优质的土壤。

与广州不同的是,长三角地区以中高端的品牌和化妆品集团多,研发、生产资源强,例如联合利华、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爱茉莉太平洋等国际化妆品集团都在此设立总部,以及以奉贤区为代表的上游的科丝美诗、莹特丽、上海臻臣、创元集团这些Top级生产企业也都在上海建设厂房与研发中心。

上海无疑是新消费品牌之都。

近期天猫宝藏新品牌与新世相联合拍摄的《上海出品》纪录片中提及:20201年618期间,冲上天猫细分行业第一的新品牌数量,上海品牌位居全国Top1,459个品牌中有63个是上海品牌。李佳琦在片中也表示,在直播间中“卖爆了的品牌,可能80%都来自于上海”。

在高端人才方面,围绕着跨国公司等高端品牌,早已密布着相应的渠道、广告和公关等服务公司,早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营销传播人才环境与产业链。

在上游企业方面,以东方美谷为核心的美妆行业产业集群,拥有有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研发技术方面的人才优势。再结合外资企业中的欧莱雅、资生堂、雅诗兰黛、强生等落地在上海的总部,为整个江浙沪美妆江湖输送了大批专业的“美妆品牌职业经理人”。

与宝洁在广州的地位相似,上海近两年开始冒出不少欧莱雅“毕业生”的创业项目,欧家代表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生品牌力量。

而在上海隔壁的杭州,高铁通勤只需40分钟,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根据药监局最新的报告显示,浙江地区的化妆品生产企业已达577家,仅次于广东地区。

同时,浙江地区已经有化妆品品牌运营公司约6000家。其中规模超1亿的企业约有30家,规模超10亿的企业约有10家。除珀莱雅、欧诗漫、毛戈平等经典品牌,也涌现出一批新锐美妆,如花西子、蘭、菜鸟和配方师等。

其实,在新锐品牌集体站上行业历史舞台之前,聚美丽创始合伙人兼首席内容官@夏天童鞋有一个观察:杭州作为阿里的诞生地,可以说是中国电商的中心城市,大家想当然地会期待在这里诞生更多的美妆品牌。但事实是,在阿里的全盛时期,这一现象并不明显,诞生在杭州的多是代运营公司、电商服务公司。这可能是因为太贴近阿里,电商土壤太过肥沃,反而凸显出做品牌这件事过于复杂和艰难,创业者选择了容易的路。

历史学家汤恩比有一个“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文明不会诞生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磐缔资本创始合伙人屈红林也认可这个观点,他认为资源太丰富的地方,人民不会动脑筋去迎接挑战。例如在热带的国家和地区,人民就是比较自由散漫,没有上进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日照充足,物产丰富,随便摘个果子都可以就可以充饥,根本饿不到,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饥寒交迫,因为他们从来不饥不寒。

所以在淘宝时代,品牌打造并不是这座城市的优势。但近几年来随着社媒平台电商化转变的趋势,直播成为各家社媒平台的标配,除了淘系玩家,抖音小红书等服务商也不断崛起,杭州的流量生态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元。

今天杭州不再是阿里”一家独大“,同时也是抖音直播代运营的重要城市,开始吸引不少美妆新锐品牌在杭州这座城市“落地生根”。

从2020年开始,聚美丽观察到除了像珀莱雅、欧诗漫、毛戈平等经典品牌一开始将总部落地杭州的不同,不少品牌方开始选择将运营中心甚至品牌中心搬到杭州。不完全统计了一下,至少有以下品牌已经开始将运营总部、甚至品牌总部设立在了杭州。

事实上,拥有优越的电商环境以及MCN红人资源的杭州,近些年对于化妆品行业新锐品牌的吸引力正逐步显现。

去年,浙江省经信厅联合浙江省药监局发布了《浙江省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化妆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3家,拥有5个以上国际知名品牌,培育一批新锐品牌,浙江美妆品牌产品占国产美妆市场份额25%以上。”

在江浙沪“包邮区”,美丽产业未来可期,杭州品牌帮亦将有大作为。

功效科研流量山东帮

让我们把目光再往北移动,3个月前,“鲁妆振兴”的发展口号在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中被提出。在此之前,山东凭借着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已成为继广州、江浙沪后,又一个新兴的化妆品江湖。

不同于广州与上海地区“源远流长”的化妆品历史,山东济南地区更像是在中国美妆版图中“异军突起”的帮派,在一片看似并不肥沃的土壤中,涌现出了一批新锐美妆国货。

在今天,一个新锐美妆品牌的创立离不开两个能力,一是有壁垒的产品研发能力,另一个是社媒流量的新营销能力,山东派似乎将这2个特质进行了完美的“糅合”。

最早的山东帮化妆品品牌其实始于电商流量,以品牌AvecMoi为例,其创始团队是国内最早的搜索引擎流量玩家,因为对流量的敏感,早早的切入头条系二类电商平台“鲁班”,并且选择了毛利率足够高的美妆日化品类。

这个路径与山东济南的电商基础及人才储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早在1999年,济南市就已经成为全国第一个电子商务试点城市;2001年1月,全国第一家网店——三联家电“shop365”网络店也诞生于济南;再到后来的2006年的韩都衣舍电商集团在济南成立,之后连续多年抢占“双11”女装销售品类第一名,2016年7月获批成为互联网服饰品牌第一股。

这些在较早时期发展起来的电商企业,源源不断的为后期“蓄势待发”的新锐美妆品牌输送了大量电商运营人才。

在聚美丽年初走访山东的美妆江湖(点此查看详情)时就发现,济南派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摸索出了独特的组织模式:团队一般由3至5人组成信息流竞价投放的“流量小组制”,人员分工有策划、内容、拍摄、竞价、数据等,一人可担任数项分工,小组间是既是PK竞争关系又是孵化共存关系。这个类似阿米巴又具有浓烈中国特色的模式,支撑起了济南系化妆品企业从0到1的成功启动。

同时,山东帮品牌也早就摸索出了低成本测试社媒平台,及早发现流量新洼地的的起步方式。典型品牌案例代表是瑷尔博士,该品牌的操盘手白天明对走访济南的聚美丽同事介绍到:“我们最早在快手,发现垂直类的粉丝在2万~10万的,3:7的广告与内容比例的这一类KOL特别适合新品牌的启动,大概百万左右的投放之后,投放组合需要的平台和资金分配便基本有了雏形。”通过小步快跑的试错,瑷尔博士筛选出了最适合品牌的渠道,也完成了从0到1的阶段。

在基于快手投放获得的基础模型之后,便可以开始搭建面向更多平台的团队,品牌也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

瑷尔博士在社媒平台上多以研发工程师、皮肤科医生做科学说理的方向作为传播内容,这与其母公司总部坐落在济南的国企——山东福瑞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研背景有着深厚的关系。

福瑞达以玻尿酸(透明质酸)为核心产品,其子公司福瑞达美业主要从事于化妆品相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与华熙生物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玻尿酸发源地跟技术中心。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于2019年4月发布的《中国透明质酸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18年透明质酸原料的总销量已经占据全球总销量的86%,全球前五大供应商——华熙生物、焦点生物、阜丰生物、东辰生物、安华生物全部来自山东,这成为山东美妆江湖孵化新锐美妆品牌一块肥沃的土壤以及坚实的技术壁垒。

近年来,随着90后成为中国美妆行业消费的中坚力量,变美三件套也从曾经的“美甲、染发、种睫毛”更新成了如今的“水光针、肉毒素和玻尿酸”,因此医美行业经济的蓬勃发展。

2019年,华熙生物(股票代码A03386)成功登陆A股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美妆第一股。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护肤品中成分与功效的重视,以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化妆品注册和备案经验工作规范》等法规密集颁布落地,鞭笞着美妆品牌使用更有效的原料。

而在玻尿酸领域深耕已多年的华熙生物以及福瑞达乘着“时代的东风”飞速发展,这2家企业也陆续推出内部孵化的子品牌,如:福瑞达的早期的颐莲到瑷尔博士,华熙生物的米蓓尔、润百颜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华熙生物与福瑞达旗下的子品牌尽管是以“多品牌矩阵实现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布局战略,但产品同质化的现状仍然严重。未来如何通过提升品牌溢价,保持用户粘性以及增强用户复购来维持品牌周期性发展,考验着山东派功效性护肤品牌的发展前景。

为什么山东会成为中国玻尿酸产业的先河?

这就需要提到由“中国玻尿酸之父”张天民在玻尿酸研究领域,带领出的实现突破的两位科学家——郭学平和凌沛学。

这两位科学家,都曾任职于前身是山东省商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山东省药学科学院。省药学科学院对面则是山东福瑞达医药集团,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距离也仅有1.2公里。

而山东之所以能形成玻尿酸领域的产业集群,与山东省医药公司的数量之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据大众日报报道,2019年山东省医药工业规模占全国七分之一,齐鲁制药等13家企业进入全国药企百强,数量全国第一。

另外,山东生物医药产业发达,与其丰富的人才储备也不无关系。除了有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这些高等院校资源做支撑,政府这些年也在持续引进专业人才,从山东的“泰山领军人才”到济南的“泉城领军人才”计划,都有单独针对生物医药领域的部分。

同时,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也为生产玻尿酸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华熙生物相关负责人亦表示,玻尿酸和茅台酒发酵所使用的原料类似。微生物发酵法下,发酵培养基的原料主要为蛋白胨、酵母粉、葡萄糖和乙醇,后者的原料为小麦、高粱、大麦等。

@夏天童鞋认为“韩都衣舍是济南电商的黄埔军校,福瑞达、华熙则是化妆品科技的摇篮,而在这里成长起来的创业者社群,是我们见过的最具分享精神,毫无保留沟通的族群。同时,他们也相信年轻人,在搭建新项目班子的时候会启用全新的年轻团队,很少去找那些有所谓市场经验的人。这些都让济南成为新锐品牌重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美妆行业中的代表品牌半亩花田创始人亓云吉在聚美丽7月17号举办的新锐品牌年中峰会中也提到:“在现在新的媒体平台上,要更好的跟客户沟通。我们公司雇佣人才、员工相对也是比较年轻的,因为我们的产品就是要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敢于尝试新的产品、新的品牌,是我们这个品牌成长最根本的东西。”

事实上,比起济南完备的电商及医药生态,山东的美妆行业产业生态还算不上特别完整,比如供应链、与品牌发展相关的服务业、技术生态和人才等仍存在一定的欠缺。

因此近年来,山东为解决山东省化妆品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短板和技术瓶颈,实现“鲁妆振兴”的目标,山东省化妆品行业协会与全国和省内各大高校、科研机构接触并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和培养具有健全理论和实操经验的专业人才以及化妆品创新技术,为鲁妆企业赋能。

当地化妆品协会还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分别组建的化妆品产学研合作中心,由协会与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共同联合打造的山东省“化妆品功效与安全测评中心”。

山东政府积极的政策支持与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助推了山东派美妆品牌的发展。

多地布局成为了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特色

中国土地幅员辽阔,从南向北横跨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四大类型。

基于前文讨论的中国美妆品牌分布现状,目前化妆品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在国内化妆品行业的上游企业中,有不少公司选择同时在上海与广州两个城市设点建厂。

例如创立于2006年的化妆品玻璃制造商代表广州华兴玻璃&李记包装则从2015年就开始在上海建设分公司,并在2018年入驻东方美谷产业园。

于2004年成立于广东中山的诺斯贝尔,在今年年初(2021年)在浙江杭州建立分公司,致力于服务杭州、苏州一带的新锐品牌客户。

同样选择在上海与广州二地建厂的还有于2004年落地上海的科丝美诗,则在2013年在广州市从化经济开发区的工厂落成投产。

科丝美诗(中国)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申英杰告诉聚美丽记者:“科诗美丝在落地上海之前,全中国的各个城市我们全走过,包括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北京。最终选定上海原因在于,我们认为上海是一个中国美妆行业的制高点。“

为什么说上海是制高点?申英杰认为”我们觉得美妆行业是时尚的,同时我们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会更愿意看到产品是哪个城市制造的呢?最终我们觉得,上海制造是可以代表中国最高端的形象。比如说当年上海牌手表,永久自行车,上海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直以来中国人心目当中代表最高端制造的形象。所以上海制造成为了我们当初建厂最重要的背书,因此将上海选择成为国内第一个落脚的城市。“

而将广州作为我们第二个落脚的地点原因在于,”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是所有大众消费品发源地,曾经有顺口溜讲过:中国的美妆一半在广东,其中的一半在广州,广州的一半在白云,白云的一半在新发广场。当时我们也探讨过,除广州以外深圳是否可以?因为深圳的形象可以代表高科技,然后也考虑过代表移民城市的珠海。但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广州毕竟是化妆品行业一个我们可以说把它当做一个朝圣的地方吧,中国改革开放的记忆也在这里。因此我们觉得广州是一个绕不开的命题,广州是必须要去的。”

半亩花田创始人亓云吉在聚美丽717大会中分享到:“公司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包括济南,都有自己的团队。在这些地方的布局,一部分是跟中国的化装产业链相关,像广州的博采,我们过去在山东有自己的生产企业,但是为了更高效的生产,提高运营效率,我们也把工厂从山东迁到了广州。同时在上海有自己的技术创新中心,也是为了更好的跟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教授开展研究。我们在化妆品的研究,也从皮肤生理学等方面入手,在山东有1.3万平的原料生产基地,就是为了更好的落地我们的技术。”

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国,化妆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窗口期,成为“五大消费热点”之一。

为弥补“南强北弱”的化妆品产业格局,充分盘活北方美妆资源,继东方美谷、南方美谷、西部美谷之后,“北京美城”在今年5月30号也顺利启动。在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中,市政府将昌平定位为全市唯一的美丽健康产业发展聚集区,昌平区紧抓发展机遇,将大力发展以化妆品为主导的美丽健康产业。成为北方首个由政府牵头建设的美妆产业集群带。

结尾

一个企业的成功可以有很多种路径,但在某个时期取得成功的企业们走的道路一定具有相似性。

在过去五年,化妆品行业经历了一轮本质性的变革。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突飞猛进地发展,品牌的营销方式、渠道选择甚至是产品研发都因此发生了变化,新兴成立的品牌们除了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升级产品,更充分运用社交媒体,以价值观、理念等感性诉求去吸引同类人群,以用户为中心迭代产品,与用户共创内容,同时拥有极高的线上渠道占比。

同时,美妆上游的原料供应商以及制造厂商,也在市场大环境中积极寻求变化。从原材料管理的严格化、规范化,以及代工厂规模快速扩张,利用数字化管理,开始接受小批量订单,向柔性供应链转型。

中国美妆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从社交电商到Z世代消费者,新锐品牌借势而起,造就了今日新锐美妆品牌创业潮爆发整条链路的一场狂欢。

今天,中国的美妆产业生态正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我们相信,中国这个全球最具活力的化妆品市场,很快将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美丽王国。

本文内容聚美丽记者@言午对本文亦有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

《上海奉贤如何成为「美妆重镇」 | 新商业地理》

《广东国货美妆江湖:赚快钱、新流量和迟到的王者》

《美妆大爆发:一场全产业链的狂欢》

《广东美妆江湖40年:从潮汕帮到宝洁系》

来源:聚美丽

原标题:浙沪广鲁四大门派——中国美妆江湖丛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