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国货龙头们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国货龙头们

2020年国内化妆品销量除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增长。全年淘宝系平台化妆品类成交额2786.01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美容护肤、彩妆类成交额分别为1984.54和801.47亿元,同比增长31.83%和32.51%。

文丨诗与星空

办公室的妹子分两拨,一拨人是不化妆就不能出门的,另一拨人化妆全看心情。那拨坚持化妆的妹子,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毫不懈怠,效仿起了各种流行的口罩妆。

美妆公司也没闲着,顺势来一波营销。

2020年国内化妆品销量除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增长。全年淘宝系平台化妆品类成交额2786.01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美容护肤、彩妆类成交额分别为1984.54和801.47亿元,同比增长31.83%和32.51%。

从产品端来看,功效型护肤和彩妆品牌前景可观,由于口罩妆的流行,美妆类产品颇受消费者欢迎。

同时,资本市场迎来了医美、美妆公司的井喷,主营医美原料和功能性护肤品的华熙生物、主营医美针剂产品的爱美客、以及主打“敏感肌修护”的贝泰妮陆续上市。国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也在美股上市,中药龙头片仔癀也计划分拆化妆品业务上市。

种种迹象表明,颜值经济火上了天。小编将其中三家美妆公司,做了一番对比。

1

细分市场上各有千秋

1、珀莱雅

珀莱雅(603605.SH)品牌主要针对年轻白领女性群体。产品主价格区间在100-300元,线上线下渠道同时销售,为公司贡献了80%以上的营收。

彩妆品牌彩棠和INSBAHA,主打新国风化妆师专业彩妆和朋克风小众风格,以及高功效护肤品牌CORRECTORS,均在线上渠道销售。

2、丸美股份

丸美股份(603983.SH)是一家成立于广州的本土企业,2013年获得LVMH集团旗下投资基金L Capital战略投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成立以来一直专注研发眼部肌肤护理产品,“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广告语魔性又洗脑。

目前拥有“丸美”、“春纪”和“恋火”三个品牌,分别定位中高端知性女性护肤、大众化天然食材养肤和轻奢韩系彩妆。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为辅的销售模式,覆盖线下日化专营店、百货专柜、美容院、线上平台电商、社群电商等多种渠道。

3、贝泰妮

贝泰妮(300957.SZ)号称“药妆第一股”,以薇诺娜品牌为核心,针对敏感性肌肤护理,产品主要包括护肤品和彩妆,此外还从事皮肤护理相关医疗器械产品。

今年刚上市,就超越化妆品龙头企业珀莱雅,成为目前A股首个突破千亿市值的美妆公司。

2

业绩对比

1、营收对比

2020年末,三家公司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丸美股份,营业收入最多的是珀莱雅,达到37.52亿,较上年增长20.13%,其中线上渠道销售26.24亿元,同比增长58.59%;其次是贝泰妮,营收达到26.36亿,较上年增长35.64%。

丸美股份完美垫底,令人倍感意外。营收增速比上年下降3.1%,源自产品产销量双双下降16.87%和9.61%。

2、净利润对比

三家公司中获利最多的是主打药妆概念的贝泰妮,2020年归母净利润达到5.44亿,增幅达31.94%。

贝泰妮是轻资产运营模式,产品多以委托加工方式生产。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分为线下、线上自营模式,其中线上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80%以上。借助主流电商平台的巨大用户流量以及国货热潮,实现销量的爆发,也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

3、毛利率对比

2020年三家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均稍有下降,但平均毛利率接近80%的贝泰妮,堪称“化妆品茅”。

据贝泰妮招股书说明,2019 年薇诺娜品牌在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排名第一,超越国外知名品牌,凭借薇诺娜系列多款敏感肌肤护理产品占据了国内23.4%的市场份额。

以天猫为例,三家公司月销量排名前三的产品中,薇诺娜的产品单价高于另外两家普通化妆品价格。并且依靠直销模式,省去中间商环节,因此毛利率较高。

相比之下,珀莱雅和丸美股份近三年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均在60%左右徘徊。

丸美以经销为主要销售模式,线上、线下收入几乎各占一半,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商超、百货营收受到较大冲击,因此毛利率较上年下降近2%。

而珀莱雅的毛利率最低,年报中解释由于新会计准则将1.18亿运费列示在主营成本中,造成毛利减少。若除开运费影响,实际毛利率应为66.80%,较上年增加2.75%。

3

营销不手软

贝泰妮在明星代言、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以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公益护肤活动的推广费的投入较大,2020年销售费用为11.07亿,占营收的比例达到41.99%,是三家公司中占比最高的。

珀莱雅全年营销费用达到14.97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40%,是拖累净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只有1.92%,新品研发缺乏动力,产品推广也会受限。

丸美股份主打眼部产品,全年销售费用最少,只花了5.64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33%。但是销售费用增速超过营收增速,说明支付的宣传推广费没有获得相应的收入增长,这钱花的并不值得。

实际上,产品不仅需要营销,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三家公司中,只有贝泰妮做到了两手抓。在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拥有11项核心技术,以此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95%以上。

4

上市后的表现

珀莱雅从筹备到上市成功历时八年,被称为A股美妆第一股。上市后营收平均增速接近30%,去年实现的净利润是上市前的三倍。

招股书中提到,募集的部分资金将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的费用(分别为渠道形象建设费和品牌建设费),可以看出,珀莱雅很注重品牌影响力。有了资本市场的宣传加持,目前的股价比初上市时翻了十倍多。

然而,懂营销之道的公司显然不止这一家。

今年初上市的贝泰妮,以“药妆”概念占领敏感肌护肤品市场,还顺带蹭了一波医美的热度,刚上市时,市值就超过上海家化和珀莱雅,市值一度突破1200亿。

相比较之下,丸美股份的热度稍显弱了些,并且还有些不务正业。

2019年上市曾募集资金7.9个亿,其中6.2亿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招股书中承诺投资的建设项目,目前仅有一个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在建,投资进度仅有0.74%。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丸美,很难不被吐槽。

5

总结

今年第一季度,丸美、珀莱雅、贝泰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15.75、41.38%、45.83%。

丸美的利润下滑,主要在于产品成本的增加、营销费用、软件服务费的同比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增速超过营业收入。

上市后,丸美股份的二股东不断减持套现,今年5月还因为偷偷减持被出具警示函,持股比例从最初的10%降至目前的6.72%。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丸美的未来不明朗。

珀莱雅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低于贝泰妮,若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持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很可能就此被超越。

相比之下,贝泰妮从目前看来,这位后起之秀显然比前两位老大哥更有动力。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贝泰妮

345
  • 贝泰妮(300957.SZ)2024年净利润为5.0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53%
  • 贝泰妮2024年营收57.4亿韧性突围,研发筑底深构长期逻辑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第一大消费市场的国货龙头们

2020年国内化妆品销量除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增长。全年淘宝系平台化妆品类成交额2786.01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美容护肤、彩妆类成交额分别为1984.54和801.47亿元,同比增长31.83%和32.51%。

文丨诗与星空

办公室的妹子分两拨,一拨人是不化妆就不能出门的,另一拨人化妆全看心情。那拨坚持化妆的妹子,即使在疫情期间也毫不懈怠,效仿起了各种流行的口罩妆。

美妆公司也没闲着,顺势来一波营销。

2020年国内化妆品销量除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严重之外,其他月份都保持增长。全年淘宝系平台化妆品类成交额2786.01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美容护肤、彩妆类成交额分别为1984.54和801.47亿元,同比增长31.83%和32.51%。

从产品端来看,功效型护肤和彩妆品牌前景可观,由于口罩妆的流行,美妆类产品颇受消费者欢迎。

同时,资本市场迎来了医美、美妆公司的井喷,主营医美原料和功能性护肤品的华熙生物、主营医美针剂产品的爱美客、以及主打“敏感肌修护”的贝泰妮陆续上市。国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也在美股上市,中药龙头片仔癀也计划分拆化妆品业务上市。

种种迹象表明,颜值经济火上了天。小编将其中三家美妆公司,做了一番对比。

1

细分市场上各有千秋

1、珀莱雅

珀莱雅(603605.SH)品牌主要针对年轻白领女性群体。产品主价格区间在100-300元,线上线下渠道同时销售,为公司贡献了80%以上的营收。

彩妆品牌彩棠和INSBAHA,主打新国风化妆师专业彩妆和朋克风小众风格,以及高功效护肤品牌CORRECTORS,均在线上渠道销售。

2、丸美股份

丸美股份(603983.SH)是一家成立于广州的本土企业,2013年获得LVMH集团旗下投资基金L Capital战略投资,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成立以来一直专注研发眼部肌肤护理产品,“弹弹弹,弹走鱼尾纹”的广告语魔性又洗脑。

目前拥有“丸美”、“春纪”和“恋火”三个品牌,分别定位中高端知性女性护肤、大众化天然食材养肤和轻奢韩系彩妆。以经销模式为主、直营为辅的销售模式,覆盖线下日化专营店、百货专柜、美容院、线上平台电商、社群电商等多种渠道。

3、贝泰妮

贝泰妮(300957.SZ)号称“药妆第一股”,以薇诺娜品牌为核心,针对敏感性肌肤护理,产品主要包括护肤品和彩妆,此外还从事皮肤护理相关医疗器械产品。

今年刚上市,就超越化妆品龙头企业珀莱雅,成为目前A股首个突破千亿市值的美妆公司。

2

业绩对比

1、营收对比

2020年末,三家公司中资产规模最大的是丸美股份,营业收入最多的是珀莱雅,达到37.52亿,较上年增长20.13%,其中线上渠道销售26.24亿元,同比增长58.59%;其次是贝泰妮,营收达到26.36亿,较上年增长35.64%。

丸美股份完美垫底,令人倍感意外。营收增速比上年下降3.1%,源自产品产销量双双下降16.87%和9.61%。

2、净利润对比

三家公司中获利最多的是主打药妆概念的贝泰妮,2020年归母净利润达到5.44亿,增幅达31.94%。

贝泰妮是轻资产运营模式,产品多以委托加工方式生产。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分为线下、线上自营模式,其中线上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80%以上。借助主流电商平台的巨大用户流量以及国货热潮,实现销量的爆发,也带动了净利润的增长。

3、毛利率对比

2020年三家公司产品综合毛利率较上年均稍有下降,但平均毛利率接近80%的贝泰妮,堪称“化妆品茅”。

据贝泰妮招股书说明,2019 年薇诺娜品牌在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排名第一,超越国外知名品牌,凭借薇诺娜系列多款敏感肌肤护理产品占据了国内23.4%的市场份额。

以天猫为例,三家公司月销量排名前三的产品中,薇诺娜的产品单价高于另外两家普通化妆品价格。并且依靠直销模式,省去中间商环节,因此毛利率较高。

相比之下,珀莱雅和丸美股份近三年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均在60%左右徘徊。

丸美以经销为主要销售模式,线上、线下收入几乎各占一半,2020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商超、百货营收受到较大冲击,因此毛利率较上年下降近2%。

而珀莱雅的毛利率最低,年报中解释由于新会计准则将1.18亿运费列示在主营成本中,造成毛利减少。若除开运费影响,实际毛利率应为66.80%,较上年增加2.75%。

3

营销不手软

贝泰妮在明星代言、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以及线下学术交流活动、公益护肤活动的推广费的投入较大,2020年销售费用为11.07亿,占营收的比例达到41.99%,是三家公司中占比最高的。

珀莱雅全年营销费用达到14.97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接近40%,是拖累净利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只有1.92%,新品研发缺乏动力,产品推广也会受限。

丸美股份主打眼部产品,全年销售费用最少,只花了5.64亿,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2.33%。但是销售费用增速超过营收增速,说明支付的宣传推广费没有获得相应的收入增长,这钱花的并不值得。

实际上,产品不仅需要营销,还需要不断地创新。三家公司中,只有贝泰妮做到了两手抓。在特色植物提取物有效成分制备与敏感肌肤护理领域拥有11项核心技术,以此实现的销售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95%以上。

4

上市后的表现

珀莱雅从筹备到上市成功历时八年,被称为A股美妆第一股。上市后营收平均增速接近30%,去年实现的净利润是上市前的三倍。

招股书中提到,募集的部分资金将用于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的费用(分别为渠道形象建设费和品牌建设费),可以看出,珀莱雅很注重品牌影响力。有了资本市场的宣传加持,目前的股价比初上市时翻了十倍多。

然而,懂营销之道的公司显然不止这一家。

今年初上市的贝泰妮,以“药妆”概念占领敏感肌护肤品市场,还顺带蹭了一波医美的热度,刚上市时,市值就超过上海家化和珀莱雅,市值一度突破1200亿。

相比较之下,丸美股份的热度稍显弱了些,并且还有些不务正业。

2019年上市曾募集资金7.9个亿,其中6.2亿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招股书中承诺投资的建设项目,目前仅有一个彩妆产品生产建设项目在建,投资进度仅有0.74%。热衷于购买理财产品的丸美,很难不被吐槽。

5

总结

今年第一季度,丸美、珀莱雅、贝泰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15.75、41.38%、45.83%。

丸美的利润下滑,主要在于产品成本的增加、营销费用、软件服务费的同比增加,导致营业成本增速超过营业收入。

上市后,丸美股份的二股东不断减持套现,今年5月还因为偷偷减持被出具警示函,持股比例从最初的10%降至目前的6.72%。今年一季度业绩下滑,丸美的未来不明朗。

珀莱雅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低于贝泰妮,若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持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很可能就此被超越。

相比之下,贝泰妮从目前看来,这位后起之秀显然比前两位老大哥更有动力。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可在摩尔金融APP或摩尔金融官方网站moer.cn看到更多个股、盘面走势分析及投资技巧,也可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搜索摩尔金融并关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