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差钱”的宁德时代,为什么还要巨额募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差钱”的宁德时代,为什么还要巨额募资?

不论市场担忧几何,我们仍对宁德时代此次定增募资方案给予期待。

文|电动公会

​近日,宁德时代抛出新一轮定增募资预案,拟募资582亿元,投向锂电池领域及补充流动资金。

582亿是个什么概念?

A股市场上4437家公司,仅有270家公司市值超过582亿元,相当于蔚来、理想、小鹏“造车三傻”四次IPO融资额总和,这也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民企定增融资。

美团创始人王兴讲过,看一个产业链首先要看“链主”是谁,如果说在海外新能源的“链主”是整车厂特斯拉,那么在国内,“链主”之位看起来非宁德时代莫属。

的确,宁德时代的大手笔融资瞬间引爆了资本市场,很多投资者都在期待宁德时代的股价再创新高。

然而,“意念涨停”非但没有落实,反而在发布定增方案的同一天,宁德时代宣布巨额减持永福股份,套现12亿元,造成该股20%一字跌停,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去了40%,进而引发锂电池、储能等近期热门板块集体大跌。

一边巨额融资,一边疯狂“收割”,难道市值万亿的宁德时代缺钱了吗?

我们查了一下,去年宁德时代通过定增募资的197亿元,尚有68亿未使用。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高达716亿元。

显然,宁德时代的资金相当充足。那么,“不差钱”的宁德时代,为何还要进行如此大规模募资?

根据宁德时代的说法,本次定增募资目的主要有四个,包括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扩展研发领域、补充业务发展资金等。

这其中,扩大产能是主要目的。

根据定增预案,本次募资的582亿元,除了93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70亿元用于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外,其余的419亿元募资全部用于产能扩张。

产能扩张项目共有五个,分别为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拟分别使用募资152亿元、117亿元、65亿元、64亿元、31亿元。

上述五个项目,将分别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约 60GWh 、30GWh 、30GWh 、15GWh 、2GWh ,合计为137GWh,接近宁德时代目前产能加上在建产能。

这也意味着,几年之后,宁德时代将会再造一个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之所以“疯狂”扩张,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应对未来快速增长的动力电池需求。

目前来看,全球电动化已经进入“海内外市场需求共振、产品力与政策共促”的新格局。据GGII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00GWh,正式迈入“TWh”时代,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2.7%。

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年产能仅为69.10 GWh,以其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来说,显然是供不应求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股东大会上无奈的称,汽车客户最近催货让他快受不了。

除了要尽快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外,宁德时代巨额募资的背后,还能看到其继续巩固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地位的决心。

尽管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独霸天下,但危机感却丝毫没有减少。

从国内情况来看,动力电池整体格局尚未完全定局,随着车企在产能持续扩张,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和话语权,纷纷在追加电池的二供,三供厂商。而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在依靠自身技术追赶,不断开拓新客户,装车量激增抢占了一部分宁德时代的份额。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7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5名分别是:宁德时代(50.1%)、比亚迪(16.8%)、中航锂电(6.8%)、国轩高科(5.5%)、亿纬锂能(2.5%)。

以目前国内市占率来看,宁德时代也不必太过担心,尽管二线电池厂商进入二供是行业发展必由之路,但宁德时代产业链龙头地位依然无可撼动。

那全球市场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114.1Gwh,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排名前三名的公司分别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三家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合计近70%。

其中,与2020年相比,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由22.7%提升至29.9%,LG新能源由23.1%提升至24.5%,松下由22.4%下降至15%。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虽然仍处于领先位置,但日韩竞争对手也在奋勇直追,动力电池已经从中国本土的较量扩展向全球范围的正面厮杀,而规模化效应带来的优势将会逐步显现。

我们查了一下,宁德时代目前已公告的产能规划超过500GWh,此次定增扩产,再加上宜春、上海等潜在扩张的基地后,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700-800GWh。

宁德时代正在通过产能大幅扩张及储备迎接“动力+储能”两个万亿赛道爆发。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新能源“链主”,宁德时代此次巨额定增扩产还将进一步带动上游材料及设备供应链更大的需求。

如此看来,宁德时代募资近600亿似乎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发展与风险往往并存,动力电池市场和储能市场面临技术路线快速更迭的可能性,同样还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若宁德时代的押注成功,企业则得以坐稳龙头宝座,而失利的风险或由市场来承担。

引发市场担忧最多的是巨额募资可能造成的“抽血”效应。2020年中芯国际上市曾造成过度抽血效应,科技股全面崩盘,纷纷跌停,以至于带崩A股大盘。

对此,宁德时代方面也作出了回应,按监管规定,定增最高可以到30%,而此次582亿市值计算占比不到6%,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并不存在外界认为的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不论市场担忧几何,我们仍对宁德时代此次定增募资方案给予期待。

随着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锂电池储能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预测,储能将是下一个10年的确定性蓝海市场,仅从国内市场看,2025年之前的空间就有望达到6500亿元,而到2030年,市场空间将会在1.2万亿元以上。

储能市场空间将远远超过汽车电池市场。而当前坐拥1.17万亿元的市值宁德时代,星辰大海不仅仅是动力电池,办公室挂着“赌性坚强”四个字的曾毓群,这次豪赌结局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宁德时代

8.5k
  • 4月8日投资早报|宁德时代拟40亿元-80亿元回购股份,利民股份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985.99%—1199.85%,今日一只新股上市
  • 锂电产业链周记 | 比亚迪宣布实现“油电同速” 宁德时代与蔚来达成换电战略合作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差钱”的宁德时代,为什么还要巨额募资?

不论市场担忧几何,我们仍对宁德时代此次定增募资方案给予期待。

文|电动公会

​近日,宁德时代抛出新一轮定增募资预案,拟募资582亿元,投向锂电池领域及补充流动资金。

582亿是个什么概念?

A股市场上4437家公司,仅有270家公司市值超过582亿元,相当于蔚来、理想、小鹏“造车三傻”四次IPO融资额总和,这也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民企定增融资。

美团创始人王兴讲过,看一个产业链首先要看“链主”是谁,如果说在海外新能源的“链主”是整车厂特斯拉,那么在国内,“链主”之位看起来非宁德时代莫属。

的确,宁德时代的大手笔融资瞬间引爆了资本市场,很多投资者都在期待宁德时代的股价再创新高。

然而,“意念涨停”非但没有落实,反而在发布定增方案的同一天,宁德时代宣布巨额减持永福股份,套现12亿元,造成该股20%一字跌停,三个交易日累计跌去了40%,进而引发锂电池、储能等近期热门板块集体大跌。

一边巨额融资,一边疯狂“收割”,难道市值万亿的宁德时代缺钱了吗?

我们查了一下,去年宁德时代通过定增募资的197亿元,尚有68亿未使用。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账面上的货币资金高达716亿元。

显然,宁德时代的资金相当充足。那么,“不差钱”的宁德时代,为何还要进行如此大规模募资?

根据宁德时代的说法,本次定增募资目的主要有四个,包括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和相关产业政策、进一步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扩展研发领域、补充业务发展资金等。

这其中,扩大产能是主要目的。

根据定增预案,本次募资的582亿元,除了93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70亿元用于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外,其余的419亿元募资全部用于产能扩张。

产能扩张项目共有五个,分别为福鼎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江苏时代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四期)、宁德蕉城时代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宁德时代湖西锂离子电池扩建项目(二期),拟分别使用募资152亿元、117亿元、65亿元、64亿元、31亿元。

上述五个项目,将分别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约 60GWh 、30GWh 、30GWh 、15GWh 、2GWh ,合计为137GWh,接近宁德时代目前产能加上在建产能。

这也意味着,几年之后,宁德时代将会再造一个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之所以“疯狂”扩张,其根本原因还是为了应对未来快速增长的动力电池需求。

目前来看,全球电动化已经进入“海内外市场需求共振、产品力与政策共促”的新格局。据GGII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提升至20%以上,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00GWh,正式迈入“TWh”时代,未来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2.7%。

而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年产能仅为69.10 GWh,以其目前的市场占有率来说,显然是供不应求的。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股东大会上无奈的称,汽车客户最近催货让他快受不了。

除了要尽快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外,宁德时代巨额募资的背后,还能看到其继续巩固全球动力电池霸主地位的决心。

尽管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已经独霸天下,但危机感却丝毫没有减少。

从国内情况来看,动力电池整体格局尚未完全定局,随着车企在产能持续扩张,为了保证供应链安全和话语权,纷纷在追加电池的二供,三供厂商。而二线动力电池厂商也在依靠自身技术追赶,不断开拓新客户,装车量激增抢占了一部分宁德时代的份额。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7月份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5名分别是:宁德时代(50.1%)、比亚迪(16.8%)、中航锂电(6.8%)、国轩高科(5.5%)、亿纬锂能(2.5%)。

以目前国内市占率来看,宁德时代也不必太过担心,尽管二线电池厂商进入二供是行业发展必由之路,但宁德时代产业链龙头地位依然无可撼动。

那全球市场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114.1Gwh,较去年同期增长1.5倍,排名前三名的公司分别是宁德时代、LG新能源和松下,三家公司的全球市场份额合计近70%。

其中,与2020年相比,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由22.7%提升至29.9%,LG新能源由23.1%提升至24.5%,松下由22.4%下降至15%。

可以看到,宁德时代虽然仍处于领先位置,但日韩竞争对手也在奋勇直追,动力电池已经从中国本土的较量扩展向全球范围的正面厮杀,而规模化效应带来的优势将会逐步显现。

我们查了一下,宁德时代目前已公告的产能规划超过500GWh,此次定增扩产,再加上宜春、上海等潜在扩张的基地后,预计2025年有望达到700-800GWh。

宁德时代正在通过产能大幅扩张及储备迎接“动力+储能”两个万亿赛道爆发。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新能源“链主”,宁德时代此次巨额定增扩产还将进一步带动上游材料及设备供应链更大的需求。

如此看来,宁德时代募资近600亿似乎百利而无一害。

然而,发展与风险往往并存,动力电池市场和储能市场面临技术路线快速更迭的可能性,同样还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若宁德时代的押注成功,企业则得以坐稳龙头宝座,而失利的风险或由市场来承担。

引发市场担忧最多的是巨额募资可能造成的“抽血”效应。2020年中芯国际上市曾造成过度抽血效应,科技股全面崩盘,纷纷跌停,以至于带崩A股大盘。

对此,宁德时代方面也作出了回应,按监管规定,定增最高可以到30%,而此次582亿市值计算占比不到6%,面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并不存在外界认为的会对市场造成冲击。

不论市场担忧几何,我们仍对宁德时代此次定增募资方案给予期待。

随着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锂电池储能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我们预测,储能将是下一个10年的确定性蓝海市场,仅从国内市场看,2025年之前的空间就有望达到6500亿元,而到2030年,市场空间将会在1.2万亿元以上。

储能市场空间将远远超过汽车电池市场。而当前坐拥1.17万亿元的市值宁德时代,星辰大海不仅仅是动力电池,办公室挂着“赌性坚强”四个字的曾毓群,这次豪赌结局将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