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丨华商韬略 李君
2020年8月,雅戈尔董事长李如成的一番言论,让一家银行成为了焦点。
原来,1997年,这家银行筹建时,雅戈尔以每股1.01元的白菜价入股,持有了1.79亿原始股。2020年8月到2021年2月,雅戈尔先后至少三次减持该银行套现,累计套现超百亿,李如成因此大发感慨:
“我做了30多年服装,利润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但投资就不一样,一下子就能赚制造业30年的钱。”
雅戈尔赚了,手里攥着雅戈尔股票的股民却破口大骂:
“李如成靠买卖别人家的股票赚得飞起,自家的股票却像菜一样烂在地里。”
一边员工跳楼,一边让股东暴赚,这家银行就是偏居浙江宁波的一家地方商业银行——宁波银行。
2007年上市到现在,宁波银行资产规模增长了7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以上,有好几年增长率超过40%。如今其市值超过2000亿,被称为“银行股里的茅台”。
更传奇的是,这家银行曾一度资不抵债、接近破产。
从接近破产到成为“神股”,这家城商行到底经历了什么?
绝处逢生
商贾云集之地的宁波,本来只是东南沿海一个物质匮乏的小城,却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邵氏电影掌门人”邵逸夫、“世界船王”包玉刚、“水泥大王”张敏钰都是宁波走出的大佬。
这里的人,大多有点胆大苦干的劲儿。
千禧之年,36岁的宁波人陆华裕接到了一个烫手山芋。
彼时,作为宁波财政局副局长,陆华裕中年得志,仕途一片光明。而这次,他接到的任务相当棘手:挂帅宁波银行,救其于旦夕。
成立于1997年的宁波银行,当时只是个地方小银行,资不抵债,为求生存苦苦挣扎。这样一个烂摊子,放在谁身上,都不会情愿接手。
然而,调令很快下来了,陆华裕只能扛过担子。2000年11月,他正式从财政局调任宁波银行行长,与当时常务副行长俞凤英搭档组建经营团队。
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翻盘。
20年前的银行业可谓等级分明。大银行凭借雄厚的人力、财力,垄断了中大型企业的生意,大口吃肉,小银行连喝口汤的地位都没有,不得不自谋生路。
不过,陆华裕转念一想,长三角地区尤其是其所在的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小微企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众多,这些企业有资金缺口,大银行兼顾不到,正好给中小银行提供了机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宁波商行重新制定策略,把长三角的中小企业作为主攻的目标客户。
同时,为了消化巨额债务,陆华裕铁令如山,从2000年开始,宁波银行每年都进行核销,没有分红。2003年、2004年两年,更是每年都拿出3亿至4亿元的利润核销不良,最多一年拿出了近5亿元。
银行业务渐渐有了起色。2004年,陆华裕用了近5年时间,终于消化了历史包袱,将债务从12亿降到1亿多。
2006年5月,陆华裕开启改革,引入新加坡华侨银行,华侨银行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认购2.5亿股,持股比例占12.2%,成为宁波银行第二大股东。
新加坡华侨银行的加入,为宁波银行这个“土老帽”带来了人力资源、营运体系等多方面的革新,再加上5年来积累的一批稳定的中小微企业客户,宁波银行蓄力已足,开始冲刺。
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批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
上市当日,陆华裕与俞凤英举杯相庆,成为宁波银行的历史性画面。
成功不易
到2019年,宁波银行净利润已达到137亿元。这个盈利能力有多牛呢?
在同期江浙沪的城商行中,南京银行净利润124亿,徽商银行净利润98亿,杭州银行净利润只有66亿。
靠此业绩,宁波银行在A股书写了小银行奇迹。站在它前面的都是国有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去年以来,其市值还直逼中信银行,是一匹绝对的黑马。
从2017年开始,宁波银行市值一直在A股市场上稳居浙江第二,仅次于海康威视。
2020年,宁波银行市值突破2000亿,并继续猛攻死守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和进出口企业。
业务强、业绩猛,员工的薪资也水涨船高。2019年,宁波银行人均年薪约45万元。
如此光环笼罩和高薪加持,宁波银行成为众多刚迈入社会的年轻人竞相追逐的工作单位。
在他们眼里,这里是薪水高、待遇好、成长空间大的“天堂”。
但面对成功和赞美,陆华裕感叹最多的却是:“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
在公开报道中,陆华裕谨言慎行、专注业务,很少抛头露面。下属曾评价他:“和很多宁波商人作风相类似,董事长很低调,是干实事之人。”
守住了小微企业客户群,才能守得住宁波银行,但中小企业是硬骨头,不但做起来累,而且投入产出比低,做好极其不易。这也是国家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中小微服务,嗓子都快喊破了,很多大机构依然行动缓慢的原因。
作为核心人物的陆华裕,自然不敢有一丝懈怠,经常周末加班。
老大都如此,苦干、死干也渐渐成了这个银行的风格:员工不但得是狼,还得是战狼。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估算,2019年宁波银行企业客户总数达38.17万户,个人客户达1384万户。平摊下来,每名对公客户经理要维护74家企业客户;个人客户经理要平均对接2824人,压力可想而知。
员工们吐槽,每天打不完的销售电话,一个客户一个月能打五六次,打到座机被运营商停机,然后接着开新座机号,破不了零不给下班。
“离开座位10分钟,就会有电话打过来问干嘛去了;出门面访恨不得见完客户能飞回来,不管多远。”
“薪酬分为基础和绩效,绩效由个人业绩及部门业绩综合所得,一旦个人业绩吊车尾,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整个部门,所以做梦都害怕拖了部门后腿被歧视、被孤立。”
有人甚至编起三字经:“毕业生,瞪起眼;大波行,莫要进;干三年,一身病。”
在流传出的内部培训中,也有很多励志语录,比如,“晚上能睡得着的岗位是没办法让人成长的!”
鱼和熊掌
2020年10月,市值和业绩持续新高的宁波银行,再次发生“意外”。
当月,财经网报道,宁波银行萧山支行一客户经理跳楼,这是2020年宁波银行第二个跳楼的员工。
对于跳楼原因,该行员工透露,“可能是工作压力大,一天正常该工作8小时,但是客户经理被规定要实地访8个客户,1个小时就得完成1个,完不成只能加班,还会被辞退”。
两次跳楼,让宁波银行迅猛发展的弊端暴露在公众面前。
“内卷第一行”“银行奋斗逼”等新标签,也被贴到宁波银行身上。
和一出生就“996”的互联网等行业不同,很长时间以来,银行都被认为“躺赚”的,进银行工作属于钱多、事少、不求人的典型。
而如今,银行业的人都这么“内卷了”?这一度让很多人难以适应。
但事实上,不光宁波银行。当“内卷”成为流行词汇,大大小小不同银行的从业者,尤其肩负着业绩压力的人,也都在感叹从业之艰难——
一个客户,常常是几十上百家银行在竞争。有了你的,就没了他的,为了成功,大家必须也只能豁出去了,开足马力,咬紧牙关拼。
凭借优异的业绩,风波过后的宁波银行依然被市场高度认可。
来源:零壹财经
今年以来,先后有两百多家机构前往宁波银行调研,除摩根大通、贝莱德等知名外资机构外,国内诸多知名基金也都参与其中。
已为宁波银行付出超过20年心血的陆华裕,现在的担子却并不比当初轻:如何在更激烈竞争中保持成功和成长,实现银行的目标,也满足包括投资者的期待,又如何让成功和成长更可持续与健康,已是他必须破解的迫切课题。
经济发展即便没有天花板,也注定会有空间的大与小、速度的快与慢。当整体的大空间、高增长不再,如何持续健康向前?
这是陆华裕和宁波银行的课题,也是几乎所有在过去几十年保持了高增长的企业,乃至各行各业都必须破解的课题。
《宁波银行董事长行长:我们还是睡不着觉》21世纪经济报道
《宁波银行员工因压力过大坠楼背后:该银行一季度日赚4400万!》财经天下周刊
《陆华裕:“入股搞银行”之践行者》第一财经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