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昝慧昉
海伦司小酒馆冲击港交所IPO的消息让不少人将目光投向了连锁小酒馆业态。这个赛道里出现了各种不同定位的玩家,从国际精酿品牌开出的餐厅、各色本土精酿啤酒餐吧,到诸如海伦司这样走规模化路线的平价连锁小酒馆,愈发热闹起来。
资本也闻风而动。最近,连锁酒馆品牌“猫员外”宣布,于近期完成了总额过亿元的Pre-A及A轮融资,资方为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直投子基金。猫员外创始人赵勇对36氪表示,本轮融资的资金将会用于拓展门店、升级供应链以及信息化建设。
天眼查App显示,猫员外品牌的持有方为深圳市猫员外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赵勇是一位餐饮、酒吧连续创业者,在深圳、成都、上海均经营过酒吧。该公司目前有四个主要股东,赵勇持股72.23%,赵勇控制的深圳市猫头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12.74%,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西安)国中合伙企业持股比例11.33%,此外罗柳江个人持股比例约3.68%。
目前,猫员外旗下有超过50家门店,全部位于深圳,主要经营自有品牌的精酿啤酒和毛豆、薯条等佐酒餐点,也供应一些洋酒调酒产品,客单价在50元至70元之间。从大众点评看,自有品牌精酿啤酒是猫员外最受欢迎的单品。
据猫员外方面透露,目前其门店全部实现盈利,计划在明年年底走出华南地区,门店数量在明年年中达到150家至200家。
事实上,以自有品牌为主打的精酿啤酒酒吧并不是新鲜事,在过去几年中国市场的精酿啤酒热潮中,很多国产精酿啤酒品牌的知名度都是从线下门店打响的,比如京A啤酒、大跃啤酒等等。中国本土的精酿啤酒创业者们,很多也都从一家本地的酒吧餐厅做起,逐步积累客群和现金流,此后才有机会大量投资自己的装瓶生产线、将自有品牌的啤酒送到超市和便利店的货架上。
而开酒吧,将精酿啤酒与餐点结合的模式,在早期的美国市场就被印证是有效的。
比如,被百威收购、在美国最早打出知名度的精酿啤酒品牌之一“鹅岛”,其初入中国市场时,就将自己的精酿啤酒餐厅开在了上海最热门的南京西路商圈,店内可以直接看到酿酒设备和忙碌的酿酒师,这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了解精酿啤酒的兴趣。与此同时,鹅岛也将几款经典的瓶装产品在零售渠道铺货。这种餐饮门店加零售渠道的做法,帮助鹅岛在中国市场打开了局面。
这种模式如今在海伦司等规模化连锁小酒馆的带动、及精酿啤酒逐渐普及化的趋势下,走向了社区化和平价化。
以猫员外为例,其门店主要分社区店和商圈店两类,社区店是其业务重点之一。我们曾报道过,对于酒馆、酒吧这类业态而言,社区店原本就具有优势,诸如京A、芝加哥的鹅岛等各种精酿啤酒品牌,都在多年经营中与所在的社区居民建立了紧密联系,这群消费者从其酒吧周边辐射开来,最早大多是周边偶然路过的上班族或是居民,再口口相传给身边的朋友,此后这儿也许就会变成人们下班后社交的常驻地——就像《老友记》里的中央公园咖啡店一样。
“随着人群和人均收入的变化,夜间的聚会场地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年轻群体高频微醺化的社交型饮酒趋势更适合社区周边场景,而猫员外主打的店型很好地满足了这些需求。”国中资本执行总经理林祥锋说。
而海伦司这类客单价低、从外采酒类中攫取利润的连锁酒馆,尽管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和经营品质都与当下的精酿啤酒门店不同,但正如瑞幸带动了整个精品咖啡行业的资本热潮,海伦司的案例一方面让资本看到低度酒、线下酒馆业态的潜力,也让精酿啤酒的线下生态更多元——如果说过去精酿啤酒酒馆的客单价和定位都偏向于中高端,如今也出现了猫员外这种平价精酿酒馆。
“海伦司推动了中国酒馆业态的高速增长和扩容,对于精酿啤酒也有非常好的促进和倒逼作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界面新闻说,“海伦司以亲民为主,它已经具有相当的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未来精酿这个品类里也会有类似的连锁品牌出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