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丁文文 习淑祎
一入海南,椰似海。
众所周知,海南是全国椰子的主产地。海南椰子“在哪种”“种多少”“种什么”?
据海南省林业局统计,目前全省椰子种植主要分布在文昌、琼海、陵水、万宁、海口、三亚等东部沿海市县。全省种植总面积为56万亩,占全国的99%,仅占全球的0.29%;年产椰子约2.3亿个,约占全球的0.42%。
“我国每年要从东南亚进口椰子25亿个。”现阶段国内椰子市场需求量是产量的10倍以上,近九成的椰子靠进口,进口依存度非常大,海南椰子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我们要带着感情来研究椰子产业。”
在海南有着“海南椰子半文昌”之说,有椰子树的地方就有村庄,文昌素有“椰子之乡”的美誉。
文昌椰子为何出圈?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文昌椰子产业带来了哪些机遇?发展椰子产业,文昌有什么优势?存在哪些堵点?如何破局?“文昌椰子”品牌未来的路如何走?聚焦上述问题,8月18日,界面海南与海南省文昌市副市长符策万进行了对话。

界面海南:“海南椰子半文昌”,文昌椰子有何特色?椰果年产量占比海南市场多少?
符策万:追溯文昌种植椰子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走进文昌,扑面而来浓厚的椰子文化气息;关于椰子的传说、故事比比皆是;各式各样的椰子食品、工艺品随处可见;还有传承了几个世纪的椰子婚俗等各种文化——椰子文化已渗透到文昌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文昌椰子集中分布在东郊、龙楼等滨海地带,尤以东郊镇种植面积最大。远近闻名的“东郊椰林”,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度假胜地。
文昌椰子95%以上是我国传统主栽品种——海南高种。海南高种以天然、绿色、无公害著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抗风、抗旱、抗寒、耐盐碱能力强的特点,是世界上较具抗风抗寒能力的椰子品种之一。其经济寿命长,产出的椰子果型较大,果形好,果皮翠绿,果顶棱角明显;椰汁清甜;椰肉软硬适中适合加工,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糖、矿质元素、蛋白质和脂肪酸;椰干含量高,含油率高,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相对矮种来说非生产期较长。
近几年来,随着青果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文昌市大力发展研发文椰系列矮种椰子,如文椰2号(黄椰)、文椰3号(金椰)、文椰4号(香水椰子)。种植方式也逐渐由过去的自发零星种植转向成片规模种植,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椰子种植基地。随着椰子青果需求和加工业的发展,对椰子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加,2017年文昌市政府开始在全市实施“椰林工程大行动”后,椰子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至2019年文昌种植面积达到22.45万亩,占全省椰子种植面积的43.39%,当年的产量0.63亿个,占全省椰子产量27.16%。

界面海南:“椰子全身都是宝”。发展椰子产业,文昌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堵点?
符策万:在政府发展椰子产业计划的带动下,百姓种植意愿较高,其中东郊镇基本形成了小型产业集群,具体优势表现为:
1.产业链优势。海南椰子加工企业大多集中在文昌,多年来已形成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
2.科技支撑优势。位于文昌市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椰子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研究领域覆盖椰子遗传育种、栽培、植保、加工及产业经济等整个椰子产业链,为文昌椰子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3.品牌优势。“文昌椰子”有着自己的地域品牌,已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多种椰子系列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其中位于文昌市东郊椰林的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的椰子产品获得“海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发展椰子产业也是如此。
近年来,文昌市椰子加工原料趋紧,众多加工企业不得不从东南亚一带进口椰子,受东南亚椰子初加工产业发展影响,导致椰子加工企业原料成本攀升,压榨了企业利润空间。同时,文昌椰子加工企业目前仍以小微企业和家庭作坊为主,产品附加值低,高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较少。再者,椰子加工产业作为文昌市经济的支柱产业,由于工业用地紧缺,无法及时合理规划椰子加工专项产业园和产品集散地,“椰乡”品牌效应不明显。
此外,目前文昌椰子附加价值,如椰子婚俗文化、椰子食品生产技术、椰雕技艺等相关元素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椰子+”文化、“椰子+”旅游等相关“椰子+”产业发展尚未真正起步。

界面海南:面对“文昌椰子”产业发展困境,如何破局?
符策万:文昌将大力推进“文昌椰子”品牌农业建设,这样有利于促进“文昌椰子”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有利于促进“文昌椰子”品牌企业与其所在生产组织体系连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经营机制,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形成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文昌椰子”品牌农产品,增强产业集聚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何破局?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标准化,提高“文昌椰子”农产品质量。以椰子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农业生产基地为主体,广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开展全程质量控制。
2.积极发展文昌椰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加快“文昌椰子”农产品质量认证。
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文昌椰子”品牌农业建设保障能力。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文昌椰子”品牌农业经营主体。
5.鼓励支持椰子农产品商标注册,推进椰子品牌国际化。
6.完善要素保障机制,营造“文昌椰子”品牌农业发展良好环境。对“文昌椰子”品牌企业及品牌持证单位,要在有关资源要素保障方面给予倾斜。积极扶持鼓励“文昌椰子”品牌农业建设,从人才、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尽快形成“政府推动、企业主动、市场拉动”的良性互动格局,共同推进“文昌椰子”品牌农业建设。
7.建立健全“文昌椰子”品牌保护执法联动机制,强化监督检查,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农业品牌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文昌椰子”品牌质量保证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科学规范“文昌椰子”品牌经营,自觉维护“文昌椰子”品牌形象。
界面海南:椰子产业关系着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热带农业发展。在促进椰子产业升级方面,文昌有哪些举措?
符策万:文昌市紧紧抓住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带来的无限机遇,采取超常规措施促进椰子加工产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加快推进农副产品园区(基地)建设,鼓励引导椰子加工企业进驻,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园区集中管理,推动椰子加工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效益化、品牌化发展路子。
2.落实加工企业扶持政策,扶持龙头企业,提升椰子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筹措资金支持企业进行环保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以及产品上市,同时支持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
3.鼓励椰子加工企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产品研发,加快自主品牌建设,积极申报中国弛名商标和海南省著名商标,支持椰子加工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组建股份制公司。
4.实施苗木补贴,提高农民等群体的种植意愿,扩大种植有效面积。
5.借力“文昌椰子”农产品地理标志,树立品牌形象,扩大产品销量,创建驰名商标,促进椰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椰子加工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界面海南: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文昌椰子产业迎来哪些机遇?“文昌椰子”品牌如何持续健康发展?
符策万:时下,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品牌化的新时代,品牌化是地理标志产品重新塑造品质和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地理标志是我国产品走向世界的通行证,海南自贸港建设热潮下,探索建立统一的“文昌椰子”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有助于整体提升文昌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牌价值,让越来越多的文昌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走上欧盟,欧美、日韩发达国家的餐桌,成为我国富农强农的重要抓手。
凭借“零关税、低税率”等海南自贸港系列利好政策,海南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从而将带动椰子系列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椰子之乡、文昌椰子地标品牌,如何发挥出真正的地域优势,实现椰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于打通价格与运输等“堵点”,加快椰子加工园区建设,采取大企业带动,统一资源、统一渠道、统一品牌,将一条条完整的椰子加工产业链引入园区,形成几个专业化的椰子水、椰肉、椰衣、椰壳、椰木大型综合加工企业,推动“文昌椰子”品牌持续健康发展。
界面海南:在深化椰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文昌未来的路如何走?
符策万:文昌市积极加快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文昌椰子”品牌作为我国唯一的区域特色品牌,以此为契机,坚守质量底线,积极参与市场监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接下来,文昌市将研究制订全市椰子产业发展规划,完善椰子产业发展政策,建立健全椰子产业发展机制,争取5年内谋划建设椰子加工产业园,整合现有零散企业抱团发展,形成规模化的加工配套服务产业,引导和鼓励椰子加工业向园区聚集,形成集约规模经济,促进椰子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通过大企业带头、园区集中管理,组织专业合作社,通过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二是落实加工企业扶持政策,筹措资金支持企业进行环保良好、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和产品上市,支持企业技术升级和设备改造;三是金融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椰子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投资,建立椰子产业发展基金,以低息、免息的方式支持椰子种植业和发展前景较好的椰子加工业。
同时,多元结合,发展“椰子+”产业。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利用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发展推动椰子+互联网产业;结合“南洋文化节”活动为契机,通过举办椰子生产工艺传承、椰子工艺珍品展览等交流活动及举办全民参与的“椰子生产技能”比赛,发展椰子+文化教育产业;规划椰子文化旅游景点和椰子产业小镇等,发展椰子+旅游产业。
此外,将加大推动“金椰”等优良品种种植力度,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龙头企业发起、农业合作社加盟、个体种植户入股等模式,扩大高品质椰子的种植范围;发挥椰子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科学规范种植管理,大幅度提高种植质量,以内供缓解原料瓶颈。还将结合海南本土文化,继续培育壮大春光、星光、绿果岛、海南岛、椰林、椰海等一批椰子产业龙头企业,挖掘椰树精神,做大椰子文化产业、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界面海南:海南是中国橡胶、椰子、槟榔的主产区。“十四五”时期,文昌如何聚焦种好“三棵树”?
符策万:“十四五”时期,文昌将继续实施椰林工程大行动,利用旅游景点景区、滨海旅游公路、沿海防护林等特殊区域种植椰子树,推广立体生态经营模式,提升“椰子之乡”的美誉。建立海南省椰子产业技术体系,布局海南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产学研”协同攻关科技支撑体系。
大力扶持和发展高产早结椰子新品种种植业,设立专项补贴良种良苗,扶持高效椰子产业种植业发展,通过2-3年努力提高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在现有高效新品种种植园的基础上打造新品种标准化种植园,示范推广标准化栽培模式。
围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将椰子、槟榔纳入相关规划布局,加强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编制文昌市种植椰子发展规划,全面排查适宜种植椰子的区域,实行分区域、分品种扩大椰子种植规模,为椰子旅游、椰子加工业提供有力基础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