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疫情反弹、猪肉跌价,CPI同比时隔三个月重回1%以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疫情反弹、猪肉跌价,CPI同比时隔三个月重回1%以下

8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8%,较7月回落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9.5%,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

2021年7月31日,福建福州,市民在超市购买猪肉。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称,8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较7月回落0.2个百分点,时隔三个月再次跌至1%以下;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5%,涨幅较7月扩大0.5个百分点,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0.9%,PPI同比上涨9.1%。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界面新闻分析称,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继续拖累8月CPI。此外,受到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弹的影响,旅游出行和餐饮需求降低对非食品价格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

统计局数据显示,从CPI同比来看,食品价格下降4.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4.9%,降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飞机票和宾馆住宿等服务价格涨幅均有回落。

红塔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孙永乐对界面新闻表示,食品项特别是猪肉价格目前来看大概率已经见底,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以及政府猪肉收储工作的推进,猪肉价格有望回升,对CPI的拖累也会有所减弱。他预计,9月CPI可能会小幅上行,但仍要关注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罗志恒则认为,短期内CPI同比有可能继续回落。他指出,目前猪肉产能恢复较快,即便有“双节”和政府收储的支撑,价格方面也难有起色;终端消费和服务消费依然受到疫情影响而恢复缓慢,难以出现大幅反弹。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3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77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48.42元/公斤大幅下降57.1%,比月初下降8.9%。

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背后是供给增加。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和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他建议消费者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为应对猪肉供大于求的矛盾,7月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合计挂牌收储5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稳定市场预期。

PPI方面,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同比涨幅在21.8%-57.1%之间,合计影响PPI上涨约7.9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

分析师指出,尽管目前政府已多次投放有色金属、煤炭等储备物资,但稳价效果并不明显,短期内PPI或将延续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8月下旬和中旬相比,焦煤和焦炭价格分别比上期上涨24.8%和12.6%。8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为61.3和53.4%,仍居较高水平。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上游原材料生产的受限和全球经济的持续恢复还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受制于2014年至今主要矿企资本开支放缓,大宗商品供给端新增产能扩张幅度有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他说。

不过,伍超明同时指出,我国产业链相对较长,下游产品竞争比较充分,加之疫后国内供给恢复持续快于需求,未来国内工业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的概率不高。

孙永乐表示,目前受到海外疫情反复以及疫苗供需错位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的供给弹性依旧偏弱。但考虑到下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并不强,因此,PPI整体将是缓慢的震荡下行走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疫情反弹、猪肉跌价,CPI同比时隔三个月重回1%以下

8月,中国CPI同比上涨0.8%,较7月回落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9.5%,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

2021年7月31日,福建福州,市民在超市购买猪肉。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国家统计局周四发布数据称,8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8%,较7月回落0.2个百分点,时隔三个月再次跌至1%以下;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9.5%,涨幅较7月扩大0.5个百分点,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

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8月CPI同比上涨0.9%,PPI同比上涨9.1%。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高级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界面新闻分析称,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继续拖累8月CPI。此外,受到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反弹的影响,旅游出行和餐饮需求降低对非食品价格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

统计局数据显示,从CPI同比来看,食品价格下降4.1%,降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7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44.9%,降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58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飞机票和宾馆住宿等服务价格涨幅均有回落。

红塔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孙永乐对界面新闻表示,食品项特别是猪肉价格目前来看大概率已经见底,随着中秋、国庆“双节”到来以及政府猪肉收储工作的推进,猪肉价格有望回升,对CPI的拖累也会有所减弱。他预计,9月CPI可能会小幅上行,但仍要关注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罗志恒则认为,短期内CPI同比有可能继续回落。他指出,目前猪肉产能恢复较快,即便有“双节”和政府收储的支撑,价格方面也难有起色;终端消费和服务消费依然受到疫情影响而恢复缓慢,难以出现大幅反弹。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8月3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77元/公斤,比去年同期的48.42元/公斤大幅下降57.1%,比月初下降8.9%。

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的背后是供给增加。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上周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截至7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分别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101.6%和100.2%,提前半年实现恢复目标。他建议消费者趁这个机会多吃猪肉、多买猪肉。为应对猪肉供大于求的矛盾,7月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合计挂牌收储5万吨中央冻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同步收储,稳定市场预期。

PPI方面,受煤炭、化工和钢材等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同比涨幅在21.8%-57.1%之间,合计影响PPI上涨约7.9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八成。

分析师指出,尽管目前政府已多次投放有色金属、煤炭等储备物资,但稳价效果并不明显,短期内PPI或将延续高位运行。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显示,8月下旬和中旬相比,焦煤和焦炭价格分别比上期上涨24.8%和12.6%。8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分别为61.3和53.4%,仍居较高水平。

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上游原材料生产的受限和全球经济的持续恢复还会对大宗商品价格形成支撑。“受制于2014年至今主要矿企资本开支放缓,大宗商品供给端新增产能扩张幅度有限,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他说。

不过,伍超明同时指出,我国产业链相对较长,下游产品竞争比较充分,加之疫后国内供给恢复持续快于需求,未来国内工业品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的概率不高。

孙永乐表示,目前受到海外疫情反复以及疫苗供需错位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的供给弹性依旧偏弱。但考虑到下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市场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并不强,因此,PPI整体将是缓慢的震荡下行走势。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