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历史集册,作为临沂的一方宝地,沂南县古属阳都,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诞生地,也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祖居地。史载:“阳都,临沂之上游,英贤辈出,烟水之胜,轶于江南”!

时间如隙,斗转星移。来到日新月异的近代,作为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沂蒙精神主要发源地的沂南,更是继续发扬沂蒙精神,涌现出大量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与革命事迹。
走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沂南不骄不躁,立足新担当与新作为,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宜业宜居宜游沂南建设目标,主动求进,狠抓落实,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除此之外,沂南紧随号召,立足红色底蕴,紧抓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七项重点,在各领域都交出一份优异答卷。
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沂南已连续第六年组织开展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集中会战,全力攻坚总投资778亿元的84个重点项目,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沂南,正以高速前进发展状态,向“宜业宜居宜游”的沂南建设奋力向前!

立足新旧动能转换,沂南开辟产业新赛道
作为党的十九大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综合试验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举全省之力,大胆探索新旧动能转换,为全国趟出一条新旧动能转换的“齐鲁样板”。
其中,沂南同样不落人后,在立足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拥抱新旧动能转换政策,精准对标省“十强”产业和临沂“十优”产业,制定6大类21条扶持政策,开辟出一条产业焕新的新路径。
地处沂蒙山区东麓的沂南县是个畜牧大县,拥有着畜牧加工企业为基础的先天优势。因此,与之有关的宠物产品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契机下,呼之欲出。

沂南县深谙时机之重要性,抓住发展宠物产品产业的良好机会,踏上一条宠物产业新赛道。我们可以看到,围绕宠物产业,沂南县在结合当地帅克宠物集团和宠云行供应链系统后,打造电商物流园区平台,希望打通宠物用品行业全产业链,大力发展宠物用品行业总部经济。
目前,该园区已入驻年销量超千万元的创业团队26家,传媒、网络等配套服务企业5家,100多名独立创客入驻创业。经过多年发展,产值达200亿元。
“今年年底,园区内2.5万平方米的高架立体智慧云仓将投入使用,创业者可以在这里享受从产品代加工、仓储物流再到办公生活的全链条服务。预计到明年,整个园区可以实现货物交易额40亿元、园区内企业营收5亿元,建成一个全国性的宠物产品集散中心。”山东宠云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设计总监周琨这样说到。
不仅如此,宠物产品产业只是沂南聚焦新材料、食品加工、文旅康养三大优势产业,抓项目促转型、抓产业促提升的典型之一。除此之外,以帅克宠物食品、宠云行供应链为代表的多个“四新”项目在沂南相继投产运营,我们可以期待踏上产业新赛道的沂南,将以更快的冲刺速度大步向前。

厚植红色底蕴,推动沂南乡村振兴
穿行在沂南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到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红色遗址,到处闪烁着红色沂蒙精神光辉。据沂南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袁俊国介绍,“仅是已查明并登记过的红色遗址,沂南就有 182处;除此之外,沂南还拥有着国家级红色革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4处。”
“红色”既是沂南难以磨灭的印记,又是沂南的发展底蕴所在。因此,立足乡村振兴,沂南深度向内挖掘自身特质,从红色底蕴入手,密切联系乡村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的“红色沂南样板”。
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这些年来沂南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让红色旅游成为沂蒙老区乡村振兴中坚力量,让红色产业成为沂南实现乡村振兴跨越式发展的推动力量。

深入沂南,这里有国家4A级景区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各大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等优质旅游资源。这些红色旅游亮点让昔日里贫困落后乡村,逐步成长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更是为其他拥有红色资源的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开了新路。
借助红色资源,沂南的乡亲们通过建设农业采摘园、红色旅游等等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致富。谈到乡村振兴,乡亲们也纷纷自豪地竖起大拇指:“谁不说俺家乡好!”

贴近乡村产业,沂南打造乡村振兴致富样板
近年来,沂南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部署,把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积极探索实践“区域化突破、全域化提升、系统化推进”的方法路径,打擂台、抓攻坚、促发展,统筹推进五大振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产业的振兴,沂南也在产业振兴方面下了“苦功夫”,把工作重点聚焦到乡村产业的方方面面,以朱家林、常山庄、东高庄、沂蒙泉乡、农牧循环产业园等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产业平台功能正在逐步显现。

在沂南,有这样一条“特殊”的公路:它看似“平平无奇”,却连接着沿线26个交通不便的山村、三大乡村振兴片区、65个产业项目、41处革命遗址遗迹、5处4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十大最美乡村。
可以说,这条公路沿线正是沂南乡村振兴的最美缩影,也正是沂南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行进中的道路。
这其中,过去是省定的贫困村的沂南孙祖镇代庄村就是很好一个例子。在乡村产业带领下,代庄村不仅实现脱贫,更是完成了致富目标。2014年,代庄村、书堂村等5个村成立代庄社区,通过种植莲藕等乡村产业项目,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一条村民们安居乐业的致富道路就此成功探索而出。不仅如此,代庄社区还结合本地旅游特色的基础条件,成立了孟良家园旅游度假区,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并为周边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共同走上致富道路。在此后,代庄社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劲头,群众的幸福感一天比一天高涨。
在沂南,像代庄村般通过发展乡村产业走向产业振兴之路的乡村还有很多很多……
展望未来,为发展贡献沂南力量
纵观沂南全县,我们可以发现,沂南实力强悍、早已走在发展前线。在农业生产方面,沂南拥有“沂南黄瓜”“孙祖小米”“双堠西瓜”“双堠樱桃”等7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认证产品321个,更是被誉为“中国黄瓜之乡”: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沂南已探明石英砂储量10亿吨、远景储量30亿吨,被评为“中国硅砂之都”;在制造业,沂南更是有着“中国电动车产业基地”、“中国制鞋产业基地”美称。
在“硬实力”强悍的同时,沂南并没有忘记也要关注民生“软实力”,坚持工作向群众的需求用力,用发展改革成果促民生暖民心,借助民生让沂南朝着更好的“自己”努力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沂南把为民办实事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集中力量攻坚60项民生实事,用“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从具体数据上来看,沂南民生建设成绩一目了然:打通9条城区道路,建成开放5个公共停车场、1200个车位,开放1.3万个路面停车位、2000个机关单位停车位;办理完成37个历史遗留未办理房产证小区;新建4处城区中小学,增加学位4200个;总投资7.6亿元的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加快推进……以上种种,民生建设已成为沂南建设的另一大亮点。
未来向前看,我们期待这样的沂南——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导向不断深入,实现勇于担当敢作为、埋头创新实干,加快推动沂南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成宜业宜居宜游的沂南。同时,也期待沂南可以为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贡献出自己的独特力量!
来源:推广
最新更新时间:09/16 16: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