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大家有了初步的购车目标后,难免进行比较。在中大型7座SUV领域,丰田汉兰达一直是雪佛兰开拓者身边有力的竞争对手。在换代后,第四代汉兰达全部搭载了双擎系统,官方价格也提高了3万左右,但仍有着较高的市场关注度。而不得不说的是,换代后的汉兰达在外观上和开拓者极为相似。
今天,小编就选择30万以内的开拓者轻混650T Redline 7座霆版(售价29.39万)与汉兰达双擎2.5L 7座两驱精英版(售价27.48万)进行对比,孰优孰劣,大家看完便会心中有数。
虽然中大型7座SUV主要承担家庭用车角色,奶爸们或许不会整天拿它出去豁。可当一辆动力充沛、富有驾驶乐趣、节能省油且行驶品质高的7座SUV出现时,相信没有人会拒绝。这也是开拓者轻混动车型在动力上所呈现出的特点。
开拓者轻混动车型依旧全系搭载成熟度颇高的雪佛兰2T9动力系统,即第八代Ecotec 2.0T智能变缸涡轮发动机和9速HYDRAMATIC®手自一体变速箱动力组合,其中发动机最大额定功率达174kW/5000rpm,最大扭矩350N·m/1500~4000rpm。9速HYDRAMATIC®手自一体变速箱,拥有7.6:1的宽泛齿比范围和细密的挡位分布,且在95km/h即可切入9挡,带来更顺畅的换挡感受和更灵敏的加速表现。
在此基础上,新车全系升级搭载了48V轻混系统,它能够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状态,分别输出敏捷启动、电动助力、智能充电、制动能量回收以及电动怠速五种工作状态,不仅能够大幅度降低油耗,同时行驶品质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因此,搭载这一全新驱动系统的开拓者轻混650T Redline 7座霆版百公里综合油耗(NEDC)仅为7.2升,相比老款车型有了进一步优化。
而汉兰达在动力方面则呈现出与开拓者轻混动车型截然不同的风格。汉兰达双擎2.5L 7座两驱精英版搭载了由2.5L自吸发动机+电机组成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整套混动系统综合功率为183kW,基本与开拓者处于同一水平。与之匹配的是E-CVT无极变速箱,实际开起来平顺性不错,但动力输出并不算强劲,起步温吞,上个陡坡可能就显得比较吃力。
同时,汉兰达的悬挂调校还是偏舒适,而且滤震不够彻底,不如开拓者那么有高级感。同时,在快速过弯和并线时,汉兰达一直以来被诟病的侧倾偏大的毛病,在汉兰达双擎2.5L 7座两驱精英版身上也没改,整体行驶品质感逊色于及开拓者。
在购买中大型7座SUV时,车身尺寸、座舱空间、储物能力、乘坐舒适性这些关乎全家人驾乘体验的因素,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在这方面,开拓者自然有着其独有的优势。从“三围”来看,开拓者就给人留下了“大块头”的第一印象。其近5米的超长车身和同级领先的2863mm轴距,可以带来“大house”一般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其储物空间也丰富实用,车内有37处储物格,后备箱在7座满员状态时容积为222L,二三排均放倒时更可达到1970L,轻松容纳折叠床、山地车等大型装备,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除了营造高人一等的空间表现,开拓者的实际乘坐体验也很出色。前排空间宽绰,第二排、第三排空间也顾及到了乘坐舒适性。同时在人性化体验方面,开拓者也通过第三排便捷进入功能,为第三排乘客进出提供充分的便利。
再来看看汉兰达。车身尺寸方面,汉兰达双擎2.5L 7座两驱精英版在开拓者面前完全处于下风。实际空间方面,第四代汉兰达相比上一代车型并无多大长进,第二排座椅和开拓者一样支持前后调节和靠背调节,但横向和纵向空间都比较一般,稍微高大一点的乘客坐进去可能会存在顶头现象,影响乘坐舒适性。此外,第三排座椅看上去有种“小板凳”的感觉,即便是应急时乘坐,也会觉得局促难受。
所以从数据和体验两方面的对比来看,开拓者自带越级打击的“Buff”。在超大尺寸、超长轴距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空间优化手法,具备了更加宽敞舒适、布局灵活的座舱空间,同时还有令人惊喜的人性化储物空间,这是汉兰达无法企及的。
配置对比
在用车过程中,要想获得更高的品质感和价值感,那么车辆本身具备的丰富而实用的配置不可或缺。
从内饰材质和舒适配置方面来看,开拓者全系标配的主动进气格栅、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定速巡航、ANC主动降噪系统、空气温度湿度感应及纳米级防PM2.5空调滤芯等等,给乘客带来了“入门即高配”的高档享受。而本次对比的开拓者轻混650T Redline 7座霆版属于中配车型,还提供了真皮方向盘和座椅、前排座椅加热等等更高档次的配置,给足了诚意。此外,开拓者全系都可以选装雪佛兰在今年年初推出的Alcantara内饰版本,带来更细腻的触感和更高级的品质感。
汉兰达双擎2.5L 7座两驱精英版在用材和配置上反而有些“小家子气”,中配车型的方向盘依然是塑料材质,座椅也是织物材质,档次感不佳。而配置提供的也都是较为常规的,并且没有电动天窗。相比注重舒适、强调人性化的开拓者,汉兰达的配置低了不少。
安全层面,开拓者除了标配的E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四轮独立数显胎压监测、后驻车雷达等等,今天对比的中配车型还提供360度全景倒车影像、前方碰撞预警、行人碰撞预警、后方通过交通警报等11项智能安全科技,全方位保障出行安全。
而汉兰达虽然被动安全防护还不错,但在主动安全科技方面则有点寒酸,像丰田TSS智行安全系统就缺席了,未免有些遗憾。同时,像倒车雷达、倒车影像这样方便日常停车的基础性配置一个都没有,对于一款落地价超过30万元的中大型SUV而言实在说不过去。如果后期加装一来麻烦,二来又多出了一笔开支。
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的智能互联科技上,开拓者依旧处于领先地位。中配车型提供的10吋中控屏不只在尺寸上胜过汉兰达的8寸,内置的全新一代MyLink+智能车载互联系统更是具备了相当丰富的多媒体功能和海量生态应用,覆盖生活方方面面。
消费者关注的语音控制方面,开拓者全系标配的是和科大讯飞深度合作定制的语音交互引擎,支持自然语音交流,像多轮对话、对话打断、自定义语音唤醒词等功能均可轻松实现。也就是说,用户只需动动嘴发出语音指令即可完成多媒体播放、导航、资讯查询、空调控制等操作,既带来了更高效更便捷的人机交互体验,也能避免开车分神,提升行车安全。
同时,Apple CarPlay、百度CarLife、蓝牙等多种连接方式,也都悉数出现在开拓者上。此外,这套车机系统还支持OTA远程在线升级,一键完成安吉星模块和车机娱乐系统的在线升级,体验到更多新鲜好用的功能。
车机方面,汉兰达双擎2.5L 7座两驱精英版配备了8英寸的中控屏,界面显示效果仍停留在老款车型的单一界面,功能也不够丰富,不支持语音控制和OTA升级,仅剩的乐趣在于支持Apple CarPlay、百度CarLife和华为Hicar。但即便如此,还是达不到这个级别应有的水平。
这么算起来,汉兰达很多高阶配置只有落地价近40万元的顶配车型才有,比起开拓者入门即高端的配置,汉兰达显得太傲娇了。
全文总结:
说一千道一万,任何人买车,最终都要回到价值感这个概念上。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发现,开拓者在动力、空间、安全、舒适、智能每个类别中都比汉兰达有优势。并且价格和服务也是实实在在的。像开拓者轻混650T Redline 7座霆版,最终落地价格不到30万元,并且还能享受发动机、变速箱等动力总成主要零部件8年或16万公里超长质保服务,以及每年100G“OnStar安吉星车联应用免费流量”服务。
而汉兰达虽然一直以均衡作为宣传点,但产品力放在整个中大型SUV市场中来看并不占优,况且其售价也虚高,并不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因此对于预算30万以内,买车就想要实实在在,那选择雪佛兰开拓者就没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