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土编者按】电视剧《欢乐颂》讲述同住在22楼的5个职场女性的故事。凭借着“接地气”的人物设定,《欢乐颂》引爆了网络观看的狂潮,也引发了观众对于“阶级上升”的绝望。“我们曾经是邱莹莹,慢慢成了关雎尔,想活成安迪的模样,想过上曲筱绡的生活,最后却都成了樊胜美”。被标签为“捞女”、“阶级魔障”、“loser心态”的樊胜美反而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在阶级日益固化、性别依旧不平等的都市里,婚姻始终是樊胜美唯阶级上升的唯一途径。而现实中的樊胜美,即便奋斗十年也不一定能和安迪租住在安迪的楼层。
《欢乐颂》这部讲述当代都市职场女性工作、生活的电视剧,现今已经“霸屏”了。三白君也没有忍住,不时打开观看,发现这果然是一部真真的好片子。各种被津津乐道的细节、演技啥的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因为这是一部活脱脱的一部现代“样板戏”。虽然主角是5位都市职场女性,但《欢乐颂》的视野显然并没有仅仅囿于都市这一舞台,他/她力图通过这5个角色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这一线索,来将当前中国社会中不同社会阶层都带入进来。
海归精英高管安迪是5位职场女性中最为“成功”的一位,年纪轻轻就鏖战华尔街,并被高薪聘请回国出任公司CFO。如果从家庭出生来讲,安迪无疑是五个女性之中最为悲惨的,从小被送进福利院。原本这样的悲惨或许要伴随安迪一生,正如其在养老院的弟弟一样,但由于“收养”这一快速上升途径,安迪成功逆袭、跨越阶层之间的鸿沟,改变了其出生的烙印,终而出国留学成为海归精英。
这安迪是依靠个人努力就可以成功的“美国梦”,噢不,“中国梦”的典型代表。编剧也不时提醒观众:安迪的成功也源于其高智商。好吧,难道这还不够明白吗?画外音就是:安迪这么聪明还那么努力,你们这群愚蠢的人类,还有不努力的理由吗?
曲筱绡代表的则是当前中国社会中先天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富二代”。但曲筱绡并非如她同父异母哥哥那样游手好闲,而是被塑造成为一个仍旧要依靠自己能力进行拼搏的有为青年。比如,她父亲帮助她支付员工工资、干涉其公司运营,会遭到她臭骂的。
凭借着先天的家庭背景优势,曲筱绡很快就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创办起一个公司;接着强大的富二代关系网和安迪姐姐指点,顺利就拉到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当然,这个时候画外音会提醒我们,别盯着人家的金汤匙看:曲筱绡一个千金大小姐还那么努力,你们这群没钱没势的人类,还有不努力的理由吗?但是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具备曲筱绡这样努力的条件。
安迪和曲筱绡所代表的是当今社会中极少数的那部分人:这小部分人掌握着巨额的资源和财富,是社会的上层和掌控者。
当前都市中的绝大部分年轻人都是希望可以成为下一个安迪和曲筱绡的。既然做不“富二代”,那就做“富二代”的爹娘。群租房里的三位姑娘代表的就是当前都市中、怀抱这一希望的绝大部分年轻人。
关雎尔生长于中小城市的殷实家庭。可以说,这样的家庭在小城市是过着比较滋润的生活。但一旦进入到大城市,这样的殷实家庭也就相形见绌了,也即是这样的家庭代表的只是小中产阶层,而非城市中产阶层;这两个阶层之间仍存有相对差距,否则关雎尔也就不用住在群租房里了。
另一个方面,关雎尔一直在意的是自己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怕实习期结束就不能留在公司了。但作为公司管理者的安迪却不断的告诉关雎尔:文凭只是一个最低门槛,公司看重的是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所以只要关雎尔以工作为重、想公司之所想、急公司之所急,那么得到这份工作就完全没问题。这安慰确实挺感人的,但感觉好像也是在灌输着什么似的——文凭不好不要紧,只要工作努力、态度端正,照样可以得到老板的青睐。难怪安迪和曲筱绡私底下也会商议,如果关雎尔没能得到现在这份工作,她们那边会给她留个位置的。毕竟哪个老板不会喜欢听话、又会干事的员工呢?
邱莹莹得不到关雎尔那样的评价和待遇。她虽则也是来自小城市,但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家庭。而且其父亲也指出,他是从农村进入到城市的第一代人;因而无论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都是比关雎尔家庭缺乏的。例如,当邱莹莹父亲给她买成功学书籍的时候,凸显出的就是其文化资本的缺乏;而邱莹莹和关雎尔在个人能力、言谈举止方面的差距,也就显示出小城市中产和工人阶级在家庭背景和素养方面的差异。
当然在现实中,这样的普通家庭极力希望子女能够进入城市扎根下来,所以邱莹莹父亲再三叮嘱其不管多苦多累也都要待在大城市。而当邱莹莹依靠自己的工资立足于大城市,而不需要“啃老”的时候,其父亲就认为“这是光耀门楣的事,光宗耀祖,这说明咱老邱家的女儿有本事”。而邱莹莹被公司开除,终而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咖啡店工作的情节设计,就是要告诉各位“邱莹莹们”:暂时的失败不要紧,主要是你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如果合租房里的另外两位姑娘都是90后的话,那么樊胜美代表的则是广大80后的青年。樊胜美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成功留在大城市,经过打拼成为了外企资深HR,有着比较高的薪水。可以说,在职场上“樊胜美们”还是比较成功了。但和关雎尔、邱莹莹不同,樊胜美则还需要担负起较为沉重的家庭负担:不仅有父母要赡养(每个月往家里寄2500元),还有仗势欺人的哥哥一家要她帮忙买房子、介绍工作。
正因这一压力,所以樊胜美虽然工作这么多年,但仍旧没有存款,住的也是合租房中最便宜的房间。正如樊胜美对安迪说的那句话,“你和我们不一样,你买套房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无疑,樊胜美是合租房三位女性中为改变自身阶层位置拼搏时间最长的一位,但这一经历也使得她深知“找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道理,所以她各种的打扮自己、混迹于有钱人的场所,希望钓个金龟婿。另外,她也不断以自身的切身体会,教导着关雎尔和邱莹莹两个90后。
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中的都市年轻人来说,这5个角色中“总有一个适合你”。而这些角色的命运也无比的主旋律。 在“欢乐颂”是一个中产阶层住宅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物都安排到22层之中。一个显然的考虑就是,各个不同社会阶层其实是可以“和谐”共存在一个“共同富裕”社会之中。当然,原本就已经“先富”的阶层有责任和义务带动和帮助其他阶层达到“共富”;而其他阶层的人也是必须要自己努力奋斗,力争赶上“先富”阶层,从而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如此,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富裕和贫困这两头都是小部分的“和谐社会”。果然是满满的正能量!
但是现实却远不如欢乐颂般温暖美好。面对残酷的现实,欢乐颂精心炮制了大盆鸡汤来调和剧中人物的阶级差异。最为有意思的是第23集中关雎尔和安迪在车上的一次对话。
安迪语重心长地回到道
关雎尔接话道
关雎尔已经说得够好了:我坦然面对客观存在的阶层壁垒,安于现实、做好自己,不像“樊胜美们”那样一门心思往上爬。但安迪的回答则更精妙: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啊、阶层啊,那就是心里的一道魔障,是有些人想多了。多好的一碗鸡汤啊!
干了这碗鸡汤的人也大有所在。例如,公众号“严肃八卦”推送的《樊胜美和曲筱绡,谁更讨厌》一文,就对《欢乐颂》大加批判,认为“《欢乐颂》明明是上海的故事,为什么写得像一个闭塞僵化的小城,处处流露出贫富给人带来的差异?”,“在《欢乐颂》里,却掺着太多不光明磊落的小九九,偶尔有安迪称赞小关做人认真,也冲淡不了那些阶层对比而产生的焦虑。”
北上广往往被当作年轻人向我自由的天堂,我们相信只要有有一技之长就可以用奋斗、用工作能力换得回报的机会。但现实中的阶层流动正在变得日益困难,不同的阶级位置上,你得到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是天差地别的。“人人都希望有曲筱绡那样的出身,但邱莹莹奋斗后可以修炼成樊胜美,而关雎尔却永远成不了安迪”。欢乐颂所带来的阶级焦虑也不过是更大社会焦虑的缩影。
邱莹莹第一次失业后,安迪鄙夷邱莹莹所看的成功学不合逻辑。但是欢乐颂本身就是靠着一出出不合逻辑的奇闻异事支撑起了一个超越阶级的和谐世界。邱莹莹必须阴差阳错地进入咖啡店,樊胜美需要峰回路转地遇到王柏川,三个底层白领职工可以与两个白富美建立无条件的友谊。有了这些奇遇,画外音才能语重心长的告诉你,你看她们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突破了阶级的魔障。
有句老话叫“老虎不怪,反怪山”。意思就是说,明明是老虎把人吃了,但有的人不去责怪老虎的凶残,反而是责怪起这座山来了,认为是有了这座山才有老虎,所以,人被老虎吃了,完全是因为有这座山的缘故。抨击樊胜美loser心态的人,不去反思阶层、财富上客观、现实的不平等,反而认为是电视剧本身没有很好的冲淡、粉饰这个不平等。
啥都不说了,来!倒了这碗鸡汤!
本文首发于破土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