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编辑 | 黄月
“傅雷奖重视的不仅是畅销的书、获奖的书,更有那些根本的、代表文明阶段的著作。”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董强说,只有把那些作品翻译过来,才能够真正建立起国家之间的对话,否则“只能是自说自话”。昨日,第13届傅雷翻译出版奖举办初评发布会,本届评委会主席吴佳霖揭晓了十部入围终评作品,分为文学和社科两大领域。
社科类包括: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的《回归故里》,作者运用了大量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对自己的家庭和成长进行分析;《精神分析私人词典》的作者是弗洛伊德和拉康传记作者、法国精神分析领军人物伊丽莎白·卢迪内斯库;《作为一种法律渊源的学说——法国法学的历程》介绍了“学说”(la doctrine)一词的由来;《汉代墓葬艺术——中华考古记(1914)》是法国汉学家谢阁兰率领的调查队对早期中国汉代墓葬艺术的研究;《异域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讲述了现代德语形成的历程,也是翻译学研究的经典。
在文学领域,曾经接受界面文化专访的作家埃里克-埃马纽埃尔·施米特的短篇小说集《奥斯坦德的梦想家》入选,在活动现场,傅雷奖常任评委余中先称本书的中文译者“和作家特别契合”。入选的文学类译著还有法国作家马库斯·马尔特的《男孩》,法国作家、法兰西学术院院士保罗·莫朗的早期代表作《温柔的存储》,法国诗人、作家埃德蒙·雅贝斯的《问题之书》,儿童文学作品、法国青少年文学作家穆勒瓦成名作让-克劳德·穆勒瓦《朝着海的方向》。董强分析了从入围书目中发现的趋势:“译者越来越年轻,关注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样,也敢于去碰困难的、偏僻的作品。”
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与科学事务公使衔参赞兼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主任高明称,简体中文目前是翻译法语的第一大语言。董强说,自己参加过很多的评奖,傅雷奖是“独一无二,填补空白”的,它有学术上的保证,也提供了一个固定的窗口,让法国的文化和思想每年都能传递给读者。他说,有的奖项会有跟风之嫌,但是“傅雷奖不跟风”,只选择上一年度出版的有意义且翻译得好的作品。“我们评委也没有任何报酬,投入其中是因为感到责无旁贷。”
本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将于11月20、21日最终揭晓,今年的颁奖典礼举办地点选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周浦镇,那里是傅雷的家乡。董强介绍了今年的两位来自上海的特邀评委,文学类评委是作家孙甘露。董强说,之所以邀请孙甘露,是因为他的创作尤其是早期创作深受法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对语言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创新精神。社科领域今年的特邀评委是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刘擎,董强介绍称,虽然刘擎是从美国的大学毕业回国,并不是做欧洲研究的,但是他“眼光锐利,有独到的见解,代表了当下知识分子的观点”。
附:10部入围终评作品及入围理由
社科类
本书第一、二部分按时间和地域顺序进行描述。涵盖从秦始皇陵到西汉各帝陵的综合考察,对霍去病墓前石雕艺术,四川地区的墓葬石阙、石碑及墓前石兽,以及汉代崖墓建筑和墓中各类陪葬器物等,运用考古学方式进行测绘、记录与分析。第三部分则是对汉代墓葬艺术的整体研究以及丧葬观念等内容。
本书以施莱格尔兄弟等耶拿浪漫派代表人物的译著为素材,针对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翻译实践进行了“考古式的发掘”。在同时代的法国译者仍热衷出产“不忠的美人”之时,聚集于《雅典娜神殿》周围的德国浪漫主义者却选择了一种忠于原文、符合当代伦理且对此时正处于形成阶段的日耳曼文化极有补益的翻译策略,而此种忠于他者的翻译倾向也在他们的前后辈(路德、赫尔德、歌德、荷尔德林等)的身上数次闪现。简言之,贝尔曼借助对他们理论概念及范例的解读,成功将翻译从之前“仆从化”的境地中解救了出来:翻译行为可以借助他者来丰富自身,值得建立一门以翻译为唯一认知对象的科学。
《精神分析私人词典》是“私人词典”系列中一种,由普隆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归纳的风格分类、思考、辨析和命名,向读者阐述精神分析如何从文学、电影、戏剧、旅行和神话中汲取营养,最终成为一种普遍传播的文化。围绕89个关键词,剖解与精神分析相关的人物、城市、文学、电影、文化现象、政治风潮,带领读者在意识镜像的彼岸遨游。《精神分析私人词典》文风轻快,笔法活泼不失严谨,兼具知识性、批判性与趣味性。
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回到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层,回溯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和被决定的。
直到1850年左右,法国法学才开始使用“学说”一词。这一概念的出现最早是直觉的产物,随后则由科学学派构建,后者把学说推崇至教义学之巅。从20世纪20年代起,学说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一种法国方式。法国学说构成了一个重要共同体,这一共同体大部分成员都是具有批判性的大学教师,却往往以整理实在法为己任。这种任务赋予法律秩序和学说自身以正当性。
文学类
《问题之书》是一部回忆之书、漂泊之书和聆听之书。这部多卷本的作品围绕着萨拉和于凯尔那质朴而悲伤的田园牧歌而展开,向生命、自由、死亡等发出执着的追问,而这些追问又激发出虚构的智者们的问题与思索,激发出对书的权威性解读。这曲爱与哀之歌,首先是一部字里行间充溢着希望的书。它企图让我们去见证一个已被预先判决的诺言,见证它的诞生和它的最后时刻,亦让我们旁观苦痛在遭受迫害的群体中是如何层层加码的,他们当中的受害者一代接着一代地抗诉。这是一则关于不朽之书的故事,时间在此打下了它的烙印。
小说讲述了一户穷苦人家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侏儒小子扬带着哥哥们逃离家暴的冒险之旅。一天晚上,扬意外听到父母要把他们七个统统杀掉的对话。扬立即说服六个哥哥连夜朝着海的方向逃跑。社工、长途车司机、面包师乃至食人魔……每个与七名孩子有过交集的人,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各自所目睹的一切。
《男孩》是法国作家马库斯·马尔特的长篇小说,荣获2016年费米娜文学奖。男孩没有名字,在法国南部的森林里长大。母亲死后,男孩在天性驱使下踏上旅途。他遇到了很多人:丧失爱人后心灰意冷的约瑟夫、行走江湖的艺人布拉贝茨、文采飞扬的断臂侠士,还有爱玛——男孩如姐如母的爱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男孩经历了人类的极度疯狂、大屠杀和所谓的文明。这是年轻灵魂的一段旅程;在懵懂间,男孩经历了铸就历史的大小事件,并开始觉醒……
为了疗愈情伤,一个男人逃遁到比利时北海之滨沉闷的城市奥斯坦德。他在那里遇到女房东爱玛女士,后者向他讲述了不可思议的炽热的爱情故事。是故弄玄虚的哄骗还是她真的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女性?本书收录的五个短篇 ——《奥斯坦德的梦想家》《完美谋杀》《痊愈》《误读》和《手捧花束的女人》—— 正是由“秘密”贯穿,每个角色都在秘密的漩涡中挣扎。他们是我们的镜像,讲述我们被秘密包裹的人生。
《温柔的存储》以一战时期的伦敦为背景,塑造了三位个性独特的女性形象,她们的故事如三折美人图,使我们看到了至今仍未彻底改变的女性命运:克拉丽斯有着艺术家的品味和居于核心的主导力量,却无法拥有完美的爱情;德尔菲娜在寡居后一步步走向毁灭,拒绝了回归的可能;奥萝尔最终在世俗生活与自然天性的冲突中孤独地逃离。此书向我们展现了女性内心深处对于快乐、智慧与爱情的永恒渴望。此外,普鲁斯特为本书所撰的长篇序言亦成为有关“文学风格”的经典论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