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张启迪(金融学博士,高级经济师,CFA,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青年学者。电子邮箱:zhangqidi1@126.com。)
近期,各地“拉闸限电”问题引发广泛关注。关于拉闸限电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观点认为,拉闸限电与高煤价直接相关。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升,部分发电企业买不到、买不起电煤。也有观点认为,拉闸限电与中美博弈有关,可以减少大宗商品需求,以此抢夺大宗商品定价权。还有观点认为,拉闸限电有助于降低对外需的依赖,以解决出口“畸形发育”、PPI高企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拉闸限电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双碳政策如何落实提出建议。
一、本轮拉闸限电原因分析
(一)多地拉闸限电直接原因系“能耗双控”文件发布所致
笔者认为,近期多地拉闸限电与高煤价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是主要原因。虽然高煤价影响了发电企业的利润,但是发电并不是电力企业想发就发不想发就不发。对发电企业来说,即便是短期内亏损也要发电,包括民营电力企业,否则可能影响电网安全,引发重大生产事故。多地拉闸限电直接原因是发改委8月份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该文件显示,共有9个省区(青海、宁夏、广西、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被列为一级预警,只有10个省区完全达标,其余省区为部分达标。为了突击满足监管要求,部分地区不得已大面积断电。
此外,今年以来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上游行业持续高涨也一定程度上导致电力供求出现失衡。Wind数据显示,2021年1-7月,被列为一级预警的9省区用电量大都同比大幅攀升(见图1)。从2020-2021两年1-7月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速均值来看,亦大幅高于2016-2019各年1-7月累计同比增速均值,显示疫情后一级预警地区用电需求大幅上升。疫情前后青海和云南工业用电量累计同比增速均值之差甚至分别高达8.0%和10.5%,这显然无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予以解释,很可能与“侠客岛”所提及的上述地区抢着上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有关。
(二)东北地区拉闸限电主要原因是风电占比较高
从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来看,东北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实现情况尚可。黑龙江和辽宁仅能耗强度降低进度目标为二级预警,吉林和内蒙古则是完全达标,并不存在突击完成任务的压力。既然基本满足监管要求,那为什么还同样出现大面积拉闸断电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东北地区新能源尤其是风电占电力供应比重过高所致。
东北电网包括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及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覆盖内蒙古东四盟)。由于东北电网与其他地区电网相对独立,近年来东北电网成为国家进行新能源电力改革试点的重点区域。Wind数据显示,2021年1-7月,东北地区风电发电量占全国风电发电量的比重高达23%,2010年甚至曾一度高达58%(见图2)。这一比重与东北地区GDP占比极不相称。2020年,东北四省GDP总和为6.85万亿元,仅占全国GDP的6.7%。
同时,东北地区风电发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也保持在较高水平。Wind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东北地区风电发电量占工业用电量的比重高达33.9%,并且近年来一直在持续攀升(见图3)。
东北电网风电占比过高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发电量容易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从图4可以看出,风电月度发电量波动非常大,一般在年中左右出现谷底,谷底月度发电量仅为峰值一半左右。2021年以来,东北地区风电发电量在5月份达到顶峰,为126.2亿千瓦时,此后三个月持续下降,8月份仅为67.8亿千瓦时(见图4)。从目前情况来看,预计9月份风电发电量将更低。
二是一旦风电供给不足需要依靠其他电网调度电力以满足用电需求。对单一电网来说,以当前电力技术,不稳定的新能源电力供应占比5%-10%属于极高水平,而东北地区已经远远超过阈值。这就意味着如果风电不足导致电力短缺必须依靠其他电网进行电力调度,否则只能大面积断电才能维持电网安全。近期东北地区出现风电骤减。在正常时期,如果风能供电出现缺口,可以通过电力调度满足东北地区的用电需求。然而当前全国其他地区缺电也较为严重,没有富余电力调往东北地区。由于东北地区新能源电力占比较高,煤电装机容量占比相比于其他省区偏低,在这种情况下,东北地区只能拉闸限电以维持电网安全。因此,东北地区拉闸限电与“能耗双控”政策并不直接相关,主要是由于近期风电供给大幅下降而其他地区又无富余电力调度所致。
二、拉闸限电与中美博弈以及调整经济结构并无关系
笔者认为,拉闸限电与中美博弈有关以及拉闸限电是为了扭转过度依靠外需的经济结构的观点均不成立。上述逻辑的落脚点均是外需。关于外需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必须要有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外需是疫情爆发以来助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力量。正是因为外需的亮眼表现,才使得中国经济在没有采取类似欧美国家强力宽松宏观经济政策的情况下率先复苏,并且一直持续至今。若无外需的贡献经济复苏很难达到当前的水平。
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同,本轮疫情期间美国仍然是全球贸易最大的贡献者。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进口占全球经济体比重高达37%,表明美国需求是全球经济复苏最重要的驱动力(见表1)。本轮疫情期间,美国进口占全球经济体的比重依然高达36%,显示美国需求仍为全球需求最主要的驱动力。中国是全球经济复苏以及美国进口增加的受益者。疫情期间中国出口占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比重最高,高达35%(见表2)。
因此,从短期来看,通过拉闸断电的极端方式不论是为了减少大宗商品进口还是降低对外需的依赖最终可能不仅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虽然外需繁荣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宗商品进口增加以及外需依赖度上升,但这是稳定经济必须付出的成本。如果不依靠外需,那么势必将采取更为强力的宽松政策。届时不仅会浪费宝贵的政策空间,而且宏观杠杆率也将进一步上升,资产价格泡沫问题也会更加严重。
因此,短期内通过大规模拉闸限电意图减少大宗商品进口或者是降低对外需的依赖既无必要,也没有这种可能。
三、电力供求预测及建议
(一)缺电将在未来3-4年内仍将持续
从趋势来看,未来缺电情况仍可能出现。电力需求方面,根据2021年3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发布的《中国2030年能源电力发展规划研究及2060年展望》显示,2020-2025年用电量增速为4.2%。电力供给方面,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电力供应增速难以达到电力需求增速。主要是因为,在煤炭产能持续受到限制的情况下,仅依靠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提升难以满足电力缺口。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并不稳定,再加上储能技术的限制,占整体电力供应的比重短期内难以大幅提升。换句话说,如果煤电无法持续扩容,新能源装机容量提升也将受到限制。因此,未来3-4年内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仍可能经常出现。
(二)双碳政策落实需多渠道并举
“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自身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因此,双碳政策必须一以贯之,坚决执行。未来双碳政策的落实需要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对各地区违规建设“两高”项目的追责力度。对于各地区违规建设“两高”项目的问题要加大巡查力度,一经发现严肃查处,终身追责。同时,对于各地区电网允许向违规项目供电的相关责任人也要严肃追责。
二是双碳政策的实施需要科学规划,稳妥实施。当前,中国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高达85%,减排压力较大。如果单纯为了减碳而减碳,就容易出现运动式减碳的情况。不仅会对短期经济增速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可能影响居民用电。双碳政策的落实并不是为了单纯减碳而减碳,其终极目的在于经济转型升级。在严控两高”项目上马、发展新能源电力的同时,应更多依靠低碳技术研发以及努力增加生态碳汇等多种方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煤电作为最稳定的电力来源,在未来数年内仍然有必要适度发展,否则不仅会对新能源电力纳入电网的规模造成掣肘,而且可能持续面临电力不足,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