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惋宁是那种很少出现在杂志或者采访里的时装设计师,2013年她成立的个人品牌Evening也很少因为被明星穿着而见诸报端。
她对时尚圈中光怪陆离的一切并不十分好奇,更别提和别家攀比生意,“ 我和其他设计师不怎么交流,闲着就喜欢发呆,自己一直坐在一个地方发呆。”
工作室一角的咖啡间可能就是她的发呆室之一,阳光洒落在入门的落地玻璃前,折射进屋内的时装陈列架。这间工作室位于北京798艺术区,在它的小巷子对面,就是4月举办FashonNow的秀场。
FashionNow 每年都会选择五六位中国独立设计师来走秀,今年有王在实、欧敏捷、马凯、Annakiki等人。他们中有人要从广州赶来,只有于惋宁去布置秀场的路途最近,她只需要花个几分钟,从窄街的南边走到北边。
这和她步入独立设计师之列的经历一样轻松自然。2009年,她那位很有“前瞻性”的男友,现在已经成了她的先生,是他瞒着她注册了Evening这个品牌。
当时,恰逢金融危机的余波扫进了艺术圈,798艺术区的很多画廊都无力负担高昂的租金而不得不撤退。一时间,这块一直以来都供不应求的废旧工厂多出了很多空房子,于惋宁搬了过来。那时候,她从中央美术学院的服装设计系毕业已经2年。作为该系的首届毕业生,没有前辈指路的于惋宁过得有点飘忽。
“ 我们班一共有6个人,有1个去美国转行当画家了,有的当老师了,有的在时装品牌工作,还有的做了造型师。” 于惋宁回忆了下,她的同学里如今没有人在当独立设计师。这个职业在当时也没有出现在她的职业规划里,她将此归结于央美校园文化中浓厚的艺术风气,“ 当时每个遇到的人都在问我未来想做什么,我说不清楚,我总说先晃两年再说,我心里想多感受一下。当时的我总觉得不知道做服装设计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我能去哪里工作,也没有理想的工作地方。”
2009年实在发生了太多事,她还认识了职业生涯中第一位合作的知名艺术家赵半狄。赵半狄是个极具争议性的人,他在当年的巴黎举办了一场熊猫时装秀,对民工、追星族、三陪等中国社会阶层乱象针砭时弊,引起了艺术界和社会的激烈讨论。为了制作那走秀的33套衣服,赵半狄去各大院校找人,发现90%的学生都无法接受自己的理念,但是他从中挖到了于惋宁。
“ 其实她那时候,估计也不是那么认可我的想法。” 赵半狄对当年那个团队中的青涩女孩记忆深刻,“她的服装很有艺术感,她能从美的角度把东西展现出来,从观念到服装本身,都更加出色。”
那场熊猫时装秀上,已经成名的赵半狄穿着于惋宁定制的衣服谢了幕。赵半狄说,穿于惋宁的衣服,让自己在外国人面前也很有面子。
这本可以是个打出个人品牌的好机会,而且2009年还是中国独立设计品牌和买手店从数量上爆发的一年,市场抬头了,可是于惋宁对此并不在意,她并不急着养活自己。
二十多岁,一个家境优渥的艺术系女孩回到北京继续领着她的猫,看着装修队凿着准工作室的墙,她甚至没有考虑好要用这间屋子来做什么,“ 可以先做做活动,或请朋友们来玩。”
工作室的开幕活动是一个《黑白摄影展》。主策划人是设计师姜剑,曾做过“大声展”,他们还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摄影师参展,包括陈曼、编号23等。
于惋宁在这样类似的艺术活动里又晃悠了2年,2011年到了,她忽然意识到,被活动占用的大量时间让她没法再做设计了,她开始厌倦,想重新回到一个人静静干点什么的状态,“所以我开始尝试着自己做一点想穿的衣服,然后做一些小的系列,算是最初的实践。”
散漫主义者从制衣中慢慢找到了方向,她终于在2013年推出了第一个完整系列,并借助FashionNow开了发布会。其实那时候她还是没有想好品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当走上秀场的那一刻开始,不管你想没想好,商业的节奏就已经在那里。这是所有设计师的共识,发布会结束,就会有人找你订货,订了货就必须要生产,由此往复,春夏秋冬,一季赶一季。
于惋宁一直以来都被环境推着走,有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她足够幸运。她的品牌一经推出就开始赚钱,工作室也不需要依靠主业以外的工作填补成本,这在订单量小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的独立设计师界实属难得。
“ 所有问题不管有没有计划都要马上解决,我又是只要做了一件事就想做好的人,所以后来就变成了这样。如果一个系列做完,没有得到市场的反馈,我很容易放弃,我就会想那我不玩了。”她说。
和于惋宁探究赚钱之道并不过瘾,会赚钱的人不一定有清楚的商业逻辑,她的大部分精力都在设计本身。比如说到买手,她说她和买手的交流并不算多,虽然她的品牌一开始就被买手店薄荷糯米葱看好,后来又进入了苔藓、肆合;说到定价,她会说有同事专门负责核算;说到顾客,她说买手店也许在沟通上更专业,而设计师和消费者的沟通机会并不多;说到市场的拓展计划,她说团队里正缺少这样的开拓者;说到独立设计的市场还不成熟,她回答Evening也很不成熟。
不过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Evening打动市场的原因并不难找到——这是一个好看且能穿的品牌。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需要讲求某种内在平衡,比如考虑采用何种面料、灵感,抑或是否要为顾客妥协。
于惋宁说自己没有妥协过什么,因为她做衣服的初衷很简单,从大学开始就买Alexander McQueen等奢侈品牌的她觉得每年置装花销也不小,做点衣服给自己穿也不错。自己能穿就是她设计的标准,这让她更能体量消费者的需求。
但纵观Evening的作品,始终能看到于惋宁强烈的个人特质,从廓型到面料,那都是一种冷静的建筑感。她这样定位自己的设计风格:理性又放松。而从未缺失过于惋宁任何一场秀的赵半狄则评价道:“无论怎么变,那都是她。”
风格是深藏在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诉求,往往和设计师的过往经历相关。于惋宁的简历里没有大多数独立设计师那样的洋牌学校,她不需要那些个名头。她出生在一个艺术的家庭里,母亲是一位会弹钢琴的画家,父亲是一位擅长二胡和小提琴的矿石研究者,幼年时期的于惋宁常把水晶敷在脸上或用石头来冰手。她在她母亲制作的雕塑中穿梭玩耍,成为了这个内向家庭中相对开朗的那个。
于惋宁想起来,她的母亲就喜欢买面料,尤其喜欢复杂的针织3D叠摺制品。小时候,母亲常把面料三两下就缝出各种立体而有规律的形状,送给朋友或摆在家里。
“ 我母亲对我影响挺大的。” 于惋宁对面料的宽容延伸在羊毛、丝、海马毛、皮等上,她也接受塑料质感。
但对于设计师来说,寻找灵感和确立每一季的主题才是最耗时费力的事情。
“ 作为成衣品牌,给我的发挥空间在每一季都是有限的,但我不能逃避我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时代。“ 于惋宁说。随着品牌日渐成长,她越来越不能散漫,团队里有人负责制定计划并催她按时交出设计稿。
从早期的《楼梯间》、《五禽戏》、到最近的《建变IN CONSTRUCTION》和《电子蜡烛》,Evening的设计很少太过戏剧性,任何一个都市中人都可以穿上它们。
这些读起来很民间传统的主题均来自于北京城市的一角。《楼梯间》,是于惋宁从一个很高的旋转楼梯往下走时得到的灵感,《五禽戏》则来源于一次茶余饭后朋友的表演,《建变IN CONSTRUCTION》说的是望京未完成的工地。
而在2017秋冬系列的发布会上,Evening展示了自己对“时间”的理解。一天,她在朋友圈看到一个蜡烛烧尽后的样子,烛蜡流淌的形状生动而美好,充满光阴逝去的仪式感。于惋宁忽然想起前段时间在婚礼上看到的电子蜡烛,“ 第一次看到电子蜡烛的时候觉得太逗了,太荒诞,这是实用主义到极致的一个东西。”
于惋宁想了许多关于蜡烛的事,但她明白,时装无法承载太沉重的想法,她只能轻轻使用任何一个灵感,用装饰主义的态度把它们和时尚融合。而余下的深意,她选择在上海、成都等地和画廊、艺术家合作布展来延伸。
索性这些结合反应都还不错,一些网友留言说Evening让人觉得亲近,而Evening觉得这正是灵感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缘故,“ 学习时装的时候也虚了很多国外的品牌如何寻找灵感,但那个东西对我来说很遥远,我对离我太远的东西找不到感觉。”
但赵半狄却有另一番理解:“ 她的作品挺傲慢的,有距离感,她没有因为市场放松过对美的要求,只是她更轻松,也没有很刻意。”
和这位不惜溢美之词的前辈艺术家见面时,他们会共饮白葡萄酒。赵半狄很大胆,于惋宁却相信叛逆没什么好的,她寻找灵感的方式很质朴,制作衣服的初衷很实际,这让她的品牌自然而然地贴合市场。你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设计师能平衡艺术和商业不是技术,也可以是天性。而这的确是件值得举杯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