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花、送包、送钻戒之外,
玩偶一直都是少女杀手。
因为,从儿时开始,
我就想要一个像圣诞老人一样,具有魔法色彩的小王子。
这些东西有的只有巴掌大、有的一碰就碎,主要还贵的离谱。当你想搂着它睡觉,会发现,太硬了,硌的浑身非常不舒服。哪怕是这样!少男少女们都一见钟情!爱不释手!
为什么?
坐下来,喝杯水,听我讲。
1、秦人 的玩偶
玩偶,取自动物的外貌,从抽象到拟真,涵盖了不同种族、年龄、性别的外形。后因各国各种族各自的需求与文化背景而发展出拥有地域特性及文化特色的娃娃。
在古老的社会里,玩偶往往是真人在祭奠仪式中的替身。当时的人们还不叫他偶人,叫“俑”,是象征奴隶的模拟品,东周墓中出现渐多,秦汉至隋唐盛行,北宋以后逐渐衰落,但仍沿用到元明时期。
最有名的还要属秦始皇的“兵马俑”。
当年秦始皇驰骋沙场,就算是自己死了,在地下也得扬我国威,说:“来人,给我造一批军队,我们要打响地下之战!”
从这幅兵马俑我们可以看到,玩偶的形象惟妙惟肖,每一个俑人都不相同。
这算是比较大一点的玩偶了,我们得往小了看。
2、唐人的玩偶
绢人,起源于唐代,选用上等的丝,绸,纱,绢为原料。经过雕塑,彩绘,服装,头饰和道具等十几道工艺的精细手工操作,做成历代仕女和戏剧人物。
绢人的取材大多取材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文学名著、京剧段选中的人物。所以,我们看起来她们非常的偏向于京剧人物。
北京绢人工艺最优秀的代表是中国近代绢塑艺术发展的历史缩影,一个绢人作品身上集软变形技能绢花、宫灯、绢扇等于一体,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凝聚了中国传统塑型艺术的精华。
说到绢人,就不得不提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齐聪颖。
有着三十年绢人制作经验的齐聪颖老师,年轻时曾师从于北京绢人第一代制作大师葛敬安先生,是葛先生的嫡传弟子。
也是北京绢人工艺恢复后的第一批专业技术工人。其制作的北京绢人,保留了宫庭艺术典雅、华美、做工精致、考究的特点,尤其注重人物形态、神韵的刻画和服装、配饰、衣褶、道具等细节上的处理。
3、日本的玩偶
后来这个民间艺术被日本人拿来临摹。大约在日本的江户川时代,最早作为孩子的玩具出现人偶,就很像唐代的绢人。
(从这身形、着装、色彩,简直就是唐朝女人的翻版!!!)
日文中人性就称为人偶,更偏向日本传统的民间美术,成为日本人民喜爱的一种室内装饰品。
日本人形的题材很广泛,其中对艺伎、歌舞伎的表现都很精彩。
《藤娘》是日本古典舞的代表作,表现了一个失恋少女藤仙子的形象。在表演中,藤娘头戴具有日本民族风格的绣花斗笠,通过上下舞动的花斗笠和优美的造型,表现出女性婀娜的身姿和痛苦的心情。
当然在日本人眼里,这些美丽的人形玩偶,一开始也是作为祭祀用的。
在日本的传统节日中,3月3日是女儿节。每年的这一天,凡是有女孩的人家都会摆出做工精巧、造型华丽的宫装人偶,来为女孩祝福,祈求她无灾无难的健康成长,幸福平安。
日本的人偶和中国的人偶还不相同,当女儿出嫁时,人偶会作为嫁妆一起被带走。可以看出父母们希望人偶可以像守护神一样把孩子的灾难都给带走,孩子能够平安无事的长大这种梦想和愿望。
人偶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愿望,把父母们无论何时都想守护孩子的热切心愿表达出来。
4、美国的玩偶
在美国,同样有一种玩偶深得人心,那便是露丝·汉德勒为其女儿创造的“芭比娃娃”。
一次奇妙的瑞士之旅,诞生了第一个“芭比娃娃”。
卢塞恩作为瑞士最浪漫的城市吸引着露丝和她的家人住了一周时间,露丝在街上闲逛的时候,注意到这里的橱窗售卖着许许多多的玩具娃娃,许多款式比她在美国所见的更为新颖别致。
在其中一家商店橱窗里,她看到一个身高近30厘米的玩具娃娃,她长长的头发扎成马尾拖在脑后,身穿华丽的衣裙,身材无可挑剔,各种体征应有尽有,而且穿着非常“暴露”。
当时,美国市面上的玩具娃娃并不令人满意,它们大多是可爱的小天使,圆乎乎、胖乎乎的,类似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尔的银幕形象。
露丝的脑中突然迸发出了灵感。当她在卢塞恩看见“莉莉”的时候,长久以来的构思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为什么不做个成熟一些的玩具娃娃呢?”
于是,露丝买了三个“莉莉”带回美国,准备设计出一种“成熟”的玩具,因为“小女孩需要一个她长大后的理想形象”。
1959年,芭比娃娃诞生了,她是个大人,四肢修长,清新动人,身着漂亮的衣服,身高11.5英寸。
5、现在的玩偶
到了21世纪的今天,众多玩家习惯于收藏动画、动漫、游戏、小说中的人物模型,这些玩偶、人形也随之被一种新兴的词语代替,多数人称作:“手办”。
不过要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的手办是玩家自己用树脂白膜上色。不过碍于手残党太多,现在大多数公司都卖PVC完成品了。
对于动漫迷来说,能拥有一件手办,那真是实属难得。
比如漫威旗下的众英雄们。
(动漫里的F4)
(你们都瞅啥呢)
(准备,干)
(贾维斯,把我的零件捡起来)
相比于美国动漫的手办,日本的手办不仅价格高昂,购买渠道也是少之又少。一直以来,由于中国对国内动漫市场的保护,日本手办玩具的引进一直是个问题,不少的动漫迷都是通过一些非法手段购买,而在日本本土也都是在地下销售,而国内的山寨层出不穷,推出各种高仿产品。
日本手办玩具制作的过程和日本的抹茶茶道有些相像,都讲究慢工出细活,不在数量多,而在于精致,更加弥足珍贵。
对于日本的宅男玩家来讲,把手办玩出味道,那才是最高境界。
(你屁屁上怎么有白白的东西)
(摸起来怎么是粘粘的)
(我的眼都花了)
(果真是城会玩啊)
我们可以感觉到不论是祭祀的“俑人”、手工制作的“绢人”、日本效仿的“人偶”、美国精致的“芭比娃娃”,还是现如今骚气十足的“手办”,都在向我们展示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制作工艺的精细,更多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这样就自然不难理解,
为什么少男少女们爱的那么强烈~
比买几个破布偶强太多了,
起码不沾灰、
不褪色、
没异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