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妆品观察
小红书又翻车了。
10月19日,包括中国网、新浪科技等在内的83家媒体揭露,小红书存在招募推广、写手、代发等雇佣水军行为,代发一篇笔记的酬劳约4-5元。随后,有关“小红书种草笔记代发4元一篇”话题,冲上了当日微博热搜,阅读量超7600万。
对此,小红书方面于19日晚间回应称,严打各类代写代发灰黑产作弊行为的决心不变。然而此次回应,似乎并未能帮助小红书挽回平台形象。
事实上,在“代发”事件被揭开之前,小红书就已经深陷“滤镜”风波,众多网友就过度美化的笔记内容和实物落差,对小红书平台进行严厉声讨,称“产生了被欺骗的感受”。对此,小红书也第一时间致歉,但依旧被骂上热搜。
泛滥的水军笔记和失真的网红滤镜,将小红书推上了舆论风口的同时,也牵扯出了“种草经济”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只需复制粘贴图文素材,就可收获报酬”
事情起源于国庆节,期间,不少用户根据小红书博主分享的景点图文前往“打卡”,却屡屡踩坑。之后,多位市民在接受媒体街采时表示,曾遭遇同样经历,一时间,有关“景区滤镜”的言论开始在网上发酵。
这之后,多家媒体经过调查发现,小红书存在招募推广、写手、代发等雇佣水军行为,而这再一次把小红书推上风口浪尖,有关笔记代发黑色产业链也开始暴露于人前。
品观APP了解到,为了快速捕获流量,不少广告主开始大量招募水军为自家产品代言,随着这种需求的日益旺盛,甚至出现了大量专业代发团队和代发中介,一条庞大的“种草”黑色产业链也就此形成。
目前,在豆瓣上搜索小红书,就会出现“小红书推广”“小红书写手”“小红书代发”“小红书代发助手群”等多个词条。另外,淘宝、闲鱼平台上,也存在大量笔记代发业务,并且业务范围并不只局限于小红书,很多商家也承接,微博、抖音的文案代发业务。
这些商家普遍宣称,手握大量素人、KOL账号,粉丝量级从几百到几万不等。报价也会根据账号级别和具体发布内容,而有所差别。
例如,一个名为Nichai的闲鱼卖家,就在详情页里明码标价,通过素人账号发布一条200字以内的笔记收费8元,500字以内的15元一条,600字以上25元一条。除此之外,原图和精修图分别被卖到3元、10元一张。
如果通过粉丝多的账号发布,则通常更贵。例如,1-2万粉丝的“达人”账号,直接发产品推荐的费用要300-600元一篇,看图写文的费用在700-1000元。
事实上,这些专业代发团队和中介不仅承接代发业务,也招募推广、写手、代发等水军。
微博平台上,就有不少消费者纷纷表示,曾收到过类似邀请,一篇报价3-5元不等。某网友甚至称,“自己才60个粉丝,也有人私信问接不接推广”。
据该名网友透露,接到任务后,不需要使用体验任何的商品,只需复制粘贴商家提供的图文素材,发布在自己的账号下,就可以获得几元到几十元的报酬,通常“如果后续点赞多的话,还会有奖励”。
对于这一现象,央视也曾公开披露,一些平台上所谓“真人试用推荐”的种草笔记,暗藏猫腻,发帖的人可能连用都没用过。
美妆成“滤镜”的重灾区
代写代发产业链背后,是过度包装、夸大或违法宣传的失真内容。
品观APP发现,美妆正是这种违法宣传的“重灾区”。
例如,在小红书上搜索“7天祛皱纹”,弹出的种草笔记多达73万+篇;而号称“一周换脸”“一秒提拉”的美妆种草笔记,分别达到2万+篇、2200+篇。
另外,在国家发文指出“‘食品级’化妆品涉违法宣称”“不存在‘食品级’化妆品”的情况下,小红书上依然存在大量所谓“食品级”化妆品的种草。截至目前,有关“食品级口红”“食品级唇膏”“食品级面膜”“食品级牙膏”“食品级化妆品”的小红书种草笔记共计达9700+篇。
据观察,上述笔记大多都出自素人、水军账号,且这些账号的粉丝量在几个至几万不等。例如,一篇推荐“7天见效眼纹修复霜”的种草文,就出自一个已发布32篇护肤相关种草笔记,粉丝量却只有3个的素人账号。
不仅如此,部分博主内容生产尺度也令人咋舌,例如,某小红书博主在推荐某款“食品级面膜”时,为了彰显面膜的安全性,竟在视频中表演起了“口吞面膜”的绝技。而在前两日,国家药监局曾发文明确指出,化妆品的安全性跟“可食用”没关系,且误食用化妆品存在安全风险。
对此,不少网友评论,“美妆才是‘滤镜’重灾区”“虚假护肤宣传害人不浅”。
一自称美妆“滤镜”受害人的微博网友爆料,自己曾因脸上长了几颗痘,在小红书博主推荐下,购买了某品牌祛痘产品,但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痘痘扩散全脸,甚至出现了敏感泛红现象”;另一微博网友也表示,曾购买过小红书博主推荐的护肤产品,但实际并“不像吹得那么好”。
不止护肤产品涉夸大宣传,“滤镜”之下,口红试色也屡屡翻车。某网友在微博发文称,自己在小红书博主推荐下购入了一支某品牌棕色口红,但实际涂上更像是“土色”。
针对此次“滤镜”事件,小红书官方于10月17日发文道歉,并承认“部分用户在分享过程中的确存在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在这篇道歉长文中,小红书再次明确了《社区公约》的倡议,笔记内容应避免过度修饰,尤其在美妆、穿搭、探店等为他人提供建议的领域。
但事实上,这并非小红书第一次因泛滥的水军和失真的内容翻车。
早在2019年,小红书就遭遇了下架风波,虽然小红书并未透露此次事件的原因,外界普遍认为与“包含笔记造假在内的不合规内容相关”。
同年7月,小红书“出招”,并对外发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社区反作弊报告”,称7月以来,平均每天清理刷量笔记4285篇,其中除机器刷量外,每天有920篇人工刷量笔记被清理。而美妆账号,也是此次清理工作的重点整治对象。
流量机制导致“滤镜”事件泛滥
小红书为何屡陷风波,平台多次打击的“代发黑色产业链”又为何屡禁不止?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一切症结都始于“流量”。
小红书最新数据显示,小红书月活用户超 1 亿、日均 80 亿次笔记曝光量、日均标记品牌 tag 的笔记达3万+。诱人的平台数据,让小红书成为各大消费品牌的必争之地。
“小红书流量,不是砸钱就能立马看到效果的”,某代运营机构负责人介绍,小红书平台“种草”需要日常积累,遇到重要节点,比如双11大促,还需要根据自己的营销节奏加大投放力度,才能最终形成爆发。但目前,很多中小商家,对于挖掘账号、或是发动素人传播上的精力不足,所以往往会借助代发中介来实现大规模种草。
某接近小红书的业内人士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在他看来,小红书投流更像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单靠品牌的原始粉丝传播并不能形成传播力,“借助外力通常是最有效的方式”。
而小红书的流量机制,也刺激了“滤镜”事件的发生。
“小红书是一种车轮战的流量机制”,某MCN机构负责人介绍,一篇小红书笔记发布后,最初只有几百个用户能看到,只有当这篇笔记点击足够高,被测试为优质内容,才能进入更大的流量池。
而这也意味着,商家在加大小红书广告投放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吸引点击。在这种赛马机制下,各种被过渡包装的内容,以及打着美容滤镜的“照骗”层出不穷。
也有知情人士认为,近两年,小红书对于内容社区的监管趋严,此次被爆的虚假种草内容,很可能是“之前来不及清理的笔记内容”。但该人士依旧认为,想要杜绝此类问题,找到商业变现和内容生态品牌间的平衡,对于平台而言,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