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洪靖惠、滕洋编剧、王迎执导、杨幂、黄轩主演的职场爱情大剧《亲爱的翻译官》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热播,自开播以来,《翻译官》收视就屡屡告捷,首播全国网收视率1.76,份额5.84%单集破2:CSM52城收视率1.413,份额4.256%单集破1.5,双网第一,创近期电视剧首播收视率新高。
作为国内第一部聚焦翻译行业的电视剧,由当红人气演员杨幂、黄轩主演,《亲爱的翻译官》自开播以来就热议不断。此次,编剧帮邀请《亲爱的翻译官》第一编剧洪靖惠和我们一起探讨《亲爱的翻译官》背后的创作故事,并谈一下她的编剧之路。
▲编剧洪靖惠(此图拍摄于《亲爱的翻译官》瑞士场景地班霍夫大街)
一、聚焦翻译行业,弘扬积极向上阳光正能量
问:《亲爱的翻译官》关注翻译者,您是怎么想到聚焦这一行业创作这样一部电视剧的?
洪:打造这样一部关注翻译者的电视剧,是大家合力的结果。这个创意首先来自于原著。《亲爱的翻译官》改编自缪娟的小说《翻译官》,缪娟本人是专业的法语翻译,她太熟悉翻译界了。这也是原著小说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翻译这个点非常新颖。有了良好的原著基础,从小说到电视剧,需要有人独具慧眼。
这里我要提翻译官的制片人梁芳,是她把这部小说推荐给我看的。我记得那是2014年9月吧,我们俩在新天地的星巴克,她告诉我她要做翻译官,并说一定会做成一部有品质的好剧。在翻译官的创作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专业人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界的专家的帮助。
走近这些翻译家、精英人士,你会觉得这个行业真的很值得写。所以我在微博上写到,感动于那些架起语言桥梁的翻译者,向每一位有翻译官梦想的人致敬。
▲编剧洪靖惠与主演杨幂瑞士拍摄现场合影
▲编剧洪靖惠与主演黄轩瑞士拍摄现场合影
问:提起微博,我们想到您曾在微博上提到过在剧中设置了张璐为女主人公乔菲的偶像,您是怎么想到的?
洪:我设置张璐作为乔菲的偶像,这个作用并不是一句说辞而已,而是在第一集为我们全剧定下基调,我们全剧弘扬的是一种积极向上阳光的正能量。
要知道一开始剧名叫翻译官其实常会有人误解,还闹过笑话,有人以为我们这是抗日剧。当然我们这是一部讲述美好爱情的职场大爱剧,但不等于我们的主题我们倡导的精神就不重要。在这个方面不仅我注重,我们的导演王迎更注重。而且王导更细致,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
剧中乔菲的闺蜜吴嘉怡职业是个演员,她的性格比较张扬快人快语,剧本里她有一句台词大意是“我嘉爷接个广告就能挣多少钱。”这其实是吴嘉怡的美好愿景并不是她真的拿到的钱。所以我就结合她的性格写了个比较大的数字。
王迎导演看后马上说数目不能这么大,我们不能有这种拜金的隐形引导,因为我们的剧是优质偶像出演而且是在湖南卫视这么大的平台播放,要考虑到社会影响。王导说他是一位父亲,创作出的文艺作品要更多想想孩子们的感受,他的话让我非常感动。正是有王迎导演这样一位大家长型的导演把关,翻译官现在才能有这样的品质。
二、爱情事业双成长,尊重原著顺利投拍
问:《亲爱的翻译官》是一部职场爱情大片,您认为这部剧的创作意义核心是?
洪:成长,好的爱情会让两个人彼此成长,好的事业也同样。《翻译官》男女主人公在事业线和爱情线上,都达到了成长。
爱情线上,我们全剧讲述的是乔菲和程家阳由欢喜冤家成长为互相扶持的亲密爱人的过程。整个过程有非常甜蜜的也有非常荡气回肠的部分。
已经推出的爱情预告片里杨幂说的台词“在爱的世界,最大的过错是错过”,是我为全剧做的核心爱情语。为什么会错过呢,不是因为外力而是两个高贵灵魂到达爱的最高层次后的痛苦选择。从预告片里杨幂另一句台词可以管窥全貌,“只要你的世界充满阳光,我愿意永坠黑暗”。
事业线上“当遇到困难和非议曲解时,不消沉不忿恨,积极面对,等待机会,最终靠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是全剧职业线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男女主角完成了递进和成长。
杨幂和黄轩剧中饰演的角色在高翻院的职业起点不同,但同样遇到困难和障碍。剧本中没有把乔菲设置成进入高翻院后就一帆风顺的职业天才,她是一步一个脚印,靠自己的拼搏努力成为高级翻译的。
我为乔菲设置了一个职业领域很难逾越的障碍——她无法进同传间,这是她的一个心理障碍,是她从学习法语翻译起就一直无法突破的桎梏,进入高翻院后在程家阳的帮助下乔菲才艰难地克服了心结战胜了自我,这是这个人物最可贵的地方。程家阳从故事一开篇就是天之骄子形的优秀翻译人才,但他也遭遇到了他这个职业层面才会有的事业危机,而同样的他也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战胜这一切。
战胜自我,这才是战胜最大的困难,是真正意义的成长。
问:《亲爱的翻译官》播出到现在,叫好声不断,但难免还是有争议。主要是围绕两方面,一个是感觉和原著相差太多,甚至有人说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是根据小说改的。还有人质疑翻译是这样的吗?高翻院到底是个什么所在?
洪:我认为原著的闪光点在于她塑造的积极向上倔强可爱的人物形象和男女主人公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基调。编剧的工作是保留这些原著精华并将它创作成好看的电视剧剧本能让它顺利投拍,这才是对原著最大的尊重。
我自己因为有不少原创作品也在创作小说,将心比心,很理解原著者的心情。而缪娟姐本人除了是一位作家外她也是位编剧,所以她也能体谅我的难处。开播之后,我们交流过,我说不好意思啊改动很大。她则说剧好就是好,靖惠你不容易,你的功劳在那呢。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能换位思考,就能多一份理解。
至于高翻院,说实话一度我很担心不能叫这个名字,因为其实我们是叫翻译中心,但高翻院这个名词有它的语言美学也更有利于建立假定性情境。比如“情定高翻院”就很唯美。还有拿剧中台词举例“请你滚出高翻院”如果换成“请你滚出高翻中心”就没有这个力度了。
当然语言美感,台词力度是一方面,设置高翻院这个单位最重要的是为了展开剧情。
因为对于翻译官这个名词来说其实最适合安放的单位是外交部。单就剧名而言我们应该讲述外交部的翻译官的生活,但那就需要非常专业领域的严格审核,而且是另一种风格的剧了。这和我们职场爱情大剧偶像剧的定位是不符合的。所以我们的剧情只能处于高翻院,不能进入外交部。
至于翻译是不是这样,我觉得在展现交传、同传现场上我们从剧本写作、导演拍摄、道具服化、法语顾问等方面都已经尽力和真实中一样了。当然艺术创造不是生活重现,总会有出入,也希望观众能够理解。
三、海外取景,记忆深刻
问:《亲爱的翻译官》有不少海外拍摄戏,这是剧本中原来就有的吗?还是考虑到现在境外戏拍摄会更有热度才加的?
洪:这个是根据制作方要求加的,现在全剧开场和中段以及结尾都是在瑞士发生的。我非常接受这样的要求,我们都知道电视剧编剧你的工作是为了最终呈现的拍摄服务的,剧本需要不断根据导演、制片方各方要求来修改,几易其稿是常见的,所以需要编剧耐折磨、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
作为编剧要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但同时也要接受各方的建议。
我们肯定不是为了追某种热度才去海外拍摄的,有什么题材比《翻译官》更适合去海外拍摄呢?但我要提的是作为编剧我非常感动,我写了雪崩的戏,制片人和导演真的这么排除万难去拍了。
我记得我们总制片人杨钒在项目讨论会上说“我们这个剧一定要拍得大气,让人激情澎湃。”王迎导演在瑞士拍雪山的戏冻得脸煞白,半晌说不上话来,为了在最佳的雪山场景拍戏,包括杨幂黄轩在内的主创人员在漫过膝盖的雪地里淌了三四十分钟才能回到有缆车的地方。在瑞士目睹这样敬业的主创班底,我当时就特别有信心,我们这部剧一定会火,因为天道酬勤。
问:创作中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要和大家分享?
洪:作为编剧,电视剧在热播,创作阶段的一幕幕历程就像电影胶片在脑海里闪现,因为记忆实在是太深刻了。《翻译官》的制片人梁芳之前策划了我另一部剧《我是杜拉拉》,我们俩有很好的默契,她的眼光我非常信任,我记得是在上海新天地的星巴克她和我说我们一定要把《翻译官》这个项目做成做好。
我们的制片方之一在北京,我和梁芳、王冰洁一次次飞去北京同嘉姐、高总、若尧开创作会听取各方意见,好几次是早上去开会晚上飞回上海,因为要抓紧时间特别辛苦。主演杨幂和黄轩确定后,很快著名青春剧导演王迎加入了我们团队,在北京新金山酒店公寓我、导演王迎和策划杨浩天、王冰洁四人通宵达旦地顺剧本,一场一场地讨论。
那时压力最大的就是我和王冰洁了,冰洁她主要负责抓我的进度,她一方面知道我创作强度已经极大了不忍心催稿,一方面为了全组进度还是每天都得催。冰洁当时鼓励我的话最常说的就是“洪老师,想想大幂幂演乔菲,小哥哥演程家阳多棒啊。”还有就是“大家可喜欢剧本了,不过要越来越好看哦。”就这样,在大家殷切的期盼下,我终于不负各方期望于2015年6月21日开机前交出了全剧定稿剧本。开机之后两周,我继续在上海剧组跟组,根据导演拍摄中遇到的一些细节变化进行调整。
这整个过程当时是非常艰辛的,现在回想又是特别值得。尤其是杀青前半月我跟随剧组大部队去瑞士拍摄,当你看到冰天雪地里演员如此敬业地塑造人物,导演那么孜孜以求地精心拍摄,作为编剧你会觉得非常幸福。
四、接地气,说人话,诱惑收视
问:聊了《亲爱的翻译官》创作,我们想和您聊一下您的编剧之路,您是怎么进入编剧这个行业的?
洪:我属于科班出身,毕业于复旦中文系,后在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深造,获文学硕士学位。从上戏毕业后我的重点一直在舞台剧创作。
我的第一部话剧是改编自余华小说的话剧《兄弟》(徐铮主演)、其后我改编了格非老师的《人面桃花》(梅婷主演),原创了反映三十年上海生活变迁的话剧《大哥》(郝平主演)。电视剧作品我之前比较受观众喜爱的就是《家有外星人》(吴磊主演)和今年五月初刚在江苏卫视播完的《我是杜拉拉》(戚薇主演)了。
问:《我是杜拉拉》也是您编剧啊,这部剧反响很好,也是一部轻松欢快的偶像剧,对于偶像剧创作您有什么看法?
洪:我认为《我是杜拉拉》和《翻译官》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和这两部偶像剧有多元创新点有关。
《我是杜拉拉》将生活剧元素和偶像剧结合,让偶像剧有了人间烟火味。
《翻译官》同样是一部青春偶像加职场生活的多元素偶像剧,聚焦翻译界,职场元素。这些亮点为剧集增色了。
在剧情和人物设置上我觉得偶像剧还是要接地气,说人话,所以偶像剧的剧本还需要考验编剧的台词功力,个性化有特色的台词能为剧本加不少分。
我编剧的这两部剧台词观众普遍反应很逗。比如《我是杜拉拉》里的“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难不难想想柯南和小兰”《亲爱的翻译官》里的“阳蜜”“钓鱼执法”等,在网上引发的爆笑点证明观众还是很喜欢的。
问:“阳蜜”是翻译官里的台词?和演员杨幂有关系吗?
洪:哦,这是用了一个戏中戏的笑点,剧中男主角叫程家阳,他的粉丝说叫”阳蜜“也合理,但因为乔菲的主演是杨幂,所以在特定情境下就显得尤为好笑了。其实这是考虑到粉丝经济后做的改动。当得知定了主演是杨幂黄轩后,结合他们的演员特性,我对剧本也做了相应调整。还有考虑到我们的受众群,后续的剧情中会有具新媒体自媒体显著时代特征的核心事件。
问:《亲爱的翻译官》热播中,吐槽这部剧的人说实话也挺多,作为主创编剧您怎么看?
洪:编剧被骂被吐槽已经是业界常态,我们在戏剧学院受的教育是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既然编剧是一剧之本的创作者,内心也必须强大。
关于《亲爱的翻译官》剧本评价,我的预估是口碑会两极分化,类型定位年轻观众会认可,评论界则褒贬不定。前两天我看到金牌编剧朱苏进老师的采访,他有个观点我认为很有道理——影视的核心是诱惑收视,而文学永远是在等待知音。
对于现阶段的我而言,电视剧创作我需要追求市场方面的类型观众认可,剧播得火不火、收视率和点击率对我而言很重要。至于个人对艺术文学性的极致追求,我会在我的舞台剧作品中寻求。
编剧洪靖惠(曾用名洪靖慧)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后赴上海戏剧学院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从2001年起编写多部戏剧影视作品。编剧作品有:电视剧《我是杜拉拉》、《家有外星人》、《颤抖吧,ET》、《黑直士与白千金》、《太阳花开》、《新都市人》话剧《兄弟》、《大哥》、《浮沉》、《人面桃花》《大清相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