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法医秦明》导演徐昂:“职业细分题材是未来网剧的发展趋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法医秦明》导演徐昂:“职业细分题材是未来网剧的发展趋势”

这些中等规模投入和中等规模收入、并不追求爆款的网络剧,不仅有效地补充了电视剧题材的空白,同时能够推动网络剧进入相对健康的自我循环。

作者:崔隽

混乱的小巷中堆满了垃圾桶,西装革履的法医和他的助手正埋头专注地在一片狼藉中不停翻找,最终他们从一个看似普通的垃圾桶中缓缓抬出了一具“男尸”。

这是搜狐自制剧《法医秦明》的大连拍摄现场。由搜狐视频、博集天卷影业联合出品的《法医秦明》改编自法医秦明文学作品《第十一根手指》,而导演是曾经执导电影《十二公民》的徐昂。

徐昂似乎是一个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不断探索的人。人艺出身的他曾经执导了《喜剧的忧伤》等多部高口碑话剧,2015年他的电影处女作《十二公民》在罗马国际电影节摘得最高奖项“马可奥雷利奥”奖,此次执导《法医秦明》则是他第一次“触网”。

1 “法医题材更适合网络播出”

从行业趋势上看,网剧和电视剧在内容制作精致程度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两者的差别只不过是渠道和平台的不同,以及由此而出的题材区别。在不同的视频网站之中,平台方也更看重题材和自身平台属性的契合度,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忠诚度的用户群体。

《法医秦明》之所以选择在搜狐视频上播出,用徐昂的话就是,“一个是因为放到电视上它的受众相对窄,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因为有些人会认为它有点血腥和暴力。法医题材在电视上播可能不会上星或者上黄金档,受限于此在投资上可能就会有些难度,但是如果是网剧的话它是一个全视平台,这是它先天的一个优势。”

尺度如何处理是刑侦和法医题材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徐昂看来,真实的反应让它客观存在就好。“希望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和承认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是两种态度,我们应该直面人生。当我亲身去到法医工作的现场,在那个环境下我对于这个职业肃然起敬。血腥和罪恶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并不会刻意去渲染血腥的东西,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让观众看到法医在面临怎样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有多艰难,他们要保护的人有多脆弱,所以会尽量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

2 “网剧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

徐昂觉得拍网剧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多方面的学习。“那天和一个法医聊天,对方说你现在已经很专业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法医的专业术语进行交谈了,对于一个案件的判断我大概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了。”他对《三声》说。

徐昂从事多年话剧创作,在创作状态上他直言“非常不一样”。“戏剧其实是针对一个相对短的文本,你能挖掘多深就挖掘多深,在美学形式上能多个人化就多个人化,它更小众。而且能来你剧场看你的戏的人,基本上不会对你产生大的质疑,买票进来已经是对你的认可姿态了。而和网络观众交流我觉得你需要更真诚的姿态,就是你不能装,一装必然被骂。”

另一方面从拍摄的角度看,徐昂正在经历高片比和快节奏的生产流程,这不同于电视剧和舞台表演。根据他的介绍,这部网剧的素材量甚至超过了一般电视剧。“一方面我们需要有网剧的节奏,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展现法医工作的细节。法医题材几乎没什么人拍过,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胆量还是需要力气的,还得牙口好,所以我们更多需要一些磨难和学习吧。”

在生活中,徐昂对网剧保持着关注,他认为网感也是有分类的。“网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其实是打中某个人群,这个人群在互联网上原本分散却因为你足够浓烈、足够专项而被你吸引集中,找到更多的共鸣。我喜欢有点像日剧的一个类别叫做“空气凝固”,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类型的网感。其实像Netflix有很多是很严肃的题材,或者我们看到的《冰血暴》这种剧,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网感。”

3 “职业细分题材是未来一个趋势”

在成熟的内容创作市场,题材的垂直和细分是一种趋势。例如美剧中存在众多以某个职业领域为基点而展开故事的剧集。

“我也去看了一些美剧比如《嗜血法医》、《不死法医》,有一些像《不死法医》是比较飞的,它是用一个法医点配合一个不死的传说。我在想我们不可能去拍玄幻类别的东西,我们只能回归现实,所以拍网剧需要那么用力吗?不是我们想用力,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用力。”徐昂说。

徐昂在拍摄中会和很多法医进行交流和咨询,“每次我打电话给法医,不管几点他都会接起来,我说您在忙吗,那位法医每次都说没事儿没事儿您先说没关系,和法医们聊天他们总会提到这是国内第一部,他们都会非常希望这个职业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

对于国内这种职业细分化影视题材的发展,徐昂觉得这可能是个趋势。特别是随着视频网站对于剧集内容的渴求度上升,以及制作力量向网生内容的转移,具有一定制作水平、垂直细分题材的网络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些中等规模投入和中等规模收入、并不追求的爆款的网络剧,不仅有效地补充了电视剧题材的空白,同时能够推动网络剧进入相对健康的自我循环。

“我们在这方面其实是迟后于西方行业的发展,可能我们现在的阶段他们已经经历过,这个阶段也是需要去经历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并存,某个职业代表了一种知识。如果网络是免费或者付小额费使用,同样我不希望浪费金钱和时间,我一定选择知识性的东西。职业细分化带来更多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应该是未来趋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法医秦明》导演徐昂:“职业细分题材是未来网剧的发展趋势”

这些中等规模投入和中等规模收入、并不追求爆款的网络剧,不仅有效地补充了电视剧题材的空白,同时能够推动网络剧进入相对健康的自我循环。

作者:崔隽

混乱的小巷中堆满了垃圾桶,西装革履的法医和他的助手正埋头专注地在一片狼藉中不停翻找,最终他们从一个看似普通的垃圾桶中缓缓抬出了一具“男尸”。

这是搜狐自制剧《法医秦明》的大连拍摄现场。由搜狐视频、博集天卷影业联合出品的《法医秦明》改编自法医秦明文学作品《第十一根手指》,而导演是曾经执导电影《十二公民》的徐昂。

徐昂似乎是一个在艺术与商业之间不断探索的人。人艺出身的他曾经执导了《喜剧的忧伤》等多部高口碑话剧,2015年他的电影处女作《十二公民》在罗马国际电影节摘得最高奖项“马可奥雷利奥”奖,此次执导《法医秦明》则是他第一次“触网”。

1 “法医题材更适合网络播出”

从行业趋势上看,网剧和电视剧在内容制作精致程度上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两者的差别只不过是渠道和平台的不同,以及由此而出的题材区别。在不同的视频网站之中,平台方也更看重题材和自身平台属性的契合度,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忠诚度的用户群体。

《法医秦明》之所以选择在搜狐视频上播出,用徐昂的话就是,“一个是因为放到电视上它的受众相对窄,另外一个可能就是因为有些人会认为它有点血腥和暴力。法医题材在电视上播可能不会上星或者上黄金档,受限于此在投资上可能就会有些难度,但是如果是网剧的话它是一个全视平台,这是它先天的一个优势。”

尺度如何处理是刑侦和法医题材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在徐昂看来,真实的反应让它客观存在就好。“希望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和承认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是两种态度,我们应该直面人生。当我亲身去到法医工作的现场,在那个环境下我对于这个职业肃然起敬。血腥和罪恶是真实存在的,我们并不会刻意去渲染血腥的东西,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让观众看到法医在面临怎样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有多艰难,他们要保护的人有多脆弱,所以会尽量选择一个折中的方案。”

2 “网剧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学习”

徐昂觉得拍网剧对于自己来说是一种多方面的学习。“那天和一个法医聊天,对方说你现在已经很专业了,我们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法医的专业术语进行交谈了,对于一个案件的判断我大概知道该从哪里开始了。”他对《三声》说。

徐昂从事多年话剧创作,在创作状态上他直言“非常不一样”。“戏剧其实是针对一个相对短的文本,你能挖掘多深就挖掘多深,在美学形式上能多个人化就多个人化,它更小众。而且能来你剧场看你的戏的人,基本上不会对你产生大的质疑,买票进来已经是对你的认可姿态了。而和网络观众交流我觉得你需要更真诚的姿态,就是你不能装,一装必然被骂。”

另一方面从拍摄的角度看,徐昂正在经历高片比和快节奏的生产流程,这不同于电视剧和舞台表演。根据他的介绍,这部网剧的素材量甚至超过了一般电视剧。“一方面我们需要有网剧的节奏,一方面也要尽可能地展现法医工作的细节。法医题材几乎没什么人拍过,我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胆量还是需要力气的,还得牙口好,所以我们更多需要一些磨难和学习吧。”

在生活中,徐昂对网剧保持着关注,他认为网感也是有分类的。“网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其实是打中某个人群,这个人群在互联网上原本分散却因为你足够浓烈、足够专项而被你吸引集中,找到更多的共鸣。我喜欢有点像日剧的一个类别叫做“空气凝固”,这就是所谓的一种类型的网感。其实像Netflix有很多是很严肃的题材,或者我们看到的《冰血暴》这种剧,这其实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一种网感。”

3 “职业细分题材是未来一个趋势”

在成熟的内容创作市场,题材的垂直和细分是一种趋势。例如美剧中存在众多以某个职业领域为基点而展开故事的剧集。

“我也去看了一些美剧比如《嗜血法医》、《不死法医》,有一些像《不死法医》是比较飞的,它是用一个法医点配合一个不死的传说。我在想我们不可能去拍玄幻类别的东西,我们只能回归现实,所以拍网剧需要那么用力吗?不是我们想用力,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用力。”徐昂说。

徐昂在拍摄中会和很多法医进行交流和咨询,“每次我打电话给法医,不管几点他都会接起来,我说您在忙吗,那位法医每次都说没事儿没事儿您先说没关系,和法医们聊天他们总会提到这是国内第一部,他们都会非常希望这个职业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

对于国内这种职业细分化影视题材的发展,徐昂觉得这可能是个趋势。特别是随着视频网站对于剧集内容的渴求度上升,以及制作力量向网生内容的转移,具有一定制作水平、垂直细分题材的网络剧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这些中等规模投入和中等规模收入、并不追求的爆款的网络剧,不仅有效地补充了电视剧题材的空白,同时能够推动网络剧进入相对健康的自我循环。

“我们在这方面其实是迟后于西方行业的发展,可能我们现在的阶段他们已经经历过,这个阶段也是需要去经历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并存,某个职业代表了一种知识。如果网络是免费或者付小额费使用,同样我不希望浪费金钱和时间,我一定选择知识性的东西。职业细分化带来更多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应该是未来趋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