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国羽队员们的休息日。与其它项目的国家队一样,中国羽毛球队正在经历一个密集而艰苦的备战赛程,队员们都利用这个日子进行休整。即便如此,林丹依然背着球拍来到训练馆,自行进行加练。面对此景,总教练李永波笑着说:“这小子真是拼。”
李永波的评价并不夸张,林丹的拼劲被他看在眼里。进入2016年以来,林丹便成为国羽的“劳模”——从年初的欧洲赛程至今,超级丹所参加的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数量属队内最多。三四月份,林丹更是从未停歇,他连续参加了印度公开赛、马来西亚公开赛、新加坡公开赛、常州大师赛以及武汉亚锦赛等五场赛事。
林丹笑称,自从进入国家队以来,自己就从未打过密度这么强的“魔鬼赛程”。据悉,这是“超级丹”职业生涯第一次连打五站比赛,之前最多也就是三站。“五连战”之后,他还继续随队力拼汤姆斯杯团体赛。相较之下,亚锦赛半决赛上与林丹对垒的李宗伟,同一阶段仅参加了两项比赛。
从这样的魔鬼赛程来看,林丹对里约奥运的“心思”超乎预料。作为一位集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世界杯冠军、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全英赛冠军以及多座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球员,林丹似乎早就不必为奥运而操心。
然而,现如今,这位两届奥运冠军得主不仅丝毫没有轻视里约,相反,超级丹保持着极高的专注度。用他的话说,之所以选择当“劳模”,是希望争取多一些奥运积分,其次是以赛代练作为备战。但实际上,稳居世界第三的林丹早已没有积分压力,他与谌龙出战奥运男单项目几无悬念,并不需要参加太多比赛消耗体力。因此,林丹密集参赛的目的,更多在于通过赛事把自己的竞技状态调至最佳。
回看里约周期的前三年,林丹对比赛可没这么“上心”。在伦敦奥运会成为男单卫冕第一人后,超级丹整整休息了七个月。2013年复出,他全年只参加了九站国际赛事,世界排名下滑到286名,处于半归隐状态。2014年, 除了因参赛少、积分不够而无缘世锦赛之外,林丹年底还因“单飞”签约赞助商而闹得沸沸扬扬。2015年,更是林丹成名以来最糟糕的一个赛季,不仅受膝伤困扰,还吞下12场败仗——一个月内遭谌龙双杀,世锦赛输给约根森,丹麦公开赛被小将阿萨尔森横扫,三年来首负李宗伟,败给多位不知名选手。
与赛场内的低迷相比,赛场外的林丹却相当活跃,与日本运动品牌签亿元天价合同,发布大尺度性感写真,频频亮相综艺节目,推出男士内衣品牌。为此,里约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争议与质疑一直伴随在林丹左右,他甚至背负着只顾赚钱而无心比赛的“罪名”。
从“无心恋战”到“国羽劳模”,林丹在里约时间的转变离不开李永波的敦促,2015年世锦赛正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林丹以0-2的比分被丹麦选手约根森斩落马下,无缘世锦赛四强。这是超级丹五年来首次在该项赛事上输球,没有熟悉的鱼跃救球,没有凶悍的后场扣杀,林丹那缺少求胜欲望的表现遭到李永波的公开谴责:“像林丹这样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如果在今后的奥运积分赛中继续出现一轮游或者进不去前四的情况,那么奥运会积分肯定会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他强调,即使身为两届奥运冠军得主,这样的林丹照样去不了里约奥运会。
显然,这位国羽总教头很了解自己的弟子,不服输的霸气性格从来都是林丹的标识。“林丹是一个不怕给他压力的人,你越给他压力,他越能把压力转换成更多的动力,”李永波曾如此表示,事实证明他说得没错。从2015年底开始的冬训期,林丹没有缺席过一次训练,他推掉所有商业活动,完整参加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陵水集训。这样的封闭训练,很快帮助林丹把节奏调整到“奥运模式”,就像四年前和八年前那样。不仅于此,扎实的冬训还帮助林丹找回了状态,这也是林丹在2016赛季为自己制定“魔鬼赛程”的重要原因。用男队教练夏煊泽的话说,当林丹把这份密集的参赛计划交到其手中时,他自己懵了。
随之而来,超级丹在德国站和全英赛背靠背夺冠,赛场上又重现了林丹那时速300公里的扣杀以及引爆全场的飞身鱼跃救球。超级丹似乎很享受重新赢球的感觉,他说:“在所有冠军都拿过,又重新开始的时候,自己喜欢跟年轻人竞争。其实我不怕失败,在竞争中被淘汰其实是一种幸运,我希望在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内让自己练好每一场比赛和训练课。”林丹还表示,之所以坚持第四届奥运会,重要的动力来源是自己对羽毛球的热爱。
不过,单凭对羽毛球的热爱和李永波的激励,已然33岁的林丹仍不足以选择全身心投入赛场。更关键的是,国家队依然非常需要这位老将。两周前,汤尤杯刚刚结束,中国男队创造了历史最差战绩,无缘四强。在这场败仗中,林丹向众人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1/4决赛,当中国队以0-2落后时,他在压力面前还是那个让人熟悉的超级丹,拼下中国队仅有的一分。相较之下,作为第一单打的谌龙在球场上却打得缩手缩脚,最终负于韩国队孙完虎。
赛后,日本媒体如此评论道:“除了林丹,中国队没什么可怕的了。”一个基本共识是,即使谌龙从2013年就被视为林丹的接班人,但时至今日,他仍旧难以挑起第一单打的重任,今年里约,林丹依然是男队不可缺少的“保险”。因此,从国家队层面来看,已然第四度征战奥运的超级丹必须再次放手一拼。
除此之外,当林丹的职业生涯即将迈向第四次奥运会之时,他还带着些许关乎未来的“私人理由”。身为一位拥有众多广告代言和个人品牌的生意人,林丹心里很清楚,作为一切的商业根基,他的第一“标签”还是在竞技赛场上。如果能实现奥运三连冠,超级丹的商业价值必然空前爆发,甚至成为中国体坛最具影响力的运动员。实际上,在此前的“魔鬼赛程”间隙,林丹仍会偶尔抽空为各种代言品牌站台,维持着自己的商业活动。聪明的超级丹明白,退役之前,他要尽可能圆满完成运动生涯,把自己的商业根基继续“打牢”。
林丹有着坚持赛场的优势和理由,但不可忽视,他的第四次奥运之旅将是最为艰难的一届。如今的超级丹仍保持顶尖选手的实力,对于33岁的老将而言,体能和精力却不是一个容易克服的问题。近两年,为了节省体力,林丹的打法已经明显做出改变,他更多时候是在控制球,等到绝佳机会才会施以杀手,这与过去变速突击的强势打法并不一样。即便如此,想要取胜仍旧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为支撑——四月的亚锦赛作为“魔鬼赛程”的最后一战,林丹正是因体能下降而在半决赛决胜局崩盘,最终落败李宗伟。若能克服体能问题,外媒口中的“可怕”超级丹,仍有较大机会加冕奥运三连冠。
面对外界的期待,林丹的心态依然保持平和。“很多球迷,包括媒体,都希望林丹再拿一次奥运会冠军,实现三连冠,”他说道,“说实话,我打了这么多年比赛,我很知道心态这个东西的重要性。但如果我想去做好,只有尽可能不去想这些,要以非常平静的心态去打好我的第四次奥运会。”
至于里约奥运过后,林丹还能在赛场上拼搏多久,他的退役和商业计划如何?本赛季,超级丹面对记者始终选择避而不谈。他淡淡地表示,自己只愿意先聊到里约,全力备战奥运,将来的事他要交给将来的自己去决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