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菱Nano EV:“新瓶装老酒”意义何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菱Nano EV:“新瓶装老酒”意义何在?

有了宏光MINI EV的珠玉在前,五菱在同级别阵营中再新增一款车型, Nano EV还有希望吗?

文|亚斯顿

自不被看好的小众微型电动车市场被五菱宏光MINI EV彻底带火后,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的争相涉足。如荣威科莱威、长安奔奔E-Star、零跑T03和奇瑞QQ冰淇淋等的扎堆登场,让原本被贴上「老头乐」标签的微型车霎时间变得时尚起来。

日前,五菱旗下又一款微型纯电动Nano EV拉开盲订序幕。新车共推出玩乐款和热爱款两个版本,预计本月内正式上市。即日起用户通过LING Club APP或小程序、五菱宝骏天猫及京东旗舰店等官方指定线上渠道以9.9元价格下订,并能够享受到多重优惠礼遇。

有了宏光MINI EV的珠玉在前,五菱在同级别阵营中再新增一款车型的行为, Nano EV还有希望吗?

熟悉影,陌生名

其实从抢先发布于2021天津车展的五菱Nano EV迪士尼疯狂动物城限定款中,消费者就能发现新车的造型有点似曾相识,与同属五菱麾下的宝骏E200如出一辙。包括娇小玲珑的车身,连三围尺寸2497/1526/1616mm和轴距1600mm,两者均丝毫不差。再从外部轮廓、内饰设计等细节,基本可以判定五菱Nano EV就是宝骏E200的复制品。

换一个更契合微型车的名字,让消费者更好理解无可厚非。毕竟宏光MINI EV的脱颖而出,给予市场太多的启发。Nano EV相较于昔日的E200,在字面上的确能有助于消费者对微型车定位的关联。如时下宏光MINI EV、奔奔E-Star、QQ冰淇淋等等一批弥漫着可爱气息的车名,除了方便用户洞悉产品定位,同时接地气的叫法进一步提升了微型车作为入门代步车的亲民形象。

更何况,像Nano EV的换名操作,宝骏早有先例。之前旗下一款定位高一级别的车型宝骏E300,年款更新后便更名为宝骏KiWi EV,同样取了一个比较招人喜爱的名字。更令人欣喜的是,更换了新名字后,昔日沉寂了的销量出现了一丝回暖的迹象。

至于宝骏E200为什么在改名之余,还连同标志也改回了五菱徽标,想必Nano EV要借助五菱的品牌背书,秉着和宏光MINI EV相似的产品定位,刺激一下在终端萎靡的销量。毕竟宝骏E200比五菱宏光MINI EV早上市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宏光MINI EV最近以月销三万多辆的成绩单独当一面,E200月销最高的月份才三千辆出头。在这个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微型电动车市场,E200确实需要改变点什么。

重生希望,难度不小

五菱Nano EV是更名的宝骏E200得到实锤。更让人失望的是,Nano EV除了名字的不同,在核心竞争力层面并没有展现出哪怕一点的进步诚意。如Nano EV采用了和E200相同的内饰布局,简朴的布局方式没有设计感可言。

新车的机械素质方面同样没有带来任何惊喜。电机性能表现甚至有所下滑,功率和扭矩分别比E200降低了5kW和25N·m,为24kW和85N·m。由锂离子电池更换成磷酸铁锂电池后,NEDC续航里程同样保持为305km。

对于Nano EV这种「新瓶装老酒」的做法,本质上它还是消费者广为熟知的那台E200。在原来E200销量一路走低的前提下,又如何指望底子和它一模一样的Nano EV销量能扭转颓势呢?

此外,尽管Nano EV在尺寸上比宏光MINI EV略微逊色,但是它的定位却要比后者高半级,从价格方面便可略见一斑。宏光MINI EV的指导售价为2.88-4.36万,而Nano EV之前亮相的一款迪士尼联名款车型预售价就接近6万,再参考原来宝骏E200 5.48-6.48万的指导预售价,大胆猜测Nano EV的起售价为5万起。这个价格对于一款微型电动车而言,显然Nano EV的竞争力欠奉,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毫无吸引力优势。

目前市场的认知大概就是三四万左右的微型车是便宜,毕竟买一台普普通通两个轮子的摩托车都要一万多了,有些人买一台高端点的手机也要上万元左右。花几万块买一辆四个轮子,不用日晒雨淋的车子,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是物超所值的。而Nano EV预计超过5万的售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实用至上,不必冗余

宏光MINI EV的走俏,个人认为与它对市场消费需求的精准拿捏密不可分。过往以「老头乐」为代表的微型车更多扮演短途代步通勤的角色,它无需过分强调车辆的舒适性、驾驶质感,乃至我们对于日常纯电动持有的续航焦虑。

Nano EV全系提供了305km的NEDC续航。实话说,这个续航水平对于一台微型车而言是比较有优势的,不过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用户对于一台微型纯电动车的实际使用范畴。最高时速一般不超过100km的微型电动车,拿去跑高速不太现实,如果真跑长途拿305km续航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依我看来,像宏光MINI EV提供的120km或170km两个版本的NEDC就更为合理了。转化到微型车的日常使用场景,多为上下班、买菜、接送孩子等等,粗略换算一天路程大概为30-40km,以宏光MINI EV的续航基本可以满足三天或四天一充的频率了。

众所周知,电动车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电池。与其把售价成本堆砌在冗余的续航里程上,倒不如匹配能量密度小一点的电池包,把价格成本压缩下来。或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在车辆的安全性配置方面多考虑一些。要知道,消费者在微型代步车上宁愿牺牲性能与豪华,也绝不情愿在关乎自己生命的安全配置上妥协。如Nano EV在预售价5.98万的限定款车型上,依然只配备了主驾驶一个安全气囊,头部气帘、副驾气囊等缺失会让它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与Nano EV情况比较接近的是奇瑞小蚂蚁,包括价格与纯电续航。小蚂蚁在配置上比Nano EV更加精致。当然,售价跨度也更好,它的使用体验会更高级一些。不过值得深思的是,小蚂蚁的销量也不容乐观。

在宏光MINI EV和Nano EV同收归于五菱麾下后,两者之间的竞争差异性也是五菱需要考虑的,不可能在自己内部形成内卷。而在宏光MINI EV已经取得足够辉煌成绩的同时,如何盘活定位比它高半级的Nano EV,显然单凭更换名字是远远不足够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菱Nano EV:“新瓶装老酒”意义何在?

有了宏光MINI EV的珠玉在前,五菱在同级别阵营中再新增一款车型, Nano EV还有希望吗?

文|亚斯顿

自不被看好的小众微型电动车市场被五菱宏光MINI EV彻底带火后,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的争相涉足。如荣威科莱威、长安奔奔E-Star、零跑T03和奇瑞QQ冰淇淋等的扎堆登场,让原本被贴上「老头乐」标签的微型车霎时间变得时尚起来。

日前,五菱旗下又一款微型纯电动Nano EV拉开盲订序幕。新车共推出玩乐款和热爱款两个版本,预计本月内正式上市。即日起用户通过LING Club APP或小程序、五菱宝骏天猫及京东旗舰店等官方指定线上渠道以9.9元价格下订,并能够享受到多重优惠礼遇。

有了宏光MINI EV的珠玉在前,五菱在同级别阵营中再新增一款车型的行为, Nano EV还有希望吗?

熟悉影,陌生名

其实从抢先发布于2021天津车展的五菱Nano EV迪士尼疯狂动物城限定款中,消费者就能发现新车的造型有点似曾相识,与同属五菱麾下的宝骏E200如出一辙。包括娇小玲珑的车身,连三围尺寸2497/1526/1616mm和轴距1600mm,两者均丝毫不差。再从外部轮廓、内饰设计等细节,基本可以判定五菱Nano EV就是宝骏E200的复制品。

换一个更契合微型车的名字,让消费者更好理解无可厚非。毕竟宏光MINI EV的脱颖而出,给予市场太多的启发。Nano EV相较于昔日的E200,在字面上的确能有助于消费者对微型车定位的关联。如时下宏光MINI EV、奔奔E-Star、QQ冰淇淋等等一批弥漫着可爱气息的车名,除了方便用户洞悉产品定位,同时接地气的叫法进一步提升了微型车作为入门代步车的亲民形象。

更何况,像Nano EV的换名操作,宝骏早有先例。之前旗下一款定位高一级别的车型宝骏E300,年款更新后便更名为宝骏KiWi EV,同样取了一个比较招人喜爱的名字。更令人欣喜的是,更换了新名字后,昔日沉寂了的销量出现了一丝回暖的迹象。

至于宝骏E200为什么在改名之余,还连同标志也改回了五菱徽标,想必Nano EV要借助五菱的品牌背书,秉着和宏光MINI EV相似的产品定位,刺激一下在终端萎靡的销量。毕竟宝骏E200比五菱宏光MINI EV早上市了一年多的时间,而宏光MINI EV最近以月销三万多辆的成绩单独当一面,E200月销最高的月份才三千辆出头。在这个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微型电动车市场,E200确实需要改变点什么。

重生希望,难度不小

五菱Nano EV是更名的宝骏E200得到实锤。更让人失望的是,Nano EV除了名字的不同,在核心竞争力层面并没有展现出哪怕一点的进步诚意。如Nano EV采用了和E200相同的内饰布局,简朴的布局方式没有设计感可言。

新车的机械素质方面同样没有带来任何惊喜。电机性能表现甚至有所下滑,功率和扭矩分别比E200降低了5kW和25N·m,为24kW和85N·m。由锂离子电池更换成磷酸铁锂电池后,NEDC续航里程同样保持为305km。

对于Nano EV这种「新瓶装老酒」的做法,本质上它还是消费者广为熟知的那台E200。在原来E200销量一路走低的前提下,又如何指望底子和它一模一样的Nano EV销量能扭转颓势呢?

此外,尽管Nano EV在尺寸上比宏光MINI EV略微逊色,但是它的定位却要比后者高半级,从价格方面便可略见一斑。宏光MINI EV的指导售价为2.88-4.36万,而Nano EV之前亮相的一款迪士尼联名款车型预售价就接近6万,再参考原来宝骏E200 5.48-6.48万的指导预售价,大胆猜测Nano EV的起售价为5万起。这个价格对于一款微型电动车而言,显然Nano EV的竞争力欠奉,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毫无吸引力优势。

目前市场的认知大概就是三四万左右的微型车是便宜,毕竟买一台普普通通两个轮子的摩托车都要一万多了,有些人买一台高端点的手机也要上万元左右。花几万块买一辆四个轮子,不用日晒雨淋的车子,无论从哪个维度看都是物超所值的。而Nano EV预计超过5万的售价,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实用至上,不必冗余

宏光MINI EV的走俏,个人认为与它对市场消费需求的精准拿捏密不可分。过往以「老头乐」为代表的微型车更多扮演短途代步通勤的角色,它无需过分强调车辆的舒适性、驾驶质感,乃至我们对于日常纯电动持有的续航焦虑。

Nano EV全系提供了305km的NEDC续航。实话说,这个续航水平对于一台微型车而言是比较有优势的,不过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用户对于一台微型纯电动车的实际使用范畴。最高时速一般不超过100km的微型电动车,拿去跑高速不太现实,如果真跑长途拿305km续航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依我看来,像宏光MINI EV提供的120km或170km两个版本的NEDC就更为合理了。转化到微型车的日常使用场景,多为上下班、买菜、接送孩子等等,粗略换算一天路程大概为30-40km,以宏光MINI EV的续航基本可以满足三天或四天一充的频率了。

众所周知,电动车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电池。与其把售价成本堆砌在冗余的续航里程上,倒不如匹配能量密度小一点的电池包,把价格成本压缩下来。或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在车辆的安全性配置方面多考虑一些。要知道,消费者在微型代步车上宁愿牺牲性能与豪华,也绝不情愿在关乎自己生命的安全配置上妥协。如Nano EV在预售价5.98万的限定款车型上,依然只配备了主驾驶一个安全气囊,头部气帘、副驾气囊等缺失会让它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与Nano EV情况比较接近的是奇瑞小蚂蚁,包括价格与纯电续航。小蚂蚁在配置上比Nano EV更加精致。当然,售价跨度也更好,它的使用体验会更高级一些。不过值得深思的是,小蚂蚁的销量也不容乐观。

在宏光MINI EV和Nano EV同收归于五菱麾下后,两者之间的竞争差异性也是五菱需要考虑的,不可能在自己内部形成内卷。而在宏光MINI EV已经取得足够辉煌成绩的同时,如何盘活定位比它高半级的Nano EV,显然单凭更换名字是远远不足够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