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数娱梦工厂想和大家聊聊二次元中的“同人”话题。无论是官方主动借力同人力量推广原作,比如举办同人创作大赛鼓励粉丝投稿,还是晋江、起点等网站为同人作品划出专区,亦或是诸如欢乐书客以宅向同人作品为主的创业项目,伴随二次元产业的发展,原本属于粉丝之间自娱自乐的同人在中国也开始走向商业化。
“同人”一词通常被认为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指建立在已经成型的文本基础上,借用原文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情节以及世界观设定所做的二次创作。通俗点解释,为一本小说里的角色画张图、续写原作的结尾、原创角色穿越到原作世界都是同人。按创作意图来说,也有粮食向、CP向、自我代入玛丽苏等等。
从同人走向商业,一个很知名的例子就是《五十度灰》,原作本是以《暮光之城》的男女主角为原型的同人作品,后来被搬上大银幕,这是典型的同人脱离原作成为一个独立IP的案例。日本一些知名漫画家,如女性漫画家团体CLAMP最早也从事商业同人的创作,后来才转到原创,一些故事里角色都以其他漫画作品角色为原型。而国内大热的《盗墓笔记》最初也是《鬼吹灯》的同人,最后独立出来成为全新的故事。
(图为《五十度灰》)
不过,这种直接走向商业化的例子在数量庞大的同人作品中也只是少数。大多数同人作品也依然处于版权的灰色地带中,如果只是发布在博客等网络空间内,自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一旦涉及到印刷出售,就牵扯到了商业行为——虽然那些印刷出来的同人作基本不以盈利为目的,被视为印刷物而不是出版物,本意也仅作为同好间的交流。
这就要看同人圈的自律与“官方”态度。通常来说,成熟的同人圈里,创作者们会自行规避风险,例如不会把官方版权所有的元素(比如官方logo)用在印刷贩售的作品里。而版权所有者对同人的态度则有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迪士尼对同人的限制就异常严格,不允许在未经授权的同人里出现迪士尼的元素,比如将自己绘制的米老鼠印成明信片,或是自制米老鼠玩偶贩卖。而在同人市场成熟的日本,大多数原作不会干涉同人创作,甚至有官方还会借鉴同人作品,将受欢迎的元素加入到原作中,但也有小部分创作者持反对态度。例如《银河英雄传说》的作者田中芳树就命令禁止去年热播作品另一作品《亚尔斯兰战记》的腐向同人。
(图为《美队》的同人创作)
原作不限制同人作品,甚至鼓励,一方面是因为难以追究,不是所有人都有迪士尼的实力去细究每一个侵权者,另一方面,同人繁荣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同人反哺原作的现象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十分常见,这也意味着,即使同人作品对原作或者同人创作者来说不具备直接的商业价值,但它依然是二次元产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归类到IP的营销。
同人不会直接变现,但可以维持原作热度,增强粉丝粘性,扩大粉丝群体。日本有专门的同人图和插图分享网站pixiv,也有1975年开展至今的同人志贩卖会Comiket。而国内也有Comicup等同人展,这些贩售同人志为主的展会近几届都开辟了企业官摊趋于,成为官方与粉丝交流的一大阵地。
国内同人作品也有自己的网络根据地,例如晋江文学城(俗称绿晋江)一直有同人板块,目前已归类到“衍生小说站”,多为借用世界观的综漫同人;还有几大二次元社区、论坛,另外一些同人圈也有自己的专属论坛,例如欧美圈的随缘居,全部都是欧美影视小说作品的同人文。
这些同人在圈外人不知道的时间地点,悄悄地影响了原作的热度,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在起点连载的《全职高手》。《全职高手》作者蝴蝶蓝在这部作品大热之前,算是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粉红作者。虽然是连载在男性读者为主的起点,但却意外符合女性读者审美。
《全职高手》成为热门IP算是天时地利人和。时间点上来说,是从2013年爆发的,彼时制霸国产同人圈多年的《盗墓笔记》在2012年迎来了大结局,热度有所消退,而影响我国二次元粉丝至深的日漫也没有非常激起水花的作品。
2013年中旬,B站上两天内出现了两个投稿,一个是全职高手全员向燃系手书(手绘动画),一个是CP向手书,这两个作品的点击量现在分别达到了56万和37万,也是当年在微博刷屏,引起很多人关注的作品。最主要的是,很多原本二次创作其他作品的知名画手写手与此同时齐齐涌入,迅速充当了意见领袖,吸引了大批粉丝阅读原作。
(图为《全职高手》B站同人视频按热门顺序)
再深入解释为什么《全职高手》会火,而且粉丝还是以女性为主的话,可以这么看,这部小说类似日本漫画中的运动番,以男性为主,没有男女感情戏,而人物之间关系如同蜘蛛网,留下了非常大的创作空间,尤其吸引女性创作。
而另一个同样有大量同人作品的剑网三,则又是一种情况。剑侠情缘网络版三的玩家基数大,其同人创作是典型的借用原作世界观,其他基本可以原创,发挥空间很大。受游戏本身属性影响,其同人也不仅仅是女性向为主,作品类型更是百花齐放,除了同人文图,还有同人歌曲、MV,MMD视频、甚至利用人物建模自制原创短剧等。而剑网三官方西山居对同人的态度也是鼓励,通过开展官方同人大赛引导同人创作。
(图为《剑网三》同人作品)
如果希望吸引同人创作并带动原作热度,以上两个案例,其大致内容属性与传播路径是可以复制的:复杂而吸引人的世界观、饱满的人物设定、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吸引来知名写手画手带动创作活力,但能否成功还需落实到细节。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虽然同人会影响原作热度,会扩大粉丝群体,为官方节省营销成本,但同人受众不等于原作消费者,不是所有同人爱好者都会为原作消费。而聪明的官方则懂得,如何在不影响自身创作原则、不干涉粉丝自发创作的同时,进行适当引导,从而掌握粉丝风向,并将一些同人爱好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官方身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