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票房信息,《美国队长3》票房累计超过12亿了。《美国队长》系列电影票房长期名列前三,是漫威漫画改编电影的成功案例之一。从2008年开始,漫威亲自制作超级英雄系列影片,推出漫威电影宇宙,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托尔等超级英雄搬上荧幕,凭借6部影片,收获37亿多的全球票房。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依靠计算机技术,在影视剧中真实地再现漫画中的虚拟世界成为可能。漫威紧紧地抓住了这一机遇,开辟成熟的产品线。目前那些酷炫拽的漫改真人电影几乎都是漫威操刀制作。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以“改不惊人死不休”的毅力,也不断推出新的漫改影视剧。如此一来,票房大卖、演员出名、漫画大卖、衍生周边产品火爆,引发资本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看来,漫画在影视剧市场很有商业价值。在这火爆的市场中,却很少看到中国的身影。
过去的辉煌
回顾大陆漫画改编真人影视剧的发展历程,不由得伤感。曾经我们的影视剧行业也经历过漫画改编真人剧的辉煌阶段,取得不错的反响。
1948年大陆开拍第一部由漫画改编的电影——《三毛》。漫画《三毛》,是1935年张乐平创作,连载于上海的《大公报》,备受众人喜爱。电影《三毛》在动乱时代,经历了停拍、雪藏、继续开拍的过程,最终在1949年12月得以公映。公映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0世纪80年,这部电影还参加了欧洲一系列展映,包括戛纳电影节,堪称经典。
后来,在原著漫画、电影改编的基础上,涌现一系列关于“三毛”的影视剧。1958年、1980年两次被改编为电影,1996年、1999年两次被改编为电视剧,2006年被央视改变为动画。其中1996年,孟智超主演的《三毛流浪记》成为80后的童年记忆,与小兵张嘎并列为荧屏经典少儿人物形象。
可惜,此后再也没有下一个由国产漫画改编的真人影视剧能有这样旺盛的生命力了。随后,香港的《老夫子》系列电影出现,台湾的《流星花园》播出,两地在漫画改编方面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拍摄了多部受捧的影视剧。看看那些我们熟悉的剧名,《城市猎人》、《古惑仔》、《风云》、《麻辣鲜师》、《贫穷贵公子》、《战神》……
虽然,内陆在漫改方面没有台湾、香港两地那样频繁,但也小有成果。
2002年由漫画《风云》改编的大型玄幻武侠剧《风云雄霸天下》播出,好评连连。故事在漫画的基础有所改编,有些浪漫色彩,人物造型也有新意。
2003年由朱德庸的漫画《涩女郎》改编的电视剧《粉红女郎》,反响不错,收视率高。这部电视剧选择从都市女郎题材的漫画改编,突破了此前《流星花园》校园题材的局限性。饰演风情万种的万人迷——陈好也一炮走红。此后,同类题材的漫改电视剧《双响炮》,就不如《粉红女郎》火。
除了这两部知名度高的电视剧,近20年,很少出现吸粉多的漫改影视剧。近些年,网络文学改编更是有取代漫画改编的趋势,漫改几乎销声匿迹了。
喧嚣后的失落
从《三毛流浪记》到《风云雄霸天下》,中国内地的漫画改编真人影视剧曾经也有过辉煌,但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成果并不如意。烟花过后是寂寞。在美国商业大片、日本热播电视剧的刺激下,一些人也尝试着国内的漫改之路。题材不再限于校园青春、爱情、都市生活,往整容、疾病、恐怖、悬疑、科幻题材方向发展,但反响并不显著。除了一部《滚蛋吧!肿瘤君》比较高调,其他的多是被淹没了。
国产漫改影视剧比网络文学影视IP起步早,如今发展不如网络文学改编,难免让人失落。从90年代网络文学兴起,到了2011年,网络文学进入影视改编,2015年迎来大爆发时期,到2016年,据说有190多部网络文学会成为真人影视剧。从数据上看,中国网络漫画在影视改编这块大蛋糕中并没有分到多少利益。如今的国内娱乐市场,直播、真人秀后来居上,漫改的生存更为艰难。
因国内漫画基础薄弱,影视剧改编成功经验不足、影视资本市场的倾向,让漫改影视举步维艰,无法产生类似《复仇者联盟》这样的影片影响力。
未来之路
漫画改编真人影视剧,一直都是美国、日本影视圈主要的商业模式。它们的成功证明了在国内漫改真人影视剧仍然具有强大的市场价值。很多人认为国内漫改之路发展缓慢、名作品少,是因为国内缺少知名的漫画IP。其实,这并不是根本原因。改编观念才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
内地网络漫画改编,和网络文学改编一样,出现扎堆跟风现象。可以这么说,如果一种改编模式成功了,接下来会有多部影视作品按照这一种模式进行改编。漫画改编,更是常常为了省力,直接将文字复制过来,编剧的再加工能力弱化。单单从形式上模仿那些成功的作品,不考虑文化的核心内涵,往往有种山赛他国产品的感觉。
以《粉红女郎》为例,成功的漫改作品,应该是针对时代人物的特点,对漫画人物进行再创造,关注年轻人的情感生活和他们的社会体验,注重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思考。《粉红女郎》从台湾漫画家朱德庸的《涩女郎》改编,电视剧很好地展示了上海都市女孩的生活。
对于购买到手的漫画IP,不是一买来就可以用的。在原作的基础继续创作,注意文化融合。如果仅仅是抓住了一些吸引眼球的内容,忽略文化内涵,最后作品可能就只收获流量而失去口碑。漫画仅仅只是为影视提供了一个角色形象和故事框架,改编应该赋予其更丰富的内容,使之鲜活。
虽然,我们与港台、日本、美国有差别,但是漫改影视剧的范围很广,题材内容也很丰富,可供我们发挥的余地仍很大。网络漫画的兴起,让我们迎来了更多的机遇。未来,优秀编剧的出现,会带动更多好看的漫改影视剧涌现。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文章请添加微信公众号:文创资讯(ID:chuangyiy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