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大妈视频到少年自杀,直播到底怎么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大妈视频到少年自杀,直播到底怎么了?

网络直播就像来势汹汹的洪水,治理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顺导其势,也许又能带来勃勃生机。

最近两天,关于直播的两条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一个是#大妈疑似被迫录视频#,另一个是#19岁少年网上直播自杀 故意被剧毒眼镜蛇咬伤#。简单了解一下两个事件:

事件一:#大妈疑似被迫录视频#是这样的,一位大妈通过APP直播各种奇葩吃法,从芥末酱拌面到生吃金鱼、面包虫,直播期间可以听到视频中有人催促“快点快点”。

很多对视频不忍直视的网友便开始怀疑画面中的大妈并非自愿。不到两天,#大妈疑似被迫录视频#的话题量就已经破亿,还有网友呼吁警方介入调查真相。

为此,大妈特别拍摄了澄清视频,证明拍摄者与其为亲属关系,否定了网友关于“被迫录视频”的猜想。

事件二:#19岁少年网上直播自杀 故意被剧毒眼镜蛇咬伤#如题,因为与家人闹矛盾,这位19岁的“少年”故意让自己当宠物养的眼镜蛇咬了一口,全过程在直播平台播出,引起网友惊恐报警。

为什么直播平台上这类不忍直视的内容层出不穷呢?

在我看来,因素有三:

一、什么人在看直播

根据《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到2亿。

这2亿直播用户都是些什么人呢?

据某位直播平台从业者表示,“我们的典型客户就两类,其中90%左右是三四线城市的低收入低学历群体;另外10%则是一些中高收入群体的小老板,如煤老板、包工头等。”

将其他直播平台用户综合来看也是如此:一线城市的用户非常少,其中绝大部分是低收入低学历群体和缺少经济实力的年轻群体,白领粉丝参与度非常低。

二、什么人能赚到钱

移动直播平台的模式,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粉丝经济的范畴。粉丝的质量,收入阶层和定位,直接关系到主播的收入,也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直播的回报利润。但“做主播赚大钱”只是幻想,全民直播的行业乱象里,到底有多少主播能挣到钱呢?

目前来说,国内直播网站的盈利点还只有购买礼物这一个,会员可以在直播平台通过充值方式购买道具或礼物,而主播的收入也主要依赖收到的礼物分成。但如果你没有流量,没有粉丝,就只有一个结果,你没有收入。

由于主播能够获得多少收入完全没有办法保障,也就刺激了一些主播通过走极端的方式产出内容,带动人气。纵观极速蹿升的直播经济,色情是第一生产力,无聊是第二生产力,即时是第三生产力。“色情”成为了很多秀场主播的出位利器。

即使是正规的直播网站,色情的元素也在以擦边球的形式广为存在。在监管没注意的时候,不经意间拉低衣服,脱掉外衣露出吊带衫,缩水了裙子是经常的事,甚至有主播以直播造娃来吸引人气。根据速途网2016年Q1的数据,在秀场直播用户的性别分布上,男性用户占据了83.4%。

如果把“色情”“无聊”这些元素去掉,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直播内容付费?

三、什么人在受直播影响

正如之前所说,直播的主要观众是低收入、低学历人群,而由于网络的普及与分级制度的缺失,观众更有低龄化的趋势。

直播中那些搏出位的“色情”、“无聊”、“自残”、“拜金”等元素无疑会对低龄观众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侧面的导致了类似#直播自杀#事件发生。

关于“直播内容的泛滥”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直播内容的缺失”。

直播这种形式,虽然互动性比较强,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想要留住粉丝,往往都是长时间在线。这就要求主播要持续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并且切中观众的需求。也正因为缺少创造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导致了“直播造娃”“奇葩吃货”等无门槛内容的产生。

那么,如何创造专属的直播内容呢?我们从内容营销的角度出发,给出两点建议。

首先,网红品牌的符号化。

既然直播消费的也是粉丝经济,那么请允许我把主播也称作网红。在一个每天都产生数EB数据量【1EB(Exabyte 艾字节;万进级计数法中是“百京”字节)=1024PB=10^18】的内容休克时代,你的视频凭什么被大家记住?

在与观众面对面的直播之前,请定位你的个人形象。从语气到服装,每一个细节都决定了观众眼中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要设计好剧本,是的,即使只有你一个人的直播也需要剧本。【小编曾经看过撒贝宁录制《开讲了》,一个30分钟的节目,居然录了6小时,如此有经验的小撒尚且如此,你呢?】

其次,请重新审视直播。

记住:直播不是你的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跳脱直播,从二维世界回到三维世界。正值网络直播的红利窗口期,你可以把它视作内容发布的首选形式和渠道,但它不是你创作内容的全部。

一旦跳脱直播,你就可以大胆的自由发挥,无论是闹市区的行为艺术还是快乐的远足旅行,都可以变成你精心策划的内容,并通过直播平台发布出来。而不是把自己圈在一个几平米见方的直播间里。

记住:平台要谨慎选择。你的受众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平台。就像看游戏竞技就要上斗鱼、熊猫等等,这些平台上的内容、受众等数据都可以作为你选择平台时的依据。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与创作内容同样重要。

从电视进入大片时代开始,就在揭示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什么平台,能够笑到最后的,不是制定规则的人,就是有一手好牌的人,粗制滥造的内容很快就会被淘汰。随着资本大量涌入直播平台,对优质大号的招募与对内容的精选把控已经发生。

套用一句《中国合伙人》的话: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那些从一开始就选择放弃的人他不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网络直播就像来势汹汹的洪水,治理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顺导其势,也许又能带来勃勃生机。

文来自公众号“内容营销”,微信号nryxlm,用内容给营销一个耳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大妈视频到少年自杀,直播到底怎么了?

网络直播就像来势汹汹的洪水,治理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顺导其势,也许又能带来勃勃生机。

最近两天,关于直播的两条新闻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一个是#大妈疑似被迫录视频#,另一个是#19岁少年网上直播自杀 故意被剧毒眼镜蛇咬伤#。简单了解一下两个事件:

事件一:#大妈疑似被迫录视频#是这样的,一位大妈通过APP直播各种奇葩吃法,从芥末酱拌面到生吃金鱼、面包虫,直播期间可以听到视频中有人催促“快点快点”。

很多对视频不忍直视的网友便开始怀疑画面中的大妈并非自愿。不到两天,#大妈疑似被迫录视频#的话题量就已经破亿,还有网友呼吁警方介入调查真相。

为此,大妈特别拍摄了澄清视频,证明拍摄者与其为亲属关系,否定了网友关于“被迫录视频”的猜想。

事件二:#19岁少年网上直播自杀 故意被剧毒眼镜蛇咬伤#如题,因为与家人闹矛盾,这位19岁的“少年”故意让自己当宠物养的眼镜蛇咬了一口,全过程在直播平台播出,引起网友惊恐报警。

为什么直播平台上这类不忍直视的内容层出不穷呢?

在我看来,因素有三:

一、什么人在看直播

根据《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到2亿。

这2亿直播用户都是些什么人呢?

据某位直播平台从业者表示,“我们的典型客户就两类,其中90%左右是三四线城市的低收入低学历群体;另外10%则是一些中高收入群体的小老板,如煤老板、包工头等。”

将其他直播平台用户综合来看也是如此:一线城市的用户非常少,其中绝大部分是低收入低学历群体和缺少经济实力的年轻群体,白领粉丝参与度非常低。

二、什么人能赚到钱

移动直播平台的模式,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粉丝经济的范畴。粉丝的质量,收入阶层和定位,直接关系到主播的收入,也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直播的回报利润。但“做主播赚大钱”只是幻想,全民直播的行业乱象里,到底有多少主播能挣到钱呢?

目前来说,国内直播网站的盈利点还只有购买礼物这一个,会员可以在直播平台通过充值方式购买道具或礼物,而主播的收入也主要依赖收到的礼物分成。但如果你没有流量,没有粉丝,就只有一个结果,你没有收入。

由于主播能够获得多少收入完全没有办法保障,也就刺激了一些主播通过走极端的方式产出内容,带动人气。纵观极速蹿升的直播经济,色情是第一生产力,无聊是第二生产力,即时是第三生产力。“色情”成为了很多秀场主播的出位利器。

即使是正规的直播网站,色情的元素也在以擦边球的形式广为存在。在监管没注意的时候,不经意间拉低衣服,脱掉外衣露出吊带衫,缩水了裙子是经常的事,甚至有主播以直播造娃来吸引人气。根据速途网2016年Q1的数据,在秀场直播用户的性别分布上,男性用户占据了83.4%。

如果把“色情”“无聊”这些元素去掉,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直播内容付费?

三、什么人在受直播影响

正如之前所说,直播的主要观众是低收入、低学历人群,而由于网络的普及与分级制度的缺失,观众更有低龄化的趋势。

直播中那些搏出位的“色情”、“无聊”、“自残”、“拜金”等元素无疑会对低龄观众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侧面的导致了类似#直播自杀#事件发生。

关于“直播内容的泛滥”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直播内容的缺失”。

直播这种形式,虽然互动性比较强,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想要留住粉丝,往往都是长时间在线。这就要求主播要持续产生高质量的内容,并且切中观众的需求。也正因为缺少创造高质量内容的能力,导致了“直播造娃”“奇葩吃货”等无门槛内容的产生。

那么,如何创造专属的直播内容呢?我们从内容营销的角度出发,给出两点建议。

首先,网红品牌的符号化。

既然直播消费的也是粉丝经济,那么请允许我把主播也称作网红。在一个每天都产生数EB数据量【1EB(Exabyte 艾字节;万进级计数法中是“百京”字节)=1024PB=10^18】的内容休克时代,你的视频凭什么被大家记住?

在与观众面对面的直播之前,请定位你的个人形象。从语气到服装,每一个细节都决定了观众眼中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要设计好剧本,是的,即使只有你一个人的直播也需要剧本。【小编曾经看过撒贝宁录制《开讲了》,一个30分钟的节目,居然录了6小时,如此有经验的小撒尚且如此,你呢?】

其次,请重新审视直播。

记住:直播不是你的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跳脱直播,从二维世界回到三维世界。正值网络直播的红利窗口期,你可以把它视作内容发布的首选形式和渠道,但它不是你创作内容的全部。

一旦跳脱直播,你就可以大胆的自由发挥,无论是闹市区的行为艺术还是快乐的远足旅行,都可以变成你精心策划的内容,并通过直播平台发布出来。而不是把自己圈在一个几平米见方的直播间里。

记住:平台要谨慎选择。你的受众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平台。就像看游戏竞技就要上斗鱼、熊猫等等,这些平台上的内容、受众等数据都可以作为你选择平台时的依据。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与创作内容同样重要。

从电视进入大片时代开始,就在揭示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是什么平台,能够笑到最后的,不是制定规则的人,就是有一手好牌的人,粗制滥造的内容很快就会被淘汰。随着资本大量涌入直播平台,对优质大号的招募与对内容的精选把控已经发生。

套用一句《中国合伙人》的话:掉在水里你不会淹死,呆在水里你才会淹死。你只有游,不停地往前游。那些从一开始就选择放弃的人他不会失败,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失败了,失败并不可怕,害怕失败才真正可怕,我们只有从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网络直播就像来势汹汹的洪水,治理的关键在于疏导而不是堵截。顺导其势,也许又能带来勃勃生机。

文来自公众号“内容营销”,微信号nryxlm,用内容给营销一个耳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