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燃财经 闫俊文 侯燕婷 冯晓亭 孔月昕 邓双琳 郭一梦 赵晨希
编辑|谢中秀
“群里有100w+的,CTO、HRD的猎头需求吗?最近手里积累了好多阿里、华为背景的候选人。”11月初,一位互联网人才资源专家在群里扔下这样一条消息。
燃财经了解到,2021年,很多人离开了大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以往印象中,从大厂离职的人可能更多是边缘部门、非重要员工,以“螺丝钉”为主。但如今,一些重要职位也开始离开大厂。
因为薪资高、发展前景好,大厂曾被套上各种光环,各路人才被光芒吸引,如潮水般涌来,只求一份大厂offer。来自猎聘的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职位薪资同比涨幅最大的三大行业分别为互联网、能源化工、电子通信,涨幅在23.68%、22.75%、21.47%。
但今年以来,关于大厂的神话也在逐渐破灭,比如,薪资高是因为加班太多。更让员工忐忑的是,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互联网发展势头已经受阻。
近日,各互联网企业密集发布三季报,数据却不尽如人意。阿里2022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三个月,调整后净利润为285.2亿元,同比减少39%。腾讯在2021年第三季度出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利润亏损,百度则亏损了165亿元……
互联网新贵的日子也不好过,快手刚刚更换了新CEO,B站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字节跳动也传出了抖音停止增长、今日头条出现亏损的消息。
身处其中,才有切肤之痛,大厂员工自然是感知最快、也最具体的人群。每个人都在很理性地衡量利益和得失,并做出坚守或离开的决定。11月16日,有消息表示,蚂蚁集团副总裁、AI团队负责人漆远已经离职,加入复旦大学,任复旦大学“浩清教授”及复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
在小红书、脉脉等平台上,也不断有人晒出离职经历,或者询问大家是否该离职。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离开大厂的人比较多,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厂的主动为之——追求年轻的大厂积极招揽新人,并且强化内部管理,尤其是非核心业务岗位的考核,导致一部分老员工流出;二是大厂员工开始思考得更多,这份工作是不是我想做的,工作是不是太卷了,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吗?
不论如何,大厂员工的外溢正摆在眼前。本期小酒馆,我们和2021年离开大厂的一些员工聊了聊。他们之中,有的人认为阿里内部沟通“低效”,推不动事情,而选择辞职;也有人因为华为的高强度工作,“三个人领着四个人工资干了五个人的活”,引起身体不适而选择离职;还有人被组长PUA、同事“宫心计”而离开了快手……
当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一些问题会被掩盖,或者被选择性忽视。而当速度慢下来,它们才会慢慢被暴露和被关注。互联网经历了高速发展期,用速度和扩张掩盖了一些问题,现在也到了正视这些问题的时候,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
01 被阿里光环吸引,却因“低效”而离开
乐乐 | 30岁 阿里前员工
我在阿里的经历,有两个时刻最值得开心,一是拿到offer的时候,还有一个则是离职审批通过的时候。
今年3月,我跳槽到阿里,从事老本行Martketing的工作。然而,试用期三个月刚结束,我就主动提出了离职。
入职阿里之前,我也是期待满满。因为想去看看大厂里面市场营销是怎么运作的,是不是非常专业,也有挺多想要探索、突破的东西。但进入大厂才发现,大厂也没有外部看起来那么好。
阿里的Martketing工作并没有特别专业,在流程上注重工作汇报形式以及跨部门协作,导致实际工作很难推进。每当我想做一件事情,就会受到一些限制,并且如果涉及很多部门,每个部门的KPI又不一样,也就很难落地具体的工作。
图 / 乐乐离职后,阿里巴巴给她寄的中秋礼盒,来源 / 乐乐提供
更重要的是,由于压力比较大,我的身体越来越差。以前我从来没有过敏的情况,但在阿里短短三个月,我脸上过敏非常严重,睡眠质量也很差。我开始觉得,作为一个女生,没太大必要去做这份工作,牺牲自己的健康。
说好的话,阿里也有优势。那就是外部资源很多,不需要费劲去拓展资源。换个小公司,外部资源的沟通就会很麻烦。不过,阿里现在也面临外部的竞争压力,因为抖音、快手、小红书的流量都上来了,在开展大型合作的时候,阿里其实并不是很占优势。
不过,公司的人情味还是不错的,我离职的过程非常愉快,部门都理解我的选择。我走了之后,leader还给我寄了礼物。
离职的时候,字节、抖音也有来邀请我入职。但是我觉得大厂都有相似的问题,就是决策链路长、部门变动大,我不想花精力在这上面,又想去做一些专业的事情,就选择了一家人工智能的初创公司。
现在公司决策链路很短,我现在负责市场这一块的工作,可以直接向CEO汇报。大家工作也都是目标导向型,简单地想去做成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多形式的东西,给我一种价值感。工作上也没那么多繁琐的流程,包括写周报也是,只要写清楚做了什么就行。
如果说个人建议的话,我觉得刚毕业的人可以考虑进大厂去看看。如果已经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自己既定的工作模式,那可能很难在大厂里面做出一番事情,除非你愿意去消耗能量。
02 无法承受“狼性”文化,我选择从华为辞职
许博丨27岁 华为前员工
今年10月,我递交了离职申请书,离开了才待了不到半年的华为,这家别人眼中梦寐以求的“大厂”。
办理完离职手续后,我没有着急回老家,而是选择在当地痛痛快快地畅游了一番。有一个工作日的早上,我去了当地一家有名的茶楼,独自一人从八点半的早市吃到了十二点的午市。说实话,那是我到东莞工作半年以来,最悠闲自在的一天。
我来自东北,在北京读的本硕,原本是计划本校直博的,但在春招中拿到了几个不错的offer,其中便有华为。这对从未踏出过校园的我来说,是有着极大诱惑力的。而且岗位招聘名额也不多,机会真的很难得。
当时我对华为的工作性质也有所耳闻,据说加班是常态不说,一般三年才升一级,未必熬得过三年。但即便知道这些信息的前提下,我依旧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想的只有:“不趁自己年轻拼一把,还等到什么时候?”况且,华为这个平台很适合“镀金”,往外跳也会有着更多选择。最后,我也是放弃了直博的念头以及其他几个offer,直奔东莞而来。
然而真正入职工作时,我却发现实际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糟糕。我知道会加班严重,但我没想到的是,22点下班算早的,而且到了正常下班点基本没有同事会离开工作位置,即使他们早上还很早就到岗了。即便是下班时间,也得随时保持“待命状态”,说不定就有领导或者同事找上门来。
用我同学戏谑的话来说就是,“在华为工作相当于三个人领着四个人工资干了五个人的活”。说实话,其实我对公司的福利挺满意的,但无奈“华为人”太拼了,整个公司洋溢着一种气氛,就是人人有种“奋斗者精神”。我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家要自愿早到和加班。我现在也会进行反思,可能还是由于我自己没有领悟到企业文化,以至于没有完全融入公司中,但这过程就会让我焦虑及不安。
高强度的工作,也让我生活作息紊乱,我身体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异样。像我心脏会时不时抽一下,随即伴来一阵尖锐痛觉,也去看过医生,医生说问题不大,但也提到要多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和避免焦虑。
联想到我家人有心脏疾病,对生活的质量其实影响很大。包括我也和家人聊过我的工作以及身体状态,他们一致建议身体健康最重要,还是将工作辞了为好。同时他们也是建议我在学术上继续攻克,让我重新考虑读博的想法。于是在我左右摇摆以及家人为期一个月的劝说下,我选择了辞职,下一步打算重回校园。
03 付出和收获不等价,我离开了网易
术术丨27岁 网易前员工
离职已经近一年的时间了,每次到跳槽季,身边都会有朋友问我:“网易可是养老厂,还比较轻松,你为什么会选择离职?”我的回答也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薪资低。付出和收获不等价。”
网易的“低薪资”,在互联网行业内是得到过大家一致认同的。但最开始进入网易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是觉得这一份工作是我热爱的,是能得到认可的,薪资好像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在这里工作半年期间内,编辑加运营的工作让我不堪负荷。
编辑的工作本就不是固定时间,加上自己一人还要运营一个独立的公众号,这就意味着每一篇稿子的写作加修改,到最后排版、校对、发布都是一个人。忙的时候,都会到晚上11点左右才离开公司。
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半年的时间,跟领导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但好像“能者多劳”是个固定的公式,轻易不会改变。渐渐地我放弃了挣扎,但是抱怨却是无处发泄,并且会积累的。
自己也跟在别的大厂工作的朋友聊了聊,朋友说,钱和时间总要有一个。想想也对,按照自己现在的状态,可能也没有时间再去做别的事情,得到的报酬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多,那又何必委屈自己,越来越不开心呢。
在朋友的内推下, 我成功获得了字节的offer,离职的时候,朋友问我,为什么去了一个996还大小周的公司,我说:“薪资高啊。”
没有一份工作是能完全如意的,但钱多、事少、离家近,总得占一样吧?
04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后,我离开了京东
25岁丨syeee 京东前员工
今年年中,我从工作了三年的京东,跳槽到了腾讯。
进入大厂一直是我的目标,所以从大二开始,我就积极准备,并且通过实习进入了京东旗下的一家研究院,还在毕业之后成功转正。
只是虽然我如愿进入了大厂,但对日后的职业发展规划还是一片模糊。当时选择京东这个研究院,也只是因为专业和企业合适,就顺理成章进了。
工作了三年之后,虽然跟着同部门的老师也学了很多,但我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再想往高处“走”,之前的职位和方向已经不适合我了,很多工作对于我来说,仅仅是简单的“肌肉记忆”,并不会给我带来挑战和提升,而且晋升和加薪空间也变得有限。
于是在跟朋友和前辈交流,并且跟公司领导聊了聊未来发展路径之后,我开始考虑换工作的问题。因为公司安排的晋升机会和路径,并不符合我的预期。
在此之后,我开始留意各个大厂的招聘信息,在我的积极联系下,我通过之前的一个合作伙伴了解到了腾讯PCG事业部的招聘消息,感觉工作内容与在京东时的大方向相同,都是商业化,只不过一个面向C端一个面向B端,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更高的挑战,不仅能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薪水和职级也令我非常满意,我当时就下定决心要拿下这个offer。
于是我又开始了“过五关斩六将”的准备和面试,同时期还有一个我的大学同学也在准备进入腾讯游戏实习,我们两个相互打气,互相交流经验,幸运的是一个月后我们都成功拿到了offer,于是我向原部门递交了辞呈。
图/ 部门考试时的演算纸,来源 / syeee供图
换了新的工作后,我比之前更加忙碌了,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我还要在入职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并参加考试,面临的压力也很大,因为考试不过的员工将永远失去晋升资格或者需要换到其他部门或岗位。不过我也很兴奋,因为压力更能带给我动力。
虽然我从毕业以来,一直是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但我也不排斥进入“小厂”工作。如果给其他朋友一些建议的话,我依然觉得先大厂后小厂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方式,而且工资待遇也更有竞争空间。
05 受不了PUA和“宫心计”,我离开了快手
25岁 |酥酥 快手前员工
今年10月,我从工作了大半年的快手离职了。离开并不是没有遗憾,因为当初来的时候也是期待满满,并且这份工作我也是从实习到转正一路做过来的。
我是去年秋招拿到的快手offer,当时也收到了字节的offer,但字节的部门不够核心,相比之下,我觉得快手录取我的这个部门更能学到东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快手给的年包价格更高,可以让我直接从“穷学生”跨越到小资阶级。
带着满心的愉悦,今年年初我来到了快手实习。刚开始工作,总是带着一腔热血,我们组有三个校招实习生,为了表现得更好,我总是主动加班,几乎每天都是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偶尔也会在公司呆到晚上12点。
当时快手还没有取消大小周,我每个月能够休息的时间很少,但说实话,并不觉得累,反而每天都因为学到了新的东西而感到充实,更何况周末加班还有加班费。
硕士毕业后,我如期转正。快手的待遇还不错,福利也不错,我对这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也怀着一腔抱负,想要在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岗位上做出一些成就。
今年以来,快手股价下跌的厉害,全网都是快手已式微的论调,还有很多员工匿名批判快手内部体制管理混乱。很多人在我耳边一直鼓风,说快手未来可能一直都在走下坡路,问我为什么不接字节的offer。但我想,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做。
结果,很快我便打脸了。组内换了组长以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被“PUA”了。很多工作,明明是上一个环节进度太慢,导致到我这时间不够,我只能疯狂加班拼命赶进度,但领导不看原因,只会埋怨我为什么不能如期做完。
而且我也有幸见识到了组内同事的“宫心计”,每次站会和周报,一些同事总把我们合作完成、甚至我付出更多的工作美化成他的功劳,我只能在领导面前吃哑巴亏。
互联网公司是以合作为过程、结果为导向的公司,或许是你付出更多,但如果不会美化自己的成果,最终还是会落得两头不是人。而且转正后身上又背着评绩效的压力,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我扛不住了。
有一段时间,我压力大到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甚至觉得自己快抑郁了。我想换个环境,但又怕失去校招生身份后,这么早跳槽找不到更好的下家,也担心跳槽去另一家大厂,还是会遇到同样的事情。
后来,刚好之前拒绝过的字节那个组的leader又向我抛来了橄榄枝,这次我选择了接住。但我这个月底才入职,不知道等待我的,还会不会是像上一个组一样的氛围。据说,在大厂,能够进入一个好的组,是非常需要运气的,这次希望我能够是那个幸运儿。
06 大厂主动辞职,跳槽小厂一个月后就被裁了
30岁丨苏苏 阿里巴巴前员工
我的经历比较狗血,今年我从阿里巴巴辞职,跳槽进入一家小企业,仅仅一个多月后,小企业架构调整开始裁员,我又再次失业了。
四年前,我跳槽进入阿里巴巴,主要负责阿里巴巴对外商务流程对接等工作,当时阿里巴巴头顶互联网大厂光环,在很多人眼中我工作光鲜。在阿里巴巴工作期间,我绩效不错,但工资却没有什么涨幅,很多人以为大厂都是高薪,其实并不是,我的工资水平只能维持我在杭州租房加上日常生活开销。我今年30岁,单身、未婚,我想要在杭州定居下来,但阿里巴巴给我的薪资显然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再加上,我当初跳槽进入阿里巴巴时,是降薪、降岗进去的,工作时间久了,如温水煮青蛙,看到其他重要部门的同事升职、加薪,我的岗位和级别完全没有变动,部门也属于较为边缘的部门,心态也不免有些失衡。
于是,今年8月,杭州一家400人左右的创业团队挖我进入该企业,当然,我可以获得较大幅度的涨薪机会。该团队创始人也是从阿里巴巴离职后,出来创业的,企业文化应该与阿里巴巴很相似,我何乐不为。
几乎没有任何考虑和考察,我就向部门领导递交了离职申请。当时,阿里巴巴HR想要挽留我,平时与我工作往来较多的其他部门的同事,也向我发邮件或者写信表达对我以往工作的认可以及我毅然辞职的惋惜之情。
我的同事在邮件中纷纷对我离职表示震惊,我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虽然流程抓得严格,但不同部门来我部门用印总体非常顺畅,效率也非常高。还有同事表示我给其解决了很多难题,对我离职表示不舍。HR也认为我离职申请过于仓促,导致离开前没有聊透,但听到我找好下家后,唯有祝福。
办完离职后,我立即在新单位办理了入职手续,可是接下来的工作,让我有些始料未及。我发现这家小企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公司的业务方向和团队极其不稳定,在我入职之前,这家公司组织架构就已调整了两轮,招我进来的部门领导也在我入职不久后离职了。紧接着,部门人员砍半后,10月中旬,我也被辞退了,给了一个月补偿。
到现在,我依然处于待业之中。这件事情给我很大触动,在后续找工作中,我也进行了个人反思。我从大厂离职时,过于仓促,没有提前对下家进行更多维度的了解,导致进入新公司后不久,就因架构调整被踢出团队。
希望以我个人经历,也给其他正在看机会的朋友以借鉴。决定离开大厂,辞去较为稳定的工作之前,一定要对下一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多了解、问清楚,才不至于从“温室”跳进火坑。
文中乐乐、许博、syeee、酥酥、术术、苏苏为化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