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场8小时的音乐会上,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睡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场8小时的音乐会上,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睡着

如果你失眠,不妨参加一次这场演唱会。

年轻人永远有着旺盛的精力,又总是睡不饱。他们在自己的床上失眠,却在各类文艺的音乐会、电影院、小剧场的座椅上鼾声震天。

这从来不是一件礼貌的事。门票浪费了也就算了,更懊恼的是,声音太响,椅子太硬。睡眠质量不会太高。

怎样才能满足年轻人既要装逼又要舒适的心理兼生理需求呢?

这里倒是有一场完美的音乐会▼

除了听音乐,你可以带上枕头、睡衣、睡袋、甚至是席梦思,放心大胆地从头睡到尾。

看到粉红色舞台上那位孤独的DJ了吗?他就是睡眠音乐会的组织者以及表演者——Robert Rich。▼

虽然乍一看像一位大学教授……

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

Robert Rich把自己的音乐称为电子氛围音乐,非常舒缓。

感受一下▼

http://y.qq.com/#type=song&mid=0025BUCE0W2bFf&tpl=yqq_song_detail&play=0

Robert Rich表示,自己的音乐并不适合在酒吧夜店,喝着小酒,聊着天去听。他的作品有别于传统之处在于演出地点的选择,山洞、大教堂等场所都为他所偏爱。不过他最著名的演出还是能够躺着听的睡眠音乐会。

Rich第一次做睡眠音乐会是在1982年,那时候他还是斯坦福大学的新生。▼

他最开始试验这样的超长音乐会,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能让人们去探索内心的情感。80年代中期,举办十几场睡眠音乐会过后,演出中断了很久,因为太累人了。1996年,睡眠音乐会重新回归,平均下来一年一次。机会难得。

他在波兰克拉科夫、日本东京、丹麦哥本哈根都有过演出。最近的一次是在北卡罗来纳州的2016 Moogfest 音乐科技节上。所有的音乐会都是室内的,如果有地毯的话效果更好,因为更加舒服,听众更容易入睡。

2013年波兰克拉科夫Unsound音乐节上的睡眠音乐会

睡眠音乐会真的是鼓励大家睡觉的,Robert Rich的音乐更像是那种能够穿透听者的梦境的催眠BGM。

在睡眠的第一阶段,你还是对还不环境有所知觉的,但是思想已经不再是线性的,而开始出现画面。当人们在浅睡眠中徘徊的时候,就是音乐最有效的时候了。

2014年东京Red Bull Music Academy的睡眠音乐会

既然是为了睡觉,音乐会的时长也是超常规——整整8小时。从午夜零点一直到早晨八点。

为了准备睡眠音乐会,音乐家还得自己倒时差。

比方说,为了最近在北卡罗来纳的Durham的演出,他花了两到三周的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凌晨三点睡觉,中午11点起床。在加上演出地点和音乐家居住地加州的三小时时差那就够用了。当他去日本演出的时候,9小时的时差就更完美了。

Robert Rich的日常▼

演出是纯即兴的,所以每一次都会不同。8小时的演出过程中,他也会开小差。吃点零食、上个厕所、喝杯咖啡、挠个痒痒。音乐就用之前做好的循环播放。

观众的规模也从几十人到两百人不等,不算太多。因为,算上床垫,只能装下原来五分之一的人了。

2016年美国北卡罗来纳Moogfest上的睡眠音乐会

当然,这是睡眠音乐会,不是失眠互助小组。它的目的不是催眠,而是是为了给人们一个契机去探索内心的意识,这种音乐就像,就好像一根绳索,把你的不同思绪都串在一起。(让我想起自己冥想的时候总是会睡着,估计是同样的道理)

音乐家希望听众能够感知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的环境。现在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趋势是将我们的一切经验虚拟化。人们天天看着自己的手机。这种虚拟的生活把人带到一个孤独的状态,缺乏交流,茕茕孑立。可是当你去做一些全新的事情,比方说和陌生人一起睡着听一场音乐会,感觉就不同了。

不过……万一有人打呼噜呢?▼

不管啦。作为观众呢,只要躺着不动,保持安静。毕竟演出时间在夜晚,睡着是很快的。

“这确实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听觉体验,观众一半沉睡,一半清醒。”Rich说,“我希望听众可以完全地放松,因为这场音乐会要开一整个晚上呢。”

8个小时过去,一场高雅的音乐会结束了。

梦醒的那一刻,你一定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什么叫做一脸懵逼▼

什么叫做悲伤逆流成河▼

我敢打赌,这一定会是有史以来返场呼声最为热烈的音乐会。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场8小时的音乐会上,你可以放心大胆地睡着

如果你失眠,不妨参加一次这场演唱会。

年轻人永远有着旺盛的精力,又总是睡不饱。他们在自己的床上失眠,却在各类文艺的音乐会、电影院、小剧场的座椅上鼾声震天。

这从来不是一件礼貌的事。门票浪费了也就算了,更懊恼的是,声音太响,椅子太硬。睡眠质量不会太高。

怎样才能满足年轻人既要装逼又要舒适的心理兼生理需求呢?

这里倒是有一场完美的音乐会▼

除了听音乐,你可以带上枕头、睡衣、睡袋、甚至是席梦思,放心大胆地从头睡到尾。

看到粉红色舞台上那位孤独的DJ了吗?他就是睡眠音乐会的组织者以及表演者——Robert Rich。▼

虽然乍一看像一位大学教授……

如果我是DJ你会爱我吗?▼

Robert Rich把自己的音乐称为电子氛围音乐,非常舒缓。

感受一下▼

http://y.qq.com/#type=song&mid=0025BUCE0W2bFf&tpl=yqq_song_detail&play=0

Robert Rich表示,自己的音乐并不适合在酒吧夜店,喝着小酒,聊着天去听。他的作品有别于传统之处在于演出地点的选择,山洞、大教堂等场所都为他所偏爱。不过他最著名的演出还是能够躺着听的睡眠音乐会。

Rich第一次做睡眠音乐会是在1982年,那时候他还是斯坦福大学的新生。▼

他最开始试验这样的超长音乐会,是为了营造一种氛围,能让人们去探索内心的情感。80年代中期,举办十几场睡眠音乐会过后,演出中断了很久,因为太累人了。1996年,睡眠音乐会重新回归,平均下来一年一次。机会难得。

他在波兰克拉科夫、日本东京、丹麦哥本哈根都有过演出。最近的一次是在北卡罗来纳州的2016 Moogfest 音乐科技节上。所有的音乐会都是室内的,如果有地毯的话效果更好,因为更加舒服,听众更容易入睡。

2013年波兰克拉科夫Unsound音乐节上的睡眠音乐会

睡眠音乐会真的是鼓励大家睡觉的,Robert Rich的音乐更像是那种能够穿透听者的梦境的催眠BGM。

在睡眠的第一阶段,你还是对还不环境有所知觉的,但是思想已经不再是线性的,而开始出现画面。当人们在浅睡眠中徘徊的时候,就是音乐最有效的时候了。

2014年东京Red Bull Music Academy的睡眠音乐会

既然是为了睡觉,音乐会的时长也是超常规——整整8小时。从午夜零点一直到早晨八点。

为了准备睡眠音乐会,音乐家还得自己倒时差。

比方说,为了最近在北卡罗来纳的Durham的演出,他花了两到三周的时间调整自己的作息,凌晨三点睡觉,中午11点起床。在加上演出地点和音乐家居住地加州的三小时时差那就够用了。当他去日本演出的时候,9小时的时差就更完美了。

Robert Rich的日常▼

演出是纯即兴的,所以每一次都会不同。8小时的演出过程中,他也会开小差。吃点零食、上个厕所、喝杯咖啡、挠个痒痒。音乐就用之前做好的循环播放。

观众的规模也从几十人到两百人不等,不算太多。因为,算上床垫,只能装下原来五分之一的人了。

2016年美国北卡罗来纳Moogfest上的睡眠音乐会

当然,这是睡眠音乐会,不是失眠互助小组。它的目的不是催眠,而是是为了给人们一个契机去探索内心的意识,这种音乐就像,就好像一根绳索,把你的不同思绪都串在一起。(让我想起自己冥想的时候总是会睡着,估计是同样的道理)

音乐家希望听众能够感知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围的环境。现在在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趋势是将我们的一切经验虚拟化。人们天天看着自己的手机。这种虚拟的生活把人带到一个孤独的状态,缺乏交流,茕茕孑立。可是当你去做一些全新的事情,比方说和陌生人一起睡着听一场音乐会,感觉就不同了。

不过……万一有人打呼噜呢?▼

不管啦。作为观众呢,只要躺着不动,保持安静。毕竟演出时间在夜晚,睡着是很快的。

“这确实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听觉体验,观众一半沉睡,一半清醒。”Rich说,“我希望听众可以完全地放松,因为这场音乐会要开一整个晚上呢。”

8个小时过去,一场高雅的音乐会结束了。

梦醒的那一刻,你一定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生不如死▼

什么叫做一脸懵逼▼

什么叫做悲伤逆流成河▼

我敢打赌,这一定会是有史以来返场呼声最为热烈的音乐会。

· · · · · · · · · · ·

想要获取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请移步界面网站首页(http://www.jiemian.com/),并在微博上和我们互动,调戏萌萌哒歪楼菌→【歪楼-Viral】(请猛戳这里)。

你也可以关注乐趣频道的微信公众号【歪楼】:esay1414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