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杨幂、黄轩主演的《亲爱的翻译官》最近大火。自5月24日首播以来,关注度居高不下,一度霸占着同期收视率头名的宝座。截至目前,《亲爱的翻译官》全网收视率超2%,微博上话题阅读量达22.5亿,成为2016年开年以来平均收视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然而,该剧在豆瓣评分却只有5.3分,远低于同期其他剧集《好先生》(7.6分)、《女不强大天不容》(7.0分)。事实上,未达及格线的成绩正道出了观众的“失落”:这部标榜职场励志剧集仍旧只是披着职场皮在言情,从剧情、演技到烂梗均为人诟病。
而抛开演技不谈,《亲爱的翻译官》的雷也是全方位的。
老套的剧情 狗血的人设 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关系
一个是贫家出身、勤学肯干、一心出人头地当学霸的灰姑娘;一个是高干子弟、天赋异禀、处处居高临下的霸道总裁……乍一看,这人设怎么这么熟悉?
如果男女主都是高颜值偶像派,再加上因命运的巧合相遇后产生误会,经过一连串冲突后冰释前嫌,擦出爱情的火花这些桥段呢?在此基础上,再来点三角四角剪不断理还乱的恋爱关系,一切的情节推进都以爱情为理由和助力……
这是一个不能更标准的爱情偶像剧框架了,只需随意套上一个职业背景,就成了所谓的“职场爱情剧”。
没错,《亲爱的翻译官》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霸道总裁爱上倔强灰姑娘的老套故事。该剧从最开始男女主在德语区的苏黎世以法语相遇的尴尬邂逅,满溢的都是“很好,我从未见过如此倔强的女子,我已经注意到你了”的气息,再到后来的绝症、车祸,为虐而虐,可谓步步不离“套路”。
离谱的情节 低幼的台词 缺乏说服力
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局的框架,只能让一部电视剧变得平庸。而真正让《翻译官》雷起来的其实是离谱的情节和低幼的台词。
剧情开场,瑞士航拍画面车水马龙,但紧接着杨幂饰演的女主乔菲出场,“我的人生信条是,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让人一秒钟仿佛回到了《小时代》。女主作为一个名牌大学的出国交换生,立志做一名顶级翻译的大学霸,为什么一开口就给人一种天桥摆摊的感觉?让人大跌眼镜!
而为了自证剧本的积极、正能量,女主角乔菲一言不合便谈“梦想”,每一集都要喊一下“我的梦想是翻译官”的口号。悲剧的是,这只是自己感动自己的“假高潮”,于观众并没有共鸣。
乔菲一面说要靠自己,一面却不停的要求别人看到自己的难处,“你当然不用卖惨博同情,你法语好、家境好、外貌好,我们这种人要拼尽多少努力才能赶到你的起点”。还要强行制造价值观冲突,“就因为我穷我的梦想就一文不值是吗”,关于阶级的争论是如此的突兀,显然用力过猛,让人觉得无趣。
至于男主这个出场就更难理解了。一个家世显赫、在法留学的法语天才,本应自带一种得体的优雅与从容,可以严厉苛刻、追求完美,然而在剧中却“交流基本靠装酷”“批评基本靠大吼”,剧中各种毒舌不见犀利和智慧,反倒显得小家子气,缺少说服力。让人不禁吐槽:想塑造一个偶像派结果这么精分,这样真的好吗?
一部打着职场剧幌子的偶像剧
《亲爱的翻译官》中,女主角“要成为外交部翻译”的理想一直挂在嘴边儿,而生活中大多时间却都在“谈情说爱”;男主则是投身于无尽的实力撩妹事业,至于翻译的活倒真是干得不多。对此,该剧被观众戏称是“打着职场剧幌子的偶像剧”。
而《亲爱的翻译官》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当属职场中的常识错误,从片名到设定到道具,可谓雷出了一定的境界。
首先对于片名,就引来非议。“翻译官”这个词并不存在于业界,女主梦想从事的职业称为“翻译”或“译员”,其下还有更细的分类,但一定没有“翻译官”的说法。
其次是,女主出场时,背景介绍是到苏黎世大学的法语交换生。但是,苏黎世大学是瑞士的世界级名牌大学,属于德语区。一个法语生跑到德语区交换,确定没搞错?
至于专业展现方面的错误,更是数不胜数。最典型的要数女主的一次口译经历——不带纸笔,轻装上阵,闭着眼睛完成工作,这在业内看来是很不职业的表现。
至于人物造型方面,女主角留着大波浪卷发、穿着短裙出现在翻译场合,这与一般女译员中规中矩齐耳短发、穿着利落西装和长裤的造型并不相符……
不过,尽管剧情由内而外地不专业,编剧却在玩梗方面做足了工夫。比如李雷韩梅梅的童年回忆,比如男女主演姓名在剧中的乱入······总之,除了“翻译官”这个主题,《翻译官》还真都做得不错。
漏洞百出的“雷剧”凭什么这么火?
虽被冠以“雷剧”的头衔,虽然5.3的评分确实很low。但是不管怎样,《亲爱的翻译官》确确实实火了。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这样一部颇有微词却足够火爆的“雷剧”的呢?
翻译官职业颇具神秘色彩
《亲爱的翻译官》还原了翻译官神秘行业的原生态职业环境。虽然该剧根据缪娟的小说《翻译官》改编,但是编剧们能够大胆舍弃部分夸张内容。剧集所聚焦的翻译行业,属于精英题材,更是普通观众难以触及到的神秘职业。一对麻辣教师与呆萌学生的师生CP,剧中不仅有高级翻译官们的浪漫爱情故事和精英们的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还有高翻院内外连接不断的精彩紧张的“唇枪舌剑”。这一切都立足于现实填补翻译官行业的工作场景。
人设具有强大的时代代入感
《翻译官》虽然聚集在翻译行业,但是剧中人物的奋斗历程具有当下年轻人的影子。程家阳比乔菲起点高,有优越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自然而然比别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而这群体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有时候确实会在终点嘲笑别人跑得太慢。而乔菲代表大部分奋斗中的年轻人,同样来自小城市,同样渴望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面对理想的骨感我们不卑不亢,没有妄自菲薄,没有走捷径,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这一切都具有强烈的代入感,容易引起无数80后的共鸣。
明星效应 得粉丝者得天下
事实上,我们找找《翻译官》上映前的宣传和炒作,就会发现片方正是将重点放在“杨幂产后复出首作”这一话题上。而自带粉丝数百万的杨幂在该剧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演技较前作有了巨大的突破。
另外,黄轩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帅气小生,其演技早已超出他实际年龄,他所扮演的程家阳,时而是暖男,时而是毒舌老师,前一刻可能是甜言蜜语,后一刻可能恶毒补刀,这些无疑沿袭了很多黄轩自身的特质。而李溪芮饰演的吴馨怡就连皱眉头都是戏,更有高伟光、周奇奇、张云龙、王仁君等一众实力派偶像倾情演绎,自然是好戏连连。
事实上,对于不了解行业实情的受众而言,演成什么样都没有太大关系,他们要的只是看到喜欢的明星。
拿什么拯救你 国产职场剧?
一直以来,试图打造各种国产职场剧、励志女性的大众文化文本,到最后都只会变为伪女权的玛丽苏。爱情是故事的主要矛盾,也是唯一矛盾。
《亲爱的翻译官》同样如此。从宣传语“译者之争,言为爱生”,到海报“从你眼中我看到了我想要的爱情”……更新的24集中至少70%都在讲述爱情的发生:从《乔菲程家阳酒庄相遇》,到《乔菲程家阳暗生情愫》、《乔菲程家阳一吻定情》、《程家阳花式告白乔菲》。
回顾近年来的中国职场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可谓是鼻祖,此外还有讲述律师的《律政佳人》、《离婚律师》;讲述医生的《产科医生》、《长大》;讲述编辑的《时尚女编辑》等,但无一例外,全部是关于职场的“伪命题”。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甚至没有很好地体现职场的政治哲学。
不专业却在做“专业”的宣传,因此给有期待的观众极大的心理落差。《翻译官》中黄轩扮演的被戏称为“高翻院的道明寺”的程主任,正暴露出国产职场剧的另一个短板——“精英”缺席。演员无从表演“职业与专业”,只能靠服装和咆哮来硬凑。《离婚律师》中姚晨扮演的女律师,《欢乐颂》中刘涛扮演的安迪,都是用瞪眼、极快语速和发飙来凸显气场。而对于以演技派著称的黄轩,比起“国民初恋白月光”,更错误的打开方式,应该就是“霸道总裁”了。
事实上,真正好的职场剧可以通过一个切面来了解一个行业的生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启迪现实。美剧中《豪斯医生》医者对解决医学疑难和挽救生命有着无比的热忱,《新闻编辑室》中有着新闻人的理想主义,《傲骨贤妻》中女主舍弃“好老婆”身份、重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一味砸着感情金句的《翻译官》,只能说明国产剧对于职场与人生可能性的想象是如此单薄和狭隘。
毕竟,靠“美、浪漫、爱情”吃饭的翻译,一定不是个好翻译。
本文系文创资讯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