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新根 陈小思
编辑:Caycee
当 "国民老公 "王思聪轻轻松松在 "分答 "上吸金 20 多万时,知乎创始人周源并没有表现的太过着急。不过负责知乎市场的工作人员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分答是脱胎于果壳网旗下 "在行 "APP 的微信公众号,是一款付费语音问答产品,靠着巧妙的分成设计以及大量的名人站台,在微信朋友圈得到迅速传播。
而在分答推出前一天,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社区知乎便已推出自己的付费语音问答产品:知乎 Live。与抢先一步的分答不同,知乎 Live 发布至今一直处于公测阶段,至今没有做出大型推广。
可以预见的是,在知识分享领域狭路相逢之后,分答与知乎 Live 必有一战。共享经济这门大生意,似乎要真要和知识联姻了。
只是变现的真的都是知识吗?
分答被质疑为 "网红变现机"
同样是基于原来的知识分享型网络社区进行的知识变现,在利益变现上,分答显然走的比知乎 Live 更为讨喜。
在分答上,回答者设定一个自己接受提问的价格,提问者付费定向向某个回答者任意提问,回答者通过最高不超过 60 秒语音完成回答后,即获得提问者之前支付的收入。
而有趣的是一个叫“偷偷听”的功能。想偷听这个问题的人必须花 1 块钱,题主和答主平分这 1 块钱收益,每人 5 毛。如果答主在 48 小时内没有回答问题,那么分答会全额退款。

"偷听 "既满足了围观群众对于答案的好奇心,也令答主和提问者都能获得收益,而偷听者也不会为了省一块钱而压抑自己的好奇心,人人得以分一杯羹,或知识,或利益。果壳网 CEO 助理吴云飞在访问中也颇为骄傲这个新功能," 分答 "之所以为 "分答 ",便得益于这个利用人性微妙心理的新功能。
更关键的是分答背后的答主们。王思聪、奇葩说选手、章子怡等的入驻给分答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王思聪回答了 32 个问题获益 20 多万,鹦鹉史航更早前感慨 "人生就这样躺着也赚钱了"。

知名 IT 评论人磐石之心不认为分答是一个知识分享平台,他直截了当地把分答比喻成 "披着知识分享外衣的网红提款机 "。
在接受「深深」采访时,果壳网 CEO 助理吴云飞回应称,分答不鼓励投机心态。只要有人问问题,就表示这个问题存在市场,这个人有被关注的需求。其次,网红的概念不同于以前,不再是 LOW 的代名词。分答上也有许多各行业的行家、专家,并不仅仅只有网红。
知乎 Live 如何玩出新意?
冰火两重天,早于分答前一天推出的知乎 Live 却在小心翼翼地尝试自己的商业化,虽然同为知识分享平台,知乎 Live 与分答在模式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知乎 Live 依然处于公测阶段,在知乎的个人首页顶部以入口形式出现。知乎 Live 的分享模式是先有一位名人或专家发布自己想回答的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付费后,进入相应的讨论群,相对来说,知乎 Live 更像是一场讲座。

面对外界将知乎与分答的比较之声,吴云飞称两者没有可比性。" 知乎 Live 的模式并不新鲜,很早便存在于微信群聊,只是经过改良,把入口切换到了知乎上。"
而知乎内部人员向「深深」介绍,知乎 Live 的答主是专长于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未来也会向站外人员发出邀请。此外,知乎 Live 的回答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 对于一个问题一段语音表达不清楚,可以再发一段语音,直到解释清楚为止," 该名知乎工作人员向「深深」表示。知乎 Live 不仅仅是一个语音交流平台,也可以发送图片。
"分答一对一的互动模式更显特别,知乎 LIve 的知识分享属性更加明显。"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刘丹丹如此评价两款产品的区别。
多少知识被变现?
有人觉得知识神圣不可变卖,果壳网创始人兼 CEO 姬十三在分答上表示,外界普遍认为知识人获得粉丝,是一件见不得光的事情,其实不然。" 注意力就像是舞台上的灯光,灯光照在哪,哪儿就会更清楚。"
但外界却普遍认为知识分享的变现已经背离初衷,热门话题大多都流于情感交流问答。一方面,60 秒语音问答很难回答任何专业领域内的知识;而明星大 V 虽然吸粉生猛,但奈何到底不是专业人士;向所有人开放又造成提问质量的下降,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分享平台来说,问题质量甚至比答案还更重要。

吴云飞则不以为然,他解释道,当用户需要问询复杂问题时,他们更需要在行上的专家约见或者电话详谈,而分答的 60 秒语音回答是提供给需要 YES or No 答案的用户使用的,未来分答也不排除会增加图片、文字等回复方式。
依然有太多的质疑声集中在知识分享平台的内容变味上。" 目前的知识分享平台为了利益变现已经迷失了方向,看似很火爆,但其实并没有覆盖到大众,医疗有医疗类专业平台,日常有百度,知识类有知乎,并没能让大众对平台形成依赖。",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如此向「深深」评价现有的知识分享平台。
一时的热闹并不代表长久的繁荣,一个现实问题是,拿王思聪等网红来进行话题炒作,进行前期的用户积累是很有效,是常见的平台推广手段。但是如果要考验平台的长期经营能力,还需要要新的手段。
平台背后的监管危机
当然,这终归是一笔买卖,只要买卖双方你情我愿,旁人无权指责。可是,当分享的内容触碰监管底线的时候,这就不仅仅是一门生意这么简单了。
艾媒咨询师张毅透露,艾媒正在做的一项调查表示,大多数企业家目前很反感分答的模式,部分答主假借第三方之口说出企业短板或个人隐私,以此要挟 "保护费 ",实则是一种网络黑社会的行为。知识分享变现平台利用网红、敏感政要人物一再试探网络监管红线,迟早引发监管介入,只是时候未到而已。
此刻活跃在大众视野的分答该如何自省,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处在公测阶段的知乎 Live 反而具有了一定的后发优势,竞争对手的抢先试水给了知乎 Live 免费的学习机会。尽管面临着精英用户逃离的难题,但不可忽略的事实是,知乎依然是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社区,手上掌握着巨大的流量,不管是答主还是问答者。
据悉,知乎最近已上线值乎3.0版本,不过比起对内容与模式的讨论,舆论更聚焦在知乎与分答谁先动手抄袭上。
知乎 Live 似乎到了和分答正面肉搏的时候,只是知乎 Live 能像后者一样刷爆朋友圈吗?可能周源并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