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产业集群观察|千亿集群起势,威海高新区产业变革的着力点在哪?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产业集群观察|千亿集群起势,威海高新区产业变革的着力点在哪?

高新区高标准打造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威海市90%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

文|崔京智

迈入“十四五”,产业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题。

特色产业集群是依托县(区、市)或产业园区集中管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柱,集聚具有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诸多产业要素形成“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内、协作配套企业100户以上、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具备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

今年七月,山东省工信厅发布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威海高新区医疗器械特色产业集群位列其中。这是山东顺势而为之举,而对于威海而言,意义非凡。

高新区高标准打造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威海市90%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2020年,医疗器械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占全区一半以上,实现利税126亿元,增长17.7%,被山东省授予省内首个优质医疗器械产品基地,也是医疗器械领域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动能转换下的产业变革

尽管威海的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多年,但是今年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布节点依旧备受瞩目。

2020年底,山东省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疫情之下逆势上扬,低谷之时焕发新生,而在人们惊叹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瞩目成就之时,山东省也并未停滞不前,从对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力支持中,我们不难看出山东省未来发展之路的一些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而壮大产业集群则是其发展路径。年度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无疑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提高了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也改变了其产业结构,并为未来高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二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但这并非山东省发展产业集群的开端,早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名单中,山东就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彼时,山东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无疑令人惊讶。在“十四五”,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支持力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山东省面临的挑战。

在此背景之下,入选年度特色产业集群不仅意味着当地区域产业部资源、政策等诸多利好的聚集的优势,也肩负探索山东未来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这25个特色产业集群也同样都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受益者,动能转型升级之下,各类产业也从中升级换代,受益良多。由此追溯,新旧动能转换意义之深远令人感慨。

威海是一座拥有着强烈发展远景的城市,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也走在全省前沿。

2018年初,威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七大产业集群,通过促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增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加速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年年底,医药产业集群突破就千亿大关,成为了高新区的代表产业,也将高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医疗器械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学科交叉广泛、技术集成融合等特点,与药品相比,所需的产业配套设施及服务更加复杂,打造产业集群之艰难于此可见一斑,如今,机遇又至,如何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也就成为高新区所首要面临的首要课题。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势所趋

其实即便不算入选七月的年度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今年对于威海的医药产业依旧是一个大年。

二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威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八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官网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创新性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威海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其中。

我们大可以武断一点来说,威海医疗产业集群的前途不可限量。

我们将目光延展至全国,随着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在积极布局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以长三角、环渤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力部队,同时,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集群也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

威海市恰恰是这样一种发展势头的典型代表。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威海市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精细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核心,依托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引进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方面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步伐。    

在这种思路引导下,近年来威海市高标准打造了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成功创建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医疗器械),集聚了威高集团、吉威医疗、大正医疗等100多家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主要设备综合性能和主要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新区的目标不仅如此,在未来,高新区还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基地创建的经验做法,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的优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品牌。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龙头企业引领下的强势奋进

9月8日,山东省2021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质量提升现场观摩会在潍坊举行。会议发布了2021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榜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优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以品牌价值621亿元连续两年位居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优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是以威高集团为龙头企业的区域化优质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这家始建于1988年的民营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一跃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驱动力。目前,该公司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达80%以上,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30种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项目。  

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是主体。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也是威海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威海正形成以威高集团和迪沙集团为龙头,一大批中小配套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而对于高新区而言,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以助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如今,高新区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和组织管理、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带来的便是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及特点更加鲜明的集群效应,未来可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产业集群观察|千亿集群起势,威海高新区产业变革的着力点在哪?

高新区高标准打造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威海市90%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

文|崔京智

迈入“十四五”,产业集群化发展将成为产业发展的主题。

特色产业集群是依托县(区、市)或产业园区集中管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支柱,集聚具有产业关联的中小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信息等诸多产业要素形成“区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内、协作配套企业100户以上、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具备持续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

今年七月,山东省工信厅发布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威海高新区医疗器械特色产业集群位列其中。这是山东顺势而为之举,而对于威海而言,意义非凡。

高新区高标准打造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集聚了威海市90%以上的医疗器械企业。2020年,医疗器械产业销售收入超过600亿元,占全区一半以上,实现利税126亿元,增长17.7%,被山东省授予省内首个优质医疗器械产品基地,也是医疗器械领域全国行业唯一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动能转换下的产业变革

尽管威海的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多年,但是今年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布节点依旧备受瞩目。

2020年底,山东省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疫情之下逆势上扬,低谷之时焕发新生,而在人们惊叹于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瞩目成就之时,山东省也并未停滞不前,从对于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力支持中,我们不难看出山东省未来发展之路的一些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而壮大产业集群则是其发展路径。年度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无疑释放出了一个信号,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提高了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也改变了其产业结构,并为未来高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二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但这并非山东省发展产业集群的开端,早在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名单中,山东就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位居全国首位。

彼时,山东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阵痛,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无疑令人惊讶。在“十四五”,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支持力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山东省面临的挑战。

在此背景之下,入选年度特色产业集群不仅意味着当地区域产业部资源、政策等诸多利好的聚集的优势,也肩负探索山东未来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这25个特色产业集群也同样都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受益者,动能转型升级之下,各类产业也从中升级换代,受益良多。由此追溯,新旧动能转换意义之深远令人感慨。

威海是一座拥有着强烈发展远景的城市,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步伐也走在全省前沿。

2018年初,威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七大产业集群,通过促进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增创实体经济发展新优势,加速构建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年年底,医药产业集群突破就千亿大关,成为了高新区的代表产业,也将高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医疗器械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学科交叉广泛、技术集成融合等特点,与药品相比,所需的产业配套设施及服务更加复杂,打造产业集群之艰难于此可见一斑,如今,机遇又至,如何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也就成为高新区所首要面临的首要课题。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势所趋

其实即便不算入选七月的年度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今年对于威海的医药产业依旧是一个大年。

二月,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的通知》,威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位列其中。

八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官网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创新性产业集群试点(培育)的通知》,威海高新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型产业集群入选其中。

我们大可以武断一点来说,威海医疗产业集群的前途不可限量。

我们将目光延展至全国,随着政策、资金等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地方,都在积极布局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以长三角、环渤海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代表的三大产业集群,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的主力部队,同时,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核心的区域产业集群也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特征。

威海市恰恰是这样一种发展势头的典型代表。

围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威海市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新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精细化、智能化、高端化为核心,依托重点园区和龙头企业,引进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和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等方面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步伐。    

在这种思路引导下,近年来威海市高标准打造了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成功创建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医疗器械),集聚了威高集团、吉威医疗、大正医疗等100多家医疗器械高科技企业,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主要设备综合性能和主要工艺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高新区的目标不仅如此,在未来,高新区还将进一步总结推广基地创建的经验做法,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的优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品牌。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龙头企业引领下的强势奋进

9月8日,山东省2021年“质量月”活动启动仪式暨质量提升现场观摩会在潍坊举行。会议发布了2021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榜单,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优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以品牌价值621亿元连续两年位居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优质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基地是以威高集团为龙头企业的区域化优质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这家始建于1988年的民营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一跃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企业坚持以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驱动力。目前,该公司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达80%以上,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30种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项目。  

产业集群的发展,企业是主体。以企业为龙头,带动整个区域产业的发展,这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也是威海医药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

威海正形成以威高集团和迪沙集团为龙头,一大批中小配套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而对于高新区而言,打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以助力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尤为重要。

图片来源:威海市高新区

如今,高新区持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提升集群品牌影响力和组织管理、科技创新、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带来的便是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以及特点更加鲜明的集群效应,未来可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