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产业集群观察|宝石为媒,令世界惊艳的“中国蓝”是如何在潍坊炼成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产业集群观察|宝石为媒,令世界惊艳的“中国蓝”是如何在潍坊炼成的?

这不仅是对潍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肯定,亦是对昌乐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在其中扮演精益求精角色的勉励。

文 | 宋明君

一颗深埋地底的宝石在完成了千年的蓄力后,只有再次经过抛光打磨、淬火铸型的加工程序,方能璀璨现世。正因如此,自古以来我国便有将玉石、宝石喻人的风范,好比《诗经·国风·卫风》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用对玉石、石头等进行加工制造的动作来形容君子的才能与特质。

斗转星移,来到日新月异的现代,宝石、珠宝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浪漫主义色彩:“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与之相对应的,小小宝石背后蕴含的除了精神宝藏,还有无穷尽的物质财富。

放眼全国各省市,潍坊昌乐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正是宝石产业发展的翘楚。昌乐黄金珠宝产业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经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和培育后,产业集群已然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珠宝玉石首饰、旅游纪念品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蓝宝石、黄金加工交易中心。拥有多个“中国著名品牌”“国家驰名商标”以及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在今年山东省工信厅发布的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潍坊昌乐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赫然在列。这不仅是对潍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肯定,亦是对昌乐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在其中扮演精益求精角色的勉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布局成网,产城融合创新篇

从宝石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上来看,早期行业积累少不了富足宝石矿产资源的加持。昌乐亦是如此。据材料显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蓝宝石矿区,昌乐蓝宝石有矿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与泰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并称世界四大蓝宝石矿区。

借力富饶宝石资源,昌乐的珠宝首饰加工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而后,更多的宝石产业链诸如黄金加工销售、产品更新、首饰设备研发、珠宝置换保养也随之发展壮大。

俗语有言,“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面对黄金宝石领域的各线产业链,深谙科学规划布局重要性的昌乐首先选择优化集群布局,利用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强化全要素保障,达到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共兴的“产城融合”新目标。

从集群规划来看,以市场贸易区、宝石加工区、综合配套区、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区、研发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为代表的“四区一基地”,彰显出昌乐对黄金宝石特色集群发展的满满信心与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不拘泥于单一的黄金宝石行业,昌乐还积极向外扩展相关产业链,形成一张相互促进的“产业网”。因此,在整合了中国蓝宝石博物馆、黄金首饰龙头企业、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教育、文化、旅游等资源基础上,昌乐大力培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宣传蓝宝石文化内涵,打造“中国蓝”品牌,开发“中国蓝”寻宝之旅精品路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以此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龙头引领,产业链条全面铺开

在昌乐黄金珠宝产业链全面铺开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到几个起到引领带动的“关键角色”——山东梦金园、山东蓝天以及山东帝梦等龙头企业。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龙头企业自然也不是一天出现的。向内深入挖掘昌乐龙头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昌乐经验”:首先秉承群策群力的发展方向,昌乐政府在企业上市(挂牌)、品牌培育的各个阶段予以大力支持与政策保障,在企业建设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构建产业联盟和孵化器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的良好产业格局。

我们可以看到,以梦金园公司为例,近几年梦金园年加工黄金首饰达50吨,并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00个地级市设有2500家加盟店、28家自营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7.38亿元;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60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黄金饰品无焊料焊接技术及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先后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市长质量奖等,始终保持高纯金引领地位。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经济营收角度,还是行业优势领域,龙头企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产业前进带来了充沛动能。

因此,在政府与龙头企业共同助力下,昌乐黄金珠宝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中小企业,积极引进培育加工销售企业;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信息化、智慧化新要素助推黄金珠宝产业进步;强化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研发、工艺改造等途径,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终,形成了当下拥有规模以上黄金珠宝企业30多家、以蓝宝石产品为特色,集研发设计、加工镶嵌、批发零售、珠宝文化展示、商务公寓、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物流配送等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体系与产业集群。

图片来源:摄图网

平台配套,打响“宝石之都”金字品牌

每个产业集群的生长壮大,离不开自身“硬实力”,也离不开推介渠道与配套服务的助力。

早在多年前,昌乐便瞄准“宝石为媒”的宣传路径,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和融资平台四大平台,为黄金珠宝产业集群的腾飞搭建起最合适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为例,每年4月/10月中旬举办的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通过国际珠宝展、宝石文化高峰论坛、首饰创意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实现黄金珠宝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昌乐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黄金珠宝文化创意、经贸合作国际化平台,也为昌乐从单一的黄金珠宝产业“进化”到集经贸洽谈、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际宝石品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再将目光投射到昌乐这块集特色优势和文化创意于一身的“中国蓝宝石之都”招牌上,它既是对国内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概括,亦是向世界展示属于中国宝石璀璨魅力的旗帜所在。可以预料到,下一阶段昌乐将牢牢把握这块“金字招牌”为山东黄金珠宝领域、中国黄金珠宝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一份“昌乐贡献”。

一颗宝石的耀眼夺目缺少不了无数道工序的“磨练”,一个产业的繁荣昌盛自然也需无数道“工艺”层层淬火。未来,潍坊昌乐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将以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黄金宝石一体化、加工交易一体化、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全要素产业链条;坚持龙头带动、集聚资源、强化扶持,继续在做强产业品牌、创新发展模式、狠抓集聚效应等方面深耕,令“中国蓝宝石之都”这块金字招牌在世界更加光彩夺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产业集群观察|宝石为媒,令世界惊艳的“中国蓝”是如何在潍坊炼成的?

这不仅是对潍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肯定,亦是对昌乐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在其中扮演精益求精角色的勉励。

文 | 宋明君

一颗深埋地底的宝石在完成了千年的蓄力后,只有再次经过抛光打磨、淬火铸型的加工程序,方能璀璨现世。正因如此,自古以来我国便有将玉石、宝石喻人的风范,好比《诗经·国风·卫风》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用对玉石、石头等进行加工制造的动作来形容君子的才能与特质。

斗转星移,来到日新月异的现代,宝石、珠宝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浪漫主义色彩:“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与之相对应的,小小宝石背后蕴含的除了精神宝藏,还有无穷尽的物质财富。

放眼全国各省市,潍坊昌乐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正是宝石产业发展的翘楚。昌乐黄金珠宝产业的发展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经过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和培育后,产业集群已然发展成为江北最大的珠宝玉石首饰、旅游纪念品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蓝宝石、黄金加工交易中心。拥有多个“中国著名品牌”“国家驰名商标”以及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与此同时,在今年山东省工信厅发布的2021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潍坊昌乐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赫然在列。这不仅是对潍坊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的肯定,亦是对昌乐黄金珠宝产业集群在其中扮演精益求精角色的勉励。

图片来源:摄图网

布局成网,产城融合创新篇

从宝石产业发展的特殊性上来看,早期行业积累少不了富足宝石矿产资源的加持。昌乐亦是如此。据材料显示,作为中国最大的蓝宝石矿区,昌乐蓝宝石有矿面积达450平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与泰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并称世界四大蓝宝石矿区。

借力富饶宝石资源,昌乐的珠宝首饰加工产业蓬勃发展起来。而后,更多的宝石产业链诸如黄金加工销售、产品更新、首饰设备研发、珠宝置换保养也随之发展壮大。

俗语有言,“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面对黄金宝石领域的各线产业链,深谙科学规划布局重要性的昌乐首先选择优化集群布局,利用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强化全要素保障,达到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共兴的“产城融合”新目标。

从集群规划来看,以市场贸易区、宝石加工区、综合配套区、黄金珠宝文化产业园区、研发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为代表的“四区一基地”,彰显出昌乐对黄金宝石特色集群发展的满满信心与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不拘泥于单一的黄金宝石行业,昌乐还积极向外扩展相关产业链,形成一张相互促进的“产业网”。因此,在整合了中国蓝宝石博物馆、黄金首饰龙头企业、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教育、文化、旅游等资源基础上,昌乐大力培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和文化创意产业,深入挖掘、宣传蓝宝石文化内涵,打造“中国蓝”品牌,开发“中国蓝”寻宝之旅精品路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以此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龙头引领,产业链条全面铺开

在昌乐黄金珠宝产业链全面铺开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到几个起到引领带动的“关键角色”——山东梦金园、山东蓝天以及山东帝梦等龙头企业。

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龙头企业自然也不是一天出现的。向内深入挖掘昌乐龙头企业的“诞生”与成长,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昌乐经验”:首先秉承群策群力的发展方向,昌乐政府在企业上市(挂牌)、品牌培育的各个阶段予以大力支持与政策保障,在企业建设的标准化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构建产业联盟和孵化器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等方面给予扶持,形成“培育一个带动一批”的良好产业格局。

我们可以看到,以梦金园公司为例,近几年梦金园年加工黄金首饰达50吨,并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00个地级市设有2500家加盟店、28家自营店,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7.38亿元;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60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6项,其中“黄金饰品无焊料焊接技术及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先后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市长质量奖等,始终保持高纯金引领地位。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经济营收角度,还是行业优势领域,龙头企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产业前进带来了充沛动能。

因此,在政府与龙头企业共同助力下,昌乐黄金珠宝产业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中小企业,积极引进培育加工销售企业;积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信息化、智慧化新要素助推黄金珠宝产业进步;强化创新驱动,通过技术创新、设计研发、工艺改造等途径,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最终,形成了当下拥有规模以上黄金珠宝企业30多家、以蓝宝石产品为特色,集研发设计、加工镶嵌、批发零售、珠宝文化展示、商务公寓、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物流配送等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体系与产业集群。

图片来源:摄图网

平台配套,打响“宝石之都”金字品牌

每个产业集群的生长壮大,离不开自身“硬实力”,也离不开推介渠道与配套服务的助力。

早在多年前,昌乐便瞄准“宝石为媒”的宣传路径,不断健全完善管理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和融资平台四大平台,为黄金珠宝产业集群的腾飞搭建起最合适的“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以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为例,每年4月/10月中旬举办的中国(昌乐)国际宝石博览会通过国际珠宝展、宝石文化高峰论坛、首饰创意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实现黄金珠宝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昌乐的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黄金珠宝文化创意、经贸合作国际化平台,也为昌乐从单一的黄金珠宝产业“进化”到集经贸洽谈、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国际宝石品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再将目光投射到昌乐这块集特色优势和文化创意于一身的“中国蓝宝石之都”招牌上,它既是对国内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概括,亦是向世界展示属于中国宝石璀璨魅力的旗帜所在。可以预料到,下一阶段昌乐将牢牢把握这块“金字招牌”为山东黄金珠宝领域、中国黄金珠宝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一份“昌乐贡献”。

一颗宝石的耀眼夺目缺少不了无数道工序的“磨练”,一个产业的繁荣昌盛自然也需无数道“工艺”层层淬火。未来,潍坊昌乐黄金珠宝特色产业集群将以黄金珠宝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打造黄金宝石一体化、加工交易一体化、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全要素产业链条;坚持龙头带动、集聚资源、强化扶持,继续在做强产业品牌、创新发展模式、狠抓集聚效应等方面深耕,令“中国蓝宝石之都”这块金字招牌在世界更加光彩夺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