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产面对即将到期的美元债也采取了行动。
12月15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拟以现金折价回购其将于2022年1月13日到期的共7.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票据,同时就寻求票据展期至2022年7月13日征求票据持有人的同意。
该公告发出没多久,标普全球评级宣布将富力地产及富力香港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CC”,展望均为“负面”。 标普将上述现金要约购买及同意征求视作不良债务重组,因此在交易完成后,该机构可能会将其评估为等同于违约。
此外,标普认为,如果上述重组活动无法顺利完成,富力地产在1月份票据到期时很有可能无法按期予以兑付,这点也反映在富力地产的“负面”展望中。富力香港的“负面”展望则反映了,标普可能在现金要约交易完成后将其评级降至“SD”(选择性违约)的可能性。
富力地产这笔7.25亿美元债券的票面利率为5.75%,发行人为富力地产间接全资子公司怡略有限公司,发行日期为2016年12月30日,新交所上市,ISIN:XS154574344,为明年上半年富力地产唯一到期的离岸债券。
不过,除了1月份到期的7.25亿美元债券外,富力地产明年还面临不少的到期债券。标普指出,包括全年95亿元人民币的在岸债券到期及可回售,以及2022年下半年需偿还的6.48亿美元的离岸到期债券。
10月8日,标普在将富力地产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B-”时曾指出:“近期的股东注资缓解了富力地产明年上半年以前的还款压力。”
与标普此前的预期相反,富力地产显然并没有为明年上半年即将到来的债券做好充足的资金准备。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联合创始人黄立冲对界面新闻表示,“富力地产此时提出要约收购和展期,很可能是预见到时候公司的资源无法全部偿还这部分的债,因此才大胆提出,毕竟这消息一出对股市和债市都是较大的信心打击,导致其后续基本上短时间内很难继续发债借新还旧。”
公告中,富力地产坦言,如果要约收购及征得展期的同意书未能成功完成,公司可能无法于2022年1月13日到期时完全赎回票据。
然而,富力地产给出的条款和条件似乎很难让投资人接受。
据富力地产所发布的公告,针对7.25亿美元的债券,其提出了两个要约可选方案,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选项A”,获得是原来价格的83%和应计利息;可以选择以原定价格卖出变现,但只可出售所持票据的50%和应计利息,并延长剩余50%的到期日,称为“选项B”。
每位债券持有人只可选择选项A或选项B中的任何一项,但所有投标票据将被视作投票同意将到期日延长至2022年7月13日,无论其投标最终是否被富力地产接受收购。
富力地产将要约收购的“主动权”掌控在自己手中。公告指出,富力地产可视情况为选项A或选项B设定最高接受金额,该金额将由公司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宣布,但无论如何在投标和投票截止日期(伦敦时间2022年1月4日下午四点)之前公司可以自行决定增加或减少最高接受金额。
照此可以理解为,即便提出了要约收购的方案,富力地产也并非有能力全部回购债权人持有的票据。
要约收购和同意征求的结算日期目前预计为2022年1月10日左右,但公告指出,富力地产有权延长、重新开放、修改或终止要约收购和/或同意征求。
标普指出,公司各项筹资计划的可预见性各不相同,且受制于时间紧迫和执行风险。如果无法切实落实筹款计划,投资者亦拒绝上述现金购买交易,则有可能发生传统意义上的违约。
事实上,在继一年前将旗下唯一物流园70%股权出售给黑石集团后,富力地产12月7日又公告称拟将剩下30%股权全部出售给黑石集团,估计可收回现金约12.63亿元。
富力地产彼时透露,所得现金将用于处理集团最近到期债务,包括但不限于离岸有限票据。但同时也坦言,富力地产需要足够的离岸现金流以偿付离岸债券,而出售物流园为实现离岸债券偿付的数个“里程碑”之一。
在此次要约收购的公告中,富力地产指出,12月7日公告所述,集团正致力产生足够的离岸现金流,以履行其离岸财务承诺,并需要实现几个里程碑才能履行其财务承诺。然而,概不保证本集团能够按计划完成这些里程碑,这可能会对其离岸流动性产生不利影响。
2017年以199亿元收购万达商业地产旗下77家酒店资产,这为富力地产之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在房地产行业增速显著放缓的背景下,富力地产在2019年遭遇“滑铁卢”, 除了销售不及预期外,资金压力也进一步凸显,净负债率达到高峰,约199%。
从去年初开始,富力地产就将降负债作为重要任务,祭出了出售资产、促进销售、股权融资、减少拿地等举措。但随着去年下半年“三线四档”政策的发布,富力地产的融资压力进一步凸显。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若想达到“绿色档”,以2020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测算,富力地产需要缩减债务规模高达逾700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底,虽然富力地产的三项指标均有下降,但仍超出规定阈值,维持“红档”行列。
富力地产董事长李思廉在今年中期业绩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仅靠卖楼这种最原始的做法可能追不上现在对现金流的要求,因此在项目层面、在投资物业层面,富力都在加强力度去出售,在“高强度洽谈”中。
截至2020年底,富力地产仍持有股权的在运营投资物业(酒店除外)共计有18个,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零售商铺以及物流园等,总建面约265.7万平方米,另有在建或规划中的投资物业总建面约239.4万平方米。
公开信息显示,去年以来,富力地产成功出售的投资物业就是物流园,总计回笼资金约为53.25亿元。
而富力地产目前最大的“包袱”其实还是酒店,在运营酒店达91家,今年3月的业绩会上,李思廉曾透露,已在积极出售酒店资产,预计在未来6个月以内完成。但至今,酒店的出售仍未有切实的动作落地。
随着债务偿付压力的到来,加快资产处置成为富力地产自救的最优解。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找到合适的买家并非那么容易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