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海南商业蓬勃发展,谁将脱颖而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海南商业蓬勃发展,谁将脱颖而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时代,谁来定义海南西部商业版图?

万达广场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公开数据显示,从第1座万达广场到100座,万达花了近12年,而从100座到300座,则用了5年。截至今年12月中旬,全国开业万达广场已达410座。

透过以往万达投资的路径,不难发现万达并不热衷于在杀成红海的一线城市拼命,而是将目光集中在增长中的非传统核心区域,在有待开发的蓝海之中迅速攫取强话语权,回到海南市场,从东方万达广场的布局中可窥见万达的投资逻辑。现如今,“有没有万达广场”俨然已成为一座城市商业繁荣程度、居民消费水平、未来发展潜力的风向标,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热度持续上升,万达广场落地的东方市,同样值得关注。

海南西部弯道超车,东方宏图已绘就

据海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海南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4508.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速为全国第一,达到了6.8%;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4.63亿元,同比增长31.9%;1月至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5.22亿元,同比增长30.7%,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保持恢复增长态势不变,“自贸港速度”有目共睹。

海南西部城市表现尤为亮眼。分地区看,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同比增长27.1%,东部地区同比增长11.9%,中部地区同比下降8.7%;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9855亿元,同比增长21.4%。在海南自贸港“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发展规划下,随着来自全球人、财、物的迅速涌入,火力全开的海南西线城市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是天方夜谭。

由此也不难理解万达的选择——海南西南部中心城市东方市,这也正是万达投资逻辑的一个缩影:不求当前最好,着眼于未来发展潜力。

从市场来说,海南西线的商业需求远远未能得到满足。多年以来,由于开发不足等原因,海南西线商业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商办市场呈现出“北海口、南三亚”的商业格局,而海口、三亚遍地开花的商业综合体并不能辐射海南西线城市将近300万的人口。万达避开竞争激烈的南北核心城市,选择西线亟待开发、后劲强盛的东方市,不得不说剑走偏锋,独具慧眼,而海南西线初步迸发出的经济活力和消费潜力也证明了其投资逻辑的正确性。

《东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翻一番。”由此可知东方市对未来发展的乐观自信,而这种乐观自信有其缘由。

作为海南西线重要战略城市,东方在对东盟贸易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纲要》提出:实施空海“双港”驱动,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在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下,“推进自由贸易港早期政策落地见效,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正是依托于东方市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的便利性。

一方面,国际空港建设宏图已绘就,东方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离岛免税等政策,根据航线网络,着力发展东南亚、南亚、澳洲、非洲与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国际货运中转,加快融入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网络,构建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空物流通道,到2035年,基本建成面向两洋的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另一方面,海港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东方将探索自贸港条件下国际海运新模式,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将八所港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港口和海上物流中心。打造集机场、港口、产业园一体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边境贸易作业港区,加快口岸封关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具备封关条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基础,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加持下,东方市招商引才的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方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比增长43.4%,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2581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到2025年前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建设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东方市将会以怎样的形象惊艳亮相,选择了东方落子的万达将借此契机完成怎样的角色转变,着实值得期待。

一个城市的封面,擎领东方商业发展

一座广场,一个商圈,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封面。

如果说,尖沙咀、旺角、中环、铜锣湾已成为“购物天堂”香港最靓丽的名片,那么滨海湾金沙购物商场、乌节路商圈便是展现新加坡自贸风尚的最佳舞台,对于个体而言,关于一座城市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这座城市带来的商业消费体验。

纵观海南自贸港商业变迁历程,可以发现,每一座成功的商圈都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和谐共生。

海口国兴、国贸商圈一带,友谊阳光城等新一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迭新了海口商业业态,使城市商业生活直接迈入全新的时代。

日月广场将中央城市广场与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综合区融为一体,并追随自贸港的脚步不断丰富商圈业态,融入“免税+”的经营特色。

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更是以“免税”为主题,汇聚世界知名奢侈品,推动当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万达广场所到之处,城市商业也因此繁荣。海口万达广场一落地开业,就迅速成为全省知名的城市地标,直接填补白水塘片区的商业空白,激活当地消费潜力,擎领城市商业生活向上发展。

长期以来,“商业生活”已成为不少人评判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标准,有人因为繁华的商业生活而流连于一线城市,也有人因为落后的商业生活而对大美东方望而却步,这种困境因为万达广场入驻东方而被打破。

近段时间,不少人发现,东方城市商业生活可以因为一座广场而变得焕然一新,个体的幸福感也可以因为一座广场得到大幅度提升。

没有万达广场之前,这里的商业生活似乎只有线上摸不到的网购,以及传统落后的百货超市,万达广场开业后,万达宝贝王、海底捞、星巴克、麦当劳、盒马鲜生等门店代表的时尚新潮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

在这里工作生活,既可以享受到滨海城市的悠然惬意,看鱼鳞洲绵延海岸的日落,也能感受到前沿时尚都市生活的气息,同时,万达广场也将东方的商业生活从白天引入黑夜,以全新的经营方式激活当地“夜经济”潜力,留在大美东方的理由又多了不少。

因为万达广场的存在,海南西部将近300万人在与亲朋好友相聚之时,不再为了接待而感到发愁窘迫,或是千里迢迢赶赴海口、三亚,只为了吃一顿体面的饭,入驻万达广场的183家品牌商业提供的全方位商业服务,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社交生活需求。

逛商场、看电影、购全球、亲子互动、阖家娱乐……万达广场的到来,为当地的候鸟人群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生活,使更多候鸟在选择过冬城市之时,将更多目光停留在这个温暖宜人的海南西南部滨海城市,为此不惜购买万达广场周边资产,只为在凛冬来临之际,往返于南北之间“猫”一个舒适安闲的冬。

不止如此,因为万达广场的落地丰富了当地的商业生活,东方市也在逐渐摆脱“海口-三亚”枢纽站的标签,成为更多往来游客出行的目的地,而优越的地理位置正是东方万达广场之所以能“留客”的重要原因,据悉,东方万达广场正对面是东方汽车站,直线距离约800米是东方火车站,便捷的交通、优越的位置成为吸引西线高铁海量游客停留的关键因素。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东方万达广场一开业,就吸引了众多目光,据统计,今年9月30日-10月2日,东方万达广场期间,创下了总客流量突破39万人次、总销售额超2432万元、媒体总曝光量破240万的辉煌战绩,引爆海南西线消费潮流,重新定义东方城市生活。

此外,东方万达广场的到来还为整个西线创造了约3000个就业岗位,解决了众多人的就业困难,让更多本地人能够在家乡安居乐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因为万达广场的存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有更多本地居民选择留在家乡贡献力量;将有更多外地游客选择驻足东方,欣赏滨海城市旖旎的山与海;将有更多高净值人才对美丽东方产生眷恋,停留在此共建自贸港,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发光发热;将有更多候鸟人群、年轻且具有消费活力的旅行达人、自由职业者将东方视作闲暇时刻调养身心的“后花园”和“宝藏地”,一张机票说来就来,不再犹豫。

大美东方,因为万达广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丽。

海南商业未来不止于此

立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作为对东盟贸易的重要窗口,同时拥有东方航空物流国际枢纽机场、八所港的空海“双港”驱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赋予了东方更多可能,同样也给万达带来了更多可能。

《纲要》提出,东方将发挥区位优势深耕东盟市场,打造琼越经济循环重要节点。推动与欧盟国家开展高端制造、物流运输、旅游健康、商贸会展等领域合作,推动建立德国、法国等国别合作园区,推动与韩国、新加坡以及日本开展航运物流、跨境电商以及金融保险等领域合作。

东方还将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消费回流,繁荣城乡消费,将东方打造为重要的区域消费中心。高品质建设商业综合体,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位步行街、大型消费商圈和中高端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与此同时,东方还积极吸引国内外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电商企业供应链、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等头部企业进入临空经济区和临港产业园,打造全省冷链、物流中心,提升物流业发展效能,实现通道经济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未来的东方,将变成接洽全省、通往全国、走向世界的大型冷链物流枢纽站。

由此定位可知,未来的东方,将是海南自贸港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消费”将成为推动东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航运物流、跨境电商、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将会在这里得到长足发展,立足于此的万达广场也将更上一层楼,借助不断繁荣发展的经济逐步成为海南自贸港举足轻重的商品和服务展示平台。

可以展望,未来,东方的火龙果、哈密瓜、百香果、芒果、黄花梨、热带花卉、鳄鱼养殖、南美对虾及石斑鱼等各类物产,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将会在万达这个平台上大放异彩,面向来自国内外的观众;以汽车、金融、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各类国际商品服务展览,也将在此百花齐放,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信息的交汇与传播就在此处。

届时,将是东方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东方静待时期的到来,落地于此的万达同样也是。

当然万达的雄心壮志不仅限于此,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的410座开业万达广场表明,万达广场铺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作为海南第二座万达广场,同时也是中国最南端的一座万达广场,东方万达广场绝对是万达在海南高歌猛进的号角,有理由相信,随着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万达广场在海南的布局绝不止于此,万达或将以这些星罗棋布的万达广场为据点,撬动自贸港的能量赋能自身发展。

从明珠广场、万国商圈和解放西商圈走到国兴商圈、国贸商圈,再到加速布局的全岛免税店格局,海南的商业发展经历了数轮变迁,在海南自贸港的宏伟蓝图下,随着“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发展规划的不断推进,关于商业的畅想则更加丰富,诸如万达、龙湖等商业地产巨头都迅速占据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之处,打造辐射全省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时代,谁来定义海南西部商业版图?拭目以待万达持续发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海南商业蓬勃发展,谁将脱颖而出?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时代,谁来定义海南西部商业版图?

万达广场扩张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公开数据显示,从第1座万达广场到100座,万达花了近12年,而从100座到300座,则用了5年。截至今年12月中旬,全国开业万达广场已达410座。

透过以往万达投资的路径,不难发现万达并不热衷于在杀成红海的一线城市拼命,而是将目光集中在增长中的非传统核心区域,在有待开发的蓝海之中迅速攫取强话语权,回到海南市场,从东方万达广场的布局中可窥见万达的投资逻辑。现如今,“有没有万达广场”俨然已成为一座城市商业繁荣程度、居民消费水平、未来发展潜力的风向标,在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海南热度持续上升,万达广场落地的东方市,同样值得关注。

海南西部弯道超车,东方宏图已绘就

据海南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海南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4508.0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8%,两年平均增速为全国第一,达到了6.8%;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4.63亿元,同比增长31.9%;1月至10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5.22亿元,同比增长30.7%,消费市场平稳增长,保持恢复增长态势不变,“自贸港速度”有目共睹。

海南西部城市表现尤为亮眼。分地区看,今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增长速度较快,同比增长27.1%,东部地区同比增长11.9%,中部地区同比下降8.7%;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9855亿元,同比增长21.4%。在海南自贸港“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的发展规划下,随着来自全球人、财、物的迅速涌入,火力全开的海南西线城市实现“弯道超车”并非是天方夜谭。

由此也不难理解万达的选择——海南西南部中心城市东方市,这也正是万达投资逻辑的一个缩影:不求当前最好,着眼于未来发展潜力。

从市场来说,海南西线的商业需求远远未能得到满足。多年以来,由于开发不足等原因,海南西线商业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商办市场呈现出“北海口、南三亚”的商业格局,而海口、三亚遍地开花的商业综合体并不能辐射海南西线城市将近300万的人口。万达避开竞争激烈的南北核心城市,选择西线亟待开发、后劲强盛的东方市,不得不说剑走偏锋,独具慧眼,而海南西线初步迸发出的经济活力和消费潜力也证明了其投资逻辑的正确性。

《东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力争翻一番。”由此可知东方市对未来发展的乐观自信,而这种乐观自信有其缘由。

作为海南西线重要战略城市,东方在对东盟贸易方面占据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因此,《纲要》提出:实施空海“双港”驱动,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在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下,“推进自由贸易港早期政策落地见效,打造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正是依托于东方市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的便利性。

一方面,国际空港建设宏图已绘就,东方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离岛免税等政策,根据航线网络,着力发展东南亚、南亚、澳洲、非洲与日本、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国际货运中转,加快融入国际航空物流供应链网络,构建连接印度洋、太平洋的航空物流通道,到2035年,基本建成面向两洋的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另一方面,海港转型升级加速推进,东方将探索自贸港条件下国际海运新模式,推动港口转型升级,将八所港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港口和海上物流中心。打造集机场、港口、产业园一体的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边境贸易作业港区,加快口岸封关基础设施建设,尽早具备封关条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完善的产业基础,在海南自贸港政策的加持下,东方市招商引才的步伐不断加快,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方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同比增长43.4%,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2581户,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到2025年前海南全岛封关运作,建设海关监管特殊区域,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东方市将会以怎样的形象惊艳亮相,选择了东方落子的万达将借此契机完成怎样的角色转变,着实值得期待。

一个城市的封面,擎领东方商业发展

一座广场,一个商圈,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封面。

如果说,尖沙咀、旺角、中环、铜锣湾已成为“购物天堂”香港最靓丽的名片,那么滨海湾金沙购物商场、乌节路商圈便是展现新加坡自贸风尚的最佳舞台,对于个体而言,关于一座城市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这座城市带来的商业消费体验。

纵观海南自贸港商业变迁历程,可以发现,每一座成功的商圈都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和谐共生。

海口国兴、国贸商圈一带,友谊阳光城等新一代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出现,迭新了海口商业业态,使城市商业生活直接迈入全新的时代。

日月广场将中央城市广场与商业服务文化休闲综合区融为一体,并追随自贸港的脚步不断丰富商圈业态,融入“免税+”的经营特色。

三亚海棠湾国际免税城,更是以“免税”为主题,汇聚世界知名奢侈品,推动当地旅游产业提质升级。

万达广场所到之处,城市商业也因此繁荣。海口万达广场一落地开业,就迅速成为全省知名的城市地标,直接填补白水塘片区的商业空白,激活当地消费潜力,擎领城市商业生活向上发展。

长期以来,“商业生活”已成为不少人评判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标准,有人因为繁华的商业生活而流连于一线城市,也有人因为落后的商业生活而对大美东方望而却步,这种困境因为万达广场入驻东方而被打破。

近段时间,不少人发现,东方城市商业生活可以因为一座广场而变得焕然一新,个体的幸福感也可以因为一座广场得到大幅度提升。

没有万达广场之前,这里的商业生活似乎只有线上摸不到的网购,以及传统落后的百货超市,万达广场开业后,万达宝贝王、海底捞、星巴克、麦当劳、盒马鲜生等门店代表的时尚新潮生活方式也随之而来。

在这里工作生活,既可以享受到滨海城市的悠然惬意,看鱼鳞洲绵延海岸的日落,也能感受到前沿时尚都市生活的气息,同时,万达广场也将东方的商业生活从白天引入黑夜,以全新的经营方式激活当地“夜经济”潜力,留在大美东方的理由又多了不少。

因为万达广场的存在,海南西部将近300万人在与亲朋好友相聚之时,不再为了接待而感到发愁窘迫,或是千里迢迢赶赴海口、三亚,只为了吃一顿体面的饭,入驻万达广场的183家品牌商业提供的全方位商业服务,完全可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社交生活需求。

逛商场、看电影、购全球、亲子互动、阖家娱乐……万达广场的到来,为当地的候鸟人群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生活,使更多候鸟在选择过冬城市之时,将更多目光停留在这个温暖宜人的海南西南部滨海城市,为此不惜购买万达广场周边资产,只为在凛冬来临之际,往返于南北之间“猫”一个舒适安闲的冬。

不止如此,因为万达广场的落地丰富了当地的商业生活,东方市也在逐渐摆脱“海口-三亚”枢纽站的标签,成为更多往来游客出行的目的地,而优越的地理位置正是东方万达广场之所以能“留客”的重要原因,据悉,东方万达广场正对面是东方汽车站,直线距离约800米是东方火车站,便捷的交通、优越的位置成为吸引西线高铁海量游客停留的关键因素。

由此不难理解,为何东方万达广场一开业,就吸引了众多目光,据统计,今年9月30日-10月2日,东方万达广场期间,创下了总客流量突破39万人次、总销售额超2432万元、媒体总曝光量破240万的辉煌战绩,引爆海南西线消费潮流,重新定义东方城市生活。

此外,东方万达广场的到来还为整个西线创造了约3000个就业岗位,解决了众多人的就业困难,让更多本地人能够在家乡安居乐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

因为万达广场的存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有更多本地居民选择留在家乡贡献力量;将有更多外地游客选择驻足东方,欣赏滨海城市旖旎的山与海;将有更多高净值人才对美丽东方产生眷恋,停留在此共建自贸港,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发光发热;将有更多候鸟人群、年轻且具有消费活力的旅行达人、自由职业者将东方视作闲暇时刻调养身心的“后花园”和“宝藏地”,一张机票说来就来,不再犹豫。

大美东方,因为万达广场的存在变得更加美丽。

海南商业未来不止于此

立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作为对东盟贸易的重要窗口,同时拥有东方航空物流国际枢纽机场、八所港的空海“双港”驱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背景下,“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进出口管理制度赋予了东方更多可能,同样也给万达带来了更多可能。

《纲要》提出,东方将发挥区位优势深耕东盟市场,打造琼越经济循环重要节点。推动与欧盟国家开展高端制造、物流运输、旅游健康、商贸会展等领域合作,推动建立德国、法国等国别合作园区,推动与韩国、新加坡以及日本开展航运物流、跨境电商以及金融保险等领域合作。

东方还将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地方经济,促进消费回流,繁荣城乡消费,将东方打造为重要的区域消费中心。高品质建设商业综合体,高标准布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品位步行街、大型消费商圈和中高端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

与此同时,东方还积极吸引国内外生产制造企业供应链、电商企业供应链、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等头部企业进入临空经济区和临港产业园,打造全省冷链、物流中心,提升物流业发展效能,实现通道经济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未来的东方,将变成接洽全省、通往全国、走向世界的大型冷链物流枢纽站。

由此定位可知,未来的东方,将是海南自贸港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是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消费”将成为推动东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词,航运物流、跨境电商、商贸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将会在这里得到长足发展,立足于此的万达广场也将更上一层楼,借助不断繁荣发展的经济逐步成为海南自贸港举足轻重的商品和服务展示平台。

可以展望,未来,东方的火龙果、哈密瓜、百香果、芒果、黄花梨、热带花卉、鳄鱼养殖、南美对虾及石斑鱼等各类物产,以及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将会在万达这个平台上大放异彩,面向来自国内外的观众;以汽车、金融、旅游、文化、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各类国际商品服务展览,也将在此百花齐放,观点的碰撞与交流,信息的交汇与传播就在此处。

届时,将是东方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海南自贸港建设先行区发挥作用的黄金时期,东方静待时期的到来,落地于此的万达同样也是。

当然万达的雄心壮志不仅限于此,遍布全国各个城市的410座开业万达广场表明,万达广场铺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了,作为海南第二座万达广场,同时也是中国最南端的一座万达广场,东方万达广场绝对是万达在海南高歌猛进的号角,有理由相信,随着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万达广场在海南的布局绝不止于此,万达或将以这些星罗棋布的万达广场为据点,撬动自贸港的能量赋能自身发展。

从明珠广场、万国商圈和解放西商圈走到国兴商圈、国贸商圈,再到加速布局的全岛免税店格局,海南的商业发展经历了数轮变迁,在海南自贸港的宏伟蓝图下,随着“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发展规划的不断推进,关于商业的畅想则更加丰富,诸如万达、龙湖等商业地产巨头都迅速占据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之处,打造辐射全省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时代,谁来定义海南西部商业版图?拭目以待万达持续发力!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