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琅琊榜》赢得白玉兰奖,却赢不了海外市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琅琊榜》赢得白玉兰奖,却赢不了海外市场

与国内观众对《琅琊榜》的高度认可相比, 海外观众似乎对这部剧不感冒。在香港,《琅琊榜》在TVB开播一周后,平均收视20点,开创2016年开播剧集首周收视最低点。

去年大热的《琅琊榜》在国内的售价单集大概是600万元,仅单轮售卖版权就可以获得3亿元收入。但是,走出国门的《琅琊榜》,海外售价单集大概是几万美元。《琅琊榜》的制片人在谈到剧集的海外版权售价时,也表示价格的确不高。

单价几万美元与600万人民币相差悬殊。为何在国内口碑、收益较好的电视剧,在海外就只能卖出白菜价呢?

里热外冷 观众反响两重天

《琅琊榜》在国内能够卖到600万一集,得益于多种因素。《琅琊榜》的原著IP、粉丝、演员人气、制作水平、营销推广等几乎都是零差评。其中观众的好评,是剧集单价居高的主要原因。《琅琊榜》播出后,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和丰富的角色形象,赢得中国观众的认可。观众的口碑相传,让电视剧的收视率一路高涨。收视率保证了剧集的高价钱。2015年,《琅琊榜》的百度搜索量达到1080万,百度指数是210万。在这两天召开的2016年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发仪式中,胡歌凭借《琅琊榜》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一时间,胡歌与《琅琊榜》又引起粉丝一阵热议。这都表明,国内观众对《琅琊榜》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

与国内观众对《琅琊榜》的高度认可相比, 海外观众似乎对这部剧不感冒。在香港,《琅琊榜》在TVB开播一周后,平均收视20点,开创2016年开播剧集首周收视最低点。很多观众表示,剧情进行太慢,等不到高潮就已经弃剧。

台湾、日本、韩国、欧美观众对《琅琊榜》的反响也不是很强烈。除了《琅琊榜》,国内其他热播的剧集,如《伪装者》、《花千骨》、《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在海外的收视也不是很好。

电视剧观众的态度直接影响其价格。国产剧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还没有达到火热的程度,因此剧集出口贱卖也不难想象。

海外地方保护主义 优秀剧集出洋遇冷

其实,欧美、韩国、日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般开放。它们都对本地电视市场有保护政策。就算引进优秀的国产剧,也不会是原滋原味引进,一般都会对剧集进行剪辑、删改。这样就会流失一些关键因素,从而让电视剧失去精华,自然很难有较好的影响力。而且,走出国门的电视剧,大多都会在其他国家的付费频道、非黄金频道播出。在韩国,因引进《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造成收视高峰,韩国电视台出台了限播令、禁播令。从此之后,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KBS、MBS、SBS很少再播放中国电视剧。

在美国,《甄嬛传》被精简为6集,并且在收费网站Netflix网站开播;《琅琊榜》、《伪装者》在韩国中华TV电视台晚十点档播出;《琅琊榜》在日本的付费频道银河电视台下午1点起播出。

面对很难打进的海外市场,如果不自降身价,国产剧在走出国门的道路上将会更加艰难。

国产剧海外影响力不足 很难与美剧、韩剧抗衡

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电视剧的出口数量和经济收益还处于初级阶段,海外影响力有限。影响力决定话语权,话语权决定市场价格。国产剧出口对象以东南亚为主,出口总额与剧集总数低于邻国韩国。2013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1.05亿元人民币。韩剧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口总额高达1.5亿美元。2014年国产剧出口1万集,版权销售停留在亚洲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现在,国剧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聚集了一大批死忠粉。韩剧、日剧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萎缩,也没有前几年那么厉害了。如此一来,让韩国人、日本人喜爱中国的电视剧,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让美国人痴迷中国电视剧,估计还需要很多年。

电视剧出口收益不仅仅依靠优良的剧集制作,也与整个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有关。韩国、日本、美国电视行业发展成熟。他们在拍摄电视剧之前,就形成了对受众进行筛选、定位的流程、标准。如果是面向全球的电视剧,在开拍之前,就会考虑一些海外因素,尽力打破文化隔阂,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拍摄手法。而我们的国产剧,在开拍之前,一般很少会考虑海外因素,也很少会以全球文化视野进行拍摄。国产剧一般都是针对中国观众市场,国内火了之后,才出口他国。这样,国产剧在打入海外市场时,会遇到市场匹配度问题,常常因市场定位模糊,而难以获得认可。

对于国产剧海外贱卖现象,有人指出,国产剧的主要营收在国内,海外的收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将两者对比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国产剧贱卖,透露出国产剧出洋的困局。这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困境。因此,未来国产剧还是可以朝着跨越文化障碍的方向发展,在国际上赢得好的声誉。“酒香还怕巷子深”。只考虑国内的收益,未免有些片面。国产剧,只有传播得越远,文化的影响力才越大。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文章请添加微信公众号:文创资讯(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琅琊榜》赢得白玉兰奖,却赢不了海外市场

与国内观众对《琅琊榜》的高度认可相比, 海外观众似乎对这部剧不感冒。在香港,《琅琊榜》在TVB开播一周后,平均收视20点,开创2016年开播剧集首周收视最低点。

去年大热的《琅琊榜》在国内的售价单集大概是600万元,仅单轮售卖版权就可以获得3亿元收入。但是,走出国门的《琅琊榜》,海外售价单集大概是几万美元。《琅琊榜》的制片人在谈到剧集的海外版权售价时,也表示价格的确不高。

单价几万美元与600万人民币相差悬殊。为何在国内口碑、收益较好的电视剧,在海外就只能卖出白菜价呢?

里热外冷 观众反响两重天

《琅琊榜》在国内能够卖到600万一集,得益于多种因素。《琅琊榜》的原著IP、粉丝、演员人气、制作水平、营销推广等几乎都是零差评。其中观众的好评,是剧集单价居高的主要原因。《琅琊榜》播出后,凭借跌宕起伏的剧情和丰富的角色形象,赢得中国观众的认可。观众的口碑相传,让电视剧的收视率一路高涨。收视率保证了剧集的高价钱。2015年,《琅琊榜》的百度搜索量达到1080万,百度指数是210万。在这两天召开的2016年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发仪式中,胡歌凭借《琅琊榜》获得最佳男主角奖。一时间,胡歌与《琅琊榜》又引起粉丝一阵热议。这都表明,国内观众对《琅琊榜》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

与国内观众对《琅琊榜》的高度认可相比, 海外观众似乎对这部剧不感冒。在香港,《琅琊榜》在TVB开播一周后,平均收视20点,开创2016年开播剧集首周收视最低点。很多观众表示,剧情进行太慢,等不到高潮就已经弃剧。

台湾、日本、韩国、欧美观众对《琅琊榜》的反响也不是很强烈。除了《琅琊榜》,国内其他热播的剧集,如《伪装者》、《花千骨》、《步步惊心》、《甄嬛传》等,在海外的收视也不是很好。

电视剧观众的态度直接影响其价格。国产剧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还没有达到火热的程度,因此剧集出口贱卖也不难想象。

海外地方保护主义 优秀剧集出洋遇冷

其实,欧美、韩国、日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般开放。它们都对本地电视市场有保护政策。就算引进优秀的国产剧,也不会是原滋原味引进,一般都会对剧集进行剪辑、删改。这样就会流失一些关键因素,从而让电视剧失去精华,自然很难有较好的影响力。而且,走出国门的电视剧,大多都会在其他国家的付费频道、非黄金频道播出。在韩国,因引进《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造成收视高峰,韩国电视台出台了限播令、禁播令。从此之后,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KBS、MBS、SBS很少再播放中国电视剧。

在美国,《甄嬛传》被精简为6集,并且在收费网站Netflix网站开播;《琅琊榜》、《伪装者》在韩国中华TV电视台晚十点档播出;《琅琊榜》在日本的付费频道银河电视台下午1点起播出。

面对很难打进的海外市场,如果不自降身价,国产剧在走出国门的道路上将会更加艰难。

国产剧海外影响力不足 很难与美剧、韩剧抗衡

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中国电视剧的出口数量和经济收益还处于初级阶段,海外影响力有限。影响力决定话语权,话语权决定市场价格。国产剧出口对象以东南亚为主,出口总额与剧集总数低于邻国韩国。2013年,中国电视剧出口总额1.05亿元人民币。韩剧在世界范围内的出口总额高达1.5亿美元。2014年国产剧出口1万集,版权销售停留在亚洲国家、第三世界国家。

现在,国剧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聚集了一大批死忠粉。韩剧、日剧在中国的影响力逐渐萎缩,也没有前几年那么厉害了。如此一来,让韩国人、日本人喜爱中国的电视剧,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让美国人痴迷中国电视剧,估计还需要很多年。

电视剧出口收益不仅仅依靠优良的剧集制作,也与整个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有关。韩国、日本、美国电视行业发展成熟。他们在拍摄电视剧之前,就形成了对受众进行筛选、定位的流程、标准。如果是面向全球的电视剧,在开拍之前,就会考虑一些海外因素,尽力打破文化隔阂,以市场为导向,选择拍摄手法。而我们的国产剧,在开拍之前,一般很少会考虑海外因素,也很少会以全球文化视野进行拍摄。国产剧一般都是针对中国观众市场,国内火了之后,才出口他国。这样,国产剧在打入海外市场时,会遇到市场匹配度问题,常常因市场定位模糊,而难以获得认可。

对于国产剧海外贱卖现象,有人指出,国产剧的主要营收在国内,海外的收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将两者对比讨论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国产剧贱卖,透露出国产剧出洋的困局。这也是中国文化输出的困境。因此,未来国产剧还是可以朝着跨越文化障碍的方向发展,在国际上赢得好的声誉。“酒香还怕巷子深”。只考虑国内的收益,未免有些片面。国产剧,只有传播得越远,文化的影响力才越大。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文章请添加微信公众号:文创资讯(ID:chuangyiy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