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从事制药机械研发、销售、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光科技”)近日披露招股书,计划发行3350万股、募资5.17亿元,冲刺沪市主板,国金证券为其保荐机构。
2017年2月17日,亚光科技曾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1月25日摘牌。本次沪市主板IPO所募资金将被分别用于年产800台(套)化工及制药设备项目、年产50套MVR及相关节能环保产品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公开资料显示,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成立,法人陈国华。2015年,实际控制人陈国华以及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温州元玺、林培高、张宪新、张宪标作为主要发起人,将亚光科技从有限整体改制成为股份公司。
增资数额有瑕疵
2001年3月,亚光有限将注册资本由50万元增加至420万元。虽然各股东自1996年至2001年3月29日曾分期多次以现金投入方式累计注资420万元,但相关银行单据并未注明款项性质,部分款项也未缴存银行。因此可以判断,亚光有限设立时用以出资的实物、无形资产实际并未入账。
为补足这420万元注册资本,刚更改为股份公司的亚光科技召开2015年度股东大会,同意由陈国华、张宪新、林培高、张宪标和周成玉分别补足1996年设立及2001年增资的注册资本183.75万元、78.75万元、78.75万元、52.50万元和26.25万元。此次增资并未增加公司原注册资本,所收到出资额作为资本溢价全额计入资本公积。
自2017年亚光科技在新三板挂牌交易开始,原持股比例紧随实控人陈国华之后的股东温州元玺共有两次减持。第一次是在2017年12月,温州元玺将其持有亚光股份中的30万股以3.2元/股的价格转让给罗宗举;在亚光科技新三板摘牌后,温州元玺又于2018年4月与朴清国、叶军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亚光股份中的95.7万股以3.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朴清国,36.5万股以3.5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叶军。朴清国与叶军成为亚光科技新增的两位自然人股东。
2018年12月亚光科技的第二次增资中,实控人陈国华的儿子陈静波认缴新增注册资本1006.5万元,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3.5%。截止冲刺沪市主板前,温州元玺的持股比例从亚光科技改制后排名第二的17.16%降至5.62%,排名第六。而陈国华、陈静波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公司股份达57.48%。
研发投入占比较低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亚光科技主要服务于制药、环保、化工、新能源等行业,从事各类工业领域中的蒸发、结晶、过滤、清洗、干燥、有机溶媒精馏等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其产品包括制药装备和节能环保设备两大系列。
2019年,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4%,下游医药客户对制药设备的旺盛需求拉动公司制药设备业务收入增长9.48%。同时,新能源行业领域积极扩产带来强劲的锂产品需求,亚光科技负责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产品及处理后端废水的主要设备的MVR系统业务增长14.49%。
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技术密集型企业,亚光科技的研发费用远低于销售费用。并且,在报告期内(2018年12月31日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额分别为1190.32万元、1539.31万元、2130.44万元和1068.70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41%、4.84%、5.09%和4.73%。与此同时,亚光科技存在一定的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仅占员工总数的10.89%。

由于亚光科技目前有许多正在研发中的项目,如果项目失败或研发成果无法产业化,都将影响其持续营收。
并且,伴随研发投入占比较低的是亚光科技非流动资产总额的逐年增长。近三年,亚光科技不断购置土地使用权、新建厂房,其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及其占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波动较大。
毛利率连续三年下滑
2018年至2020年,受益于下游制药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亚光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0亿元、3.18亿元、4.1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05.93 万元、6387.39万元和8237.08万元,主营业务收入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均在98%以上。
但是,亚光科技在招股书中提示了毛利率下滑的风险,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79%、42.62%、40.99%和38.29%,从2019年起呈现下降趋势。亚光科技表示,环保节能设备业务毛利率下滑4.49个百分点是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除此以外,受困于较长的设备合同执行周期,亚光科技的存货周转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在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0.62次/年、0.57次/年、0.67次/年和0.67次/年,存货周转率有所波动。同时,生产车间面积不足导致产能受限,被延长的发货期也使亚光科技存货周转缓慢。

产品研发到产品落地需要时间,亚光科技在报告期内的负债总额已从2018 年末的4.76亿元增长到2021年6月末的6.87亿元,增速从2019年末的12.7%提升至2020年末的19.74%。其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比例分别为98.30%、98.17%、91.73%和91.03%。虽然占比有所下降,但整体来看,流动负债占比仍然较高。2018年末,亚光科技短期借款余额为2300万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他各期末不存在短期借款。不过,较高的流动负债占比增大了亚光科技的偿债风险。
存在多起违法违规行为
自2018年至2021年,亚光科技存在多起违法违规行为,分别遭到廊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处罚。
其中,2018年,亚光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乐恒节能因有2名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未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的情形,廊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现廊坊市应急管理局)对其给予警告,并处以人民币3.7万元罚款。两年后,河北省应急管理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乐恒节能处以4.9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距离亚光科技冲刺沪市主板四个月前,由于乐恒节能在建项目的压力容器厂房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被大厂回族自治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处以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即26.05元罚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