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上海静安已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上海静安已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

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包括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总部31家,总部企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根据最新的《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报告》,静安区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其中11家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上榜企业总数位列全市第二,仅次于浦东。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记者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2021年12月21日从静安区政府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包括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总部31家,总部企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

根据最新的《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报告》,静安区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其中11家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上榜企业总数位列全市第二,仅次于浦东。

2021年3月,静安区聚焦能级提升、功能丰富、规模扩大等方面推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着力推动总部贸易便利化,增强总部开放枢纽功能以及提供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

其中,路威酩轩集团旗下的诺悠翩雅(Loro Piana)和芬迪(Fendi)新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知名商贸品牌爱芙趣(A&F)亚太总部、托德斯(TOD'S)中国区总部、知名移动电商平台薇仕(Wish)亚洲区总部、美国UL集团、法国GEODIS集团、荷兰TMF 集团、美国Omnicom集团、香港OOCL集团地区总部……

“静安区的良好发展生态、强大功能平台和完善的综合支撑,让企业能够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高效服务更多企业进入市场,扩展业务。”凯誉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总裁李同表示,落户静安实现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感受到了静安区最专业、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和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信心。作为静安区首批“全球服务商”,凯誉(中国)希望能够为静安区集聚和培育高能级的全球服务机构,打造高端服务业集群助“一臂之力”。

据悉,在推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的同时,静安区还启动实施了亚太运营总部支持计划,通过做优企业服务、强化政策补给、加强多方联动等,大力培育一批可以汇聚和配置亚太区资源的优质企业。

全球顶尖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落地;欧莱雅升级设立北亚区总部,同时启用全新办公大楼“静华大楼”,进驻欧莱雅集团巴黎总部外部首个美妆科技中心;莱茵上海公司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并在上海设立全球首家第三方无人值守智能实验室和VR(虚拟现实)检测实验室以及除德国总部外的全球第一个创新空间……

今年,静安区与上海海关签订了新一轮的《合作备忘录》,围绕促进静安涉外经济、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开展紧密合作,不断优化监管流程,加快进口商品的通关速度和国内上架速度。

目前,进口服装便利化措施已经率先在静安落地,近20家企业享受到该项创新举措,受惠货品超300款,货值约1500万元,通关时长压缩超过50%。

界面新闻获悉,依托车站海关,静安区还积极推荐区内进出口企业开展AEO培育工作,爱特思、欧莱雅等多家总部企业已顺利通过海关认证,获得AEO“金字招牌”。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托德斯(TOD'S)扎根静安发展已经15年。

谈及静安区对企业的强力吸引,托德斯(TOD'S)中国区总经理Ottaviano Conzato表示,静安区浓厚的时尚氛围为奢侈品行业提供了丰沃的发展土壤,一流且精准的营商环境、政策上的扶持与鼓励,更让企业感觉特别安心,能够全身心投入业务经营之中。“今年,托德斯(TOD'S)不仅升级了中国区总部,还在静安区开设了3个品牌4家直营精品店,这些都足以证明企业对未来在静安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从政策支持到人才服务,从环境优化到“简政放权”,静安区的“店小二”服务团队通过落实企业服务三级网络对口服务责任,开展重点企业集中走访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规范企业问题解决、流转、答复等工作流程,做到协调反馈“不过夜”,问题回应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总部企业服务体系,成立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实时跟踪企业发展动态等切实有效的工作,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全方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服务。

进入“十四五”新时代,静安区表示,在实施一系列区级配套扶持政策,全方位助力总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自我加码”推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和亚太运营总部支持计划后,还将持续做实做优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能级总部企业集聚区,使全区总部经济规模能级密度再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再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再提升,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据悉,“十四五”期间,静安区一方面将推进一批商业载体和场景建设,加大空间扩容,全面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地”“数字货币先行区”“离境退税示范街”“夜间经济活力带”等智慧商业新场景建设。

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高能表示,持续“加油”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硬件和政策上“筑巢引凤”,更需要在企业服务等“软件”上做到更精准、更高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欧莱雅

4.5k
  • 欧莱雅一季度销售额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4.4%
  • 欧莱雅中国回应旅游零售部门裁员:该业务正积极推进转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上海静安已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

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包括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总部31家,总部企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根据最新的《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报告》,静安区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其中11家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上榜企业总数位列全市第二,仅次于浦东。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记者 杨舒鸿吉

界面新闻2021年12月21日从静安区政府获悉,截至2021年底,全区累计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0家,包括大中华区及以上能级总部31家,总部企业的增长速度和整体规模在全市名列前茅。

根据最新的《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报告》,静安区共有20家企业入选2020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百强榜,其中11家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上榜企业总数位列全市第二,仅次于浦东。

2021年3月,静安区聚焦能级提升、功能丰富、规模扩大等方面推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着力推动总部贸易便利化,增强总部开放枢纽功能以及提供金融、人才等支持政策。

其中,路威酩轩集团旗下的诺悠翩雅(Loro Piana)和芬迪(Fendi)新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知名商贸品牌爱芙趣(A&F)亚太总部、托德斯(TOD'S)中国区总部、知名移动电商平台薇仕(Wish)亚洲区总部、美国UL集团、法国GEODIS集团、荷兰TMF 集团、美国Omnicom集团、香港OOCL集团地区总部……

“静安区的良好发展生态、强大功能平台和完善的综合支撑,让企业能够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高效服务更多企业进入市场,扩展业务。”凯誉管理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总裁李同表示,落户静安实现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感受到了静安区最专业、最便捷、最优质的服务和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的信心。作为静安区首批“全球服务商”,凯誉(中国)希望能够为静安区集聚和培育高能级的全球服务机构,打造高端服务业集群助“一臂之力”。

据悉,在推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的同时,静安区还启动实施了亚太运营总部支持计划,通过做优企业服务、强化政策补给、加强多方联动等,大力培育一批可以汇聚和配置亚太区资源的优质企业。

全球顶尖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落地;欧莱雅升级设立北亚区总部,同时启用全新办公大楼“静华大楼”,进驻欧莱雅集团巴黎总部外部首个美妆科技中心;莱茵上海公司升级为亚太区总部,并在上海设立全球首家第三方无人值守智能实验室和VR(虚拟现实)检测实验室以及除德国总部外的全球第一个创新空间……

今年,静安区与上海海关签订了新一轮的《合作备忘录》,围绕促进静安涉外经济、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开展紧密合作,不断优化监管流程,加快进口商品的通关速度和国内上架速度。

目前,进口服装便利化措施已经率先在静安落地,近20家企业享受到该项创新举措,受惠货品超300款,货值约1500万元,通关时长压缩超过50%。

界面新闻获悉,依托车站海关,静安区还积极推荐区内进出口企业开展AEO培育工作,爱特思、欧莱雅等多家总部企业已顺利通过海关认证,获得AEO“金字招牌”。

图片来源:上海静安

托德斯(TOD'S)扎根静安发展已经15年。

谈及静安区对企业的强力吸引,托德斯(TOD'S)中国区总经理Ottaviano Conzato表示,静安区浓厚的时尚氛围为奢侈品行业提供了丰沃的发展土壤,一流且精准的营商环境、政策上的扶持与鼓励,更让企业感觉特别安心,能够全身心投入业务经营之中。“今年,托德斯(TOD'S)不仅升级了中国区总部,还在静安区开设了3个品牌4家直营精品店,这些都足以证明企业对未来在静安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从政策支持到人才服务,从环境优化到“简政放权”,静安区的“店小二”服务团队通过落实企业服务三级网络对口服务责任,开展重点企业集中走访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规范企业问题解决、流转、答复等工作流程,做到协调反馈“不过夜”,问题回应率达到100%;进一步完善总部企业服务体系,成立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实时跟踪企业发展动态等切实有效的工作,为企业的业务发展提供全方位,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服务。

进入“十四五”新时代,静安区表示,在实施一系列区级配套扶持政策,全方位助力总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自我加码”推出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十大举措和亚太运营总部支持计划后,还将持续做实做优企业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高能级总部企业集聚区,使全区总部经济规模能级密度再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再提升,辐射带动效应再提升,助力上海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据悉,“十四五”期间,静安区一方面将推进一批商业载体和场景建设,加大空间扩容,全面推进“全球新品首发地”“数字货币先行区”“离境退税示范街”“夜间经济活力带”等智慧商业新场景建设。

静安区商务委副主任高能表示,持续“加油”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硬件和政策上“筑巢引凤”,更需要在企业服务等“软件”上做到更精准、更高效。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