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纹”以载道数字体验展开放,科技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纹”以载道数字体验展开放,科技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故宫和腾讯在深圳举办了一场“没有文物”的文物展。

实习记者 | 袁天云

编辑 | 汤威

12月18日,由故宫和腾讯联合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

展览共设锦绣世界、流光溢彩、“纹”法自然、巧思成“纹”、纹窗弄影、梦幻江南、瑞意祥纹7个展区,以及10个年度打卡点。尤为特别的是,在本次展演中,OUTPUT团队提取了故宫古建、陶瓷、家具、织绣上的各种纹样,在全场无一件实体文物的情况下,用数字技术赋予文博领域一种新的应用场景,充分体现了数字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创新应用。

那么,到底是怎样让文物“活”起来的呢?在“锦绣世界”展区,观众将看到一个高达5.3米的巨型数字文物,这也是故宫最大的裸眼3D文物。OUTPUT团队通过数字技术将四季山水图转颈瓶和五彩鱼藻纹盖罐从静态化为动态。3D的震撼视觉,搭配动态的纹饰展演,让观众能在视觉上与文物产生更有趣的互动。

步入这个巨大的数字文物内部,观众还可以任意选择墙面上的数字多宝阁文物,将其纹饰投放至整个空间,在万花筒式的空间里,沉浸式地感受纹饰。与以往墙面万花筒不同的是,OUTPUT在前期的开发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真实还原出了万花筒的内部结构,并将文物的纹饰放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一个真实的纹饰万花筒,让置身其中的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切身感受“万花筒+纹饰”魅力。

在巧思成“纹”展区,则利用360度环幕,将粉彩鹭莲纹盘等三件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组成巨大的盘子装置投影。观众可以朝着盘子装置内挥手,进行体感互动;也可以拨动纹饰内容,共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舞台。

除了本次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外,故宫博物院与腾讯还曾合作打造“数字故宫”小程序、“文化+科技”国际论坛等活动,以助力传统文化“活起来”。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纹”以载道数字体验展开放,科技让故宫文物“活”起来

故宫和腾讯在深圳举办了一场“没有文物”的文物展。

实习记者 | 袁天云

编辑 | 汤威

12月18日,由故宫和腾讯联合主办的《“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在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

展览共设锦绣世界、流光溢彩、“纹”法自然、巧思成“纹”、纹窗弄影、梦幻江南、瑞意祥纹7个展区,以及10个年度打卡点。尤为特别的是,在本次展演中,OUTPUT团队提取了故宫古建、陶瓷、家具、织绣上的各种纹样,在全场无一件实体文物的情况下,用数字技术赋予文博领域一种新的应用场景,充分体现了数字科技在文博领域的创新应用。

那么,到底是怎样让文物“活”起来的呢?在“锦绣世界”展区,观众将看到一个高达5.3米的巨型数字文物,这也是故宫最大的裸眼3D文物。OUTPUT团队通过数字技术将四季山水图转颈瓶和五彩鱼藻纹盖罐从静态化为动态。3D的震撼视觉,搭配动态的纹饰展演,让观众能在视觉上与文物产生更有趣的互动。

步入这个巨大的数字文物内部,观众还可以任意选择墙面上的数字多宝阁文物,将其纹饰投放至整个空间,在万花筒式的空间里,沉浸式地感受纹饰。与以往墙面万花筒不同的是,OUTPUT在前期的开发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真实还原出了万花筒的内部结构,并将文物的纹饰放入其中,最终形成了一个真实的纹饰万花筒,让置身其中的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切身感受“万花筒+纹饰”魅力。

在巧思成“纹”展区,则利用360度环幕,将粉彩鹭莲纹盘等三件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组成巨大的盘子装置投影。观众可以朝着盘子装置内挥手,进行体感互动;也可以拨动纹饰内容,共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舞台。

除了本次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外,故宫博物院与腾讯还曾合作打造“数字故宫”小程序、“文化+科技”国际论坛等活动,以助力传统文化“活起来”。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