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爱上“功效”?化妆品市场变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爱上“功效”?化妆品市场变了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高度成熟,加之消费者认知的逐步进化,功效性护肤品崛起了。

文|C2CC新传媒

在当下的护肤界充斥着两种护肤理念,一种崇尚安全温和护肤,另一种则是“猛药式”的对症护肤,即原本的功效性护肤。

回望2021年的化妆品市场,功效性护肤可谓当之无愧的行业热词TOP,但不得不说有太多品牌只是打着功效护肤的幌子吸引消费者,或将其概念泛化,使其模糊甚至失去其最初的意义。

究竟如何定义功效性护肤品?

百度给予的解释是:“功效性护肤品是指专门针对问题性皮肤人而设计的,具有特殊用途的护肤品,一般对皮肤有特别的护理作用,如美白、抗皱、抗衰老、紧致肌肤之类的特效。”大体说来,有三个关键点:其一安全性,其二针对解决问题肌肤的功效性,其三便是临床验证。

从归属来看,功效性护肤品介于普通护肤品与皮肤科药品之间,涵盖范围有敏感肌护理类产品、高效成分型护肤品与敷料面膜类产品等产品。此概念收窄下,真正合规的功效性化妆品并没有现在行业所看到的那么泛滥。

功效性护肤的出现,对于发展数年的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界定,以往或出于技术的限制,又或出于高功效与之相伴的刺激风险性,安全温和的护肤品占据了更多的市场研究资源,消费者的护肤理念中也未出现这一模式。

而今,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高度成熟,加之消费者认知的逐步进化,功效性护肤品崛起了。

吸睛更吸金的功效性市场,高效化、本土化、规范化并行

近年来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变化也意味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加之随着当代消费者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不良作息习惯的普遍,肌肤敏感、长痘、泛红、刺痛等系列问题的出现概率急剧上升,在2020年疫情的拐点之下,中国功效性护肤市场的发展迎来喷发。

有这样一组数据:据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统计,约72.1%的人群存在皮肤问题。这个大概率的人群基础,足以让行业的发展为之改变,倒逼着也诱使着生产方向功效护肤品升级转型。据Euromonitor统计,2020年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189.3亿元,2015-2020年CAGR达25.2%。

规模的逐步扩大,功效性护肤市场表现出的强大吸金力,自然引得无数企业为之转向。从新锐品牌以功效定义品牌,到老牌品牌调转方向发力功效护肤品,这片蔚蓝的潜力市场正有无数弄潮儿涌去。如:玻尿酸行业巨头华熙生物推出润百颜、米蓓尔等功效护肤品牌,珀莱雅推出了早C晚A系列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口碑。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国内一级市场护肤品赛道的公开融资就有20起,其中便包括敷尔佳、溪木源、AOEO、PMPM等功效护肤品牌。

而也正是功效性护肤赛道的繁荣发展,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从基本的保湿维稳,上升至舒缓敏感、祛痘、抗初老等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功效型需要,早C晚A、刷酸、抗炎等功效疗法逐渐为人所知,行业亦有了新的发力点,崛起了新一波的潜力国货品牌。

这一波功效护肤品牌/产品的崛起,可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际护肤品牌在中国市场奠定的领导地位。例如,以“早C晚A”闻名于消费者的毕生之研眼霜,其2021年8月的成交额同比增长4470%,远超其它品牌,连靠着自家双萃精华IP推出新品眼精华的娇韵诗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甚至,这种功效性护肤的锋芒已经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此前,C2CC传媒记者采访美妆集合店时,便发现了朴荔、Noisy Beauty、负二、ONLY WRITE等诸多美妆集合店进驻了功效护肤产品,并表示了对其的看好。

然而,正如记者在前文所说,功效性护肤赛道的火热让行业一众蜂拥而上,“概念性添加”这个行业沉疴旧疾也是携手而来,但也幸好,《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系列新法规,对于普通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的区分管控,让“功效”这二字有了门槛。监管政策的趋严,将极大地利好具备研发实力和高安全性的真正功效性护肤品牌的发展。

总体来看,当下的功效性护肤市场日渐扩张,并已呈现出高效化、本土化、规范化等多种趋势。可以期待,未来,强功效性的品牌定位或将成为国货品牌在世界化妆品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数说功效性护肤品牌,刷酸、“早C晚A”、抗炎各领风骚

纵观当下的功效性护肤市场,其实除却我们熟知的以往定位为“药妆”的知名国际功效品牌,如理肤泉、雅漾,国内的功效性品牌在近两年来已经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引起了行业和消费者的关注。

与功效性品牌相应而来的是,护肤界涌现了出许多新型功效概念词——刷酸、“早C晚A”、抗炎,记者便从这三个功效热词的角度来具体解析国内功效性护肤市场的代表选手们。

1、刷酸派:博乐达、芙清仍是主力

相信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当下,行业对于刷酸这一概念并不会陌生,从刷酸风起到行业点名,刷酸是个高功效与高风险并存的领域,这个酸的范围从祛痘的水杨酸、美白的果酸、去黑头的杏仁酸,到药用的维A酸,跨度极大。

而论起刷酸的兴起,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博乐达和芙清密钥的涂抹面膜绝对是大部分消费者心智中刷酸概念的开拓者。

与刷酸概念的院线出身相符,区分与一般的终端护肤品背景,博乐达自创立之初便就有着浓厚的医师背景,至今其院线渠道占比仍高达50%以上。

得益于其深厚的医学背景,强功效而又尽量温和的产品体验,博乐达水杨酸面膜在抖音达人骆王宇的推荐之下,开启了品牌的线上口碑之路,受到了诸多油痘肌消费者的赞许和认可。

而芙清密钥的成功,除却与博乐达相同的医学背书,其更低的价位和更温和的功效,加持其后来提出的梯度刷酸概念,产品线上从最初为人所知的芙清密钥水杨酸面膜到清痘舒缓精华液,持续更新的产品也为品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后续,百植萃、HomeFacialPro等品牌,也推出了系列刷酸产品,或以复合酸、温和果酸等卖点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国货刷酸品牌中,博乐达和芙清密钥仍占据了大比例市场份额。

2、“早C晚A”:新锐、老国货各自开花

何为早C晚A?简单说来,便是早上使用维C类产品,晚上使用A类产品,通过白天以VC保护肌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晚上以VA修补光损伤的肌肤,来达成美白抗老的双重功效。

而这种美白、抗老的需求点,向来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虽然行业对此概念仍具有部分争议,但“早C晚A”概念下的产品仍是从成分党、功效党被推向了大众消费群体,而在Murad、露得清、修丽可等系列国际功效品牌中,毕生之研、珀莱雅也以一己之力杀出了重围。

毕生之研,自出生起,便是一个主打成分的护肤品牌,在安全性的基础上,高浓度添加的成分是其品牌一贯的风格。并且,毕生之研会公开每款产品的配方、成分、浓度含量,方便消费者了解和选择适用产品。

其中,“早C晚A”眼霜是其代表性产品,双头设计,一支满足早C晚A需求,自面世的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三代版本,在提升成分转化效率的同时提升体验感,从只针对眼周到全脸可用,从刺激较强到改进缓释技术降低刺激度,毕生之研一直在以成分和科技的革新,听取、满足消费者意见。这也为品牌实在地圈了一波粉。

在新锐品牌毕生之研之外,老牌国货品牌珀莱雅对于“早C晚A”的发力,也是受到了认可。2020年珀莱雅推出的核心单品双抗精华和红宝石精华,也成为了当下“早C晚A”的代表性产品。

并且,从节奏上来看,珀莱雅的布局可以说是踩在了“早C晚A”的风口之前。在成分功效上,双抗精华不含VC成分,但其核心成分能实现抗氧化的功能,对应早C;红宝石含有维A醇和多肽,对应晚A。

今年,珀莱雅两款产品更是推出了升级版,优化了配方和使用感,在消费者端着实赢得了好口碑,从而带动了旗下系列产品的增长。

3、抗炎:涌现一波新势力品牌

其实,刷酸、“早C晚A”自2020年便已经风起,但抗炎可谓是实实在在2021年新崛起的行业热词。那么,抗炎到底抗的是什么?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肌肤常见的部分敏感、长痘等肌肤问题便需要抗炎的症状。

纵观抗炎此领域,其实国际品牌早已有了涉足,欧码、CSS析颜士便是其中的“大佬”级品牌,而在国内市场今年也是涌现出一批新势力抗炎品牌,上水和肌、Johnjeff、菜鸟和配方师、毕生之研都出圈了各自的抗炎代表作。

如果说“早C晚A”是毕生之研对于美白抗衰领域的涉及,那毕生之研五环精华就是对油痘肌的发力。五环精华区分浓度分为Air和Pro两个版本,低浓度Air版本以日常护理为主,高浓度Pro版本则专攻炎症爆发期,分阶段的差异化产品让毕生之研的抗炎竞争力更上一个台阶。

与毕生之研类似,诞生不到两年的菜鸟和配方师也是一个实验室品牌,至今品牌还只有两个系列共10个单品,但这种长时间的专注也使得其产品具有功效明显、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其抗炎产品姜黄素精华便是如此。

产品以主成分姜黄素的抗菌、抗炎功效出发,并运用核心的发酵专利技术代替传统刷酸,通过调理肌肤微生态,整体提升肌肤自身对于痘痘的缓解能力。同时,菜鸟与配方师也是以抗炎的主要目的之一祛痘为理念,搭配了一套从洁面、精华、凝胶,到面膜的祛痘套装。

相比以上两个品牌,Johnjeff与抗炎的对抗显得更为“典型”,选取抗炎的代表成分油橄榄,打造出了一款兼具功效与性价比的抗炎产品——Johnjeff5%油橄榄面部精华,相比行业大部分100+的定价,其产品价格为89元/30ML,但与其矛盾的是,Johnjeff对于原料和成分的选择极为严苛,这个矛盾点也是受到消费者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功效性护肤的兴起,其实便是意味着下一轮行业竞争的开始。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渠道为王、流量为王的论点都已经是过去式,消费者会一步一步倒逼着行业的变革与升级,科技将会真正成为品牌发展的底层核心逻辑。

新条例的推出也是在验证这一发展趋势,国家政策侧重功效性护肤品的原料和成分监管,提出要对其实施安全把控,便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在良性的竞争中迈向国际市场,打破长久以来的技术断层。

或许可以期待,未来功效性护肤不再是行业的热点风口,而将是常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爱上“功效”?化妆品市场变了

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高度成熟,加之消费者认知的逐步进化,功效性护肤品崛起了。

文|C2CC新传媒

在当下的护肤界充斥着两种护肤理念,一种崇尚安全温和护肤,另一种则是“猛药式”的对症护肤,即原本的功效性护肤。

回望2021年的化妆品市场,功效性护肤可谓当之无愧的行业热词TOP,但不得不说有太多品牌只是打着功效护肤的幌子吸引消费者,或将其概念泛化,使其模糊甚至失去其最初的意义。

究竟如何定义功效性护肤品?

百度给予的解释是:“功效性护肤品是指专门针对问题性皮肤人而设计的,具有特殊用途的护肤品,一般对皮肤有特别的护理作用,如美白、抗皱、抗衰老、紧致肌肤之类的特效。”大体说来,有三个关键点:其一安全性,其二针对解决问题肌肤的功效性,其三便是临床验证。

从归属来看,功效性护肤品介于普通护肤品与皮肤科药品之间,涵盖范围有敏感肌护理类产品、高效成分型护肤品与敷料面膜类产品等产品。此概念收窄下,真正合规的功效性化妆品并没有现在行业所看到的那么泛滥。

功效性护肤的出现,对于发展数年的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界定,以往或出于技术的限制,又或出于高功效与之相伴的刺激风险性,安全温和的护肤品占据了更多的市场研究资源,消费者的护肤理念中也未出现这一模式。

而今,随着化妆品行业的高度成熟,加之消费者认知的逐步进化,功效性护肤品崛起了。

吸睛更吸金的功效性市场,高效化、本土化、规范化并行

近年来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变化也意味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加之随着当代消费者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不良作息习惯的普遍,肌肤敏感、长痘、泛红、刺痛等系列问题的出现概率急剧上升,在2020年疫情的拐点之下,中国功效性护肤市场的发展迎来喷发。

有这样一组数据:据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统计,约72.1%的人群存在皮肤问题。这个大概率的人群基础,足以让行业的发展为之改变,倒逼着也诱使着生产方向功效护肤品升级转型。据Euromonitor统计,2020年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规模189.3亿元,2015-2020年CAGR达25.2%。

规模的逐步扩大,功效性护肤市场表现出的强大吸金力,自然引得无数企业为之转向。从新锐品牌以功效定义品牌,到老牌品牌调转方向发力功效护肤品,这片蔚蓝的潜力市场正有无数弄潮儿涌去。如:玻尿酸行业巨头华熙生物推出润百颜、米蓓尔等功效护肤品牌,珀莱雅推出了早C晚A系列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了极大的关注和口碑。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上半年,国内一级市场护肤品赛道的公开融资就有20起,其中便包括敷尔佳、溪木源、AOEO、PMPM等功效护肤品牌。

而也正是功效性护肤赛道的繁荣发展,化妆品行业的发展方向也从基本的保湿维稳,上升至舒缓敏感、祛痘、抗初老等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功效型需要,早C晚A、刷酸、抗炎等功效疗法逐渐为人所知,行业亦有了新的发力点,崛起了新一波的潜力国货品牌。

这一波功效护肤品牌/产品的崛起,可谓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际护肤品牌在中国市场奠定的领导地位。例如,以“早C晚A”闻名于消费者的毕生之研眼霜,其2021年8月的成交额同比增长4470%,远超其它品牌,连靠着自家双萃精华IP推出新品眼精华的娇韵诗都不得不避其锋芒。

甚至,这种功效性护肤的锋芒已经从线上延伸至线下。此前,C2CC传媒记者采访美妆集合店时,便发现了朴荔、Noisy Beauty、负二、ONLY WRITE等诸多美妆集合店进驻了功效护肤产品,并表示了对其的看好。

然而,正如记者在前文所说,功效性护肤赛道的火热让行业一众蜂拥而上,“概念性添加”这个行业沉疴旧疾也是携手而来,但也幸好,《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系列新法规,对于普通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的区分管控,让“功效”这二字有了门槛。监管政策的趋严,将极大地利好具备研发实力和高安全性的真正功效性护肤品牌的发展。

总体来看,当下的功效性护肤市场日渐扩张,并已呈现出高效化、本土化、规范化等多种趋势。可以期待,未来,强功效性的品牌定位或将成为国货品牌在世界化妆品市场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

数说功效性护肤品牌,刷酸、“早C晚A”、抗炎各领风骚

纵观当下的功效性护肤市场,其实除却我们熟知的以往定位为“药妆”的知名国际功效品牌,如理肤泉、雅漾,国内的功效性品牌在近两年来已经表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引起了行业和消费者的关注。

与功效性品牌相应而来的是,护肤界涌现了出许多新型功效概念词——刷酸、“早C晚A”、抗炎,记者便从这三个功效热词的角度来具体解析国内功效性护肤市场的代表选手们。

1、刷酸派:博乐达、芙清仍是主力

相信在2021年即将结束的当下,行业对于刷酸这一概念并不会陌生,从刷酸风起到行业点名,刷酸是个高功效与高风险并存的领域,这个酸的范围从祛痘的水杨酸、美白的果酸、去黑头的杏仁酸,到药用的维A酸,跨度极大。

而论起刷酸的兴起,在中国化妆品市场,博乐达和芙清密钥的涂抹面膜绝对是大部分消费者心智中刷酸概念的开拓者。

与刷酸概念的院线出身相符,区分与一般的终端护肤品背景,博乐达自创立之初便就有着浓厚的医师背景,至今其院线渠道占比仍高达50%以上。

得益于其深厚的医学背景,强功效而又尽量温和的产品体验,博乐达水杨酸面膜在抖音达人骆王宇的推荐之下,开启了品牌的线上口碑之路,受到了诸多油痘肌消费者的赞许和认可。

而芙清密钥的成功,除却与博乐达相同的医学背书,其更低的价位和更温和的功效,加持其后来提出的梯度刷酸概念,产品线上从最初为人所知的芙清密钥水杨酸面膜到清痘舒缓精华液,持续更新的产品也为品牌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后续,百植萃、HomeFacialPro等品牌,也推出了系列刷酸产品,或以复合酸、温和果酸等卖点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但总体而言,国货刷酸品牌中,博乐达和芙清密钥仍占据了大比例市场份额。

2、“早C晚A”:新锐、老国货各自开花

何为早C晚A?简单说来,便是早上使用维C类产品,晚上使用A类产品,通过白天以VC保护肌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晚上以VA修补光损伤的肌肤,来达成美白抗老的双重功效。

而这种美白、抗老的需求点,向来是消费者的刚性需求。虽然行业对此概念仍具有部分争议,但“早C晚A”概念下的产品仍是从成分党、功效党被推向了大众消费群体,而在Murad、露得清、修丽可等系列国际功效品牌中,毕生之研、珀莱雅也以一己之力杀出了重围。

毕生之研,自出生起,便是一个主打成分的护肤品牌,在安全性的基础上,高浓度添加的成分是其品牌一贯的风格。并且,毕生之研会公开每款产品的配方、成分、浓度含量,方便消费者了解和选择适用产品。

其中,“早C晚A”眼霜是其代表性产品,双头设计,一支满足早C晚A需求,自面世的第一代到如今的第三代版本,在提升成分转化效率的同时提升体验感,从只针对眼周到全脸可用,从刺激较强到改进缓释技术降低刺激度,毕生之研一直在以成分和科技的革新,听取、满足消费者意见。这也为品牌实在地圈了一波粉。

在新锐品牌毕生之研之外,老牌国货品牌珀莱雅对于“早C晚A”的发力,也是受到了认可。2020年珀莱雅推出的核心单品双抗精华和红宝石精华,也成为了当下“早C晚A”的代表性产品。

并且,从节奏上来看,珀莱雅的布局可以说是踩在了“早C晚A”的风口之前。在成分功效上,双抗精华不含VC成分,但其核心成分能实现抗氧化的功能,对应早C;红宝石含有维A醇和多肽,对应晚A。

今年,珀莱雅两款产品更是推出了升级版,优化了配方和使用感,在消费者端着实赢得了好口碑,从而带动了旗下系列产品的增长。

3、抗炎:涌现一波新势力品牌

其实,刷酸、“早C晚A”自2020年便已经风起,但抗炎可谓是实实在在2021年新崛起的行业热词。那么,抗炎到底抗的是什么?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肌肤常见的部分敏感、长痘等肌肤问题便需要抗炎的症状。

纵观抗炎此领域,其实国际品牌早已有了涉足,欧码、CSS析颜士便是其中的“大佬”级品牌,而在国内市场今年也是涌现出一批新势力抗炎品牌,上水和肌、Johnjeff、菜鸟和配方师、毕生之研都出圈了各自的抗炎代表作。

如果说“早C晚A”是毕生之研对于美白抗衰领域的涉及,那毕生之研五环精华就是对油痘肌的发力。五环精华区分浓度分为Air和Pro两个版本,低浓度Air版本以日常护理为主,高浓度Pro版本则专攻炎症爆发期,分阶段的差异化产品让毕生之研的抗炎竞争力更上一个台阶。

与毕生之研类似,诞生不到两年的菜鸟和配方师也是一个实验室品牌,至今品牌还只有两个系列共10个单品,但这种长时间的专注也使得其产品具有功效明显、科技含量高等特点,其抗炎产品姜黄素精华便是如此。

产品以主成分姜黄素的抗菌、抗炎功效出发,并运用核心的发酵专利技术代替传统刷酸,通过调理肌肤微生态,整体提升肌肤自身对于痘痘的缓解能力。同时,菜鸟与配方师也是以抗炎的主要目的之一祛痘为理念,搭配了一套从洁面、精华、凝胶,到面膜的祛痘套装。

相比以上两个品牌,Johnjeff与抗炎的对抗显得更为“典型”,选取抗炎的代表成分油橄榄,打造出了一款兼具功效与性价比的抗炎产品——Johnjeff5%油橄榄面部精华,相比行业大部分100+的定价,其产品价格为89元/30ML,但与其矛盾的是,Johnjeff对于原料和成分的选择极为严苛,这个矛盾点也是受到消费者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结

功效性护肤的兴起,其实便是意味着下一轮行业竞争的开始。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渠道为王、流量为王的论点都已经是过去式,消费者会一步一步倒逼着行业的变革与升级,科技将会真正成为品牌发展的底层核心逻辑。

新条例的推出也是在验证这一发展趋势,国家政策侧重功效性护肤品的原料和成分监管,提出要对其实施安全把控,便是为了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在良性的竞争中迈向国际市场,打破长久以来的技术断层。

或许可以期待,未来功效性护肤不再是行业的热点风口,而将是常态。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