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在沙特造一辆车有多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在沙特造一辆车有多难?

沙特对于新能源车国产化极为迫切,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部门一直没有放弃打造本国造车产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程迪

最近,关于沙特阿拉伯计划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闻不断出现。

诸如今年10月,与富士康合资打造一家新能源车企;11月,大力投资的初创车企Lucid Motors,或将在2024年在沙特建一家造车厂;年末,投资的另一家印度电池公司,造出了一款超级铝离子固态电池,各方面都能能秒杀三元里电池……种种迹象表明,沙特政府正在发展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方面。

 

不差石油的沙特,为何一定要进入电动车市场?

的确,这背后与原油价格,当地产业布局和全球新能源产业浪潮汹涌都有关系。

近两年来,沙特等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诉求,就是减少原油产量,维持原油价格。但这种“微操”对于沙特而言,长久了也未必是好事。

去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到30美元以下时,国泰基金经理徐成城曾表示:“以沙特为主的OPEC国家,自身也有很大的财务上的压力,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做法,是不可能做到长期的。这些国家政府的财政开销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中东国家,大多需要用石油出口来填补。石油绝对不是一个长期的生产选项。”

再加上特斯拉市值破万亿美元,比亚迪股票成为了硬通货,中国电池厂商巨头宁德时代,独占全球动力电池供应三成以上份额,各大传统车企的行业地位和市值渐渐式微,都不断刺激着靠原油发家的沙特等海湾国家。

2016年开始,沙特阿拉伯副王储、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大臣,国防大臣与国家经济和发展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提出了以“活力社会、繁荣经济、雄心国家”为主题的“愿景2030”经济计划。该计划核心目的,是重新打造沙特的经济体系,减少沙特国内对于石油产业的依赖。

此项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到2030年,沙特需要创造出160万个围绕汽车产业的制造和物流工作岗位……

今天,就来聊聊沙特这两年的新能源车之路,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

 

为何传统车企不愿意在沙特建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沙特的汽车保有量约为200万,沙特境内人口约为3400万人,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00辆以上——似乎不如俄罗斯的373辆,但这主要因为沙特65%的人口平均年龄不足25岁,大部分尚不具备驾驶资格;二来沙特直到2018年6月才正式解除不允许女性开车的禁令。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当地将大批年轻人与女性成为汽车消费者。

但沙特本国并没有什么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沙特进口车的关税不高,只有5%。虽然2018年1月起开始征收额外的5%增值税,但总体税率依旧不高。再加上当地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成熟,以及油价远低于国际水平——现在是每升1.8里亚尔(约合0.48美元)。再加上当地的公共交通并不十分方便,因此买私家车代步对于沙特普通民众而言,就是刚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既然是刚需,那就应该“肥水不流外人田”。

据了解,早在2012年,沙特就曾与捷豹路虎草签过一项协议,计划斥资45亿里亚尔(约合12亿美元)在沙特建立一家完整的造车厂,每年生产5万辆路虎。但这项草签协议已经过了近10年,依旧未付诸实施。

2017年,沙特又希望丰田能在其首都利雅得附近建造一个大型造车厂。但丰田很快就拒绝了这项提议。因为作为沙特最重要的进口车商,丰田很早就针对在沙特制造汽车或汽车零部件一事,进行过可行性调研。结果发现——无论怎么算,在沙特建厂造车都是一桩亏本买卖。

一来本地几乎没有汽车产业供应链,就连蓄电池、玻璃、车轮都要进口,成本是在太高;二来沙特劳动力成本太高,2018年时沙特人均GDP就超过了2.3万美元,无法利用廉价劳动力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竞争优势;三来之前提到过,沙特在内的海合会关税联盟只对进口汽车征收5%的关税,进口汽车价格十分廉价,本土化生产毫无竞争力可言,也没有任何价格优势。还有,中东地区还有土耳其这个面积更大,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丰田已经在那里耗资12亿欧元建了一家年产能15万辆的大工厂。

据外媒报道,当时丰田并未直接拒绝沙特政府的邀约,而是提出了两个条件:获得50%的政府补贴,只有这样生产成本才能勉强与中东其他国家相当;第二就是在当地建一个小型汽车工厂。两个条件一出,雄心勃勃的沙特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沙特的新能源产业链,从Lucid的第二座造车工厂开始?

虽然在传统主机厂那儿连遭挫折,但沙特并没有放弃造车梦想,转而投向了新能源车领域,并设定了另一个“小”目标:2030年,沙特首都电动汽车数量占比至少达到30%。

沙特阿拉伯最主要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投资基金——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之后简称“沙特PIF”),在2018年以13亿美元的价格,从贾跃亭手上接盘了当时被誉为“特斯拉的劲敌”——初创造车公司Lucid Motors。

今年7月26日,Lucid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9月,首款产品Lucid Air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工厂开始商业生产,并于10月底进行了首次交付。

当然,沙特不是一个只会赚钱的白衣骑士,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引入完整的汽车工业产线,建立一座属于沙特自己的电动汽车造车厂。或许这也是为何,沙特PIF拼命让Lucid活下来,还帮助其借壳上市,量产出了自己的产品。

今年三季度,沙特PIF又重仓了这家初创公司,直接持有10.2亿股,占流通股比的63%。

据悉,这一计划在2018年沙特PIF成为接盘侠时已经形成,但关于投产建厂的计划双方一直处于谈判拉锯阶段。直到今年9月,沙特标准局副局长阿斯卡尔正式宣布:Lucid已经明确在2024年开始在沙特生产汽车的计划,并向沙特提交了车型认证申请。11月,Lucid CEO彼得·罗林森也正式确认:公司计划2024年在中国和中东设立工厂。

但Lucid Motors若要在沙特金主的大本营快速建厂量产,依旧面临众多问题。

比如当地炎热气候,对电动汽车的设计标准要求必然更高。还有就是之前提过的,沙特劳动成本过高。最关键的,就是当地电动汽车方面的配套政策与设施,目前似乎并没有及时跟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比如金主沙特PIF在近期确定建造一座大型电池制造厂,旨在为Lucid和其他一些在准备沙特建造造车工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但预期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电池年产能达到15GWh。

更重要的是直到去年,沙特政府才在利雅得建立了首个电动汽车商业充电站。而同属海湾国家的迪拜已建立了起码200个充电站,且电动汽车车主可以在2021年前享受全国境内免费充电、额外保修、优惠补贴及过路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即使2022年迪拜电动车主开始要充电收费,也比油费便宜80%。

 

投资铝离子固态电池,真能帮到当地的新能源产业链?

不过,即便有着各种不足,沙特也一直都没有新能源汽车国产化,且最近一段时间的脚步越来越快,步子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当地的不少风投公司,都在相应国家号召,全世界找寻各类新能源项目进行大力投资,一旦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就引入国内,成为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比如不久之前公布了铝离子固态电池印度SatuRnose电池公司,沙特的达纳风险投资基金(Dana Venture Fund)就曾对其进行了两次种子轮投资。

这家电池公司虽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着5年的发展史,但关于铝电池的技术攻关组其实成立于今年4月——满打满算也就8个月,就将铝离子电池技术全部攻关成功,造出了一款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续航里程至少能达到1200公里以上;充电速度极快;能进行20000次的充放电;不会像三元锂电池一样产生枝晶导致爆燃的完美电池,并计划在2022年将电池全面商业化——这速度让不少人怀疑,他们的相关实验与数据是否真实。

一位固态电池方面的专家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铝离子电池的潜力虽然已被多次证实,但一直都没进入过验证阶段。任何一款准备投入商用的电动汽车电池,都必须做好足够的产品验证,这是车企专门针对动力电池研发方面提出的一项极为漫长的验证过程。一般包含了工程样品、A样品、B样品和C样品四个阶段共10年的漫长周期。通常,5年左右的时间用于工程样品研发;之后3年为A样品开发生产,然后是1年B样品和1年C样品的开发生产。且一般A样品要做到1GWh产能,B样品和C样品要做到7到10GWh产能才行。因为如今电动车电池需量产上车,都需要做到10GWh。目前全球著名的固态电池公司,大多处于工程样品第一阶段。

但达纳风险投资基金的创始人加亚德·伊德认为:“SatuRnose公司是非常伟大的。他们所打造的这款电池可以在成本、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完全取代使用汽油的内燃机。”

 

联合富士康造纯国产车,另一个备选方案?

当然,目前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12月初的一条新闻——鸿海集团与沙特PIF正在洽谈组建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合资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沙特PIF将创建一个名为“Velocity”的造车公司,有可能在宝马授权许可的旧底盘上组装电动汽车,并期望尽快能签署相关协议。富士康则有望为这家公司的电动车提供软件、电子产品和电气架构。

沙特看中富士康的主要原因,不仅因为富士康的背后有着诸如浙江吉利控股、菲斯克 (Fisker)、Stellantis NV等合作商,在汽车供应链领域经验丰富。更因为今年10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发布了三款自主研发的电动车款:Model C SUV、Model E 轿车和Model T 电动巴士。

为何会将宝马的旧底盘当宝——是因为宝马此前曾经向一些汽车初创公司授权其旧版造车平台。例如越南的VinFast,就曾使用第3代BMW X3和第6代BMW 5系旧平台,开发出两大爆款产品Lux SA2.0 SUV和Lux A2.0轿车,火遍越南。

但就已知的情况看,业内也是普遍不太看好。

一来,富士康目前的造车平台是富士康与裕隆联手自研的纯电架构,但是造车工厂尚未谈拢。据了解,大概率借用美国初创车企Fisker或Lordstown Motors工厂进行生产。因此,富士康的电动车何时量产其实是个未知数。二来,裕隆如今的造车实力大家都明白。第三,越南VinFast的几款新车都是传统燃油车。

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曾表示:“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相关产业多,这与一般制造业明显不同。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有大的整车市场支撑。以整车市场促进零部件业务升级,以零部件技术突破助推整车产品革新。”

如果富士康和Velocity造车公司真的要用宝马旧底盘造新能源车,就涉及到了如今已经被主流市场抛弃的“油改电”。虽然这么做能直接跳过开发阶段,属于周期短、成本低无需正向研发的高性价比技术。但车身架构属于典型的“八字不合”,不仅影响操控性还有安全隐患。

当然,也不能排除富士康与裕隆联合打造的那三款电动车,最后会通过Velocity公司和宝马老底盘,在沙特上市量产。

由此可见,沙特对于新能源车国产化极为迫切。沙特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部门依旧没有放弃打造本国造车产业,并希望到2030年,其汽车能达到20到30万辆。

 

蓝氢和氢燃料汽车,沙特的新能源希望或在于此

由于沙特境内还有许多优秀的天然能源,也有不少企业决定另辟蹊径,找寻更多的新机会。比如通过无比充足的天然气——来完成那个“沙特2030愿景”。

据沙特官方2019年最新报告显示,沙特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五,达到了9.29万亿立方米,全球占比4.6%。更重要的是,由于当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庞大,沙特一直对天然气处于“爱理不理”的态度,从未进行大规模开采。

今年12月,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式宣布,将从2024年开始与贾富拉气田(Jafurah)展开100亿美元的开发合作。

沙特阿美的首席执行官纳赛尔表示,这些天然气不仅能供国内使用,替换为沙特一半的电力,还有足够的剩余天然气来制造蓝氢,有望为沙特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做出贡献。

所谓蓝氢,就是天然气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蒸汽重整制成。同时,重整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被捕捉并储存起来,从而减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而且,沙特计划未来不仅用天然气来生产氢气,还要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生产,以此来成为全球最大的氢能供应商。并计划到2030年生产和出口约400万吨氢气能源。

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进展更快,针对沙特阿拉伯的国情,可实现度更高。不仅因为氢燃料电池也是一种能达到出行电气化的有效方式,且相比投资一系列电动车和电动车电池项目的沙特PIF,沙特阿美公司除了不差钱,实际的能源优势也更明显。

更重要的是,其实早在2019年,素有车圈“氢能源帝国”之称的韩国现代汽车,就与沙特阿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沙特进行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氢能应用的研发。

同年第二季度,沙特阿美还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合作研发了沙特的第一座零售加氢站,而且还在宰赫兰科技谷成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而为了全面测试这个加氢站,丰田汽车提供了Mirai燃料电池汽车对这一项目进行测试。

今年7月,这座加氢站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

如今在沙特,已经悄悄出现了一些用氢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他们都拥有合法的机动车牌照,可以直接上路。这些车辆多为沙特阿美与丰田、现代公司合作开发的轿车、豪华大巴车或厢式货车等商用车,外观与普通大巴和货车并无两样。这些氢燃料电池汽车每加注1kg氢气,就能多行驶100km——同样重量的汽油,只能行驶20km。

巨大的对比数据,对于不差油的沙特人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尾声

其实,沙特即便自己不造车,也已经依靠自己的“钞能力”成为了全球新能源行业中不容小觑的势力,甚至差点改变了某家车企的命运——说的就是特斯拉。

2018年8月,沙特PIF成为了特斯拉的重要股东,坚定站在马斯克身后想帮助他把特斯拉私有化,一度推动特斯拉股价大涨近11%,让空头们损失惨重。可惜最后,马斯克还是放弃了私有化的想法。

2019年第四季度,沙特PIF突然出售所持有的99.5%共计820万股股票,一度让特斯拉股价暴跌。当然,他也完美错过了2020年初的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车企对于在沙特造车依旧处于观望甚至不看好的阶段,但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始试探性地开始向沙特出口新能源车——尤其是中国的主流自主品牌。比如12月6日开幕的沙特吉达国际车展上,进驻沙特还未满一年的长城汽车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欧拉好猫。

据了解,目前沙特汽车进口前几位的品牌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

其中,日本的两本品牌常年深耕沙特市场,保有量最大;美国和韩国车以高性价比受到当地消费者青睐。

但从2018年开始,美韩车系的市场份额出现了逐渐萎缩的趋势,并逐渐被中国品牌所取代,比如吉利、长城、广汽传祺、长安、一汽红旗等,都已经进驻沙特市场,因为他们发现,沙特当地卖得最好的几款车,多是价格便宜的高性价比轿车,而这一直都是自主品牌的强项。

乘联会的相关数据表明:从2018年开始,我出口沙特汽车的总额就开始不断增加,2020年已经累计达到了62000辆。其中,长安与上汽名爵MG都进入了年销前十,长城(含哈弗)和吉利都进入了沙特乘用车销量榜的前二十位,占比率已经仅次于日系品牌了,沙特已经成为中国品牌最重要的进口国家。

于中国车企来说,对电动车张开双臂的沙特市场虽然存在着各种不足,但机遇与挑战同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在沙特造一辆车有多难?

沙特对于新能源车国产化极为迫切,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部门一直没有放弃打造本国造车产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记者 | 程迪

最近,关于沙特阿拉伯计划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闻不断出现。

诸如今年10月,与富士康合资打造一家新能源车企;11月,大力投资的初创车企Lucid Motors,或将在2024年在沙特建一家造车厂;年末,投资的另一家印度电池公司,造出了一款超级铝离子固态电池,各方面都能能秒杀三元里电池……种种迹象表明,沙特政府正在发展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方面。

 

不差石油的沙特,为何一定要进入电动车市场?

的确,这背后与原油价格,当地产业布局和全球新能源产业浪潮汹涌都有关系。

近两年来,沙特等主要石油输出国的诉求,就是减少原油产量,维持原油价格。但这种“微操”对于沙特而言,长久了也未必是好事。

去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到30美元以下时,国泰基金经理徐成城曾表示:“以沙特为主的OPEC国家,自身也有很大的财务上的压力,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做法,是不可能做到长期的。这些国家政府的财政开销是非常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中东国家,大多需要用石油出口来填补。石油绝对不是一个长期的生产选项。”

再加上特斯拉市值破万亿美元,比亚迪股票成为了硬通货,中国电池厂商巨头宁德时代,独占全球动力电池供应三成以上份额,各大传统车企的行业地位和市值渐渐式微,都不断刺激着靠原油发家的沙特等海湾国家。

2016年开始,沙特阿拉伯副王储、第二副首相兼国防大臣,国防大臣与国家经济和发展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提出了以“活力社会、繁荣经济、雄心国家”为主题的“愿景2030”经济计划。该计划核心目的,是重新打造沙特的经济体系,减少沙特国内对于石油产业的依赖。

此项计划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到2030年,沙特需要创造出160万个围绕汽车产业的制造和物流工作岗位……

今天,就来聊聊沙特这两年的新能源车之路,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

 

为何传统车企不愿意在沙特建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沙特的汽车保有量约为200万,沙特境内人口约为3400万人,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00辆以上——似乎不如俄罗斯的373辆,但这主要因为沙特65%的人口平均年龄不足25岁,大部分尚不具备驾驶资格;二来沙特直到2018年6月才正式解除不允许女性开车的禁令。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当地将大批年轻人与女性成为汽车消费者。

但沙特本国并没有什么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沙特进口车的关税不高,只有5%。虽然2018年1月起开始征收额外的5%增值税,但总体税率依旧不高。再加上当地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业务成熟,以及油价远低于国际水平——现在是每升1.8里亚尔(约合0.48美元)。再加上当地的公共交通并不十分方便,因此买私家车代步对于沙特普通民众而言,就是刚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既然是刚需,那就应该“肥水不流外人田”。

据了解,早在2012年,沙特就曾与捷豹路虎草签过一项协议,计划斥资45亿里亚尔(约合12亿美元)在沙特建立一家完整的造车厂,每年生产5万辆路虎。但这项草签协议已经过了近10年,依旧未付诸实施。

2017年,沙特又希望丰田能在其首都利雅得附近建造一个大型造车厂。但丰田很快就拒绝了这项提议。因为作为沙特最重要的进口车商,丰田很早就针对在沙特制造汽车或汽车零部件一事,进行过可行性调研。结果发现——无论怎么算,在沙特建厂造车都是一桩亏本买卖。

一来本地几乎没有汽车产业供应链,就连蓄电池、玻璃、车轮都要进口,成本是在太高;二来沙特劳动力成本太高,2018年时沙特人均GDP就超过了2.3万美元,无法利用廉价劳动力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立竞争优势;三来之前提到过,沙特在内的海合会关税联盟只对进口汽车征收5%的关税,进口汽车价格十分廉价,本土化生产毫无竞争力可言,也没有任何价格优势。还有,中东地区还有土耳其这个面积更大,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丰田已经在那里耗资12亿欧元建了一家年产能15万辆的大工厂。

据外媒报道,当时丰田并未直接拒绝沙特政府的邀约,而是提出了两个条件:获得50%的政府补贴,只有这样生产成本才能勉强与中东其他国家相当;第二就是在当地建一个小型汽车工厂。两个条件一出,雄心勃勃的沙特顿时觉得索然无味。

 

沙特的新能源产业链,从Lucid的第二座造车工厂开始?

虽然在传统主机厂那儿连遭挫折,但沙特并没有放弃造车梦想,转而投向了新能源车领域,并设定了另一个“小”目标:2030年,沙特首都电动汽车数量占比至少达到30%。

沙特阿拉伯最主要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投资基金——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之后简称“沙特PIF”),在2018年以13亿美元的价格,从贾跃亭手上接盘了当时被誉为“特斯拉的劲敌”——初创造车公司Lucid Motors。

今年7月26日,Lucid通过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9月,首款产品Lucid Air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卡萨格兰德工厂开始商业生产,并于10月底进行了首次交付。

当然,沙特不是一个只会赚钱的白衣骑士,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引入完整的汽车工业产线,建立一座属于沙特自己的电动汽车造车厂。或许这也是为何,沙特PIF拼命让Lucid活下来,还帮助其借壳上市,量产出了自己的产品。

今年三季度,沙特PIF又重仓了这家初创公司,直接持有10.2亿股,占流通股比的63%。

据悉,这一计划在2018年沙特PIF成为接盘侠时已经形成,但关于投产建厂的计划双方一直处于谈判拉锯阶段。直到今年9月,沙特标准局副局长阿斯卡尔正式宣布:Lucid已经明确在2024年开始在沙特生产汽车的计划,并向沙特提交了车型认证申请。11月,Lucid CEO彼得·罗林森也正式确认:公司计划2024年在中国和中东设立工厂。

但Lucid Motors若要在沙特金主的大本营快速建厂量产,依旧面临众多问题。

比如当地炎热气候,对电动汽车的设计标准要求必然更高。还有就是之前提过的,沙特劳动成本过高。最关键的,就是当地电动汽车方面的配套政策与设施,目前似乎并没有及时跟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比如金主沙特PIF在近期确定建造一座大型电池制造厂,旨在为Lucid和其他一些在准备沙特建造造车工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但预期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电池年产能达到15GWh。

更重要的是直到去年,沙特政府才在利雅得建立了首个电动汽车商业充电站。而同属海湾国家的迪拜已建立了起码200个充电站,且电动汽车车主可以在2021年前享受全国境内免费充电、额外保修、优惠补贴及过路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即使2022年迪拜电动车主开始要充电收费,也比油费便宜80%。

 

投资铝离子固态电池,真能帮到当地的新能源产业链?

不过,即便有着各种不足,沙特也一直都没有新能源汽车国产化,且最近一段时间的脚步越来越快,步子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当地的不少风投公司,都在相应国家号召,全世界找寻各类新能源项目进行大力投资,一旦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就引入国内,成为产业链中的一部分。

比如不久之前公布了铝离子固态电池印度SatuRnose电池公司,沙特的达纳风险投资基金(Dana Venture Fund)就曾对其进行了两次种子轮投资。

这家电池公司虽然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有着5年的发展史,但关于铝电池的技术攻关组其实成立于今年4月——满打满算也就8个月,就将铝离子电池技术全部攻关成功,造出了一款能量密度达到600Wh/kg;续航里程至少能达到1200公里以上;充电速度极快;能进行20000次的充放电;不会像三元锂电池一样产生枝晶导致爆燃的完美电池,并计划在2022年将电池全面商业化——这速度让不少人怀疑,他们的相关实验与数据是否真实。

一位固态电池方面的专家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铝离子电池的潜力虽然已被多次证实,但一直都没进入过验证阶段。任何一款准备投入商用的电动汽车电池,都必须做好足够的产品验证,这是车企专门针对动力电池研发方面提出的一项极为漫长的验证过程。一般包含了工程样品、A样品、B样品和C样品四个阶段共10年的漫长周期。通常,5年左右的时间用于工程样品研发;之后3年为A样品开发生产,然后是1年B样品和1年C样品的开发生产。且一般A样品要做到1GWh产能,B样品和C样品要做到7到10GWh产能才行。因为如今电动车电池需量产上车,都需要做到10GWh。目前全球著名的固态电池公司,大多处于工程样品第一阶段。

但达纳风险投资基金的创始人加亚德·伊德认为:“SatuRnose公司是非常伟大的。他们所打造的这款电池可以在成本、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完全取代使用汽油的内燃机。”

 

联合富士康造纯国产车,另一个备选方案?

当然,目前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12月初的一条新闻——鸿海集团与沙特PIF正在洽谈组建一家生产电动汽车的合资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沙特PIF将创建一个名为“Velocity”的造车公司,有可能在宝马授权许可的旧底盘上组装电动汽车,并期望尽快能签署相关协议。富士康则有望为这家公司的电动车提供软件、电子产品和电气架构。

沙特看中富士康的主要原因,不仅因为富士康的背后有着诸如浙江吉利控股、菲斯克 (Fisker)、Stellantis NV等合作商,在汽车供应链领域经验丰富。更因为今年10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发布了三款自主研发的电动车款:Model C SUV、Model E 轿车和Model T 电动巴士。

为何会将宝马的旧底盘当宝——是因为宝马此前曾经向一些汽车初创公司授权其旧版造车平台。例如越南的VinFast,就曾使用第3代BMW X3和第6代BMW 5系旧平台,开发出两大爆款产品Lux SA2.0 SUV和Lux A2.0轿车,火遍越南。

但就已知的情况看,业内也是普遍不太看好。

一来,富士康目前的造车平台是富士康与裕隆联手自研的纯电架构,但是造车工厂尚未谈拢。据了解,大概率借用美国初创车企Fisker或Lordstown Motors工厂进行生产。因此,富士康的电动车何时量产其实是个未知数。二来,裕隆如今的造车实力大家都明白。第三,越南VinFast的几款新车都是传统燃油车。

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曾表示:“汽车产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相关产业多,这与一般制造业明显不同。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有大的整车市场支撑。以整车市场促进零部件业务升级,以零部件技术突破助推整车产品革新。”

如果富士康和Velocity造车公司真的要用宝马旧底盘造新能源车,就涉及到了如今已经被主流市场抛弃的“油改电”。虽然这么做能直接跳过开发阶段,属于周期短、成本低无需正向研发的高性价比技术。但车身架构属于典型的“八字不合”,不仅影响操控性还有安全隐患。

当然,也不能排除富士康与裕隆联合打造的那三款电动车,最后会通过Velocity公司和宝马老底盘,在沙特上市量产。

由此可见,沙特对于新能源车国产化极为迫切。沙特工业发展和物流计划部门依旧没有放弃打造本国造车产业,并希望到2030年,其汽车能达到20到30万辆。

 

蓝氢和氢燃料汽车,沙特的新能源希望或在于此

由于沙特境内还有许多优秀的天然能源,也有不少企业决定另辟蹊径,找寻更多的新机会。比如通过无比充足的天然气——来完成那个“沙特2030愿景”。

据沙特官方2019年最新报告显示,沙特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目前位居世界第五,达到了9.29万亿立方米,全球占比4.6%。更重要的是,由于当地的石油储量丰富且出口量庞大,沙特一直对天然气处于“爱理不理”的态度,从未进行大规模开采。

今年12月,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正式宣布,将从2024年开始与贾富拉气田(Jafurah)展开100亿美元的开发合作。

沙特阿美的首席执行官纳赛尔表示,这些天然气不仅能供国内使用,替换为沙特一半的电力,还有足够的剩余天然气来制造蓝氢,有望为沙特实现2060年净零排放目标做出贡献。

所谓蓝氢,就是天然气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蒸汽重整制成。同时,重整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被捕捉并储存起来,从而减轻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而且,沙特计划未来不仅用天然气来生产氢气,还要利用太阳能和风能来生产,以此来成为全球最大的氢能供应商。并计划到2030年生产和出口约400万吨氢气能源。

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电动车的进展更快,针对沙特阿拉伯的国情,可实现度更高。不仅因为氢燃料电池也是一种能达到出行电气化的有效方式,且相比投资一系列电动车和电动车电池项目的沙特PIF,沙特阿美公司除了不差钱,实际的能源优势也更明显。

更重要的是,其实早在2019年,素有车圈“氢能源帝国”之称的韩国现代汽车,就与沙特阿美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沙特进行包括氢燃料电池在内的氢能应用的研发。

同年第二季度,沙特阿美还与美国空气产品公司(Air Products)合作研发了沙特的第一座零售加氢站,而且还在宰赫兰科技谷成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而为了全面测试这个加氢站,丰田汽车提供了Mirai燃料电池汽车对这一项目进行测试。

今年7月,这座加氢站完成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

如今在沙特,已经悄悄出现了一些用氢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他们都拥有合法的机动车牌照,可以直接上路。这些车辆多为沙特阿美与丰田、现代公司合作开发的轿车、豪华大巴车或厢式货车等商用车,外观与普通大巴和货车并无两样。这些氢燃料电池汽车每加注1kg氢气,就能多行驶100km——同样重量的汽油,只能行驶20km。

巨大的对比数据,对于不差油的沙特人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尾声

其实,沙特即便自己不造车,也已经依靠自己的“钞能力”成为了全球新能源行业中不容小觑的势力,甚至差点改变了某家车企的命运——说的就是特斯拉。

2018年8月,沙特PIF成为了特斯拉的重要股东,坚定站在马斯克身后想帮助他把特斯拉私有化,一度推动特斯拉股价大涨近11%,让空头们损失惨重。可惜最后,马斯克还是放弃了私有化的想法。

2019年第四季度,沙特PIF突然出售所持有的99.5%共计820万股股票,一度让特斯拉股价暴跌。当然,他也完美错过了2020年初的大幅上涨。

另一方面,虽然绝大部分车企对于在沙特造车依旧处于观望甚至不看好的阶段,但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始试探性地开始向沙特出口新能源车——尤其是中国的主流自主品牌。比如12月6日开幕的沙特吉达国际车展上,进驻沙特还未满一年的长城汽车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欧拉好猫。

据了解,目前沙特汽车进口前几位的品牌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韩国和中国。

其中,日本的两本品牌常年深耕沙特市场,保有量最大;美国和韩国车以高性价比受到当地消费者青睐。

但从2018年开始,美韩车系的市场份额出现了逐渐萎缩的趋势,并逐渐被中国品牌所取代,比如吉利、长城、广汽传祺、长安、一汽红旗等,都已经进驻沙特市场,因为他们发现,沙特当地卖得最好的几款车,多是价格便宜的高性价比轿车,而这一直都是自主品牌的强项。

乘联会的相关数据表明:从2018年开始,我出口沙特汽车的总额就开始不断增加,2020年已经累计达到了62000辆。其中,长安与上汽名爵MG都进入了年销前十,长城(含哈弗)和吉利都进入了沙特乘用车销量榜的前二十位,占比率已经仅次于日系品牌了,沙特已经成为中国品牌最重要的进口国家。

于中国车企来说,对电动车张开双臂的沙特市场虽然存在着各种不足,但机遇与挑战同在。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