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的界面文化编辑部书单有一些变化,我们首度推出“温故书单”,即一份旧书推荐。虽然对文化记者来说,很多时候工作里不断接触的、阅读的都是新书,但我们知道重读和温故同样重要。除了这些书本身,我们也希望与大家分享重拾它们的契机,以及这些书对于当下而言为何重要。在下面这份书单中,最早的一本出版日期可追溯到25年前,这或许也是书籍和阅读力量的另一种体现。
《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非洲采矿业奴隶劳动、富士康的硬件装配工人、高度种族歧视性剥削的印度软件工程师、基于性别和种族主义剥削的硅谷装配工、谷歌等大厂的“工人贵族”、呼叫中心的服务性工作……都是各种典型的数字劳动剥削方式。这还没完,还有以剥削率无穷大的极端剥削方式被剥削的社交媒体用户的无酬数字劳动,也别忘了富裕国家在穷国处理电子废弃物,穷国人民被损毁的健康和被污染的环境。看完这本书你一定会开始思考如何摆脱无处不在的数字资本的控制。(推荐人 潘文捷)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因丁林棚的书评而入手此书。过去只看过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和《证言》,可能会从女权、宗教、极权主义这些方向去做一些思考,但读过这本书之后,不仅丰富了对阿特伍德生平经历的认识,还发现可以有加拿大的民族主义、生态批评等角度去理解她,原本一些肤浅的看法也因为袁霞对作品的批评和分析而更加立体和丰富了起来。这本书也让我接触到了这套“女性天才:生命、思想与言词系列”,里面有苏珊·桑塔格、西蒙娜·薇依、玛格丽特·杜拉斯、弗吉尼亚·伍尔夫、汉娜·阿伦特等学者和作家的评传,撰写的都是深耕这些领域的学者,现在正看得欲罢不能。强烈推荐!(推荐人 潘文捷)
《遭遇他者》
孙歌的思考和表述里总是有一种罕见的力量,第一次被她的著作击中是去年疫情期间读《从那霸到上海》,后来顺着《寻找亚洲》《求错集》读到了这本《遭遇他者》。他者可以是各个层面的,对于中国来说或许是日本,对于亚洲来说可能是西方。在跨文化、亚洲主义、东史郎事件、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论述之下,她真正蓬勃的令人激动的思想力量指向的是我们能否走出东方/西方、传统/近代的框架,寻找新的思想工具和精神力量,这个过程是辛苦的,是否定自我而后建设,是挣脱局限而后共情。(推荐人 黄月)
《地下室手记》
今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他的不少经典作品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在今年引进的德国学者安德里亚斯·古斯基撰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中,作者深入分析了陀氏身上的分裂性,以及他作品中对人的内在复杂性的洞察。《地下室手记》可以说是展现陀氏这一特色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其创作生涯,这本书也被认为是陀氏的转型力作。书中的主角“地下室人”一生离群索居、顾影自怜,保持着一种战战兢兢、饱受屈辱、异乎寻常的高傲。他在手记中的剖白充满了对世界的怀疑与否定,但正因如此,他才成为一个与其他碌碌无名之辈截然不同、在精神上充分实现了个性的人。“地下室人”不仅是陀氏那一时代的典型代表,也必然生存在于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中。(推荐人 陈佳靖)
《注意力分散时代》
伍迪·艾伦有句名言:“我参加了一个速读课程,用20分钟读了《战争与和平》。它和俄国有关。”这句话在今天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个笑话,而关涉到某种病态。每一天,我们被活跃的信息持续吸引着,但对这些信息的获取却又那么浮光掠影,亦没有对自己心不在焉的状态进行反思。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文化与传播系教授罗伯特·哈桑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并将我们这个时代命名为高速网络经济中的“注意力分散时代”。(推荐人 潘文捷)
《守山》
读一本与当前生活毫不相关的书无比快乐。今年初夏,读了一些与滇藏雪山有关的书,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守山》。肖林,藏名昂翁此称,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第一批正式员工。守山三十余年,他见过山呼海啸而来的滇金丝猴群,也见过形形色色妄图从雪山中捞取利益的人;他躺在一棵树下望见一对放牧的爷孙如入秘境,除了山还是山的生活也曾教他与一帮年轻人将邓丽君的歌词天才地译为“把我的风骚还给我”;他恨过雪山,也爱过雪山,在千万个扮演过的角色中,他最满意拜倒在雪山脚下的那一个。
肖林用赤裸的肉身面对威严的雪山,他的幽默达观将危机化作惊险故事,坚韧与朴实又为故事带来庄严质地。透过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见整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转变、边疆民族旅游的开发,藏族人的生活历经了怎样的起落,时至今日,有的趋势还在延续,有的正在改变。气候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藏族文化对人与万物自然的思考是一份宝贵礼物。(推荐人 赵蕴娴)
《我忏悔》
西班牙作家乔莫·卡夫雷的这本《我忏悔》在书架上放了有两年,当初听了一位朋友的倾心推荐,立即买来,却因为太厚一直没有勇气开启阅读之旅。读这本书需要高度专注,因为作者喜欢在不经意间进行各种人称和时空的转化,通常其他作家进行转化时会以篇章改变进行提示,但在卡夫雷这里完全没这回事。理解这本书可以有很多维度,比如要怎么看待人性之恶,这里面既有历史中纳粹、宗教审判等人类之“大恶”,也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欺诈的“小恶”,有意思的是,愿意为这些恶进行忏悔的人,往往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恶人。如何用艺术来拯救被迫与恶共存的肉体,救赎灵魂,是书中一条暗含的主线,这又和一把颇有年代与故事的小提琴纠缠在一起。想要获得拯救的人,并不满足于只是技巧上的熟稔,一直在找寻精神层面的升华。如果你刚好是一位古典乐爱好者,一边阅读时脑中一边浮现出书中提及的诸多乐曲,会让阅读感受更加丰富。(推荐人 姜妍)
《身份、国家与记忆》
住在西南十几年,时常到各种寨子游玩,自己也顶了个少数民族的身份,但总觉得和新疆西藏比,贵州的少数民族有些“假”,摸不到活着的文化,历史语焉不详,只有一套刻板的旅游符号装点门面。读到一些讲“天下”国家到现代国家的书籍后,才了解到“异域”如何成为“旧疆”,这一过程在西南地区的发生要比新疆西藏早好几百年,且完成早,于是到今天只留下一点残迹了。
考察完宋至清时期贵州西北地区与华夏中央政权的关系变动后,温春来在书中补充了民国时期西南各“夷”对国家政权的认识以及对自身身份的建构与想象。西南各彝族(此彝非按现代标准划分的彝族)的精英活跃于政商界,向上力图争取政府对民族身份的认可,向下试图唤起民众的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但在五族共和与团结抗日的大背景下,他们无可避免地遭受了挫败,却也推进了西南地区的现代化历程。这本书里的报章文档、口述史等资料翔实,偶尔也能从一些精英的回忆中瞥见当时西南民众对民族、中央政府等问题的认识。(推荐人 赵蕴娴)
《二手时间》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新俄罗斯人(或者说一代年轻的新俄罗斯人)天真地幸福过,等到幸福在资本的举手下溜走,越来越多的人记起了自己的另一个名字——前苏联人,甚至连他们未经历过社会主义时代的孩子也不例外。
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人们相信苏联走上了歧途,转型是重回大道的起点和承诺,如今却恍然明白,此路并非坦途,历史歪歪扭扭,从不笔直向前,说它是倒退,毋宁说是那团从未消失的风暴扭曲了时空。在这迷茫中,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冲突,一个人与过去的自己冲突,与现在的自己冲突,事实与理念相撞。书中人的语言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不连贯乃至意义相反的词汇和观念拼贴在一起,叫人困惑又熟悉。(推荐人 赵蕴娴)
《思虑20世纪》
这是一本在书架上放了好几年的书,之前只读了开头,今年接续上了。在完成这本书的跋一个月后,朱特就告别了这个世界,那是11年前的事情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斯奈德和他一起完成了这部遗作,在朱特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一点点侵蚀肌体的时候,他们以多次对话的方式完成了这本思想自传。在每一章的开头,朱特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对当时自己生命里的重要事件进行了叙述,尤其是时代与位移的变迁,他希望这可以给读者提供一种对自己的思想与文章进行批判和情境化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20世纪?在那100年里当然充满了压迫与暴力,但是朱特也忍不住发问,假如只是看到这一面的话,我们会失去什么?很多时候,维系与修补要比推翻和抛弃更艰难,因为那需要更多的耐心,需要温柔的看待这个世界,需要不断地抽丝剥茧。(推荐人 姜妍)
《说得美》
注意到幽默作家大卫·赛德瑞斯是因为他的妹妹,喜剧天才艾米·赛德瑞斯(《带糖的陌生人》是当之无愧的搞怪喜剧巅峰之一)。看到一段艾米的访谈后,发现她有一位同样搞笑的作家哥哥。和艾米不同,大卫的风趣带着一股上世纪纽约客独有的刻薄,但尺度却拿捏得恰到好处,起码在讽刺别人时是如此。阅读时常常被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折服:难懂的数学方程式是“x和y们忙着在那些破折号形状的铺位上互相叠睡在对方头上”。除了看似信手拈来的聪明话,让我真正爱上这位作家的,是他在书写自己时的无情与狠毒。在《艺术家一生的十二个瞬间》中,大卫将年少迷惘的那段时光一点一滴掰碎,将自己的自私、阴暗和自大,毫不留情地用最尖酸的语气,赤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般写作,比起天分与技巧,更需要的是勇气。(推荐人 叶青)
《末日巨塔》
今年是9·11事件20周年,重温译文纪实系列中的《末日巨塔:基地组织与“9·11”之路》再合适不过,如果你只想用阅读一本书的时间来了解9·11的前因后果,这就是那本必读书。库特卜认为,只有彻底反对理性主义和西方价值观,才能为伊斯兰的救赎带来希望。赖特分析称,一些扭曲的思想能够盛行,是因为伊斯兰世界在二战后的整体失落感——当全球其他地区的民主状况与个人收入都在迅速提高之时,从伊拉克到摩洛哥的各个阿拉伯国家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方面停滞不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本·拉登发起的基地组织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书中也披露了美国情报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东事务的陌生与疏离,这为9·11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埋下了伏笔。(推荐人 林子人)
《寂寞的十七岁》
现在总是一脸笑眯眯的白老先生,年轻时笔下竟是些凄苦的故事。上大学的时候读过这本小说集,当时更多地可能是想从其中的一些故事寻求些许认同,今年重读,倒更关注他的文字,略显青涩又带着一股对文学的真诚。白先勇说,“文学所写的不外乎人性、人情”,如此写作是“他的天性”,这些早期作品也不例外。我最喜欢的是书中的同名篇,杨云峰枕在魏伯飏手弯里痛哭、打空电话、同学读信这几幕,再读一遍依然那么令人心碎。(推荐人 叶青)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
很幸运在二手书网站上等到了这本书。哈夫纳是一位记者,他的历史写作《解读希特勒》《从俾斯麦和希特勒》会被评论眼光独到但不够严谨,回忆录体裁就很好,主角是我,所见和感想皆是我。哈夫纳亲历又疏离,他理解纳粹崛起过程中普通人内心的自暴自弃、苟延残喘、麻木不仁或苦中作乐,也看到了人如何挣扎着在悲愤中保持品行,不置身事外,在心灵若干种死亡的方式中做出选择,他意识到了无数个小的第三帝国就存在于普通人之间,并记下来这场“决斗”成为意义重大的历史拼图。(推荐人 黄月)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上世纪80年代,李泽厚作为思想界的先锋人物被人们熟知,其《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等著作曾引发热潮,成为一代青年人的重要启蒙。了解李泽厚的人都知道,他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几乎把所有时间精力都留给了阅读和写作,其作品涉猎之广博、思想之深远,均非常人所能及。惭愧的是,直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今年11月逝世,我还未完整读过他的任何一部作品,便立即从这部《华夏美学·美学四讲》弥补起来。如果说《美的历程》是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学艺术的宏观美学把握,那么《华夏美学》则是从传统理论出发更为深入地谈论了华夏文化强调的非酒神型特征,而《美学四讲》系统性地阐述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命题,回应了古今中外的美学思想。本书可以说是《美的历程》的重要补充,它们共同构成了李泽厚完整的美学思想体系,体现了现代哲学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融合。(推荐人 陈佳靖)
《理智与情感》
今年我重读了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并把她的其他作品一并看完,《理智与情感》调动得思考与感想最多,而奥斯丁在其他作品里也贯穿着理智与情感的线索。她似乎并不赞成过多的多愁善感或想入非非,这在我们当代可以理解为一种浪漫病。这也是奥斯丁的爱情与当下甜宠爱情的最大区别:奥斯丁需要区分女一和她的对手在才智性情有根本上的不同,而现代甜宠的核心是一种“民主的爱情”,默认人人才智情感水平都一致,有一样的声张幸福的权利,但他们可能仅仅在套用浪漫爱模式而并没有真的将它与自身的秉性挂钩。总地来说,读奥斯丁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治愈感,因为她的理性光芒照耀了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她提供的坚实观念和清晰秩序让人们重新获得洞察的能力,小说家编织出的充满艺术与平衡的终结感(closeure)无与伦比,这不可能是玛丽苏文学。 (推荐人 董子琪)
《浪漫主义的根源》
这是今年读到最受启发的著作。此前看到《文城》一书的评论时有学者引用了这本书的内容,以此讨论《文城》的浪漫传奇写法,于是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伯林对浪漫主义的看法可以勾连出许多思考,比如浪漫主义的定义既为不认为世间有一定坚固的秩序,也没有可以穷尽的答案,因此人可以以激情改造世界、改造灵魂、再造自我,而这一狂飙突进、翻天覆地的认知自然也对文学写法、政治形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在李泽厚评价张贤亮《绿化树》的文章中也得到了证实,李泽厚写这些知识分子的感性生命被号称集体的理性所吞噬和异化,然而我却从伯林的作品中看到,知识分子虔诚地期盼洗涤灵魂、浴火重生的背后也有深厚的浪漫主义影响。而这又和王汎森的观点相通,人可以被重新定义,成为可以填充之物,人可以被彻底否定旧有的主题,然后按照新时代的心理重新塑造。(推荐人 董子琪)
《太极拳理传真》
因为去年开始学习传统太极,所以今年读了一些和相关书籍。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一些体认上的差异,前者更多是向身体内部的延伸,后者则是向身体外部的延伸。所以在修习太极拳的时候,非常重要的是“体”的感受,如果仅仅是看书看理论,只是雾里看花,相距甚远。但如果有了正确的入门引导,好的老师和书籍确实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产生助力,《太极拳理传真》应该算是一本还不错的入门书。其实在修习和阅读的过程里,也有很多其他的生命感悟,比如太极推手中很重要的一点叫舍己从人,舍掉主观、好胜这些毛病,应该舍掉的东西往往在自己身上,但人们常常不明白道理,总要向外寻求。习拳中的很多体悟其实和人生的状态是相通的。(推荐人 姜妍)
《死水微澜》
今年夏天和朋友在李劼人故居附近吃饭时,才知道成都还出过这么一位作家。《死水微澜》是其“大河三部曲”的第一部,首次出版于1936年,如今读来却不觉得过时。书中穿插着大量耳熟能详的成都方言和地名,舒适于熟悉语调的同时,又不免为那些已经消失和变得面目全非的街道感到失落。李劼人的文字干净、简练、有力,把动乱时期底层小人物的挣扎滚打与爱恨情仇写得好看极了。如果最近计划来成都逛逛,不妨在旅途中翻一翻这本小书,届时或许会有种不同的体验。(推荐人 叶青)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是另一位我今年系统阅读的作者。有点后悔读书时被《忏悔录》和《爱弥儿》击退,没有对卢梭产生更多的好奇。卢梭当然是激烈的,他声称,人类生来自由,却为自己戴上枷锁,人类生活在一起,让自己陷入奴役之中。他也是矛盾的,痛恨和他一样堕落的人类,然而却知道自己无法真正独自生活。我们这个时代成为隐士终究是不可能的吧。文明在他看来是一种堕落的状态,安乐和萎靡的生活让人们失去了勇气。他让我们明白人类并非生来如此,而是逐渐变成了这般模样。他也痛斥没有美德的荣誉,没有智慧的理性,以及没有幸福的享乐。读这本书是差点以为在读《老子》。其实中国人应该不难接近卢梭吧,他说野蛮人更富有理性,而文明人更冷漠这段,不就是“仗义每多屠狗辈,读书多是负心人”的意思?(推荐人 董子琪)
《杜甫全集》
最近几年很少读古诗词,即使一时兴起找来几首,也很少能像小时候那样背在心里。读杜甫是很早就想做的事情,觉得迟早要做反而不急,今年终于开始看,倒是打破了从前古诗词读法的、像读小说一样地看。他看到了什么,他想到了什么,他见到了谁有怎样的故事,他怎样从眼前遭遇写到壮阔山河穹宇,如何择字究句形容一种悲苦,又如何理解盛世遭劫世道涂炭。读杜甫就像读鲁迅,没有什么时代感,在七律里他不是唐人我也不是今人。(推荐人 黄月)
附:2021编辑部私人书单
黄月
《潮汐图》
《鹿川有许多粪》
《树语》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金斯伯格访谈录》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
《一个德国人的故事》
《遭遇他者》
《杜甫全集》
林子人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法度与人心》
《坠落与重生》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
《奶酪与蛆虫》
《生命式》
《逆流年代》
《精英的傲慢》
《印度青年狂想曲》
《末日巨塔》
董子琪
《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
《追怀生命》
《钦天监》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录》
《机器人大师》
《读书与跌宕自喜》
《迷人怪物》
《理智与情感》
《浪漫主义的根源》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潘文捷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鹿川有许多粪》
《无墙之城》
《美利坚的民族》
《气球人》
《乔姆斯基精粹》
《追逐那声音》
《注意力分散时》
《数字劳动与卡尔·马克思》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陈佳靖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梅里雪山》
《关于写作》
《克拉拉与太阳》
《金斯伯格访谈录》
《别人的动物园》
《雕塑的故事》
《置身事内》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地下室手记》
赵蕴娴
《变成种子的小孩》
《流俗地》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鹿川有许多粪》
《印度青年狂想曲》
《追怀生命》
《支配与抵抗艺术》
《二手时间》
《守山》
《身份、国家与记忆》
叶青
《老何所依》
《清洁女工手册》
《家庭生活》
《力量》
《Heartstopper Volume Four》
《树语》
《海边的房间》
《寂寞的十七岁》
《说得美》
《死水微澜》
姜妍
《钦天监》
《坠物之声》
《古画新品录》
《海边的房间》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声誉》
《我忏悔》
《思虑20世纪》
《太极拳理传真》
评论